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斛酚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波 田莎 +2 位作者 李涛 李春霞 周晓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55,共10页
目的 探讨石斛酚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作用。方法 构建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每组各10只。低浓度石斛酚组、... 目的 探讨石斛酚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作用。方法 构建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每组各10只。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分别于伤后第1天结膜下注射2.5 mg/0.05 mL、5 mg/0.05 mL石斛酚,2 mg/0.05 mL阿柏西普。伤后第3、7、14天,观察并计算角膜新生血管占全角膜面积的百分比、角膜混浊评分并测量角膜厚度。碱烧伤第14天,处死全部大鼠,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角膜组织中VEGF和CD34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通过ELISA检测各组VEGF、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结果 碱烧伤后第7、14天,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占全角膜面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所有P<0.05)。碱烧伤后第14天,高浓度石斛酚组角膜混浊评分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石斛酚组角膜厚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P<0.001)。但是,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角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此外,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角膜组织中VEGF、IL-1β、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所有P<0.01)。结论 结膜下注射石斛酚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角膜水肿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酚 阿柏西普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闪光诱导光觉异常性豚鼠近视模型 被引量:16
2
作者 邸悦 刘睿 +2 位作者 褚仁远 周行涛 周晓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8-52,I0006,共6页
目的使用特制的频闪调光器进行持续频闪光刺激,建立一种光觉异常性豚鼠近视模型,观察豚鼠在频闪光刺激后眼球产生的异常改变。方法 24只2周龄普通级豚鼠随机分为3组(n=8),Ⅰ组予0.5 Hz频率等时交替频闪,频闪亮度0~600 lx;Ⅱ组为无频闪... 目的使用特制的频闪调光器进行持续频闪光刺激,建立一种光觉异常性豚鼠近视模型,观察豚鼠在频闪光刺激后眼球产生的异常改变。方法 24只2周龄普通级豚鼠随机分为3组(n=8),Ⅰ组予0.5 Hz频率等时交替频闪,频闪亮度0~600 lx;Ⅱ组为无频闪等亮度光照组;Ⅲ组为开放环境正常光照组。光照时间6∶00~18∶00。每2周记录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曲率半径,12周时眼底拍照后取出眼球,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眼球后极部改变。结果光照前各组间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时间延长,Ⅰ组与Ⅱ、Ⅲ组相比近视屈光度明显增加、眼轴延长,12周时3组间近视屈光度及眼轴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Ⅱ组相比眼球发生(-5.4±1.5)D的近视,眼轴增加(0.74±0.18)mm。Ⅰ组与Ⅲ组相比眼球发生(-6.6±1.5)D的近视,眼轴增加(0.86±0.24)mm。Ⅰ组眼底普遍出现豹纹状改变,视网膜感觉细胞层外段排列紊乱且有大量脱落节盘。结论通过改变正常光觉环境,频闪光能刺激豚鼠眼球产生过度发育并诱导轴性近视形成。这种光觉的异常最终影响了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闪 近视 动物模型 豚鼠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后麻醉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荣华 周晓东 +2 位作者 沈永明 王应 赵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球后麻醉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非接触眼压计 视网膜脱离光带 白内障囊外摘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价人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娜 冯晓源 +4 位作者 邸悦 张家文 强金伟 廖治河 吉学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患者256层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在评价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应用256层CT对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行脑256层CT灌注扫描。利用Mi STAR后处理软件,获得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CBF、CBV、MTT...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患者256层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在评价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应用256层CT对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行脑256层CT灌注扫描。利用Mi STAR后处理软件,获得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CBF、CBV、MTT和表面通透性。采用SPSS 17.0软件,CBF、CBV、MTT和表面通透性与病理指标CD105-MVD、VMI、CD34-MVD、α-SMA-MVD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BF、CBV和表面通透性与免疫组化指标CD105-MVD、VMI、CD34-MVD以及α-SMA-MVD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人脑256层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CBV、CBF和表面通透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胶质瘤的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娜 冯晓源 +4 位作者 邸悦 张家文 强金伟 廖治河 郭启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研究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CD105-MVD、VEGF、血管成熟指数和Ki67的相关性,探讨CT灌注参数在C6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肿瘤组和对照组各8只。大鼠通过立体定向仪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区种植C6胶... 目的:研究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CD105-MVD、VEGF、血管成熟指数和Ki67的相关性,探讨CT灌注参数在C6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肿瘤组和对照组各8只。大鼠通过立体定向仪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区种植C6胶质瘤细胞复制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大鼠C6胶质瘤组行CT灌注检查。灌注成像以尾状核层面为中心。采用Philips CT自带脑灌注软件处理后产生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像。检查结束后24h内,处死大鼠并取脑固定,进行免疫组化检查CD105-MVD、FⅧ-MVD、α-平滑肌肌动蛋白-MVD、VEGF和Ki67。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参数与CD105-MVD、VEGF、VMI和Ki67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CBF、CBV和通透性参数均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通透性、CBV、CBF与免疫组化的CD105-MVD、VEGF、VMI和Ki67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获得的CBF、CBV和通透性等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的改变对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武静 周晓东 +2 位作者 刘丽芸 周国民 肖虹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70-73,I0006,共5页
