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护士培训现状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静 陆玉 乔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护士的培训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7名在职麻醉护士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麻醉护士对培训的平均满意度为6.15分;麻醉医生一对一带教以及麻醉医生对麻醉护士授课为主要培训方式;61...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护士的培训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7名在职麻醉护士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麻醉护士对培训的平均满意度为6.15分;麻醉医生一对一带教以及麻醉医生对麻醉护士授课为主要培训方式;61.7%的麻醉护士最看重麻醉相关技能培训;不同年资的麻醉护士对于最佳培训方式的选择不同。结论麻醉护士对其所接受的培训方式满意度不高,应针对不同条件的麻醉专科护士实施针对性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士 培训现状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考酮用于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双双 胡潇 +2 位作者 陈丹 李文献 谭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羟考酮用于行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0.1 mg/kg(O1)组和羟考酮0.2 mg/kg(O2)组。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手术和复苏期间的血流动力学...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羟考酮用于行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0.1 mg/kg(O1)组和羟考酮0.2 mg/kg(O2)组。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手术和复苏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复苏室内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和出复苏室时间,及出复苏室时Ramsay镇静评分和拔除喉罩后及术后4 h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后24 h内发生的低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O1组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O2组,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明显少于O2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出室时间,O1组均明显短于O2组(P<0.05)。O1组患者拔除喉罩后低氧发生率及出复苏室时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O2组(P<0.05)。结论0.1 mg/kg羟考酮用于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能够提供有效的镇痛,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苏醒迅速,拔除喉罩后低氧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眼科手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71
3
作者 贾继娥 陈佳瑶 李文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6,323,共5页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体重15~30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体重15~30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为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6mg/kg静脉推注后气管插管。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并1μg.kg-1.h-1持续泵入,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C组给予同等容积生理盐水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两组患儿在扁桃体剥离前、后进行两次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术毕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肛栓。术中根据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变化范围为基础值30%以内)调节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和MAC变化;术后苏醒时间(TA)、拔管时间(TE)。PACU期间,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进行躁动评估,面部表情量表法(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进行疼痛评估;对比患儿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术后对止痛药物的需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旋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D组5/30(16%)、C组16/30(53%)],苏醒期躁动峰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中七氟醚的MAC值、术后呼吸道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对止痛药的需求均降低(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定 七氟醚 儿童 手术麻醉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麻醉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白浪 蔡一榕 +1 位作者 陈英子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比较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静脉全麻中应用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的麻醉特点。方法:80例手术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S组,40例)和控制通气纽(C组,40例)。S组静脉注入芬太尼和异丙酚,患儿术中保持自主呼吸。C组用静脉麻醉药同S组,另静脉加用琥... 目的:比较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静脉全麻中应用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的麻醉特点。方法:80例手术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S组,40例)和控制通气纽(C组,40例)。S组静脉注入芬太尼和异丙酚,患儿术中保持自主呼吸。C组用静脉麻醉药同S组,另静脉加用琥珀胆碱,术中患儿无自主呼吸需手控通气。记录置入硬质支气管镜首次成功率及所用时间、置入支气管镜后呼吸频率、术中患儿体动及缺氧事件和苏醒时间,并行血气分析,术后询问外科医师对手术条件是否满意。结果:术者在C组中更易置入支气管镜,达到100%的首次置入率;术中患儿体动发生率C组低于S组;S组的PaO_2[(117±38)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C组[(387±56)mmHg],而PaCO_2显著高于C组[(53.3±9.5)mmHg vs(38.6±6.4)mmHg,P<0.05];S组患儿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5);术者满意率在C组为97.5%,显著高于S组的75%(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短效肌松剂行控制通气可以为手术提供更为优良的麻醉效果,降低了患儿缺氧风险,术后苏醒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气管异物 自主呼吸 控制通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显微喉镜手术麻醉管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贾继娥 伍金红 李文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1-1012,共2页
