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介导mIFN-β基因转染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云 徐容 +5 位作者 曹广文 潘卫 陈秋莉 沈毅 蔡春晓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Ad为载体将mIFN β基因导入B16细胞 ,观察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改变。结果 当MOI为 5 0~ 10 0 ,即可获得...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Ad为载体将mIFN β基因导入B16细胞 ,观察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改变。结果 当MOI为 5 0~ 10 0 ,即可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 ,达 90 %± 1% ,转染细胞能表达分泌mIFN β并具有生物学活性 ;AdmIFN β感染对B16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影响 ,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 Ⅰ类抗原的表达。结论 Ad载体具有较高的转移效率 ,并能使其携带的mIFN β基因有效表达 ;AdmIFN β转染的B16细胞的免疫原性显著增强。提示利用Ad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治疗肿瘤甚至开发瘤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mIFN-β基因转染 小鼠 黑色素瘤 体外生物学特性 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的构建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容 潘卫 +6 位作者 沈毅 陈秋莉 潘欣 冯春芝 戚中田 刘彦君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改造噬菌体展示载体 ,使之能更有效地展示各种外源随机多肽文库。方法 以 pCANTAB5X IFN α2b重组质粒为模板 ,在上游引物中引入XbaⅠ、SacⅠ酶切位点 ,在下游引物中引入SacⅠ、StuⅠ、SalⅠ酶切位点 ,将用该引物扩增的IFN... 目的 进一步改造噬菌体展示载体 ,使之能更有效地展示各种外源随机多肽文库。方法 以 pCANTAB5X IFN α2b重组质粒为模板 ,在上游引物中引入XbaⅠ、SacⅠ酶切位点 ,在下游引物中引入SacⅠ、StuⅠ、SalⅠ酶切位点 ,将用该引物扩增的IFN α2b衔接片段PCR产物克隆到pMD18 T中 ,再将该片段用XbaⅠ和SalⅠ酶切并将之插入pCANTAB5L的XbaⅠ和SalⅠ位点中 ,经SacⅠ酶切 ,线性载体片段自连 ,构成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 pCANTAB5S。 结果 限制酶切位点SacⅠ被引入到噬菌体展示载体 ,并校正了pCANTAB5L载体StuⅠ、SalⅠ等位点的读框。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读框正确的SacⅠ等多个克隆位点的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 ,可用于各种外源随机多肽文库的有效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pCANTAB5S 遗传学 质粒 遗传载体 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mIFN-β基因转染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体内致瘤性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云 徐容 +6 位作者 曹广文 潘卫 陈秋莉 沈毅君 卢海妹 蔡春晓 邓松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enovirus,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携带mIFN 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B16细胞 ,将该细胞接种于小鼠 ,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及对野生型B16细胞...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enovirus,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携带mIFN 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B16细胞 ,将该细胞接种于小鼠 ,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及对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无影响。结果 经腺病毒介导 ,mIFN β基因成功地导入B16细胞并获得有效表达 ;转mIFN 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 ,并能抑制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利用腺病毒载体携带IFN β基因来开发瘤苗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enovirus,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携带mIFN 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B16细胞 ,将该细胞接种于小鼠 ,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及对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无影响。结果 经腺病毒介导 ,mIFN β基因成功地导入B16细胞并获得有效表达 ;转mIFN 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 ,并能抑制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利用腺病毒载体携带IFN β基因来开发瘤苗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Β 瘤苗 腺病毒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研究
4
作者 张明霞 吴云 +7 位作者 邓松华 卢海妹 蔡春晓 徐容 曹广文 潘卫 陈秋莉 沈毅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将目的基因mIFN-β经体外、体内两种途径导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中,观察体外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 目的:探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将目的基因mIFN-β经体外、体内两种途径导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中,观察体外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和瘤苗作用,及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IFN-β对体内局部肿瘤治疗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结果:1)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16细胞能获得较高的转移效率和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2)将mIFN-β基因导入B16细胞对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的表达;3)将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接种小鼠,其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且对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抑制作用;4)瘤体内注射和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AdCMVmIFN-β,对局部肿瘤和转移瘤有治疗作用。结论: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疗效,提示用腺病毒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开发瘤苗和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Β-干扰素 黑色素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