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周边水外交 |
郭延军
|
《亚非纵横》
|
2015 |
23
|
|
2
|
文化外交的学理分析与实践路径——“文明对话论”的视角 |
杨悦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3
|
亚洲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
吴琳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4
|
预防性外交的规范扩散与东盟改造 |
吴琳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5
|
东亚安全秩序变迁与中国的地区战略选择 |
吴琳
|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30年回顾 |
李志斐
董亮
张海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7
|
“健康城市”在中国的发展与思考 |
马琳
董亮
郑英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7 |
35
|
|
8
|
美日同盟与东盟:亚太秩序大较量 |
苗吉
李福建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何渐进强化 |
董亮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0
|
“一带一路”倡议:预期管理、风险规避及战略应对 |
苗吉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1
|
东盟共同体建设困局与观念交锋 |
韩志立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7 |
4
|
|
12
|
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
杨悦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
|
13
|
安全观与东盟气候变化认知及政策 |
季玲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6 |
5
|
|
14
|
科学认知、制度设计与国际气候评估改革 |
董亮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5
|
理解东亚安全和南海问题——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视角 |
魏玲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
2016 |
2
|
|
16
|
印度对华认知变化与谨慎平衡政策——基于《不结盟2.0》报告的解读 |
吴琳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7
|
东盟对中美竞争的认知与应对 |
杨悦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1
|
|
18
|
跨国气候伙伴关系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董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9
|
协同治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分析 |
董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20
|
印度对中美竞争的认知与应对 |
吴琳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