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PRC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预测能力的初步检验
被引量:
11
1
作者
苏志重
余锦华
+3 位作者
孙丞虎
任福民
王玉清
梁潇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利用夏威夷大学IPRC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主要气旋活动季节(6—10月)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及其大尺度环境场进行了17年的模拟试验,检验了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潜在季节预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西北太平洋...
利用夏威夷大学IPRC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主要气旋活动季节(6—10月)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及其大尺度环境场进行了17年的模拟试验,检验了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潜在季节预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大尺度环境场具有较好的刻画能力,模拟的热带气旋年生成频数与实况的相关系数为0.77,季节内各月生成频数相关系数为0.82,显示出良好的潜在预测能力;生成源地分布与实况较一致;总能量(PDI)的年际变化趋势模拟也较为理想。但模拟的路径频数在南海地区明显偏多,北上热带气旋偏少,最大风速的峰值区间模拟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潜在可预报性
区域气候模式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6年超级台风“桑美”强度与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曾智华
陈联寿
+1 位作者
王玉清
高志球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0-763,共14页
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WRF模式对2006年超级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评估了Makin的粗糙度长度公式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参数后,使得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最佳路径资...
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WRF模式对2006年超级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评估了Makin的粗糙度长度公式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参数后,使得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最佳路径资料的强度变化更一致,对超级台风Saomei强度预报有改进;但对台风路径的影响不大。通过QuikSCAT、雷达和TRMM非常规资料的验证,进一步表明模拟的台风Saomei的结构与实况很接近,可以再现台风内核区域的部分"双眼墙"和"Annular"结构。其次,通过对台风Saomei边界层过程模拟的改进,表明在平均风速大于40m/s时边界层各物理量明显改善,使得模式最大强度比传统的简单外推插值方案有显著改进,特别是在台风最强阶段,当台风Saomei眼墙区域的海表面拖曳系数C_d的相对变小,使得其眼墙区域的平均切向风速、径向风速、垂直风速、温度距平、涡旋动能和绝对角动量等物理量均有增强。表明台风Saomei眼墙区域(20—40 km)各物理量的贡献对其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模式海温和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可能影响,讨论了台风Saomei在其增强和消弱阶段中,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其强度变化的负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边界层
强度变化
Saomei
垂直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PRC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预测能力的初步检验
被引量:
11
1
作者
苏志重
余锦华
孙丞虎
任福民
王玉清
梁潇云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国家气候中心
夏威夷大学iprc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基金
2008中国气象局业务建设项目:热带气旋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5060,40775046)
+3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806009)
973项目课题(2006CB403601)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7KJB17006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开放课题(2007LASW09)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夏威夷大学IPRC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主要气旋活动季节(6—10月)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及其大尺度环境场进行了17年的模拟试验,检验了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潜在季节预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大尺度环境场具有较好的刻画能力,模拟的热带气旋年生成频数与实况的相关系数为0.77,季节内各月生成频数相关系数为0.82,显示出良好的潜在预测能力;生成源地分布与实况较一致;总能量(PDI)的年际变化趋势模拟也较为理想。但模拟的路径频数在南海地区明显偏多,北上热带气旋偏少,最大风速的峰值区间模拟效果较差。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潜在可预报性
区域气候模式
西北太平洋
Keywords
tropical cyclones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IPRC- RegCM
northwestern Pacific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6年超级台风“桑美”强度与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曾智华
陈联寿
王玉清
高志球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美国
夏威夷大学iprc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0-763,共14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9CB421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503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948)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研究基金项目(2006STB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AP09318)
文摘
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WRF模式对2006年超级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评估了Makin的粗糙度长度公式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参数后,使得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最佳路径资料的强度变化更一致,对超级台风Saomei强度预报有改进;但对台风路径的影响不大。通过QuikSCAT、雷达和TRMM非常规资料的验证,进一步表明模拟的台风Saomei的结构与实况很接近,可以再现台风内核区域的部分"双眼墙"和"Annular"结构。其次,通过对台风Saomei边界层过程模拟的改进,表明在平均风速大于40m/s时边界层各物理量明显改善,使得模式最大强度比传统的简单外推插值方案有显著改进,特别是在台风最强阶段,当台风Saomei眼墙区域的海表面拖曳系数C_d的相对变小,使得其眼墙区域的平均切向风速、径向风速、垂直风速、温度距平、涡旋动能和绝对角动量等物理量均有增强。表明台风Saomei眼墙区域(20—40 km)各物理量的贡献对其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模式海温和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可能影响,讨论了台风Saomei在其增强和消弱阶段中,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其强度变化的负反馈作用。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边界层
强度变化
Saomei
垂直风切变
Keywords
Tropical cyclones Boundary layer Intensity change Saomei Vertical wind shear
分类号
P258.1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PRC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预测能力的初步检验
苏志重
余锦华
孙丞虎
任福民
王玉清
梁潇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6年超级台风“桑美”强度与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曾智华
陈联寿
王玉清
高志球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