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色金属熔池熔炼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作者 罗七斤 李家荣 +3 位作者 徐宝强 杨斌 查国正 蒋文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44,共16页
熔池熔炼技术在铜、镍、铅、锡、锌等有色金属的提炼领域优势巨大,具有物料适应性强、金属回收率高、熔炼效果强等优点。由于该工艺涉及熔池内部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传热及传质等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实际生产中暴露出炉体寿命缩短、... 熔池熔炼技术在铜、镍、铅、锡、锌等有色金属的提炼领域优势巨大,具有物料适应性强、金属回收率高、熔炼效果强等优点。由于该工艺涉及熔池内部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传热及传质等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实际生产中暴露出炉体寿命缩短、熔池搅拌效果欠佳、熔体飞溅现象严重,以及喷枪和耐火内衬损耗大等问题,阻碍了熔池熔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系统综述了有色金属熔池熔炼工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传统的熔池熔炼技术和现代的熔池熔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比分析了传统熔池熔炼与现代熔池熔炼技术的优劣势。还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有色金属熔池熔炼工艺领域的应用,从顶吹-侧吹-底吹过程强化研究、熔池熔炼数值模拟两个方面,总结了有色金属熔池熔炼过程强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熔池熔炼 强化冶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气化提纯制备高纯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散同玉 孔祥峰 +1 位作者 刘大春 杨斌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1,共13页
高纯金属材料比粗金属具有更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等,是航空、电子等高科技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真空气化技术制备高纯金属优势特征明显,工艺流程短、纯化效率高、绿色低碳,成为当前的... 高纯金属材料比粗金属具有更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等,是航空、电子等高科技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真空气化技术制备高纯金属优势特征明显,工艺流程短、纯化效率高、绿色低碳,成为当前的主流方法。本文围绕真空气化挥发理论和工艺研究,简要介绍了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气液相平衡图等真空气化基本原理,具体描述了立式单级冷凝装置、间歇式多级冷凝装置、三级冷凝装置等真空气化设备和国内外镁、锌、铅等高纯金属提纯现状。基于真空气化提纯高纯金属的现状,提出模拟计算结合实验研究明晰微量杂质的真空气化挥发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需完善砷、镓等战略金属的真空解离、挥发等扩散传递过程涉及的物理化学理论。文章对短流程、清洁高效制备高纯金属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金属 真空气化 深度纯化 杂质分离 绿色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系统多金属渣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闫前芳 董朝望 +5 位作者 高哲 李绍雄 孙敬会 孔祥峰 刘大春 杨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7-1277,共21页
铅冶炼过程中各工序会产出大量含银、锑、铋等多金属渣,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工业的迅速发展,金属铅的市场需求和产能在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铅冶炼系统多金属渣产量逐年递增,从渣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迫在眉睫。强化铅冶炼系统多金属渣中有... 铅冶炼过程中各工序会产出大量含银、锑、铋等多金属渣,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工业的迅速发展,金属铅的市场需求和产能在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铅冶炼系统多金属渣产量逐年递增,从渣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迫在眉睫。强化铅冶炼系统多金属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既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冶金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又能降低储存过程的污染风险,提升环境生态效益。本文综述了铅冶炼系统氧气吹炼、还原熔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等主要工序生产精铅过程中的熔炼渣、铜浮渣、铅阳极泥和铅铋渣的产生情况及物化性质,详细分析了不同冶炼渣回收金属的技术现状、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推动铅冶炼系统多金属渣综合回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冶炼 熔炼渣 铜浮渣 铅阳极泥 铅铋渣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镓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仲林 于昊松 +2 位作者 杨斌 田阳 徐宝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6-87,共12页
镓作为一种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现代军事、无线通讯、生物、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诸多新兴领域,在航空航天中也具有重要地位。镓主要伴生于铝土矿、闪锌矿、粉煤灰等,具有低熔点、高沸点等特性。随着砷化镓产品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产生大... 镓作为一种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现代军事、无线通讯、生物、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诸多新兴领域,在航空航天中也具有重要地位。镓主要伴生于铝土矿、闪锌矿、粉煤灰等,具有低熔点、高沸点等特性。随着砷化镓产品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料,这些废料中包含丰富的镓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回收以减少资源浪费。本文从镓的来源角度出发,详细综述了从矿物加工副产品提取原生镓的技术现状与从砷化镓废料中再生镓的现有方法,归纳总结了各方法的工艺特点及技术指标,并展望了镓的提取与二次资源回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砷化镓废料 提取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镁矿物提取金属镁工艺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数吉 田阳 +3 位作者 徐宝强 杨斌 马廷壮 于昊松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204,共18页