日间手术由于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支出,同时提升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日间手术条件下,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身麻醉下显微喉镜日间手术... 日间手术由于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支出,同时提升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日间手术条件下,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身麻醉下显微喉镜日间手术的资料,评估此类手术在日间手术条件下麻醉管理的安全性,为常规展开耳鼻喉科日间手术的麻醉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日间手术 医疗支出 手术时间 喉科 临床观察 去极化肌松药 麻醉方案 严重心肺疾病 琥珀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气管狭窄患者行喉气管重建T管置入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放 李绍清 +1 位作者 陈莲华 张天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0-971,共2页
关键词 喉气管狭窄 喉气管重建 麻醉管理 置入术 T管 患者 通气方式 手术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吹入法在无插管麻醉小儿上气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绍清 付海滨 陈莲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目的观察麻醉气体吹入法实施保留自主呼吸的无插管麻醉在小儿气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15例上气道特殊要求手术患儿行无插管麻醉,采用麻醉气体吹入法,术中全程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吸入浓度8%,氧流量8 L/min... 目的观察麻醉气体吹入法实施保留自主呼吸的无插管麻醉在小儿气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15例上气道特殊要求手术患儿行无插管麻醉,采用麻醉气体吹入法,术中全程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吸入浓度8%,氧流量8 L/min以上诱导,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和氧流量,气体吹入维持。吹入途径:经鼻腔置入气管导管于声门上方或经患儿口角置入导管于声门上方。记录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类型、喉阻塞程度、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吸入麻醉药浓度及氧流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术中观察声门活动度、生命指征、体动或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儿喉阻塞程度:Ⅰ度4例,Ⅱ度10例,Ⅲ度1例。诱导至意识消失平均时间为(16±3)s,七氟醚诱导平均浓度为(6.36±1.21)%,诱导达到外科手术条件平均时间为(4.17±0.96)min,七氟醚平均维持浓度/氧流量为5.7%/4 L.min-1。术中5例于呼吸频率、心率加快时静脉追加芬太尼0.5μg/kg和异丙酚1 mg/kg。平均手术时间(27.6±3.67)min,平均苏醒时间(6.2±2.23)min。无1例发生心律失常、喉或支气管痉挛、体动、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结论小儿上气道手术采用麻醉气体吹入法维持无插管麻醉可提供不受干扰的手术条件,值得在30个月龄以下婴幼儿气道手术中被推荐,成功的关键在于维持自主呼吸与麻醉深度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手术 自主呼吸 无插管麻醉 气体吹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切除小儿喉乳头状瘤的麻醉方法和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庆 白浪 陈英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鼻内窥镜切除 喉乳头状瘤 麻醉方法 小儿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以手术为主 麻醉作用时间 支撑喉镜下 良性肿瘤 最大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支气管炎患儿的麻醉处理三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珺 朱跃新 李文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310,共1页
例1患儿,男,4岁5月,16.5kg,因咳嗽1周余,发热4d,呼吸困难2d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发热,体温38.4℃左右,胸部X线片示左肺下叶大叶性肺炎,CPR增高为41mg/L,予以抗炎治疗两天后患儿咳嗽加重,出现高热,达39℃以上,并出现气急,呼... 例1患儿,男,4岁5月,16.5kg,因咳嗽1周余,发热4d,呼吸困难2d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发热,体温38.4℃左右,胸部X线片示左肺下叶大叶性肺炎,CPR增高为41mg/L,予以抗炎治疗两天后患儿咳嗽加重,出现高热,达39℃以上,并出现气急,呼吸费力等呼吸困难表现,予以吸氧,抗感染,平喘、雾化等支持治疗,患儿呼吸困难无好转,仍有高热,体温最高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大叶性肺炎 口唇发绀 支持治疗 左肺下叶 手控通气 肺呼吸音 辅助通气 支气管树 右上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泊福复合异氟烷维持全麻对中耳手术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白浪 张旭 +2 位作者 付海滨 陈英子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在中耳手术中,分别应用普鲁泊福-异氟烷-芬太尼(PI组)和异氟烷-芬太尼(I组)维持全麻,比较患者全麻后的恢复。方法:34位患者在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两组,I组(N=17)始终维持异氟烷呼出浓度在1%;PI组(N=17)在插管后即启动3 mg.kg-1.h-1... 目的:在中耳手术中,分别应用普鲁泊福-异氟烷-芬太尼(PI组)和异氟烷-芬太尼(I组)维持全麻,比较患者全麻后的恢复。方法:34位患者在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两组,I组(N=17)始终维持异氟烷呼出浓度在1%;PI组(N=17)在插管后即启动3 mg.kg-1.h-1的普鲁泊福输注,同时维持异氟烷呼出浓度在0.5%。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呼唤睁眼时间(T1),拔管时间(T2),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T3),完全清醒不再嗜睡时间(T4),下地活动时间(T5)和进食时间(T6)。术后24 h询问患者在麻醉过程中是否有知晓及麻醉后有无眩晕和恶心呕吐。结果:T1和T2时间在I组[分别为(9.2±3.2)min和(10.7±3.5)min]略低于PI组[分别为(11.0±4.7)min和(11.7±4.2)min],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T3-T2(PACU停留时间)、T4、T5和T6在PI组显著少于I组(P<0.05)。结论:应用普鲁泊福-异氟烷-芬太尼维持全麻不延长患者苏醒与拔管时间,而其他恢复指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泊福 异氟烷 复苏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单次肋间神经阻滞与椎旁阻滞对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患儿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
