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Ⅱ型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及其高分子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庄亚平 杨孝伟 +1 位作者 俞麟 丁建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又以Ⅱ型患者为主,Ⅱ型糖尿病患者占比超过90%。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转录,...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又以Ⅱ型患者为主,Ⅱ型糖尿病患者占比超过90%。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然而,GLP-1极易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Ⅳ(DPP-4)降解,其血浆半衰期不足2min,缺乏临床应用价值。为了延期体内作用,许多GLP-1受体激动剂被研究和开发。根据其体内半衰期的长短,这些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分为短效型和长效型。同时,研究者还以各类功能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发展了不同GLP-1受体激动剂的递送体系来延长药物体内作用时间,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本综述介绍了已获得临床批准的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基于它们的热致水凝胶等药物递送系统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多肽 GLP-1受体激动剂 药物递送系统 热致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深度学习在目标导向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纪峰 汪莹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435,450,共13页
分子设计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面临着在庞大的化学空间中高效筛选并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分子的问题,传统方法在效率和探索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兴起为分子设计提供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路径。综... 分子设计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面临着在庞大的化学空间中高效筛选并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分子的问题,传统方法在效率和探索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兴起为分子设计提供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路径。综述了生成式深度学习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首先对不同分子表示方法(如SMILES、分子图和三维结构表示)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随后,综合评估了3种主流生成式模型:生成对抗网络(GAN)、变分自动编码器(VAE)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并探讨了生成式模型在目标导向分子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不同模型在分子生成质量与性质优化方面的差异。最后,基于现有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生成式模型在分子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成 生成式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动编码器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模型性能评估框架 分子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锂电池的离子型聚合物合成及其性能
3
作者 王怀姣 韩善涛 陈茂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2,共20页
离子型聚合物因其高分子链上的共价连接离子基团理化性质独特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且在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应用。离子型单体聚合与聚合物后修饰是合成离子型聚合物的两种主要途径。本文概述了通过两类方法制备的阳离... 离子型聚合物因其高分子链上的共价连接离子基团理化性质独特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且在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应用。离子型单体聚合与聚合物后修饰是合成离子型聚合物的两种主要途径。本文概述了通过两类方法制备的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聚合物,及其在锂电池电解质、电极保护涂层、电极黏结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鉴于重复结构单元、离子基团种类等因素对材料电导率、迁移数、电化学稳定性、力学强度等性能的显著影响,推动设计合成新结构离子型聚合物,深入展开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发能够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高性能材料,推动发展新一代安全高效且性能稳定的储能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 锂电池 聚电解质 含氟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阴离子引发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聚合制备Y型大分子单体 被引量:4
4
作者 潘祺晟 府寿宽 倪沛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8-750,共3页
A novel well-defined water-soluble macromonomer based on 2-(dimethylamino) ethyl methacry-late(DMAEMA)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functional initiators such as potassium alcoholate of trimethylol-propane allyl ether via... A novel well-defined water-soluble macromonomer based on 2-(dimethylamino) ethyl methacry-late(DMAEMA)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functional initiators such as potassium alcoholate of trimethylol-propane allyl ether via oxyanion-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GPC and 1H NMR studies confirmed that themacromonomers ha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each Poly(DMAEMA) chain contained apolymerizable allyl group. The macromonomers were highly surface active in aqueous media. They have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reparation of surface-clean and functional latexes both as effective stabilizers andas co-mon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阴离子聚合 Y型大分子单体 甲基丙烯酸-2-(N N-二甲氨基)乙酯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星晔 郭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6,共12页
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i-POP)是一种框架或孔道中具有离子位点的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i-POP比表面积大且可设计性强,其理化性质和活性位点可以通过改变离子化构筑单元来调控。与中性多孔有机聚合物相比,i-POP结构中可控的离子位点和高... 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i-POP)是一种框架或孔道中具有离子位点的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i-POP比表面积大且可设计性强,其理化性质和活性位点可以通过改变离子化构筑单元来调控。与中性多孔有机聚合物相比,i-POP结构中可控的离子位点和高电荷密度拓宽了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同时,可将孔道的限域效应、框架的特定功能与电荷性质结合,进一步增强其功能特性。近年来,非晶态i-POP的组成结构和合成方法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吸附与分离、催化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离子化 构效关系 聚电解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小云 余英丰 +2 位作者 甘文君 唐晓林 李善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40,55,共8页
