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的阶段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蜜 宗敏 贾晓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1-837,共7页
目的:探讨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的阶段特征。方法:选取4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所做的即时文字网络咨询个案,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咨询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用体验量表对来访者体验水平进行测量。结果:依据咨询工作内容、咨询关... 目的:探讨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的阶段特征。方法:选取4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所做的即时文字网络咨询个案,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咨询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用体验量表对来访者体验水平进行测量。结果:依据咨询工作内容、咨询关系及来访者体验水平,可将即时文字网络咨询过程划分为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过渡阶段对进入工作阶段至关重要;咨询关系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阶段特征;来访者的体验水平随着咨询进程的变化逐步上升,且来访者体验水平在不同咨询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结论:即时文字网络咨询有较明显的阶段特征,咨询工作内容、咨询关系特点及来访者体验水平随阶段发展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 咨询阶段 咨询关系 来访者体验水平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心理咨询师及其督导师对督导期待过程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宗敏 吕大为 贾晓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2-828,共7页
目的:探讨督导双方的督导期待变化过程及其对督导关系和督导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大学进行完第一学期1对1督导实践的5名实习心理咨询师及其督导师进行回溯访谈(每周督导1次,每次60 min),采用协商一致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督导双方的督导期待变化过程及其对督导关系和督导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大学进行完第一学期1对1督导实践的5名实习心理咨询师及其督导师进行回溯访谈(每周督导1次,每次60 min),采用协商一致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实习心理咨询师的督导期待包括督导师个人特征、督导过程和关注个人;督导师对实习心理咨询师的期待包括督导态度、专业基础和督导表现;双方对彼此期待不一致的处理可分为专门讨论、自己调整、直接指出问题、忽略4种。不管过程是否满意,实习心理咨询师对督导的效果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督导师的评价普遍低于实习心理咨询师。结论:督导双方的督导期待内容具体,且在督导过程中发生改变,双方对督导期待的处理会对督导关系和督导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导师 实习心理咨询师 督导期待 督导过程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辨模式对不同发展水平咨询师督导历程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宗敏 赵静 贾晓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4-920,共7页
目的:了解在督导初学者和有经验者的过程中,督导师的督导角色和督导焦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独特个案取样法,选取1名督导师和正在接受该督导的2名受督者(1名初学者、1名有经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2名受督导者的第1、5、9和最后... 目的:了解在督导初学者和有经验者的过程中,督导师的督导角色和督导焦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独特个案取样法,选取1名督导师和正在接受该督导的2名受督者(1名初学者、1名有经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2名受督导者的第1、5、9和最后1次共8次督导转录文本,运用Bemard的区辨模型理论从督导角色、督导焦点2个维度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在对初学者的督导中,督导师更多采用教师角色,其次是咨询师角色,顾问角色很少;而在对有经验者的督导中,3个角色均有出现且较平均,且在第1次督导时咨询师和顾问角色要多于教师角色;初学者的督导更集中在干预和个人化的焦点上,而对有经验者的督导焦点集中在个案概念化以及个人化上;对待初学者,督导师倾向于采用教师的角色讨论干预的问题,咨询师的角色讨论个人化的问题;对待有经验者,督导师倾向于使用顾问的角色讨论概念化的问题,而咨询师的角色在干预、概念化和个人化等问题上均会灵活使用。结论:督导师在督导过程中,咨询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相应的专业需要是督导的重要关注点,督导角色和督导焦点均应有所差异和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者 有经验者 督导历程 区辨模式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