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丽 陆箴琦 +2 位作者 陆海燕 薛嵋 张晓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 030例PICC带管肿瘤患者进行上肢静脉超声检查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PICC带管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5.44%;其中无症状血栓占76.79%,有症状血栓占23.21%。肠外...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 030例PICC带管肿瘤患者进行上肢静脉超声检查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PICC带管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5.44%;其中无症状血栓占76.79%,有症状血栓占23.21%。肠外营养的使用、导管相关并发症、高血压、带管时间、年龄>60岁5个因素对血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较多,需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预警管理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栓 肠外营养 置管时间 导管相关并发症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腔健康行为的纵向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文娟 朱爱华 +1 位作者 周云洪 孟晓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口腔健康行为,为改进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制的口腔健康行为问卷,对10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第1周(入院时)、第2周、第4周、出院时进行调查;并每周检测患者是否发生口腔黏膜炎。结果至放疗第... 目的了解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口腔健康行为,为改进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制的口腔健康行为问卷,对10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第1周(入院时)、第2周、第4周、出院时进行调查;并每周检测患者是否发生口腔黏膜炎。结果至放疗第5周,所有患者均发生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健康行为除"使用牙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6项口腔健康行为放疗期间均有所改善(P<0.05,P<0.01);年龄对治疗期间口腔健康行为有影响(P<0.05),性别及学历对入院时的口腔健康行为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之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口腔健康行为(除使用牙线外)在入院后有所改善。医护人员需关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口腔健康行为,尤其是对年长者;制定基于循证证据的口腔照护策略,以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口腔黏膜炎 口腔健康行为 纵向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曹靓 周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1,共4页
综述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和延续性护理模式,结合目前国内现状以及食管癌切除术后护理需求现状,提出优化食管癌手术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建议... 综述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和延续性护理模式,结合目前国内现状以及食管癌切除术后护理需求现状,提出优化食管癌手术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建议,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护理 护理模式 个案管理 多学科协作 临床护理路径 家庭参与式护理 延续性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根治联合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荔 奚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34-35,共2页
目的总结胰腺癌根治联合人工血管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胰腺癌根治联合人工血管置换术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发生术后出血4例,其中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胃肠功能障碍1例;术后胰瘘4例,未出现C级胰瘘... 目的总结胰腺癌根治联合人工血管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胰腺癌根治联合人工血管置换术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发生术后出血4例,其中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胃肠功能障碍1例;术后胰瘘4例,未出现C级胰瘘;行全胰腺切除后严重感染1例;心肌梗死1例。除1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好转出院,术后平均住院(15.3±5.2)d。结论对于胰腺癌根治联合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患者,应加强对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监测及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人工血管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海燕 张鹰 +3 位作者 高健慧 张雯 奚燕 张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标本采集模块,规范标本采集流程,提高执行率及标本采集质量。方法在传统标本采集流程的基础上2016年1~6月对17个病区逐步采用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完成标本采集251 993例次,2016年7~12月全院25个病区均推广采... 目的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标本采集模块,规范标本采集流程,提高执行率及标本采集质量。方法在传统标本采集流程的基础上2016年1~6月对17个病区逐步采用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完成标本采集251 993例次,2016年7~12月全院25个病区均推广采用成熟的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完成标本采集265 639例次。结果 2016年7~12月护理人员标本采集执行率(99.48%)显著高于2016年1~6月(81.45%)(P<0.01)。结论应用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有利于提高标本采集执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
6
作者 张婷婷 彭娜娜 +2 位作者 张晓菊 陆箴琦 陈凤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提取总结国内外关于癌症患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依据“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提取总结国内外关于癌症患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依据“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证据并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2篇,从多学科团队、基线评估、皮肤日常管理、早期诊断、症状处理、随访监测、健康教育7个方面形成了28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癌症患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皮肤不良反应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但对患者开展临床实践时仍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个体需求选择适宜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皮肤不良反应 症状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及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寒雪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103,共4页
介绍结直肠癌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营养不良对患者放化疗的影响、对手术结局的影响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别综述营养不良放疗患者及化疗患者营养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结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放疗 化疗 营养不良 饮食护理 营养管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寒雪 陆箴琦 谢茗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66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于放疗定位时、开始放疗及放疗第1~5周7个时间点进行测评。结... 目的了解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66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于放疗定位时、开始放疗及放疗第1~5周7个时间点进行测评。结果体质量随治疗进程而下降(P<0.01);33.3%~57.6%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中、度重营养不良分别为18.2%~54.5%及0~34.8%;发生体质量丢失51例(77.3%);同步双药化疗者体质量丢失率显著高于单药化疗者(P<0.01);体质量丢失明显者放化疗不耐受率显著高于体质量丢失较轻者(P<0.01)。结论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即存在营养风险,随治疗进程重度营养不良者增多,导致其难以耐受治疗。