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
作者 汤郎 胡滨 +2 位作者 刘启平 傅庆印 张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特征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确诊为PTC的222例患者,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62例)和未转移组(160例)。采用...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特征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确诊为PTC的222例患者,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62例)和未转移组(1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素,建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结果:纵横比≥1、微钙化、低增强及造影后边界不清晰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5(95%CI 0.542~0.708)、0.664(95%CI 0.587~0.741)、0.714(95%CI 0.636~0.793)、0.613(95%CI 0.531~0.695)。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二维超声联合CEUS模型的AUC为0.875(95%CI 0.829~0.921),明显优于单一预测因素。结论:二维超声联合CEUS模型对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二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朱时珍 丁毅 +1 位作者 赵喜 张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并行CCTA检查的患者107例。由2名分别具有5年和10年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对升主动脉根部腔内CT值进行测量并取...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并行CCTA检查的患者107例。由2名分别具有5年和10年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对升主动脉根部腔内CT值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CCTA扫描参数,单因素分析中P<0.05者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体表面积、瘦体重、血容量、心率、心输出量以及扫描的管电压、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剂量和碘流率是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体表面积和心输出量是主动脉强化峰值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体表面积和心输出量对CCTA主动脉强化峰值至关重要,扫描前制定个性化扫描方案对提高CCTA的图像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主动脉强化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远 王浩 +1 位作者 朱杰 宋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按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组。通过改良Tan评分... 目的:探讨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按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组。通过改良Tan评分评估多期CT血管成像显示的侧支循环情况,侧支循环不良为闭塞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侧支循环小于对侧1/2,侧支循环良好为闭塞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侧支循环大于对侧1/2。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性能,DeLong检验比较AUC间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较低入院NIHSS评分和动脉晚期侧支循环良好是AIS患者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AUC分别为0.72(0.65~0.79)和0.75(0.68~0.81)。两者联合时AUC可达0.79,显著高于单一预测因素(DeLong检验,均P<0.05)。结论:动脉晚期侧支循环良好和较低入院NIHSS评分是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CT血管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MRI及超声诊断对照分析 被引量:74
4
作者 雷岩 魏冉 宋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及经阴道超声影像表现及特征,通过对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6例CSP患者资料,26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且均在1周内同时行MRI检查。...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及经阴道超声影像表现及特征,通过对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6例CSP患者资料,26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且均在1周内同时行MRI检查。将MR及超声影像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26例中,经阴道超声诊断正确20例(76.92%),误诊6例(23.08%),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6.92%;MRI准确诊断25例(96.15%)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误诊1例(3.85%)。超声在判断卵黄囊结构及其胚芽是否存活优于MRI。在孕囊与瘢痕的关系、孕囊浸润子宫肌层程度、孕囊及宫腔内出血的评价方面,MRI较超声有优势。超声与MRI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7,P>0.05)。结论:阴道超声及MRI均可准确诊断早期瘢痕妊娠,对阴道彩超难以确诊的病例,应进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阴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近期功能预后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远 王浩 +2 位作者 朱杰 孙祎 宋彬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近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且符合本研究要求的160例前循环A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随访资料,基于发病后90... 目的:探讨基于MRI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近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且符合本研究要求的160例前循环A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随访资料,基于发病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mRS≤2)和预后不良组(53例,mRS>2)。由两位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估脑梗死区域的MRI表现,包括边界、是否伴出血、出血面积比、梗死区体积、DWI上信号均匀性、ADC值等,并记录临床基线特征(包括血压、血糖、吸烟史、脑卒中史、心房颤动史、NIHSS基线和mRS_(基线)评分)。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包含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临床-影像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采用拟合优度检验(Hosmer-Lemeshow)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WI上信号不均匀、边缘模糊、梗死区体积、平均ADC值、mRS_(基线)评分及房颤是前循环AIS患者90天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分别为3.54、1.80、4.13、0.46、3.16和2.03)。临床-影像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94(95%CI:0.90~0.98)和0.92(95%CI:0.83~1.00)。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列线图均具有良好的校准度(P=0.36、0.25)。当阈值概率为0.10~0.98时,列线图的净收益水平较高。