目的研究昼夜节律的改变对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14 d(P14)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给予24 h持续光照,对照组模拟正常昼夜节律每天给予12 h光照、12 h黑暗环境,运用免疫荧光染色结... 目的研究昼夜节律的改变对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14 d(P14)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给予24 h持续光照,对照组模拟正常昼夜节律每天给予12 h光照、12 h黑暗环境,运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RT-PCR技术,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光照1周后和8周后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少部分位于内核层。小鼠光照1周后melanopsin阳性细胞的表达数目实验组少于对照组;RT-PCR结果示小鼠光照1周和8周时melanopsin的mRNA含量实验组均少于各自的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光照可以减少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的表达,提示melanopsin阳性神经节细胞为光敏感性细胞,其表达可能对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光感受作用 MELANOPSIN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眼屈光状态与眼球径线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晓东 汪芳润 俞慧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眼屈光状态与眼球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axis,APA)、水平径(horizontal diameter,HD)的相关性。方法228例398眼屈光检测,以等效球镜计分为近视组:屈光度小于0D者179眼;正视组:屈光度0~+0.75D者152眼;远视组:屈光度大于+... 目的探讨成人眼屈光状态与眼球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axis,APA)、水平径(horizontal diameter,HD)的相关性。方法228例398眼屈光检测,以等效球镜计分为近视组:屈光度小于0D者179眼;正视组:屈光度0~+0.75D者152眼;远视组:屈光度大于+0.75D者67眼。采用CT活体测量的方法,测量APA、HD。统计分析屈光与眼球径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组屈光等效球镜值为-0.25~-31.00D,APA为22.20~32.80mm,平均(27.00±2.13)mm;HD为21.70~30.10mm,平均(25.58±1.34)mm。屈光变化(Y)与APA变化(X1)、HD的变化(X2)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5、-0.2766,F值分别为231.0925、14.6575,P值均<0.001,Y=52.2452-2.1887X1、Y=25.9587-1.2823X2)。远视组屈光等效球镜值为+1.00~+8.00D,APA为20.40~27.40mm,平均(24.07±1.34)mm,HD为20.20~28.80mm,平均(24.83±1.53)mm。屈光变化(Y)与APA的变化(X3)呈负相关(r值为-0.3593,F值为9.6365,P<0.01,Y=5.6185-3.7993X3),与HD比值无相关性(r值为-0.2375,F值为3.8853,P>0.05)。结论人眼近视眼屈光与APA、HD均呈负相关;远视眼屈光与眼球APA呈负相关,而与HD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前后径 水平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48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荣华 周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入院的眼底出血患者48例55眼,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d。对比分析以往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50例58眼。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有效48眼,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入院的眼底出血患者48例55眼,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d。对比分析以往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50例58眼。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有效48眼,总有效率达87.27%,其中40眼在治疗10d内开始有效,占83.33%.血栓通对照组有效40眼,总有效率为68.97%,其中25眼在治疗10d内开始有效,占62.50%.2组疗效和起效速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优于血栓通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出血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栓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仑西平抑制实验性近视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吉红云 李春霞 汪芳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461-463,共3页
哌仑西平是一种M1受体选择性的抗胆碱药,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来报道哌仑西平可以阻止近视眼的发展。本文就哌仑西平对抑制实验性近视眼的作用机制、作用剂量以及给药途径进行综述。
关键词 哌仑西平 近视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can在眼部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静 周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69-871,873,共4页
Lumican是一种隶属于SLRP家族的细胞外蛋白,它与巩膜的正常生长发育、角膜透明性的维持及近视的发生等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对Lumican在眼部角膜等上皮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视。本文主要对Lumican在眼部的表达和功能的实验研究现状作... Lumican是一种隶属于SLRP家族的细胞外蛋白,它与巩膜的正常生长发育、角膜透明性的维持及近视的发生等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对Lumican在眼部角膜等上皮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视。本文主要对Lumican在眼部的表达和功能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CAN 眼部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眼灌注压负荷对视盘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珊珊 周晓东 褚仁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周期性眼灌注压负荷(球外反搏)对改善视盘微循环的作用。方法知情同意下,选择44名(44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角巩膜缘放置的负压吸引环诱导眼压周期性升高至约为45mmHg(1kPa=7.5mmHg,Tonopen眼压计即时测定)维持5s,间隔1min后重... 目的探讨周期性眼灌注压负荷(球外反搏)对改善视盘微循环的作用。方法知情同意下,选择44名(44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角巩膜缘放置的负压吸引环诱导眼压周期性升高至约为45mmHg(1kPa=7.5mmHg,Tonopen眼压计即时测定)维持5s,间隔1min后重复10个循环,隔日进行1次,共7次。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heidelbergretinalflowmetry,HRF)于试验后即时(30~60s)、5min、15min检测受试眼眼底微循环,并检测患者自觉症状、视力、眼压、眼表状况。以受试眼治疗前后自身对照,HRF数据取平均值作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中多变量因素重复数据模块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自觉眼部症状轻微,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无视力下降者;负压吸引后眼压仅小幅度下降。HRF检测指标显示反搏后血流指标均较反搏前明显升高,至15min时仍明显高于反搏前(P<0.05)。结论“球外反搏”可改善视盘微循环,有望用以治疗缺血性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灌注压 眼压 视盘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的识别、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楚祎 石文卿 邵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NK)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退行性角膜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眼表损害,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致盲。改善眼表损害的最佳时机在NK的早期阶段,而早期NK患者的典型症状较少,导致其诊断往往被延误。2021年《BMC ...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NK)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退行性角膜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眼表损害,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致盲。改善眼表损害的最佳时机在NK的早期阶段,而早期NK患者的典型症状较少,导致其诊断往往被延误。2021年《BMC Ophthalmology》于21卷第1期发布了《神经营养性角膜病的识别、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本文通过对该共识中NK筛查时机以及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提高眼科医生对筛查和治疗NK的认识,并优化NK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管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角膜炎 角膜上皮 三叉神经疾病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