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确保放化疗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放疗 化疗 新辅助治疗 营养 体质量 营养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思雨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不同时期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癌症生活质量问卷对119例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于服药初期(第1周期结束时)、服药中期(第4周期...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不同时期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癌症生活质量问卷对119例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于服药初期(第1周期结束时)、服药中期(第4周期结束时)、服药末期(第8周期结束时)进行调查。结果共15例患者放弃服药,其中12例在服药前3周期放弃服药。服药初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7.43±1.00,服药中期为6.98±1.13,服药末期为6.83±1.30,不同时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初期服药依从性的预测因子为食欲丧失、文化程度、服药信念,服药中期为疲乏、是否造口,服药末期为居住地为上海或其他省市。结论结直肠癌口服化疗药患者在服药前3个周期最易放弃服药,未放弃服药的患者总体上服药依从性较好,且在不同化疗时期服药依从性受不同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服药依从性 服药信念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变化规律及预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21,共6页
目的识别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的纵向变化趋势及不同轨迹类别,并分析人口学及疾病相关因素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化疗期间睡眠障碍量表收集219例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开始前、... 目的识别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的纵向变化趋势及不同轨迹类别,并分析人口学及疾病相关因素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化疗期间睡眠障碍量表收集219例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开始前、第1疗程用药结束后第7天(化疗早期)、第2~4疗程用药结束后第7天(化疗中期)及最后1个疗程用药结束后第7天(化疗末期)的睡眠障碍情况。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测评结果的差异,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探讨轨迹类别,并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轨迹类别的预测指标。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4个时间点睡眠障碍得分分别为47.50±8.82、51.38±10.83、50.66±9.90、50.46±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识别出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4条不同的潜在轨迹,命名为无睡眠障碍组(19.2%)、轻度睡眠障碍组(25.1%)、中度睡眠障碍组(50.7%)及重度睡眠障碍组(5.0%)。区域淋巴结转移(OR=1.475,P=0.042)、使用靶向药物(OR=2.135,P=0.011)及参与临床试验(OR=1.899,P=0.040)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障碍轨迹类别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障碍随着化疗的推进而动态变化,且其发展轨迹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淋巴结转移、使用靶向药物及参与临床试验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轨迹类别具有预测作用。医护人员可根据睡眠障碍的变化规律及预测指标早期识别睡眠障碍中、高危人群,并为患者提供全程管理与精准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睡眠障碍 变化轨迹 潜类别增长模型 预测指标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平台的血管通路全程管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陆海燕 薛嵋 +2 位作者 陆箴琦 毛静玉 张晓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0-53,共4页
目的构建血管通路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护士血管通路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与完整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设计并应用血管通路管理系统,包括置管管理、导管维护管理、拔管管理、并发症管理、统计分析和计费查询6大模块。结... 目的构建血管通路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护士血管通路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与完整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设计并应用血管通路管理系统,包括置管管理、导管维护管理、拔管管理、并发症管理、统计分析和计费查询6大模块。结果 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全院共记录27 024条PICC置管记录; 338 803条PICC维护记录、129 414条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记录、42 957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记录; 20 158条PICC并发症记录、1 233条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记录、427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记录; 247条疑难病例会诊记录。护士对血管管理系统的适用性评分为(6. 38±0. 87)分。结论血管通路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提升了血管通路管理效率,适用性高。在目前基础上,还需增加并发症预警模型和决策干预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管理系统 信息化建设 血管通路 静脉治疗 导管维护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患者家庭会议实施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文娟 黄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9-112,共4页
家庭会议是一种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传递信息,讨论照护目标和照护策略并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举行家庭会议被认为是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综述了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家庭会议的过程,提出了对我国临床工作的启... 家庭会议是一种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传递信息,讨论照护目标和照护策略并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举行家庭会议被认为是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综述了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家庭会议的过程,提出了对我国临床工作的启示,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家庭会议 终末期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管理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寒雪 陈冲 +1 位作者 张晓菊 李慧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117,共6页
目的 系统分析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管理的相关研究,以识别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方法,为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 Web of Science, CINAHL Complete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 系统分析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管理的相关研究,以识别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方法,为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 Web of Science, CINAHL Complete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的相关研究,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研究,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视频透视吞咽造影检查、重复唾液吞咽测试、纤维内镜吞咽检查、功能性吞咽困难评分、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评估时机多从术后1周开始;术后干预方法包括直接训练、间接训练、姿势调整、冷触觉刺激和穴位刺激,多从术后1周持续至出院。