11
作者 胡潇 傅丹云 +2 位作者 庄燕 万丽纯 贾继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ICNB)和胸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对于接受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的小耳畸形患儿的阿片类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患...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ICNB)和胸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对于接受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的小耳畸形患儿的阿片类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患儿120名,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单纯全麻组(GA组)、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组(ICNB组)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PVB组)。GA组仅接受全身麻醉;ICNB组和PVB组均在麻醉诱导后使用利多卡因单次神经阻滞。3组患者术后均接受48 h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中阿片类用量、各时间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评估首次获得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时间和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静息和深呼吸时的VAS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儿术后48 h内患者阿片类用量和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和低氧)。结果与GA组相比,ICNB组和PVB组的术中阿片类用量(P=0.02,P<0.01)、首次获得VAS评分时间(P<0.01,P=0.02)、PACU停留时间(P<0.01,P<0.01)、取第一根肋软骨时的HR(P=0.04,P<0.01)均显著降低,但ICNB和PV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的疼痛评分、阿片类用量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利多卡因行超声引导下单次ICNB和PVB均可减少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患儿术中阿片类用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加快苏醒,但不能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ICNB) 椎旁阻滞(PVB) 小耳畸形 镇痛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苏醒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丙泊酚和地氟醚麻醉对气管拔管呛咳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会宝 陈恺铮 沈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比较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苏醒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丙泊酚麻醉或地氟醚麻醉对拔管呛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5月择期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n=30)或地氟醚麻醉组(n=30)。术毕停止给予丙泊酚或地氟... 目的比较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苏醒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丙泊酚麻醉或地氟醚麻醉对拔管呛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5月择期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n=30)或地氟醚麻醉组(n=30)。术毕停止给予丙泊酚或地氟醚,将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设定为2 ng/mL,行靶控输注直至拔出气管导管。记录拔管呛咳的发生率和呛咳程度,同时记录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情况。结果地氟醚组患者拔管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70.00%vs.19.23%,P<0.0001),而且呛咳程度评分更高(P=0.0004)。地氟醚组患者拔管时平均心率和动脉血压高于丙泊酚组(P<0.05),但丙泊酚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地氟醚组(P<0.05)。结论听神经瘤术后采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地氟醚麻醉的患者较丙泊酚麻醉的患者发生拔管呛咳的比例更高、程度更重且苏醒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呛咳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地氟醚 听神经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引导表面麻醉在插管困难的喉癌患者清醒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杰 汪鼎鼎 李卫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70,391,共5页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在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喉癌手术且预期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B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环甲膜...