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PCI术后患者的应用
1
作者 郭孙升 许方蕾 +1 位作者 吴玲玲 徐建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指导、心理指导、急救指导、出院准备服务指导、随访管理9个方面。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管理。结果对照组29例患者、研究组28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2个月冠心病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院准备服务 医院-社区-家庭 出院准备度 自我管理能力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脑钠肽(BNP)升高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艳 龚辉 +3 位作者 史益军 凌怡 张象贤 黄雷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2-476,481,共6页
目的探索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升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 112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 目的探索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升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 112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大于50%,其中626例BNP<80pg/mL,340例80pg/mL≤BNP<400pg/mL,146例BNP≥400pg/mL。比较3组间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心超参数,采用方差检验、χ2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BNP升高的因素。结果 3组间的年龄、心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LVEF、肺动脉收缩压、纽约心功能分级、糖尿病、房颤、心肌病、瓣膜病、合并肺部疾病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房内径(OR=1.136,95%CI=1.052~1.227,P=0.001),肺动脉收缩压(OR=1.029,95%CI=1.001~1.058,P=0.0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OR=0.888,95%CI=0.799~0.987,P=0.028),糖尿病(OR=0.202,95%CI=0.068~0.600,P=0.004)是BNP≥80pg/mL的影响因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OR=1.239,95%CI=1.010~1.519,P=0.04),室间隔厚度(OR=8.006,95%CI=2.196~29.191,P=0.002),后壁厚度(OR 0.165,95%CI=0.045~0.597,P=0.006),BUN(OR=7.362,95%CI=1.092~1.699,P=0.006)是BNP≥400pg/mL的影响因素。结论左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糖尿病是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BNP≥80pg/mL的影响因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后壁厚度、BUN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BNP≥400pg/mL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BNP) 左室功能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功能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志华 莫为春 +2 位作者 郑风雅 黄雷军 龚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7-1503,共7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率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关注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异常,而忽略其他重要指标的异常。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正常ESR...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率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关注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异常,而忽略其他重要指标的异常。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正常ESRD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首次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透析治疗且随访LVEF正常的ESRD患者121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主动脉根部内径(AOd)、腔室大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gLVEDV)、左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gLVESV)]及其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值、左心室构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LVEF、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gLVEF)及左房室瓣环左心室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左心室整体功能(左心室Tei指数)、舒张功能参数[左房室瓣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左房室瓣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A、左房室瓣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E’/A’及E/E’)];分析ESRD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左心室构型、gLVEF情况,ESRD患者左心室构型与gLVEF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体质量、BMI、BSA小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DP)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AOd、AOd/BSA、LAd、LAd/BSA、LVEDd、LVEDd/BSA、LVESd、LVESd/BSA、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LVEDV、LVEDV/BSA、LVESV、LVESV/BSA、gLVEDV、gLVEDV/BSA、gLVESV、g LVESV/BSA大于对照组,IVST、LVPWT、RWT厚于对照组,LVM、LVMI重于对照组,LVFS、LVEF、gLVEF小于对照组(P<0.05)。121例ESRD患者左心室构型分型:构型正常17例(14.0%),构型异常104例(86.0%)(以离心性肥厚55例和向心性肥厚48例为主);gLVEF异常39例(32.2%),gLVEF正常82例(67.8%)。病例组E峰、A峰快于对照组,E/A低于对照组,DT、IVRT、左心室Tei指数大于对照组,S’[室间隔(s)]、E’(s)、E’[侧壁(l)]、E’/A’(s)、E’/A’(l)慢于对照组,A’(l)、E/室间隔与侧壁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av)]快于对照组(P<0.05)。121例ESR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型:舒张功能正常5例(4.1%),舒张功能障碍116例(95.9%)。