结论 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的方法有多种,临床需选择合适的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并针对评估结果构建科学的管理方案,同时加强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相关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癌根治术 吞咽功能 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 护理干预 康复训练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疗护病区患方共享决策中信息寻求态度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兰平 陆箴琦 +1 位作者 黄喆 张晓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及主要照护者在与医务人员进行共享决策时信息寻求的态度以及两者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实践者选取沟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入住安宁疗护病区的15例晚期肿瘤患者及12名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及主要照护者在与医务人员进行共享决策时信息寻求的态度以及两者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实践者选取沟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入住安宁疗护病区的15例晚期肿瘤患者及12名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从患方共有态度的角度提炼出3个主题,即积极面对式信息寻求,趋利避害式信息寻求以及消极回避式信息寻求;从不同态度层面出发,提炼出3个主题,患者采取被动式信息寻求,主要照护者采取矛盾式信息寻求及屏蔽患者式信息寻求。结论针对患方信息寻求特点,医护人员应动态评估患方信息寻求态度,提供个性化信息支持,满足患方需求,推动共享决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共享决策 晚期肿瘤 患者 照护者 信息寻求 态度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岗位设置对专科护士实践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文娟 来小彬 张玉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专科护士专职岗位设置情况,并分析岗位设置对专科护士实践水平的影响。方法:调查上海市16家医院的612名专科护士的岗位情况及其实践水平,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混杂因素,比较岗位设置对专科护士实践水平的影响。结果... 目的:调查上海市专科护士专职岗位设置情况,并分析岗位设置对专科护士实践水平的影响。方法:调查上海市16家医院的612名专科护士的岗位情况及其实践水平,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混杂因素,比较岗位设置对专科护士实践水平的影响。结果:上海市有专职岗位的专科护士的比例为9.5%,有专职岗位的专科护士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内外科和监护室工作的比例较高。有专职岗位的专科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均高于兼职的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的人数比例多于兼职的专科护士(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两者的基线资料后,发现有专职岗位的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和协调2个维度的实践水平与兼职的专科护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系统优化及教育、科研和专业引领3个维度的实践水平均高于兼职岗位的专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专科护士有专职岗位的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其中以内外科及监护室为主;专职岗位倾向于工作年限长、职称高的专科护士。同时,设置专职岗位也有利于专科护士提升实践水平,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专职岗位 实践水平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PRO-CTCAE子集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娜娜 张晓菊 +1 位作者 陈凤珍 陆箴琦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9期1729-1734,共6页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症状自我报告工具:肺癌免疫治疗PRO-CTCAE子集。方法以PRO-CTCAE为研究工具,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症状发生率进行横断面调查。提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与PRO-CTCAE症状进行对比...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症状自我报告工具:肺癌免疫治疗PRO-CTCAE子集。方法以PRO-CTCAE为研究工具,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症状发生率进行横断面调查。提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与PRO-CTCAE症状进行对比,形成子集条目池。结合上述研究结果,组织临床医护专家论证会,讨论条目池内每个症状的保留与删除,形成肺癌免疫治疗PRO-CTCAE子集。结果共调查16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PRO-CTCAE症状发生率,收集国内批准上市的6种ICIs的药品说明书,结合专家论证会的专家意见,最终组成包含69个症状、116个条目的肺癌免疫治疗PRO-CTCAE子集。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含有69个症状的PRO-CTCAE子集,用于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的症状监测。未来的研究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验证这种基于PRO-CTCAE的肺癌免疫治疗子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症状 患者报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锻炼合格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月霞 张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开胸术后呼吸锻炼正确执行率的作用。方法 2015年5~10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开胸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正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呼吸功能正确执行率低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流程实施相应对策,...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开胸术后呼吸锻炼正确执行率的作用。方法 2015年5~10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开胸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正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呼吸功能正确执行率低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流程实施相应对策,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锻炼的合格率由开展前的36.25%提高至7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115.95%,进步率119.94%,护士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开胸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执行,并能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呼吸锻炼 品管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呼吸道症状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彭娜娜 陆箴琦 +1 位作者 陈凤珍 张晓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4期2262-2269,共8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呼吸道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纳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4例首次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RO-CTCAE量表中呼吸道症状条目分别在首次用...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呼吸道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纳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4例首次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RO-CTCAE量表中呼吸道症状条目分别在首次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6周、第9周、第12周、第15周、第18周、第21周、第24周收集患者的症状数据。根据改良动态症状模型,在首次用药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和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采用增长混合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患者呼吸道症状的轨迹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识别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均有3条变化轨迹,分别命名为“中度咳嗽缓解-加重组”“轻度咳嗽缓解组”“轻度咳嗽维持组”“轻中度呼吸急促缓解组”“轻度呼吸急促加重组”“极轻度呼吸急促维持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是咳嗽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OR=0.065,P=0.010),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458,P=0.003)是呼吸急促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在用药后24周内咳嗽和呼吸急促以轻度维持为主,不同的变化轨迹存在一定的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症状变化轨迹寻找可干预的时间点,并通过影响因素识别重点人群,有助于开展呼吸道症状管理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咳嗽 呼吸急促 症状轨迹 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