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NIRS技术用于人工耳蜗植入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龙龙 陈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对听力障碍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言语感知能力参差不齐。鉴于评估术后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性,一种客观准确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估康复... 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对听力障碍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言语感知能力参差不齐。鉴于评估术后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性,一种客观准确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估康复效果传统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一步探讨了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及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为今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评估和康复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言语康复 评估方法 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处理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潘世恺 朱雅颖 王正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 对开放式乳突术腔与处耳道口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良 ,并分析其在提高手术质量中的原理 ,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  6 0例行鼓室成形术患者 ,经严格配对后分成 2组 ,分别用传统及改良的手术方法 ,主要的改进方法有三瓣式耳后肌骨... 目的 对开放式乳突术腔与处耳道口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良 ,并分析其在提高手术质量中的原理 ,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  6 0例行鼓室成形术患者 ,经严格配对后分成 2组 ,分别用传统及改良的手术方法 ,主要的改进方法有三瓣式耳后肌骨膜瓣乳突腔填充法、分区颞肌筋膜或软组织乳突腔覆盖法、“Y”型切口行耳甲腔成形术等。结果 改良手术组术后开始出现干耳的时间明显缩短 ,从传统手术组的 6 2 .40d缩短至 45 .6 0d ,耳道口扩大更明显 ,术前、后上下径扩大从 0 .42~ 0 .6 1cm ,前后径扩大从 0 .48~ 0 .76cm。干耳时间与耳道口扩大这两者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改良手术法确能使术后提前出现干耳 ,提高手术质量 ,减少病人复诊次数及经济负担。对该方法术后乳突腔的自洁能力将作长期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成形术 乳突腔填充 耳甲腔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两种激光治疗活动性鼻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菁 仇荣星 +1 位作者 朱丽丽 顾凌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鼻内窥镜下CO2(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激光和Nd∶YAG(Neodymium-Yttrium-Aluminium Garnet-Laser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活动性鼻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3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分别采用CO2激光和Nd∶YAG... 目的探讨和比较鼻内窥镜下CO2(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激光和Nd∶YAG(Neodymium-Yttrium-Aluminium Garnet-Laser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活动性鼻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3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分别采用CO2激光和Nd∶YAG激光进行治疗。观察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对不同部位的活动性鼻出血的疗效。结果CO2激光和Nd∶YAG激光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4.7%和91.1%;两种激光治疗鼻利特尔区出血和下鼻甲等鼻腔其余部位出血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鼻内窥镜下两种激光治疗活动性鼻出血的疗效,Nd∶YAG激光明显优于CO2激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鼻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5基因在中国耳聋患者中的突变筛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秋菊 李庆忠 +9 位作者 纵亮 郭维 兰兰 袁虎 赵亚丽 刘穹 饶绍奇 韩东一 杨伟炎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SMAD5基因与中国耳聋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听力诊断中心143名耳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听力正常的对照组149人。应用Primer3在线引物设计软件在SMAD5基因的编码区及其毗邻的内含子区域设计6对引物进行PCR(Pol... 目的探讨SMAD5基因与中国耳聋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听力诊断中心143名耳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听力正常的对照组149人。应用Primer3在线引物设计软件在SMAD5基因的编码区及其毗邻的内含子区域设计6对引物进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扩增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统计处理应用STATA8.0软件。结果143名耳聋患者中含有8种听力损失表型,其中感音神经性聋及先天性聋患者达到32名。PCR扩增SMAD5基因,在内含子中发现5种SNP,进行基于群体资料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这5种SNP与致病基因不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在本研究选择的各种耳聋表型患者中未发现SMAD5基因与其关联,说明SMAD5在本组研究中尚未显示其与耳聋相关的直接证据,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在人类听觉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如与耳聋疾病位点处在连锁平衡状态或不与耳聋疾病位点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5基因 耳聋 突变检测 单核苷酸多态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在小鼠耳蜗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潘世恺 角南贵司子 +1 位作者 山根英雄 王正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2,T002,共4页