116例舒张功能障碍ESRD患者包括104例(86.0%)左心室构型异常者及39例(32.2%)gLVEF异常者。121例ESRD患者中左心室构型及gLVEF正常者14例,左心室构型正常、gLVEF异常者3例,左心室构型异常、gLVEF正常者68例,左心室构型及gLVEF均异常者36例。结论LVEF正常ESRD患者左心室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改变,表现为腔室扩大、室壁增厚、收缩及舒张功能亦存在不同程度减退;左心室构型或收缩功能正常ESRD患者舒张功能不完全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构型异常,因此全面评估LVEF正常ESRD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每搏输出量 心室重构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再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瑞 张象贤 +4 位作者 王亚芬 刘国平 龚辉 沈伟 徐浩仁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 (EH)病人左室舒张功能评价价值。方法  140例EH病人分为左室肥厚组 47例 ,非左室肥厚组 93例 ,予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频谱检测 ,并与 2 5例正常人对照。 结果 在正常组和NLVH组 ,E/A比值、PA值和PA...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 (EH)病人左室舒张功能评价价值。方法  140例EH病人分为左室肥厚组 47例 ,非左室肥厚组 93例 ,予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频谱检测 ,并与 2 5例正常人对照。 结果 在正常组和NLVH组 ,E/A比值、PA值和PAi有显著差异 ;IVRT、LAD在 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EF %值在NLVH组与正常组相似 ,与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PAi增高、E/A比值减低、IVRT延长和LAD增大是EH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敏感指标。EF值变化提示EH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并未受到影响 ,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步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 功能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影响冠心病严重程度与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昕 吴鸿谊 +3 位作者 徐化洁 沈雳 樊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1-61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AD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严重程度用临床表型和狭窄大于... 目的探究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AD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严重程度用临床表型和狭窄大于50%的主要冠状动脉数目来表征;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于入院时测定;氯吡格雷300 mg负荷至少24 h后,用血栓弹力图测定ADP通路的血小板抑制率(ADP pathway platelet inhibition ratio,PI_(clo))和ADP诱导的最大血凝块强度(ADP-induced maximum amplitude of clot strength,MA_(adp)),MA_(adp)表示氯吡格雷治疗后的残余血小板活性。结果共纳入955例患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PI_(cl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越重或狭窄冠状动脉越多,MA_(adp)与Fbg越高(P均<0.001)。相关分析(r=0.271,P<0.001)和线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Fbg是MA_(adp)的首位独立相关因素,CAD临床表型(r=0.174,P<0.001)和狭窄冠状动脉数目(r=0.113,P<0.001)也与MA_(adp)线性相关。仅在Fbg最高的第四分位组,MA_(adp)与CAD严重程度的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将Fbg设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MA_(adp)与CA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失去了统计学意义。结论 CAD越严重的患者,即使氯吡格雷抑制率相似,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也越高。Fbg显著影响了CAD严重程度和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 血小板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女性偏头痛患者分流和临床决策的偏头痛患者卵圆孔未闭风险预测模型
6
作者 张晓春 范家宁 +6 位作者 朱丽 张峰 林大卫 王婉凌 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14,共10页
目的探究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女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设计女性偏头痛患者PFO风险预测模型(migraineur PFO risk prediction model,MPRPM)。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目的探究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女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设计女性偏头痛患者PFO风险预测模型(migraineur PFO risk prediction model,MPRPM)。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女性偏头痛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信息以及停药后的随访结果,并根据食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PFO阳性组和PFO阴性组。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并对其多维度验证。根据准确率下降系数(mean decrease accuracy,MDA)筛选关键特征并构建MPRRM。结果共纳入305名女性患者,其中PFO阳性组204人,PFO阴性组101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头痛发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时严重影响生活、运动相关性头痛、月经引起的头痛、先兆性偏头痛和隐源性脑卒中病史是PFO阳性患者的预测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可以预测女性偏头痛患者PFO发病率,其AUC为0.895(95%CI:0.847~0.943)。MPRPM的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91.1%(AUC:0.862,95%CI:0.818~0.906,P<0.001)。最佳临界值为2.5分。模型分类正确的患者症状改善率高于分类不正确的患者(94.3%vs.82.0%,P=0.023)。结论确定了女性偏头痛患者合并PFO的预测因素。MPRPM可为女性偏头痛患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决策提供指导,辅助偏头痛患者就诊分流,减轻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PFO) 偏头痛 机器学习 预测因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F-36量表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5
