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脑室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中-重度TB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TBI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中度TBI组(9~12分,n=48)和重度TBI组(3~8分,n=36);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1~3分)和预后良好组(4~5分);根据ICP监测值分为ICP正常组(ICP≤15 mmHg)、ICP升高组(15 mmHg<ICP<25 mmHg)和ICP难治性升高组(ICP≥25 mmHg)。采集医院同期因患痔疮或泌尿系结石行腰麻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蛋白悬浮芯片法检测脑脊液中ESM-1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259.42±37.07)pg/mL]相比,中-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305.08±53.3)pg/mL、(345.79±69.11)pg/mL]均显著升高(P<0.01);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显著高于中度TBI组(P<0.01)。脑脊液ESM-1浓度与TBI患者N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呈正相关,与入院GCS评分呈负相关。同ICP正常组(n=16)相比,ICP升高组(n=43)和ICP难治性升高组(n=25)的脑脊液ES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ICP难治性升高组的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ICP升高组。预后不良组(n=21)患者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n=63,P<0.01)。脑脊液ESM-1浓度对TBI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7(95%CI:0.713~0.922),截断值为339.25 pg/mL,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76.19%。结论中-重度TBI患者伤后急性期脑脊液ESM-1水平明显升高,且可能与TBI严重程度、ICP控制难度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ESM-1水平有望作为判断TBI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四连接素(tetranectin,TN)基因敲除对小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探究该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缺失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出TN基因敲除(TN^(-/-))小鼠模型,分别对2月龄和8月龄的TN^(-/-)雄性小鼠(n=10...目的研究四连接素(tetranectin,TN)基因敲除对小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探究该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缺失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出TN基因敲除(TN^(-/-))小鼠模型,分别对2月龄和8月龄的TN^(-/-)雄性小鼠(n=10)和同龄野生型(wild-type,WT)雄性小鼠(n=10)进行全身正侧位X线摄片和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测量,并对8月龄TN^(-/-)雄性小鼠(n=10)和WT雄性小鼠(n=10)的多部位骨骼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测定和病理切片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N^(-/-)小鼠与同龄WT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2月龄及8月龄TN^(-/-)小鼠Cobb角均较同龄WT小鼠显著增大(P<0.01),且随月龄增加,Cobb角显著增大(P<0.01);8月龄TN^(-/-)小鼠的胸椎椎间盘结构不对称,外侧纤维环呈增大、疏松改变;与同龄WT小鼠相比,8月龄TN^(-/-)小鼠全身、腰3椎体和左侧股骨BMD及BMC显著降低(P<0.05),股骨及腰椎在组织学上也呈现出骨小梁变细、稀疏、排列紊乱或断裂等特点,且骨小梁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结论TN^(-/-)小鼠表现出脊柱后凸畸形和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提示TN与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关系密切。TN^(-/-)小鼠作为一种潜在的脊柱后凸畸形或骨质疏松症疾病动物模型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无创头架组和有创头架组,进行神...目的探讨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无创头架组和有创头架组,进行神经导航辅助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引流。其中,无创头架组使用改良穿刺探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导航注册误差、住院周期、肺部感染率及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收缩压、入院时血肿量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亦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在手术时长、导航注册误差、住院时长、肺部感染率等方面无创头架组均优于有创头架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神经导航辅助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具有注册误差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精准、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脑室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中-重度TB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TBI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中度TBI组(9~12分,n=48)和重度TBI组(3~8分,n=36);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1~3分)和预后良好组(4~5分);根据ICP监测值分为ICP正常组(ICP≤15 mmHg)、ICP升高组(15 mmHg<ICP<25 mmHg)和ICP难治性升高组(ICP≥25 mmHg)。采集医院同期因患痔疮或泌尿系结石行腰麻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蛋白悬浮芯片法检测脑脊液中ESM-1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259.42±37.07)pg/mL]相比,中-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305.08±53.3)pg/mL、(345.79±69.11)pg/mL]均显著升高(P<0.01);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显著高于中度TBI组(P<0.01)。脑脊液ESM-1浓度与TBI患者N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呈正相关,与入院GCS评分呈负相关。同ICP正常组(n=16)相比,ICP升高组(n=43)和ICP难治性升高组(n=25)的脑脊液ES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ICP难治性升高组的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ICP升高组。预后不良组(n=21)患者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n=63,P<0.01)。脑脊液ESM-1浓度对TBI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7(95%CI:0.713~0.922),截断值为339.25 pg/mL,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76.19%。结论中-重度TBI患者伤后急性期脑脊液ESM-1水平明显升高,且可能与TBI严重程度、ICP控制难度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ESM-1水平有望作为判断TBI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文摘目的研究四连接素(tetranectin,TN)基因敲除对小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探究该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缺失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出TN基因敲除(TN^(-/-))小鼠模型,分别对2月龄和8月龄的TN^(-/-)雄性小鼠(n=10)和同龄野生型(wild-type,WT)雄性小鼠(n=10)进行全身正侧位X线摄片和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测量,并对8月龄TN^(-/-)雄性小鼠(n=10)和WT雄性小鼠(n=10)的多部位骨骼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测定和病理切片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N^(-/-)小鼠与同龄WT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2月龄及8月龄TN^(-/-)小鼠Cobb角均较同龄WT小鼠显著增大(P<0.01),且随月龄增加,Cobb角显著增大(P<0.01);8月龄TN^(-/-)小鼠的胸椎椎间盘结构不对称,外侧纤维环呈增大、疏松改变;与同龄WT小鼠相比,8月龄TN^(-/-)小鼠全身、腰3椎体和左侧股骨BMD及BMC显著降低(P<0.05),股骨及腰椎在组织学上也呈现出骨小梁变细、稀疏、排列紊乱或断裂等特点,且骨小梁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结论TN^(-/-)小鼠表现出脊柱后凸畸形和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提示TN与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关系密切。TN^(-/-)小鼠作为一种潜在的脊柱后凸畸形或骨质疏松症疾病动物模型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无创头架组和有创头架组,进行神经导航辅助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引流。其中,无创头架组使用改良穿刺探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导航注册误差、住院周期、肺部感染率及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收缩压、入院时血肿量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亦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在手术时长、导航注册误差、住院时长、肺部感染率等方面无创头架组均优于有创头架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头架结合改良穿刺探针在神经导航辅助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具有注册误差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精准、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