镁基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汽车、储氢材料、电子产品等领域,伴随着镁基材料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金属镁生产行业的发展对整个镁基材料市场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金属镁工艺为Pidgeon法,该工艺... 镁基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汽车、储氢材料、电子产品等领域,伴随着镁基材料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金属镁生产行业的发展对整个镁基材料市场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金属镁工艺为Pidgeon法,该工艺较高的生产成本以及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日益凸显,对Pidgeon法工艺机理的研究与改进以及采用其他含镁矿物进行金属镁冶炼的工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归纳了包括白云石、菱镁矿、蛇纹石、水氯镁石、光卤石、盐湖卤水在内的含镁矿物作为原料的炼镁工艺,系统综述了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反应机理与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不同生产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镁生产 Pidgeon法工艺 硅热还原法炼镁工艺 真空碳热还原法炼镁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d/CP双金属催化剂电催化丙酮自缩合反应的研究
6
作者 于方正 包桂蓉 +5 位作者 罗嘉 潘浩伟 殷啸天 高鹏 吉学武 谈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2-882,共11页
本研究以碳纸(CP)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三维自支撑型Cu-Pd/CP双金属电催化剂,探讨了其在电催化丙酮自缩合反应中的性能及影响因素。通过XRD、SEM、TEM和XPS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得益于Cu与Pd双金属结构... 本研究以碳纸(CP)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三维自支撑型Cu-Pd/CP双金属电催化剂,探讨了其在电催化丙酮自缩合反应中的性能及影响因素。通过XRD、SEM、TEM和XPS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得益于Cu与Pd双金属结构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更高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双金属间的协同作用,微量的Pd促进了自由基阴离子中间体的生成,Cu有利于偶联缩合反应的进行,使得Cu-Pd/CP双金属催化剂可实现28.11%的丙酮转化率及22.61%的C6偶联产物二丙酮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自缩合 丙酮 双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红土镍矿制取金属镁的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阳 曲涛 +4 位作者 杨斌 戴永年 刘红湘 罗启 徐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4-819,共6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红土镍矿被C还原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各还原反应临界温度,表明真空可有效降低化学反应自由能,确定了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反应温度为1200~1350℃,同时存在氧化镁的硅热还原反应。对实验反应剩余物的元素含量...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红土镍矿被C还原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各还原反应临界温度,表明真空可有效降低化学反应自由能,确定了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反应温度为1200~1350℃,同时存在氧化镁的硅热还原反应。对实验反应剩余物的元素含量计算分析表明,镁元素成功脱除,脱除率达到99.96%;Ni元素几乎全部回收,直收率达99.67%;绝大部分的Fe、Si也得到了回收,直收率分别为83.98%以及85.35%。冷凝物主要为金属镁,元素质量比达到95.59%,由于冷凝区发生逆反应Mg(g)+CO(g)=MgO(s)+C(s),得到的冷凝物经检测含有少量氧化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热力学分析 金属镁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冷凝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 田阳 +4 位作者 杨斌 刘大春 徐宝强 曲涛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7-871,共5页
采用冷凝区金属Mg直收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冷凝温度和温度梯度对真空碳热法还原氧化镁产生的Mg蒸气冷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100 Pa时,在温度梯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凝温度越接近Mg的露点温度... 采用冷凝区金属Mg直收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冷凝温度和温度梯度对真空碳热法还原氧化镁产生的Mg蒸气冷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100 Pa时,在温度梯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凝温度越接近Mg的露点温度,直收率越高;当冷凝温度合适时,温度梯度越小越有利于Mg蒸气的结晶。冷凝物的SEM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当冷凝温度接近Mg的露点且温度梯度较小时,所得金属Mg拥有较大晶粒尺寸且排列规则致密,金属Mg的含量可达到90.05%。冷凝物的XRD分析表明,合适的冷凝温度条件下,温度梯度的减小可以增大结晶Mg的晶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冷凝温度 温度梯度 镁蒸气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挥发窑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肖鹏 谢克强 +3 位作者 马文会 魏奎先 杨时聪 黄海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以云南某锌厂提供的复杂挥发窑渣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_2O_2-H_2SO_4水溶液体系常压条件下协同浸出其中的有价金属。