7
作者 潘雁 叶颖 +1 位作者 朱珺 龚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9,273,共6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调查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QOL情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12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调查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QOL情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12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况、在岗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心功能、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患者QOL总得分有显著影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控制情况、心功能、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4.266、86.237、-48.048、-45.071和36.011。结论关注老龄及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治疗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对提高患者QOL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生命质量(QOL) 影响因素 SF-36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鹌鹑高脂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魏建明 顾振纶 谢梅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观察银杏提取物 (银杏总黄酮 50 %、银杏内酯 2 5 % ) (GBE)对鹌鹑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 :在高脂饲料喂饲鹌鹑 2周后 ,用药组再同时灌服GBE(2 0 ,40 ,80mg/kg·d) 4周后测定血脂水平。 结果 :小剂量组 (2 0mg/kg·d)能明... 目的 :观察银杏提取物 (银杏总黄酮 50 %、银杏内酯 2 5 % ) (GBE)对鹌鹑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 :在高脂饲料喂饲鹌鹑 2周后 ,用药组再同时灌服GBE(2 0 ,40 ,80mg/kg·d) 4周后测定血脂水平。 结果 :小剂量组 (2 0mg/kg·d)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 C(P <0 .0 1 ) ,降低TG(P <0 .0 5) ;中剂量组 (40mg/kg·d)和大剂量组 (80mg/kg·d)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 C(P <0 .0 1 ) ,其中高剂量组同时可升高apoAI(P <0 .0 5) ,三个剂量组均可降低apoB(P <0 .0 1或 0 .0 5)和TC HDL C/HDL C比值 (P <0 .0 1 ) ,HDL C有升高的趋势。给予GBE后 ,可使肝重量系数明显减轻 (P <0 .0 1或 0 .0 5) ,脂肪空泡数明显减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脂血症 鹌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急性冠脉综合症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磊 温志超 +3 位作者 罗心平 李剑 施海明 范维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0-2295,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HA 2007 STEMI指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以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1、CD62P表达比例,测定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胞浆内钙释放影响。结果治疗7 d后,在诱导剂ADP的作用下,A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B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基础状态PAC-1和CD62P的表达比例无显著差异;使用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A组血小板PAC-1以及CD62P表达低于B组。丹参多酚酸盐不能完全抑制ADP作用于P2Y1受体引起的胞浆内钙释放。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ACS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影响血小板ADP的P2Y12受体后的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丹参多酚酸盐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龚辉 王卫群 +1 位作者 范维琥 王亚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14 2例 ,分别以高频超声检测其IMT ,并以IMT≤ 1.0mm或 >1.0mm分成正常IMT和IMT增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14 2例 ,分别以高频超声检测其IMT ,并以IMT≤ 1.0mm或 >1.0mm分成正常IMT和IMT增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空腹血糖 (FBG)、尿酸 (UA)、肌酐 (Cr)、尿素氮 (BUN)等 ;所有病人均做CPn IgG检测。分别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以上因素及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吸烟、年龄与IMT的关系。结果 以IMT增厚与否进行分组 ,两组间年龄 [(5 2 .3± 10 .5 )对 (6 4 .1± 7.7)岁 ;t=7.5 6 8,P <0 .0 0 1]、收缩压 [(18.17± 3.0 3)对 (19.4 4± 3.0 0 )kPa ;t =2 .4 12 ,P =0 .0 17]、BUN[(5 .5 6± 1.74 )对 (6 .2 8± 1.6 5 )mmol/L ;t=2 .394 ,P =0 .0 18]、UA[(32 1.2± 82 .7)对 (35 6 .3± 86 .7)mmol/L ;t=2 .386 ,P =0 .0 18]、LDL[(2 .5 4 3± 0 .80 6 )对 (2 .96 7± 1.16 3)mmol/L ;t=2 .2 96 ,P =0 .0 2 4 ]有差异 ;两组间CPn IgG阳性率略有差别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6 .1%对 6 0 .4 % ;χ2 =2 .72 3,P =0 .0 99) ;其余包括吸烟史、舒张压及各项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增厚 危险因素 肺炎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磊 龚辉 +2 位作者 魏建明 李剑 罗心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 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观察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估临床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1.1至2012.5.31期间在华山医院首次确诊为ACS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 目的 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观察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估临床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1.1至2012.5.31期间在华山医院首次确诊为ACS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57~72岁.