目的 本实验用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小鼠耳蜗内nNOS与eNOS的表达。方法  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后 ,取耳蜗 ,经脱钙 ,作 10 μm厚冰冻切片 ,进行nNOS和e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内外柱细胞、螺旋... 目的 本实验用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小鼠耳蜗内nNOS与eNOS的表达。方法  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后 ,取耳蜗 ,经脱钙 ,作 10 μm厚冰冻切片 ,进行nNOS和e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内外柱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nNOS、eNOS的表达呈强阳性。血管纹的基底和中间细胞、螺旋突起、螺旋韧带细胞处有阳性nNOS、eNOS的表达。耳蜗小球的内皮细胞无nNOS的表达 ,但eNOS的表达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免疫组织化学 耳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对螺旋神经节神经元耳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雅颖 戴春富 +1 位作者 余洪猛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耳毒性药物损伤豚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的保护作用。方法单剂量联合应用卡那霉素(kanamycin,KM)和利尿酸(ethacryn... 目的评价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耳毒性药物损伤豚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的保护作用。方法单剂量联合应用卡那霉素(kanamycin,KM)和利尿酸(ethacrynic acid,EA)致聋豚鼠,用药后21 d经微渗透压泵左耳鼓阶内连续灌注GDNF 26d,光镜下观察Corti器和SGN形态学变化,定量分析正常听力、用药后21 d、GDNF、GDNF组对侧耳和用药后47 d各组SGN细胞密度和细胞直径。结果系统性联合应用KM和EA可以导致耳蜗毛细胞严重和彻底的丢失,继发SGN进行性变性。GDNF组SGN形态与正常听力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细胞密度小于正常听力组,与用药后21 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于GDNF组对侧耳和用药后47 d组;细胞直径比正常听力组小,但较其他组大。结论耳蜗内长期灌注GDNF对豚鼠耳毒性药物损伤后残余的SGN有保护作用,避免细胞进一步丢失,对损伤细胞可能有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 微渗透压泵 耳毒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用于黄疸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峥 夏正毅 +1 位作者 迟放鲁 魏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 ,TEOAE)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新生儿病房 2 77例黄疸新生儿及 5 0例健康新生儿应用CELESTA 5 0 3耳声发射...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 ,TEOAE)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新生儿病房 2 77例黄疸新生儿及 5 0例健康新生儿应用CELESTA 5 0 3耳声发射仪进行TEOAE检测 ,出院前和 3个月后复查。结果 初查时黄疸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6 4.2 3% ,健康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96 % ,两组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第一次复查黄疸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88% ,第二次复查黄疸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10 0 %。结论 TEOAE是快速可行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新生儿测试耳TEOAE的通过率与黄疸严重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新生儿 黄疸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儿童的中耳功能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武庆 张毅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对儿童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544耳)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12岁,平均6.3岁,分为主诉无听力下降组(A组)94例(188耳)和主诉有听力下降组(B组)178例(356耳),均于腺样体摘...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对儿童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544耳)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12岁,平均6.3岁,分为主诉无听力下降组(A组)94例(188耳)和主诉有听力下降组(B组)178例(356耳),均于腺样体摘除术前行鼓膜镜、声导抗和中耳CT检查。结果CT显示272例(544耳)中有鼓室积液209例(396耳)(72.79%,396/544),其中,A组37例(65耳),占34.57%(65/188),B组172例(331耳),占92.98%(331/356),以上均经手术证实鼓室有积液;两组中B型鼓室导抗图377耳,其中,经CT及手术证实鼓室有积液的共373耳(98.94%,373/377),其中A组61耳(93.85%,61/65),B组312耳(100%,312/312),B组B型鼓室图对中耳积液的阳性预测值高于A组(P〈0.01);C型鼓室导抗图73耳中,峰压值小于-200daPa的14耳及镫骨肌反射未引出的51耳中23耳经CT及手术证实鼓室有积液,镫骨肌反射可引出的22耳鼓室均无积液。CT发现B组有2例(4耳)前庭水管扩大和1例(2耳)耳蜗畸形。结论对于腺样体肥大儿童.B型鼓事导抗图对中耳积液的预测值高,C型鼓室导抗图峰压值负于-200daPa不排除鼓室积液,应以CT作最终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 中耳炎 声导抗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素对大鼠内耳水通道蛋白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顾凤明 张连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9-662,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加压素对大鼠内耳水通道蛋白7(AQP7)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发生机制中水通道的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μg/kg,每天1次,共1周。采用大鼠cDNA芯片技术显示加压素注射前后大鼠内耳mRNA表达强度变化。... 目的观察加压素对大鼠内耳水通道蛋白7(AQP7)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发生机制中水通道的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μg/kg,每天1次,共1周。采用大鼠cDNA芯片技术显示加压素注射前后大鼠内耳mRNA表达强度变化。使用RT-PCR技术测量加压素注射前后大鼠内耳AQP7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大鼠内耳水通道蛋白差异表达基因AQP7,RT-PCR显示AQP7mRNA表达显著减少。结论加压素可能引起内淋巴囊AQP7表达减少,影响内淋巴液吸收,引起Corti器钾离子循环通路水渗透性下降,影响内淋巴液循环,从而导致膜迷路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素 内耳 水通道蛋白7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Math 1及其在内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朝 迟放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3-626,共4页