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可以在不降低热固性树脂耐热温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改性材料的韧性。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初始是均相的,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体系中两相的相容性下降,发生反应诱导相分离。介绍了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 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可以在不降低热固性树脂耐热温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改性材料的韧性。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初始是均相的,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体系中两相的相容性下降,发生反应诱导相分离。介绍了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重点是近年来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增韧 改性 反应诱导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MXene纳米片上原位生长的Cd_(0.5)Zn_(0.5)S纳米棒实现高效可见光催化析氢
7
作者 李钦 张慧慧 +3 位作者 顾华军 崔园园 高瑞华 戴维林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在能源短缺和环保优先的背景下,光催化制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对于设计具有优异析氢活性的光催化剂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一步原位水热法构建了由Cd_(0.5)Zn_(0.5)S纳米棒和Ti_(3)C_(2)... 在能源短缺和环保优先的背景下,光催化制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对于设计具有优异析氢活性的光催化剂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一步原位水热法构建了由Cd_(0.5)Zn_(0.5)S纳米棒和Ti_(3)C_(2)MXene纳米片组成的二元异质结光催化剂。当Ti_(3)C_(2)MXene的含量为0.5 wt%(质量分数)时,光催化产氢的最大速率为15.56 mmol·g^(-1)·h^(-1),是纯Cd_(0.5)Zn_(0.5)S的2.56倍。经过5次催化循环后,光催化活性没有显著下降。该材料在350 nm紫外光下展现出最高的AQE为18.4%。此外,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光照XPS、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光催化活性实验,我们提出了MXene/Cd_(0.5)Zn_(0.5)S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和光催化制氢机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引入不含贵金属的MXene材料可以有效地帮助光生电子的转移。这项工作展示了MXene材料在构建高效低成本的制氢光催化剂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_(1-x)ZnxS纳米棒 光催化 析氢 Ti_(3)C_(2)-MXene纳米片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基柔性电子器件与智能织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叶超 曹雷涛 凌盛杰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24-49,共26页
近年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人机互动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蚕丝及丝蛋白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在柔性电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蚕... 近年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人机互动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蚕丝及丝蛋白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在柔性电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蚕丝独特的自微观多肽链、二级结构到宏观纤维的多层级结构,不仅赋予其卓越的力学性能,还为其后续加工和功能化改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蚕丝具有的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能,为其功能化改性及在电子器件和智能织物的应用中提供了广泛的接口。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蚕丝的结构、加工方法、功能化设计及其在电子器件与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包括可穿戴传感器、致动器、能量收集与储能装置、智能织物等。深入探讨了这些基于蚕丝的电子器件和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工作原理。最后,本文讨论了蚕丝基电子器件和智能纺织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机遇,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丝蛋白 柔性电子器件 智能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手套箱依赖的α-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快速开环聚合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建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多肽是由α-氨基酸以肽键形式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天然聚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功能。α-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是制备多肽聚合物最便捷的方法,被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传统的NCA聚合对水分非常敏感,通常使用严格干燥溶剂并在... 多肽是由α-氨基酸以肽键形式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天然聚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功能。α-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是制备多肽聚合物最便捷的方法,被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传统的NCA聚合对水分非常敏感,通常使用严格干燥溶剂并在手套箱中操作;NCA聚合反应速率一般很慢,而且NCA单体本身不稳定,长时间的聚合会导致副反应的产生,并难以获得高分子量多肽聚合物。这些长期未解决的难点阻碍了NCA聚合材料的发展。最近,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课题组报道了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锂(LiHMDS)引发的NCA开环聚合方法,此方法聚合速率快,对水分不敏感,可在敞口容器中聚合,摆脱了对手套箱的依赖;该NCA聚合可合成高分子量多肽聚合物,产物具有多肽特征性的二级结构;另外,LiHMDS引发的NCA开环聚合为活性聚合,可实现多肽聚合物的端基功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聚合物 N-羧基环内酸酐(NCA) 开环聚合 敞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氧化还原调控的活性聚合(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红红 马明煊 +3 位作者 周杨 赵宇澄 谷宇 陈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1-291,共21页
