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织纳煤田三塘向斜6号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影响因素
- 1
-
-
作者
叶茂
吴章利
魏元龙
赵凌云
夏鹏
王科
-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
复杂构造区非常规天然气评价与开发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2,共12页
-
基金
贵州省地质勘查资金项目(52000021MGQSE7S7K6PRP)
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369)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100)。
-
文摘
贵州省是中国南方煤炭和煤层气资源最富集的省份,煤系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含气量变化大。以织纳煤田三塘向斜6号煤层为例,根据研究区煤矿、煤层气等“多源、异构、多时相”数据,提取储层组分、物性和含气性等参数,分析煤层直接顶板和底板岩性、煤岩煤质特征、热演化程度、煤层埋深、地层倾角与含气量的关系,建立煤层气富集模式。结果表明:6号煤层镜质体反射率为2.84%~3.06%,厚度为0.84~6.75 m,埋深为150~1000 m,具备较好的生气物质基础,含气量为4.29~27.01 m^(3)/t,向斜两翼含气量差异较大。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中泥岩的封盖性好于粉砂岩和灰岩的;南东翼煤层含气量受煤层倾角影响较大,北西翼煤层含气量主要受工业分析组成的影响;煤层含气量随煤岩有机组分、镜质组、煤层埋深、热演化程度增加而增大,随煤岩无机组分、惰质组、煤层倾角增加而减少。研究区煤层气为向斜控气的富集模式,煤层含气量在临界深度1000 m附近最高。该结果为织纳煤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织纳煤田
三塘向斜
龙潭组
煤层气
成藏条件
影响因素
富集模式
-
分类号
TE112.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