结论:临床-影像列线图对前循环AIS患者近期功能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前循环 列线图 磁共振成像 功能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参数定量分析在区分卵巢-附件O-RADS MRI4分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雷岩 宋彬 +3 位作者 刘恋恋 张远 郑婷婷 沈钧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参数定量分析对区分卵巢-附件磁共振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MRI)4分病变良性和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44个)O-RADSMRI评分为4分的病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T2WI信号强度比值、T1WI增强强化率及信号...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参数定量分析对区分卵巢-附件磁共振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MRI)4分病变良性和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44个)O-RADSMRI评分为4分的病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T2WI信号强度比值、T1WI增强强化率及信号强度值相应标准差.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确定最佳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约登指数确定最优参数阈值并组合为不同诊断模型,计算相应诊断效能.结果:入组44个病灶中26个(59.1%)为恶性.恶性组T2WI信号强度值标准差[11.2(5.1,23.25)vs 58.95(32.3,78.58),P=0.001]、最低信号区ADC平均值[1.16(1.0,1.5)×10^(-3)mm^(2)/s vs 1.79(1.31,2.21)×10^(-3)mm^(2)/s,P=0.001]及最小值[(1.11±0.38)×10-5 mm^(2)/s vs(1.63±0.51)×10^(-3)mm^(2)/s,P<0.001]明显低于良性组.T2WI信号强度值标准差<40.85联合最低信号区ADC最小值<1.38x 10^(-3)mm^(2)/s,预测O-RADS MRI评分4分病变良、恶性的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89.5%;而T2WI信号强度值标准差>40.85联合最低信号区ADC最小值>1.38×10^(-3) mm^(2)/s,预测O-RADS MRI评分4分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结论:磁共振多参数定量分析可用于区分O-RADSMRI评分4分病变的良、恶性,对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卵巢病变 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 良恶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胡文娟 宋彬 +1 位作者 谢晓利 申晋疆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原发肿瘤的多参数磁共振图像所构建的组学模型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磁共振资料。从T_(2)WI、DWI、多期T_(1)WI增强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原发肿瘤的多参数磁共振图像所构建的组学模型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磁共振资料。从T_(2)WI、DWI、多期T_(1)WI增强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3比例随机将129例患者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在训练集中采用最小冗余最大关联度(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组学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多参数磁共振组学模型术前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并在验证集中验证。结果:分别从T_(2)WI、DWI、多期T_(1)WI增强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经预处理及筛选最终获得18个最佳组学特征,根据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及相应权重系数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评分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训练组的AUC值为0.92,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8.9%,验证组的AUC值为0.80,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77.8%。结论: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组学模型可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望成为一种术前无创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小强 陶华 +3 位作者 徐家华 李鑫 李宏伟 武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招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行CT引导下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的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共23例。记录冷冻消融术... 目的探讨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招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行CT引导下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的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共23例。记录冷冻消融术中的影像学信息、不良反应、术后复发和死亡情况,评价国产靶向刀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肿瘤消融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总生存率。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在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术中冰球完全覆盖肿瘤,2例为不完全覆盖,完全消融率为91.3%(21/23)。23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2.0(7.0,12.0)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95.7%(22/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长径之和、肿瘤并发症均与靶向刀冷冻消融术后无进展生存有关(P均=0.02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之和与肿瘤并发症是靶向刀冷冻消融术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23例患者术后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3例患者出现少量腹水,2例出现少量咯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冷冻消融术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C-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汤郎 胡滨 +3 位作者 刘启平 张远 宋英杰 羊馨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4期576-582,共7页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对所有结节...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对所有结节术前均进行CEUS和DWI检查,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DC的最佳临界值。比较CEUS、ADC值及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02个结节中62个良性,40个恶性。低增强、无环状增强、向心性增强、不均匀增强、边界不清和动脉期慢进在C-TIRADS 4b和4c类结节中的比例高于C-TIRADS 4a类(P<0.05)。平均ADC值<1.48×10^(-3)mm^(2)/s即判断为恶性结节的AUC为0.782(0.685~0.879)。CEUS联合ADC值诊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43、95.0%、93.5%、94.1%、90.5%和96.7%,均优于单独使用CEUS(AUC=0.812)和ADC值(AUC=0.782)。结论:CEUS联合DWI的ADC值有助于提高C-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弥散加权成像 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