分别于所有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后第8天采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纤维蛋白原受体(PAC 1)和P选择素(CD62p)表达比例,以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1、CD62p表达比例;使用血小板双通道聚集仪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另设2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ACS患者静息血小板PAC 1和CD62p高表达;使用ADP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高于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循环活化血小板数量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使用ADP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ACS患者血小板PAC-1和CD62p较治疗前下降,其中,PAC-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ACS患者PAC 1、CD62p表达高于健康人,循环活化血小板数量升高,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功能.合理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临床抗血小板治疗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纤维蛋白原受体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丙烯腈工人血中一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卫群 白永怿 +1 位作者 周元陵 余竹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职业性接触丙烯腈对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某石化厂从事腈纶纤维生产的 111名工人为接触组,条件相近的不接触任何毒物及不进行有害作业的健康体检者89人为对照组。进行血清 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水平、血清总一氧化氮合... 目的 探讨职业性接触丙烯腈对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某石化厂从事腈纶纤维生产的 111名工人为接触组,条件相近的不接触任何毒物及不进行有害作业的健康体检者89人为对照组。进行血清 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水平、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力、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测定,作为评 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NO水平显著降低(P<0.01)。以NO水平为应变量,以 接触丙烯腈、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量、饮酒量、血清三酰甘油等指标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接 触丙烯腈与血清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且相关性随工龄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职业性接触丙烯腈 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且这种损害可能具有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NO水平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合酶 对照组 人血 职业性接触 丙烯腈 石化厂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丙烯腈(AN)对作业工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志华 龚辉 +1 位作者 莫为春 黄国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丙烯腈(acrylonitrile,AN)对职业接触工人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腈纶厂50名作业工人[男性3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46.36±7.66)岁]作为接触组,同时选取不接触任何毒物的50名普通工人[男性31人,平均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丙烯腈(acrylonitrile,AN)对职业接触工人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腈纶厂50名作业工人[男性3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46.36±7.66)岁]作为接触组,同时选取不接触任何毒物的50名普通工人[男性31人,平均年龄(46.42±7.19)岁]作为对照组,利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分别记作D0、D1、D2),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由此判断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 mediated dilation,NMD),3年后重复上述检查随访内皮功能。数据采用Intercooled Stata 10.0软件分析。结果 3年后随访接触组内皮功能,其指标明显低于入选当年(FMD,7.62%±3.67%vs.10.13%±2.94%,P<0.01;NMD,24.99%±8.45%vs.28.44%±6.18%,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MD,7.62%±3.67%vs.14.40%±4.29%,P<0.01;NMD,24.99%±8.45%vs.33.82%±6.12%,P<0.01);对照组检查入选当年与随访第3年的FMD和NMD均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AN对职业接触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存在一定损害;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FMD可用于AN接触工人早期血管功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AN) 血管内皮功能 彩色多谱勒超声 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卫群 史益军 余竹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对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以肺炎衣原体IgA升高(滴度≥1∶32)的12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组,以性别、年龄近似但IgA抗体效价不升高(滴度<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对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以肺炎衣原体IgA升高(滴度≥1∶32)的12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组,以性别、年龄近似但IgA抗体效价不升高(滴度<1∶32)的64名同期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28±0.74mmol/ml)高于对照组(4.01±0.7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史等因素无关。