以In、Cu及Zn浸出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H_2O_2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In... 以云南某锌厂提供的复杂挥发窑渣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_2O_2-H_2SO_4水溶液体系常压条件下协同浸出其中的有价金属。以In、Cu及Zn浸出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H_2O_2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In、Cu、Z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30%)用量0.6 m L/g、硫酸浓度3 mol/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液固比6∶1条件下,In浸出率93.92%、Cu浸出率89.84%、Zn浸出率66.49%。浸出渣中贵金属Ag含量大于0.01%,富集比3.23,初步实现了窑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与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挥发窑渣 氧化酸浸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铅多金属硫化矿中伴生金的强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冉金城 刘全军 +3 位作者 邱显扬 胡真 宋宝旭 李沛伦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1,共5页
采用铜铅混选富集-抑铜浮铅浮选分离的工艺,对某铜铅多金属硫化矿中的伴生金进行强化回收研究。在铜铅混选阶段,弱碱性条件(pH=9)下,用Z-200(30 g/t)做捕收剂,金在铜铅混合精矿中有效富集;在铜铅分离阶段,以硫化钠(4000 g/t)预先脱药,... 采用铜铅混选富集-抑铜浮铅浮选分离的工艺,对某铜铅多金属硫化矿中的伴生金进行强化回收研究。在铜铅混选阶段,弱碱性条件(pH=9)下,用Z-200(30 g/t)做捕收剂,金在铜铅混合精矿中有效富集;在铜铅分离阶段,以硫化钠(4000 g/t)预先脱药,用乙硫氮(30 g/t)浮选铅矿物,金在铜精矿中进一步富集。工艺闭路实验获得含铜18.69%、含金42.70 g/t的含金铜精矿,铜和金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2.58%和56.84%;还同时获得含铅61.45%的铅精矿。可实现铜铅多金属硫化矿中伴生金的强化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铜铅多金属硫化矿 伴生金 弱碱性介质 游离金 强化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回收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峻 田阳 +3 位作者 杨斌 徐宝强 胡均贤 于昊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6-1808,共23页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的提出,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迅速,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而大量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也必将迎来锂离子电池爆发式退役,从而大量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有待回收。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的提出,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迅速,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而大量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也必将迎来锂离子电池爆发式退役,从而大量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有待回收。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四大类,目前主要的回收方法有火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技术。本文叙述了近年来上述四大类锂离子电池正极目标金属的回收研究现状,从流程的难易程度、目标金属的提取效率以及对环境是否产生污染性气体或废液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各项工艺。最后,对不同冶金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回收 正极材料 火法冶金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熔炼法回收低品位锡中矿中锡资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志鹏 刘振鸿 +3 位作者 李磊 肖阳 徐景壮 雷云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0,共13页
本研究采用还原熔炼法回收低品位锡中矿中锡资源,并对氧化铜为添加剂时锡的回收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焦炭添加量、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加氧化铜添加量可提高锡回收率;然而温度过高时,渣中铁氧化物被还原... 本研究采用还原熔炼法回收低品位锡中矿中锡资源,并对氧化铜为添加剂时锡的回收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焦炭添加量、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加氧化铜添加量可提高锡回收率;然而温度过高时,渣中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铁,并与还原态金属锡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熔点较高的Fe-Sn合金,使其在渣金分离过程中易夹带在渣中造成锡损失;熔炼过程添加氧化铜时,其可通过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铜,继而与金属锡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Cu-Sn合金,热力学上降低了产物Sn的活度,促进了锡的还原回收;在焦炭添加量7%、氧化铜添加量5.8%、熔炼温度1 250℃、保温时间150 min条件下,锡回收率可达到95.24%,锡主要分布在Cu-Sn合金(分布比例90.20%)和含锡烟尘(分布比例5.04%)中。本研究实现了低品位锡中矿中锡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锡中矿 锡回收 还原熔炼 铜锡合金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镁合金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萌 田阳 +3 位作者 杨斌 徐宝强 吴鉴 王立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74-3293,共20页
