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汪勇 刘洋 +1 位作者 刘仁玉 赵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针对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卒中院前急救流程中患者识别、院前急救人员识别、现场处理、急诊转运及院前院内衔接等各个环节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我国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争取政府支持... 本文针对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卒中院前急救流程中患者识别、院前急救人员识别、现场处理、急诊转运及院前院内衔接等各个环节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我国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争取政府支持、整合资源、结合高新科技促进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的相关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院前急救 院前延误 急诊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晨晨 马飞月 +2 位作者 冯玉兰 孙家兰 傅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探讨CD147基因rs8637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将442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易损斑块组(320例)和稳定斑块组(1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CD147基因rs863... 目的·探讨CD147基因rs8637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将442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易损斑块组(320例)和稳定斑块组(1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CD147基因rs8637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易损斑块组的rs8637位点AG+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38%和73.42%,和稳定斑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年龄、血糖、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147基因rs836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倾向性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遗传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