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在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喉癌手术且预期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B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环甲膜穿刺气道内表面麻醉,然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口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局麻时患者呛咳评分、插管时恶心评分、气管导管置入时患者呛咳评分、插管过程中的舒适度评分以及插管成功后患者对气管导管耐受评分;记录入室后(T0)、局麻完成后(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T2)、气管插管完成后注射全麻药物前(T3)的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yge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两组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局麻呛咳评分、插管时恶心评分、气管导管置入到位时呛咳评分、患者舒适度评分、导管耐受评分均较B组低(P<0.05)。在T0及T1时,两组患者HR及MAP均无明显差异。在T2及T3时,A组患者HR及MAP较B组患者低(P<0.05)。所有时间点两组SpO2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环甲膜穿刺气道内表面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能为喉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清醒气管插管条件,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气管插管 表面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 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倪文文 韩园 +1 位作者 贾继娥 李文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612,共7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了解大脑神经振荡的窗口,可以通过头皮电极连续、直观地监测脑电活动情况。围术期脑电监测包括EEG量化指标监测和原始EEG的应用。全麻状态下,EEG监测不仅可反映麻醉药物对大脑的抑制程度,还反映大脑...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了解大脑神经振荡的窗口,可以通过头皮电极连续、直观地监测脑电活动情况。围术期脑电监测包括EEG量化指标监测和原始EEG的应用。全麻状态下,EEG监测不仅可反映麻醉药物对大脑的抑制程度,还反映大脑意识状态改变时功能连接的变化。近年来,EEG相关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涉及全麻深度监测、全麻机制、疼痛监测、诊断和预防围术期脑功能损伤等多个方面。本文针对脑电量化指标和原始EEG在全身麻醉的最新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推进全身麻醉期间脑电监测未来应用扩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全身麻醉 麻醉深度监测 疼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菲诺和舒芬太尼应用于显微喉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潺 李杰 贾继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菲诺和舒芬太尼应用于显微喉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6例择期行显微喉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酒石酸布托菲诺组(N组,n=43)和舒芬太尼组(S组,n=43)。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给予丙泊酚2mg/kg+...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菲诺和舒芬太尼应用于显微喉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6例择期行显微喉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酒石酸布托菲诺组(N组,n=43)和舒芬太尼组(S组,n=43)。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给予丙泊酚2mg/kg+琥珀胆碱1.5mg/kg+瑞芬太尼1.5μg/kg;外科悬吊喉镜前N组患者给予酒石酸布托菲诺0.02m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1.3MAC+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记录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苏醒期拔管时间、镇静-躁动评分和拔管时呛咳评分;记录术后咽痛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肌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苏醒期拔管时间、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拔管时呛咳评分和术后咽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术后3h头晕发生率高于S组(P<0.05),术后3h和8h嗜睡发生率也高于S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菲诺和舒芬太尼均可为显微喉镜手术麻醉提供良好的镇痛,但使用酒石酸布托菲诺术后短时间内伴有轻微头晕和嗜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布托菲诺 舒芬太尼 显微喉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用于喉部分切除术后喉梗阻患者显微喉镜手术麻醉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玮 封莉莉 +2 位作者 韩园 邵骏 李文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5-1336,共2页
患者,男,59岁,178 cm,79 kg,因“喉癌术后,吸气性呼吸困难,喘鸣20 d”入院。既往于2020年12月行“喉次全切除术+带蒂甲状软骨膜带状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喉功能重建+气管切开术”,2个月后顺利封闭气切口,20 d前开始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伴喘... 患者,男,59岁,178 cm,79 kg,因“喉癌术后,吸气性呼吸困难,喘鸣20 d”入院。既往于2020年12月行“喉次全切除术+带蒂甲状软骨膜带状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喉功能重建+气管切开术”,2个月后顺利封闭气切口,20 d前开始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伴喘鸣,近1周夜间憋喘加重,轻微运动或咳嗽咳痰时呼吸困难明显。查体:张口三指,Mallampati分级Ⅲ级,喘鸣,声音嘶哑,颈前见一纵向气管切开术后瘢痕伴瘢痕组织增生,自述夜间可平卧睡眠,无明显睡眠呼吸暂停或憋醒,其余体格检查无特殊。术前喉镜检查见右披裂向内侧倾倒、遮挡声门,声门区多发性肉芽样物,余无法窥及,增强CT见右侧甲状软骨板前段缺损,喉部正常结构部分缺损,目前双侧声门区及声门下区前壁弥漫性软组织增厚,气道最窄处位于声门裂处,左右径为4.14 mm(图1—2),术前血常规、生化及血气分析无异常。诊断:喉癌术后,喉梗阻Ⅱ度。因气管导管或其他通气管阻碍新生物摘除,经术前多学科讨论后,拟在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 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无导管麻醉下行“显微喉镜下喉新生物摘除活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性呼吸困难 喉部分切除术 喉镜检查 喘鸣 带状肌 声门裂 睡眠呼吸暂停 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静脉推注联合局部神经浸润麻醉减少鼓室成形术后疼痛的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焱哲 倪文文 贾继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局部神经浸润以及两者联合应用于鼓室成形手术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性。