近几年,光致氧化还原调控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得到了迅速发展,其适用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为合成聚合物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方法。本综述对光致氧化还原调控活性聚合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归纳整理了多种单体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为... 近几年,光致氧化还原调控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得到了迅速发展,其适用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为合成聚合物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方法。本综述对光致氧化还原调控活性聚合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归纳整理了多种单体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研究人员探索光催化聚合反应、设计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氧化还原 自由基聚合 高分子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化学用于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杨 全钦之 陈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20,共18页
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DRP)是高分子合成领域中应用最广的合成方法之一。RDRP能够实现对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结构等的精确调控,大大促进了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发展。与传统反应瓶和反应釜相比,流动化学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 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DRP)是高分子合成领域中应用最广的合成方法之一。RDRP能够实现对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结构等的精确调控,大大促进了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发展。与传统反应瓶和反应釜相比,流动化学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传热高效等优点,不仅能够有效加快聚合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还能为光控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photo-RDRP)提供均匀、充足的光照。此外,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电脑辅助的流动聚合已成为高分子合成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对流动化学在热引发和光引发RDRP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定制化合成、高通量合成和自优化合成三个方面对流动RDRP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流动聚合中尚存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 流动化学 定制化合成 高通量合成 自优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与硼酸改性醋酸纤维素的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梦丽 王浩 +4 位作者 刘志华 文鹏 符杨康 谢娇 陈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15,共7页
醋酸纤维素(CA)热加工窗口较窄,难以进行熔融加工,通过引入交联剂构建共价交联网络是提升醋酸纤维素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但共价交联网络影响其重复加工性能。以聚乙烯醇(PVA)和硼酸(BA)为组合添加剂,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溶液加工法制备了... 醋酸纤维素(CA)热加工窗口较窄,难以进行熔融加工,通过引入交联剂构建共价交联网络是提升醋酸纤维素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但共价交联网络影响其重复加工性能。以聚乙烯醇(PVA)和硼酸(BA)为组合添加剂,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溶液加工法制备了基于可逆共价硼酸酯键的新型动态交联CA-BA-PVA材料。该方法简单、高效,且保持了醋酸纤维素材料的外观不变。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的醋酸纤维素,引入可逆交联聚合物网络,可提升醋酸纤维素的诸多性能,包括热稳定性、流变性能、抗蠕变性能和拉伸强度等。此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加工性,经过3次加工循环实验后,透明度以及拉伸性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溶液加工 动态共价键 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亲水性有机-无机渗透蒸发分离膜——聚丙烯酰胺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立志 王星 +2 位作者 程晓维 龙英才 平郑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7-570,共4页
将纳米二氧化硅微孔膜用 γ-(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 ,再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丙烯酰胺单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亲水性有机 -无机复合膜 .用 TGA测定了单体在二氧化硅粉末上的接枝率 ;用SEM和 AFM观察了接枝反应前后膜表面形... 将纳米二氧化硅微孔膜用 γ-(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 ,再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丙烯酰胺单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亲水性有机 -无机复合膜 .用 TGA测定了单体在二氧化硅粉末上的接枝率 ;用SEM和 AFM观察了接枝反应前后膜表面形态的变化 ;系统研究了接枝单体浓度对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种膜用于醇水和丙烯酸水溶液的分离有很好的选择性和渗透性 ;在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 3 %的溶液中接枝的膜有较好的分离性 ;溶液浓度和操作温度对膜渗透性的影响非常特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二氧化硅 渗透蒸发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苯胺杂化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仲欣 卢红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0-2033,共14页
聚苯胺是一类具有超高比电容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利用其与石墨烯的协同效应,改善各自的固有缺点,可以制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本文综述了石墨烯-聚苯胺杂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石墨烯表面性质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优化杂化... 聚苯胺是一类具有超高比电容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利用其与石墨烯的协同效应,改善各自的固有缺点,可以制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本文综述了石墨烯-聚苯胺杂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石墨烯表面性质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优化杂化电极的结构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苯胺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层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与开放管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屈泽华 卜娟 潘晓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5,296,共4页
