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助孕结局及肿瘤转归
1
作者 王荣敏 余敏 朱晓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的FSS后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妊娠及肿瘤结局。结果纳入的患者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占62.9%;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25例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12例(7例Ⅰ期,5例Ⅲ期)患者辅助生殖前发生交界性肿瘤复发。35例患者FSS后平均间隔(47.3±32.6)个月首次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共79个促排卵周期,以微刺激方案为主(41.8%),其次是自然周期(25.3%)。27例患者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周期数37,19例患者临床妊娠21次,临床妊娠率56.8%,累积妊娠率54.3%,活产率43.2%,累积活产率42.9%;抗米勒管激素<1.0 ng/mL的13例患者妊娠率42.9%,累积临床妊娠率23.1%。30例患者首次COS后中位随访61个月,4例(13.3%)Ⅲ期患者发生复发,无癌变发生。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可改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对肿瘤预后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 控制性卵巢刺激(COS)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妊娠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旖旎 汪萌 +3 位作者 高丽敏 席青松 朱丽霞 靳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ICSI周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SERa阳性(SERa+)周期组(至少... 目的:探讨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ICSI周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SERa阳性(SERa+)周期组(至少有1个卵母细胞有SERa+)291例,与同时期的1302例SERa阴性(SERa-)周期(所有卵母细胞均无SERa)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包括MⅡ卵母细胞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等。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促排方案、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剂量以及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的MⅡ卵母细胞率以及囊胚形成率显著增加(P<0.05);(3)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的活产率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4)两组患者的受精、卵裂、临床妊娠、种植率和围产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Ra的存在对ICSI周期的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有负面影响,但仍然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和利用价值。建议胚胎学家对SERa+卵子仍应考虑加以利用,但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来自SERa-卵母细胞的胚胎用于SERa+周期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滑面内质网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结局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关于胚胎移植数目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贻娟 冯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356,共4页
不孕症治疗的目标是单胎、足月、健康婴儿的诞生。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妊娠率,传统的做法是将多枚... 不孕症治疗的目标是单胎、足月、健康婴儿的诞生。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妊娠率,传统的做法是将多枚胚胎移植入子宫腔,由此导致了多胎妊娠的发生远远高于自然妊娠[1]。关于ART技术安全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目前认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增加主要与不孕群体的低生育力、多胎妊娠和ART技术操作有关[2,3],其中多胎妊娠被认为是ART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不良围产期结局最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中华医学会 ART技术 解读 专家 中国 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聪教授中医辨治结合不同周期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静雯 余敏 +2 位作者 刘丹 杨红 齐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7期1345-1349,共5页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成功率仅28.5%左右,中医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应用前景良好,但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相关记载,且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体系。齐聪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试管不同周期的各个特点,予以健脾养血、健脾补...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成功率仅28.5%左右,中医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应用前景良好,但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相关记载,且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体系。齐聪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试管不同周期的各个特点,予以健脾养血、健脾补肾、补肾活血、补肾安胎、凉血止血等辩证用药;间歇期则注重辨病治疗;并倡导夫妻同治、针药并治,充分体现了预培其损、同病异治、三因制宜的中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中医药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的小鼠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雯碧 李路 徐丛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进一步验证雌激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BMSC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建立小鼠EMT模型并将内异病灶进行HE染色鉴定。将小鼠BMSC经尾静脉注射EMT模型小鼠内,按BMSC是... 目的:进一步验证雌激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BMSC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建立小鼠EMT模型并将内异病灶进行HE染色鉴定。将小鼠BMSC经尾静脉注射EMT模型小鼠内,按BMSC是否预处理分为无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对照组)和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预处理组)。1月后EMT病灶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的B淋巴细胞瘤-2(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小鼠模型EMT病灶HE染色提示建立模型成功。免疫荧光结果发现: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BCL-2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56.58±7.07 vs 3.34±0.29),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PCNA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83.64±13.07 vs 5.23±0.51),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MMP-1蛋白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40.26±7.79 vs 7.64±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促进BMSC迁移、分化,最终促进异位病灶ESC的分化、增殖并减少凋亡,从而增加异位病灶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