bHLH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多个部位、不同时期发挥神经决定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尤其是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Math1发挥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Math1的介入可以使成熟的听上皮再生毛细胞。这... bHLH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多个部位、不同时期发挥神经决定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尤其是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Math1发挥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Math1的介入可以使成熟的听上皮再生毛细胞。这给听觉障碍的恢复带来了希望。本文就此对Math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1 bHCH转录因子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鼻前庭良性新生物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凌澜 仇荣星 +1 位作者 朱丽丽 张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7-938,共2页
关键词 鼻前庭良性肿物 CO2激光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和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世恺 角南贵司子 +1 位作者 山根英雄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27,I002,共4页
目的 本实验先用组织化学法 ,通过观察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 (NADPH -黄递酶 )的活性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大鼠耳蜗内分布。再用亲合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大鼠耳蜗内神经元型NOS(neuronalNOS ,nNOS)与... 目的 本实验先用组织化学法 ,通过观察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 (NADPH -黄递酶 )的活性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大鼠耳蜗内分布。再用亲合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大鼠耳蜗内神经元型NOS(neuronalNOS ,nNOS)与内皮型NOS(endothelialNOS ,eNOS)的表达。方法 组化组大鼠耳蜗切片用辅酶Ⅱ孵育液在 37℃条件下孵育 1小时。免疫组化组大鼠耳蜗切片经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3%山羊正常血清封闭非正常结合点后 ,用兔抗nNOS抗体、兔抗eNOS抗体 ,室温下孵育 6 0分钟 ,再用生物素标记的山羊抗兔第二抗体孵育、滴加ABC试剂 ,以DAB试剂显色。结果 大鼠耳蜗血管球内皮细胞有明显NADPH -黄递酶活性 ,血管纹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也有NADPH -黄递酶活性反应。大鼠耳蜗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nNOS、eNOS的表达呈阳性。血管纹细胞处有阳性nNOS、eNOS的表达。耳蜗血管球的内皮细胞无nNOS的表达 ,但eNOS的表达呈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 耳蜗 免疫组织化学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
13
作者 顾凌澜 仇荣星 +2 位作者 张菁 田洁 徐江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目的观察及检测5-氨基酮戊酸(5-ALA)对于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方法通过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后荧光检测确定适合的培养时间及药物浓度,从而观察5-ALA光动力治疗(5-ALA-PDT)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坏死、凋亡情况,并且通过MTT检测5-... 目的观察及检测5-氨基酮戊酸(5-ALA)对于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方法通过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后荧光检测确定适合的培养时间及药物浓度,从而观察5-ALA光动力治疗(5-ALA-PDT)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坏死、凋亡情况,并且通过MTT检测5-ALA浓度及激光器能量密度与细胞生存率的关系。结果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的适合时间为12 h,最大有效浓度1 mmol/L。5-ALA-PDT后能观察到细胞凋亡,能量密度越大,变化出现越早。并且,光动力后早期细胞主要凋亡,晚期细胞逐渐坏死。当激光能量密度不变时,细胞死亡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高,但并不呈线性相关;而5-ALA小于1 mmol/L且固定不变时,细胞生存率随能量密度增高而降低,且呈线性相关。结论5-ALA对CNE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且PDT后的细胞生存率与5-ALA浓度及激光的能量密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鼻咽癌 CNE细胞 光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素对大鼠内耳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顾凤明 张连山 韩红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加压素对大鼠内耳细胞信号转导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的发生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g/kg,每天1次,共1周;取出听泡,提取内耳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标记;然后和大鼠cDNA芯片杂交,显示加压素... 目的研究加压素对大鼠内耳细胞信号转导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的发生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g/kg,每天1次,共1周;取出听泡,提取内耳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标记;然后和大鼠cDNA芯片杂交,显示加压素注射前后大鼠内耳mRNA表达强度变化。结果筛选出和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0条,Ratio>5的上调的基因有Chn1,Pak3和Ptprc。结论加压素可能从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方面影响内耳的液体平衡,从而导致膜迷路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素 内耳 膜迷路积水 细胞信号转导 CD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炎与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现状
15
作者 徐江红 陈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化脓性中耳炎 肺炎链球菌疫苗 常见病原菌 急性中耳炎 发病高峰年龄 肺炎球菌 耳鼻喉科 儿科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鼠实验性分泌性中耳炎粘附分子的表达
16