从实验室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平台管理模式、仪器介绍与运行情况分析出发,针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人员的选拔、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基本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其他功能的培训方法等多个角度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培训与开放管理进行了全... 从实验室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平台管理模式、仪器介绍与运行情况分析出发,针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人员的选拔、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基本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其他功能的培训方法等多个角度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培训与开放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的新方法与管理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理论认识,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镜 培训 开放管理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连梅 翁巍 +1 位作者 彭慧胜 丁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90,127,共10页
与传统平面型超级电容器的两维结构不同,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具备独特的一维结构,使它不但具备传统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还可以满足微型化、集成化和柔性化的可穿戴要求。自纤维状超级电容器问世以来,为... 与传统平面型超级电容器的两维结构不同,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具备独特的一维结构,使它不但具备传统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还可以满足微型化、集成化和柔性化的可穿戴要求。自纤维状超级电容器问世以来,为了优化它的性能并促进其能够真正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陆续开展了持续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了基于不同制备方法构建的平行、缠绕和同轴3种结构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进而重点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对纤维状超级电容器进行了分类比较,详细讨论了其柔性、稳定性和比电容等相关性能。列举出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几个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依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它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超级电容器 碳材料 可穿戴 储能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聚乳酸-聚己内酯/泊洛沙姆静电纺纳米材料作为皮肤支架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宁华 缪月娥 +1 位作者 亓发芝 顾建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聚乳酸-聚己内酯/泊洛沙姆[poly(ε-caprolactone-co-lactide)/Poloxamer,PLCL/Poloxamer]静电纺材料作为皮肤组织支架的可能性。方法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纯PLCL及PLCL/Poloxamer比例75/25、85/15、90/10、95/5的纳米纤维...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聚乳酸-聚己内酯/泊洛沙姆[poly(ε-caprolactone-co-lactide)/Poloxamer,PLCL/Poloxamer]静电纺材料作为皮肤组织支架的可能性。方法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纯PLCL及PLCL/Poloxamer比例75/25、85/15、90/10、95/5的纳米纤维材料,测定支架表面形态、机械以及亲水性能。将脂肪干细胞接种至支架表面,第1、3、7、10天行水溶性四唑盐(CCK-8)分析,并于第3天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90/10、95/5比例支架的断裂强度高于纯PLCL及75/25、85/15比例支架(分别为9.31±0.29,9.27±0.50,7.08±0.21,7.46±0.27和7.47±0.21,MPa),90/10、85/15、75/25比例的水接触角低于纯PLCL及95/5比例(分别为0°,0°,0°,131.5°±8.9°和7.8°±2.7°)。在第1、3、7、10天时,PLCL/Poloxamer材料脂肪干细胞黏附及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纯PLCL。扫描电镜显示90/10比例PLCL/Poloxamer支架上有大量脂肪干细胞生长,细胞形态完整、表面光滑。结论 90/10比例PLCL/Poloxamer支架的机械性能及亲水性能高于其他组,该材料与大鼠脂肪干细胞的相容性良好,是更适合脂肪干细胞黏附及增殖的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静电纺丝 皮肤 聚乳酸-聚己内酯 泊洛沙姆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VP共混交联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质(Ⅰ)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晓华 平郑骅 +2 位作者 朱青 丁之明 丁雅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研究了4,4′-双叠氮芪-2,2′-二磺酸钠和戊二醛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的交联及交联对共混膜分离恒沸点附近的乙醇/水混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分离性质随着膜中PVP含量的增加而改变;... 研究了4,4′-双叠氮芪-2,2′-二磺酸钠和戊二醛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的交联及交联对共混膜分离恒沸点附近的乙醇/水混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分离性质随着膜中PVP含量的增加而改变;采用混合型交联剂对PVA/PVP共混膜交联能明显改善膜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PVA PVP 共混膜 乙醇 分离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醚酰亚胺改性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相分离研究──固化剂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英丰 崔峻 +1 位作者 陈文杰 李善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08-812,共5页
以DSC、TRLS和SEM等方法研究了固化剂DDS用量对苯端基聚醚酰亚胺(P-PEI)改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环氧树脂(TGDDM)体系的固化速率及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0phrP-PEI改性环氧体... 以DSC、TRLS和SEM等方法研究了固化剂DDS用量对苯端基聚醚酰亚胺(P-PEI)改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环氧树脂(TGDDM)体系的固化速率及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0phrP-PEI改性环氧体系在150℃固化时,随DDS量增加,固化反应速率增大,相分离时间提前,形成了不同的相结构,解释了DDS量对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相分离 环氧树脂 聚醚酰亚胺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桑蚕丝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湧 陈新 +2 位作者 周平 姚文华 邵正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92-1596,共5页
在严格控温条件下 ,利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 ( DMTA)对大量未脱胶和脱胶桑蚕丝的单丝样品在不同温度下拉伸 ,同时用 SEM,TEM以及拉曼光谱观察蚕丝的断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蚕丝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皆随温... 在严格控温条件下 ,利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 ( DMTA)对大量未脱胶和脱胶桑蚕丝的单丝样品在不同温度下拉伸 ,同时用 SEM,TEM以及拉曼光谱观察蚕丝的断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蚕丝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拉伸过程会导致丝素蛋白形成更多的β-结构 .同时 ,丝胶表现出较差的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温度 力学性能 结构 丝胶蛋白 动态机械热分析仪 丝胶蛋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