结论: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血脂 慢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检测其特异性抗原对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益军 钱利生 +4 位作者 王卫群 李雪苹 李刚 徐坚 余竹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Cpn-McAb)检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冠状动脉瘤标本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制Cpn-McAb的直接免疫荧光(DI)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PBMC中Cpn-Ag及冠...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Cpn-McAb)检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冠状动脉瘤标本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制Cpn-McAb的直接免疫荧光(DI)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PBMC中Cpn-Ag及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BMC中Cpn-Ag检测结果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瘤标本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外膜下和/或斑块内Cpn-Ag检测结果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状动脉瘤标本中有大量Cpn-Ag沉积,分别位于外膜下及粥样硬化斑块内,而正常血管壁中仅有少量沉积(P<0.05)。结论PBMC中的Cpn-Ag的检测可为诊治与该病原体相关的疾病提供依据;Cpn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衣原体 肺炎 抗原 单克隆 抗体 外周血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组织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卫群 钱利生 +3 位作者 史益军 李雪萍 白永怿 余竹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6,11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表达与冠状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冠状动脉瘤标本和20例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表达与冠状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冠状动脉瘤标本和20例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阳性率分别是58.0%(29/50)和15.0%(3/20)。冠状动脉瘤标本中有大量Cpn-Ag沉积,分别位于外膜下及粥样硬化斑块内,而正常血管壁中仅有少量Cpn-Ag沉积,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pn-Ag在冠状动脉瘤外膜下有高表达率,Cpn可能是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 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及高胰岛素对小鼠骨髓内皮前体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宗小娟 龚辉 +1 位作者 范卫 凌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研究高糖及高胰岛素对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BALB/c)的骨髓中分离出EPCs,将细胞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B、C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1.0 mmol/L、22.0 m... 目的研究高糖及高胰岛素对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BALB/c)的骨髓中分离出EPCs,将细胞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B、C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1.0 mmol/L、22.0 mmol/L,D组(葡萄糖浓度22.0 mmol/L+胰岛素25U/L)。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骨髓源性EPCs的增殖能力与A组(1.31±0.21)比较,B、C、D组(B组0.93±0.27,C组0.78±0.31,D组0.57±0.2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5 d后,B组的凋亡率为(17.95%±0.38%)、C组的凋亡率为(32.5%±0.63%)、D组的凋亡率为(31.48%±1.26%),3组的凋亡率均较A组的凋亡率(15.75%±0.60%)增高;C组及D组凋亡率均较B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细胞分泌NO、总NOS(TNOS)显著减少、而诱导型NOS(iNOS)分泌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高糖及高胰岛素引起的EPCs增殖能力降低,促使细胞凋亡,并损害细胞的分泌功能;高胰岛素对高糖引起的EPCs损害并未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内皮前体细胞 糖尿病 高胰岛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
18
作者 张瑞华 王卫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动物粥样硬化 AS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Beta2.7通过上调eNOS/NO通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楠 龚辉 王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9-465,共7页
目的探索在内皮细胞中调控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及其磷酸化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分子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构建LncRNA-Beta2.... 目的探索在内皮细胞中调控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及其磷酸化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分子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构建LncRNA-Beta2.7过表达质粒、LincRNA-p21干扰质粒、LncRNA-ANRIL干扰质粒、LncRNA-H19过表达质粒,通过慢病毒载体实现稳定转染。稳定转染后,收集内皮细胞及其培养基上清,PCR检测eNOS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NOS、p-eNOS表达水平,还原比色法检测细胞内及培养基上清的NO含量;稳定转染的内皮细胞通过划痕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验证LncRNA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过表达LncRNA-Beta2.7上调内皮细胞eNOS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且p-eNOS/eNOS比值保持不变;过表达LncRNA-Beta2.7后,内皮细胞NO分泌增多,其划痕愈合速率以及在形成血管过程中的分支数和小管总长度均显著升高。而其余3种LncRNA的作用并不显著。结论LncRNA-Beta2.7在内皮细胞中通过上调eNOS的表达激活eNOS/NO信号通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 长链非编码RNA Beta2.7(LncRNA-Beta2.7)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