全球降碳趋势日益凸显,镁合金作为当下实际应用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缓解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镁合金产量稳步增长,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废料。这些废料包含有镁、稀土、锌、锆等... 全球降碳趋势日益凸显,镁合金作为当下实际应用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缓解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镁合金产量稳步增长,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废料。这些废料包含有镁、稀土、锌、锆等多种有价资源,有必要加以回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促使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镁合金废料的再生和再利用两方面出发,详细综述了镁合金废料再生方法与现状,归纳了各方法的技术指标及工艺特点;然后综述现阶段镁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方向,介绍了废镁合金再利用的多种可能,并对镁合金废料再生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废料 再生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锡铁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国凯 郑永兴 +3 位作者 简胜 解晓晨 于勇 王恒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7,共9页
针对滇西某复杂锡铁多金属矿,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MLA)和传统工艺矿物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系统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赋存状态以及解离程度。结果表明:样品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含量为31.3... 针对滇西某复杂锡铁多金属矿,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MLA)和传统工艺矿物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系统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赋存状态以及解离程度。结果表明:样品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含量为31.31%,其次为闪锌矿和锡石,含量分别为0.44%、0.21%。ML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磁铁矿和闪锌矿嵌布粒度在-75~+19μm之间,其理论回收率分别为75.03%、61.14%;锡石主要分布在-19μm,其分布率为60.83%,其余锡石主要分布在-38~+19μm,传统选矿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可采用硫化挥发或还原焙烧法回收锡。通过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滇西锡铁多金属矿资源的综合、高效、清洁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多金属矿 工艺矿物学 磁铁矿 闪锌矿 锡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熔盐电解金属锂电解槽的开发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文正 纪瑞 +5 位作者 崔熙 杨明亮 王世潮 刘雪峰 钟昀成 曲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近年来,金属锂在全固态锂电池、铝锂合金制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金属锂生产成本仍然是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从降低能耗角度优化生产工艺及设备角度利用Solid Works三维建模电解槽结构,以及ANSYS仿真模拟软件对电解槽进... 近年来,金属锂在全固态锂电池、铝锂合金制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金属锂生产成本仍然是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从降低能耗角度优化生产工艺及设备角度利用Solid Works三维建模电解槽结构,以及ANSYS仿真模拟软件对电解槽进行热场模拟及计算,得出最优设计方案。生产电解效率可达到91%,能耗在35 kWh/kg以下,抽氯和集锂装置可以自动运行,抽出氯气浓度90%,集锂效率可达到80%以上,且出锂量较为稳定。该设备可以更好的投入产业化生产,满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促进熔盐电解金属锂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耗 金属锂 熔盐 电解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锗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志颖 陈凤阳 +3 位作者 袁兴平 赵丹 张旗 侯彦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8-343,共6页
锗因其红外透射率高、电磁折射率高、光电转化率高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锗因其对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缺乏替代品以及较高的供应需求而被列入战略金属材料清单。但由于锗在矿物中存在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物相结构复杂等缺点,锗的回... 锗因其红外透射率高、电磁折射率高、光电转化率高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锗因其对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缺乏替代品以及较高的供应需求而被列入战略金属材料清单。但由于锗在矿物中存在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物相结构复杂等缺点,锗的回收和制备普遍受到限制。近年来,许多研究通过改良现有提取制备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来提升锗的回收率。本文综述了锗的生产、用途和未来需求,重点讨论了相关湿法和火法冶金工艺的优点与局限性。最后指出了新型锗的制备方法,四氯化锗氢还原短流程制备锗会成为未来的主要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工艺 火法工艺 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湿法冶金过程强化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国 钟震 +4 位作者 夏洪应 胡途 王仕兴 李世伟 张利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4,共18页