方法中耳炎择期行鼓室成形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地佐辛组(D组,n=20)、利多卡因局麻组(L组,n=20)和地佐辛+利多卡因局麻... 目的观察地佐辛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局部神经浸润以及两者联合应用于鼓室成形手术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性。方法中耳炎择期行鼓室成形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地佐辛组(D组,n=20)、利多卡因局麻组(L组,n=20)和地佐辛+利多卡因局麻组(DL组,n=20)。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毕出麻醉恢复室(postoperative care unit,PACU)即刻(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术侧耳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咽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毕出PACU即刻,术后6 h、12 h、24 h的耳痛VAS评分D组>DL组,L组>DL组(P<0.0001)。术中瑞芬太尼用量DL组显著少于另两组(P<0.05)。3组患者术后咽痛、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成形术后出PAUC即刻至术后24 h,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局麻镇痛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儿童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恺铮 谢亚明 +1 位作者 薛期能 沈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儿童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名。随机将患儿分为氢吗啡酮组(n=30)和艾司氯胺酮组(n=30)。麻醉诱导...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儿童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名。随机将患儿分为氢吗啡酮组(n=30)和艾司氯胺酮组(n=30)。麻醉诱导: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5 mg/kg和瑞芬太尼4μg/kg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5μg·kg^(-1)·min^(-1),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0.7~1.0最小肺泡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手术结束后分别予以氢吗啡酮0.01 mg/kg或艾司氯胺酮0.5 mg/kg进行镇痛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吸频率、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去氧合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和氢吗啡酮组患儿相比,艾司氯胺酮组患儿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短(P=0.048);自主呼吸恢复时的呼吸频率高(P=0.001);呼气末CO_(2)水平低(P=0.005),提示艾司氯胺酮不损害患儿的呼吸功能。艾司氯胺酮组患儿苏醒时间短于氢吗啡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艾司氯胺酮不影响患儿的心率和血压,相关的不良反应少。结论与0.01 mg/kg氢吗啡酮相比,0.5 mg/kg艾司氯胺酮不影响呼吸功能,利于儿童全身麻醉下经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的快速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 内镜 氯胺酮 术后苏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在线气道管理技能培训课程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卫卫 夏俊明 +3 位作者 傅丹云 汪鼎鼎 李文献 韩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育平台的发展,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发生转变,在线医学继续教育成为新趋势。自2019年底开始,本院麻醉科教学团队采用导师在线授课结合学员本地实践的方式,开展在线气道管理技能系列培训课程的探索。教学团队运用建构主...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育平台的发展,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发生转变,在线医学继续教育成为新趋势。自2019年底开始,本院麻醉科教学团队采用导师在线授课结合学员本地实践的方式,开展在线气道管理技能系列培训课程的探索。教学团队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对气道管理技能培训课程进行了系统化及在线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经喉罩气道管理技能的在线培训课程设计作为案例进行探讨,以期为医学技能培训的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技能培训 喉罩 课程设计 在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在喉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
作者 易雯婧 万丽纯 +1 位作者 潘昳婷 李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地佐辛相比舒芬太尼在喉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行部分喉手术的129名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0.5 mg/kg组(D1组)、地佐辛0.6 mg/kg组(D2组)和舒芬太尼2μg/kg组(S组)。比...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地佐辛相比舒芬太尼在喉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行部分喉手术的129名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0.5 mg/kg组(D1组)、地佐辛0.6 mg/kg组(D2组)和舒芬太尼2μg/kg组(S组)。比较3组24 h镇痛泵用量,术后6、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48 h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总次数,并记录两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和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3组24 h镇痛泵用量无差异,术后6 h D1组VAS评分高于S组(P<0.05),12、24和48 h 3组V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总按压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应用舒芬太尼相比,0.6 mg/kg地佐辛可提供相同程度的镇痛效果,但并未发现可降低不良反应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喉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