作者 王胜资 王纾宜 +1 位作者 严月华 粱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2-103,I001,共3页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表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灭活未分类流感嗜血杆菌制备小白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 ,了解中耳粘膜的病理改变 ,检测其对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小白鼠粘附分子Mac - 1和L -selectin的表达明...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表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灭活未分类流感嗜血杆菌制备小白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 ,了解中耳粘膜的病理改变 ,检测其对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小白鼠粘附分子Mac - 1和L -selectin的表达明显增加 ,伴有相应中耳粘膜病理改变。结论 死亡的细菌可能作为一种抗原 ,导致中耳粘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渗出 ,粘附分子Mac - 1及L -selectin的表达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鼠 分泌性中耳炎 粘附分子 表达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素对大鼠内耳囊泡介导转运有关基因的影响
17
作者 顾凤明 张连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加压素对大鼠内耳囊泡介导转运有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的发生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μg/kg,每天1次,共1周,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研究加压素对大鼠内耳囊泡介导转运有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的发生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μg/kg,每天1次,共1周,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一周后,取出听泡,提取内耳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标记;然后和大鼠cDNA芯片杂交,显示注射加压素前后大鼠内耳mRNA表达强度变化。结果筛选出和囊泡介导转运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7条,Ratio>2的上调的基因有Ap2b1,Arf1,Arf6,Dnch1,Mlc3和Rab7,Ratio<0.5的下调的基因有Stx7。结论加压素可能从囊泡介导转运方面影响内耳的液体平衡,从而导致膜迷路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素 内耳 膜迷路积水 囊泡介导转运 CD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琼 王武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1-435,共5页
耳鸣指在无外界声、光刺激下,患者耳内或颅内的声音感觉,一般多作为疾病的并发症出现[1]。耳鸣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但目前有研究表明耳鸣的产生不仅是由听觉系统兴奋抑制失衡导致的,听觉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间的信号传递... 耳鸣指在无外界声、光刺激下,患者耳内或颅内的声音感觉,一般多作为疾病的并发症出现[1]。耳鸣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但目前有研究表明耳鸣的产生不仅是由听觉系统兴奋抑制失衡导致的,听觉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间的信号传递也参与了耳鸣的形成,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2]。在中国,虽然没有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但据估计耳鸣患者有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动物模型 自主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听觉系统 发病机制 兴奋抑制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庄佩耘 周莉 +3 位作者 郝玲 张帆 郭永清 蒋家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的关系。方法2009年3月~2009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声带白斑同时合并反流性喉炎的8例患者,予以6~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抗反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频闪喉镜检查... 目的探讨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的关系。方法2009年3月~2009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声带白斑同时合并反流性喉炎的8例患者,予以6~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抗反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嗓音主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以及反流性喉炎症状评分量表和体征发现量表的评估。结果8例患者反流性喉炎均治愈,频闪喉镜、主客观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8例患者声带白斑完全消失,随诊3~5个月未见声带白斑复发。结论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其在声带白斑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临床中应注意对声带白斑患者进行反流性喉炎的评估,PPI治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白斑 反流性喉炎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嗓音疾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前庭水管扩大核心家系SLC26A4基因特异突变图谱 被引量:23
20
作者 赵亚丽 王秋菊 +6 位作者 李庆忠 兰兰 袁虎 纵亮 韩明鲲 王大勇 翟所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图谱,为相关基因的筛查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95例EVA核心家系,募集84名听力正常者及46名内耳结构正常的听力损失患者作为对照。提取基因...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图谱,为相关基因的筛查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95例EVA核心家系,募集84名听力正常者及46名内耳结构正常的听力损失患者作为对照。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SLC26A4基因的21个外显子,纯化PCR产物后直接测序,使用DNAStar及BioEdit序列比对软件分析SLC26A4基因的突变位点,利用Clustal软件进行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在95例EVA核心家系中,93例发生了SLC26A4基因突变,约占97.9%(93/95)。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占88.4%(84/95),单等位基因和未发现突变的家系分别占9.5%和2.1%。93个家系中共发现38种突变,包括23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15种已报突变(5种仅报道于中国家系)。IVS7-2A>G是所有突变中最常见的突变,其在所有突变体中约占57.63%(102/177),75(75/95)个家系发生了此种突变。结论95例中国EVA核心家系的SLC26A4基因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中国特异性的SLC26A4基因突变谱:97.9%的中国EVA患者均可检测到SLC26A4基因的突变,双等位基因突变率约为88.4%;23种新的突变和5种仅报道于中国家系的突变在其他人群未曾检测到;IVS7-2A>G为中国人群前庭水管扩大患者最常见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水管扩大 SLC26A4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