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高原地区异常子宫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杜丹峰 王茹娟 +5 位作者 茶荣裙 蒋萍 王李芹 陈希 杨丽娜 吴志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5,423,共9页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治疗方法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云南省永平县人民医院(平均海拔1620米的亚高原地区)住院治疗的AUB患者...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治疗方法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云南省永平县人民医院(平均海拔1620米的亚高原地区)住院治疗的AUB患者。总结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将患者按FIGO推荐的病因分类指南分为2大类(有或无子宫结构性病变)9个亚型(PALM-COEIN),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有输血和未输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方法的因素。结果共纳入481例AUB患者,延迟就诊率高达80.46%,超重及肥胖比例为49.90%,高于我国女性平均水平。病因以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AUB-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最为常见(78.59%),延迟就诊患者手术治疗比例高于未延迟就诊患者(82.17%vs.74.47%),输血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妊娠次数和BMI均显著低于未输血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治疗组的年龄、发病时间、HGB水平、孕次/产次、BMI、汉族患者比例、无输血比例、高血压患病率和子宫结构性病变比例均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有输血治疗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概率。年龄和子宫结构性病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增加10%。患者有子宫结构性病变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是无子宫结构性病变的2.987倍。结论该亚高原地区AUB患者的延迟就诊率高,超重及肥胖比例高,AUB-O为主要病因,年龄较大和存在子宫结构性病变的患者是需要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AUB) 亚高原 延迟就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样囊性癌6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2
作者 姜婷 龚滢欣 +4 位作者 马淼 徐言 周加敏 丁景新 刘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宫颈癌亚型,发病率不到所有宫颈癌的1%。该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绝经期女性,常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尽管目... 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宫颈癌亚型,发病率不到所有宫颈癌的1%。该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绝经期女性,常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尽管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结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被认为是ACC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疗效有限,尤其是在晚期病例中预后较差。ACC的治疗和预后与肿瘤分期、神经周围侵犯及切缘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治疗的6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强调了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ACC) 宫颈癌 宫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分子特征和药物治疗进展
3
作者 谭月 徐言 朱芝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57,共8页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通常具有高度异型性和侵袭性化疗抵抗,预后较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OCCC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特征的深入研究,发现OCCC独特的分子...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通常具有高度异型性和侵袭性化疗抵抗,预后较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OCCC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特征的深入研究,发现OCCC独特的分子特征使其有可能成为个体化生物治疗的分子靶点,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针对复发性OCCC的驱动突变和分子特征进行探索,以期找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OCCC分子特征和药物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 分子特征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回顾双角子宫对生育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婷 丁景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7-812,824,共7页
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和结构异常,对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它与不孕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本综述着眼于双角子宫对生育的影响,探讨因双角子宫引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和由... 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和结构异常,对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它与不孕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本综述着眼于双角子宫对生育的影响,探讨因双角子宫引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和由其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等。尽管子宫重建手术可以改善生育结果,但自然流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双角子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角子宫 生育结局 妊娠并发症 不良妊娠结局 产科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HPV转阴情况及生育能力分析
5
作者 姜婷 谢俣 +5 位作者 龚滢欣 张运强 石月 郭若怡 汪清 刘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转阴情况及生育力。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患者53例,术后行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随访时间分别为6、12和24个月。分析患者术前HPV感染分布及保育成功率,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HPV转阴情况,术后切缘阳性和病理类型分布,HPV感染类型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及患者术后生育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94.3%(50/53)存在HPV感染,其中75.5%(40/53)为HPV16/18型感染者,69.8%(37/53)为HPV单一亚型感染,高于混合感染22.7%(12/53);71.7%(38/53)前次LEEP术后切缘阳性,28.3%(15/53)HSIL复发;56.6%(30/53)术后病理HSIL,28.3%(15/53)未发现病理性改变;75.5%(40/53)术后切缘阴性(即保育成功),其中95%(38/40)HPV转阴。比较HPV16/18感染(P=0.196)和HPV感染类型(P=1.000)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保育成功的患者在术后完成生育(12.5%,5/40),其中顺产1例,剖宫产4例。5例均为足月分娩,3例行宫颈环扎术,2例患者未行宫颈环扎。结论子宫颈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保育成功率高,术后HPV转阴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生育力保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