传统湿法冶金技术存在反应速度慢、处理效率低、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等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限制,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湿法冶金强化手段,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超声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 传统湿法冶金技术存在反应速度慢、处理效率低、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等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限制,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湿法冶金强化手段,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超声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作用机制,以及在浮选、矿物粉碎、浸出、萃取、金属电沉积、吸附/脱附过程和纳米材料合成等多个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超声技术通过增强化学反应过程,加速浸出,提升金属提取效率,同时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此外,超声技术还在提高产品纯度、改善晶体生长和沉积物形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有望在推动湿法冶金行业向更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湿法冶金 过程强化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基CO氧化抗硫催化剂中Gd_(2)O_(3)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利 袁姜勇 +7 位作者 李志强 李跃伦 赵云昆 杨冬霞 王成雄 王华 程显名 李孔斋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724,共12页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三种催化剂1%Pt/CZLY,1%Pt/CZLGd和1%Pt/CZLYGd。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RR、TEM、XPS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稀土Gd元素可有效地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Ce^(3+...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三种催化剂1%Pt/CZLY,1%Pt/CZLGd和1%Pt/CZLYGd。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RR、TEM、XPS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稀土Gd元素可有效地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Ce^(3+)物种和Olatt的形成。Gd作用下使得Pt颗粒更小和分散更均匀。1%Pt/CZLYGd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CO催化氧化活性(t90=95℃,GHSV=45000 mL/(g·h)),能够在反应条件下持续作用24 h转化率不下降,表现出良好的抗SO_(2)中毒性。Gd_(2)O_(3)与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催化效率,增强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耐硫稳定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这对于开发工业应用高抗硫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复合储氧材料 CO催化氧化 Pt基催化剂 GD 抗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烷改性UIO-66催化剂CO_(2)加氢制甲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一帆 纳薇 +1 位作者 高文桂 黄浩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3-1138,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有机硅烷改性的UiO-66铜基催化剂(CuO/Si-UiO-66),并对其进行了有关CO_(2)加氢制甲醇的实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等表征方法考察了有机硅烷改性对催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有机硅烷改性的UiO-66铜基催化剂(CuO/Si-UiO-66),并对其进行了有关CO_(2)加氢制甲醇的实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等表征方法考察了有机硅烷改性对催化剂的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有机硅烷改性后的催化剂相较于UiO-66的CO_(2)转换率、甲醇选择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稳定性方面有了显著的增强。这可能是因为有机硅烷中硅的进入到UiO-66骨架中使其结构稳定性得以保持,从而可以更好的限制分布较均匀的CuO纳米粒子。此外,还对催化剂进行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性能测试。在180℃、3 MPa的反应条件下CH3OH的时空产率最高,达到了72.4 mmol/(gMeo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CuO纳米颗粒 有机硅烷 CO_(2)甲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磷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宗魁 田阳 +5 位作者 徐宝强 杨斌 孔令鑫 梁栋 王立鹏 张嘉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4-74,共11页
随着半导体和电子仪器等关键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高纯磷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纯磷是这些领域的重要原料,尤其在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制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6N及以上高纯磷主要采用湿法制备,仍存在工艺流程长、磷收率低等问... 随着半导体和电子仪器等关键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高纯磷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纯磷是这些领域的重要原料,尤其在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制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6N及以上高纯磷主要采用湿法制备,仍存在工艺流程长、磷收率低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全球高纯磷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对高纯磷制备工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潜力。本文以高纯磷制备方法为主线,介绍了高纯磷火法及湿法制备工艺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对比了各自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并探讨了高纯磷提纯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材料 分离纯化 火法制备 湿法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