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内膜样囊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智 袁美贞 常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内膜样囊肿的准确性。方法对入院后经阴道彩超诊断为卵巢内膜样囊肿的515例共613个囊肿(其中98例为双侧囊肿)进行研究,随诊其术后病理诊断,并与术前超声结果对照比较。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内膜样囊...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内膜样囊肿的准确性。方法对入院后经阴道彩超诊断为卵巢内膜样囊肿的515例共613个囊肿(其中98例为双侧囊肿)进行研究,随诊其术后病理诊断,并与术前超声结果对照比较。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内膜样囊肿共572个,其余41个为其他囊肿。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内膜样囊肿的准确性为93.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卵巢内膜样囊肿,囊肿内壁回声及其血流情况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经阴道 卵巢 内膜样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盆腔包裹性积液超声误诊为附件囊肿17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爽 刘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0-151,共2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不典型盆腔包裹性积液被误诊为附件囊肿的原因。方法对17例门诊超声诊断为盆腔附件囊肿的患者进行入院后超声复查,诊断为囊肿或不能确定囊肿来源者进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病理并与术前超声结果相比较,并总结其图像特征。结... 目的回顾性探讨不典型盆腔包裹性积液被误诊为附件囊肿的原因。方法对17例门诊超声诊断为盆腔附件囊肿的患者进行入院后超声复查,诊断为囊肿或不能确定囊肿来源者进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病理并与术前超声结果相比较,并总结其图像特征。结果1例复查穿刺证实为包裹性积液,其余16例经手术治疗后均证实为盆腔包裹性积液。结论不典型盆腔包裹性积液多有盆腔手术史或穿刺史,单靠超声图像容易误诊,需要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及对疾病的综合认识才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包裹性积液 囊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对妊娠早期胎心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晶晶 桂永浩 +3 位作者 常才 孙莉 刘豫阳 宁寿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89-691,共3页
目的 运用经阴道超声对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 ,了解胎心血流的时相变化。方法 采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技术对 12 0例胎龄为 7~ 12周正常孕妇的胎儿心脏进行研究。结果 妊娠早期胎心血流存在时相变化 :①妊娠第 9周起 ,... 目的 运用经阴道超声对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 ,了解胎心血流的时相变化。方法 采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技术对 12 0例胎龄为 7~ 12周正常孕妇的胎儿心脏进行研究。结果 妊娠早期胎心血流存在时相变化 :①妊娠第 9周起 ,胎心流入道波形由单峰转变为双峰 ,e峰出现。②e/a值随胎龄增大而增大 ,提示心脏顺应性的改善。e峰的逐渐增大是e/a值增大的原因 ,a峰在妊娠 8周后增加不显著。③胎心率早期随胎龄增加而增快 ,第 10周时最快 ,之后则有所减慢。④等容收缩期 (ICT)和等容舒张期 (IRT)随胎龄增大而减小 ,ICT的减小较显著。⑤流出道血流速度随胎龄增加而增大。结论 妊娠早期胎儿心脏可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无创和连续的观测 ,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时相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经阴道超声 血流动力学 妊娠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43基因对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晓晴 黄国英 +3 位作者 谢利剑 彭涛 陈萍 周国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探讨connexin43(Cx43)基因在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胚胎(ED)11.5 d至出生后1 d的Cx43基因剔除(KO)纯合型(Cx43-/-)、杂合型(Cx43+/-)及野生型(Cx43+/+)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H... 目的:探讨connexin43(Cx43)基因在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胚胎(ED)11.5 d至出生后1 d的Cx43基因剔除(KO)纯合型(Cx43-/-)、杂合型(Cx43+/-)及野生型(Cx43+/+)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HE染色观察心脏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凋亡相关分子active caspase-3及神经嵴细胞的标志物AP-2的表达。结果:①Cx43-/-小鼠大多出生后24 h内即死亡。大体解剖见明显的右室流出道圆锥部异常膨隆,右心房扩张;组织切片HE染色示右室流出道壁大量异常小梁状组织增生突起,形成多个囊状结构,右室流出道腔明显狭窄,右室腔扩张。Cx43+/-和Cx43+/+心脏无明显异常。②Cx43-/-小鼠近端流出道隔中央区域α-SCA的表达明显滞后。③Active caspase-3组化显示Cx43+/+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近端流出道隔,ED12.5至ED15.5均可见到;Cx43+/-凋亡减少,Cx43-/-则仅见很少凋亡细胞。④Cx43-/-流出道AP-2的表达增多,且表达位置异常。结论:Cx43 KO小鼠以右室流出道异常增生引起的梗阻性畸形为主要特征,该病变过程可能与胚胎期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迟滞有关,其近端流出道隔细胞凋亡减少和神经嵴细胞表达异常很可能参与了流出道心肌化异常的形成,表明Cx43在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X43 基因敲除 细胞凋亡 神经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胎儿心功能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储晨 桂永浩 +1 位作者 任芸芸 施立晔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建卡就诊的妊高征孕妇和正常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妊高征孕妇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建卡就诊的妊高征孕妇和正常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妊高征孕妇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或轻度子前期)和B组(重度子前期);正常血压孕妇为对照组。孕期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间心脏收缩、舒张和心脏整体功能各项指标。结果A组16例,B组15例,对照组36例进入分析。3组孕妇的平均年龄为B组〉A组〉对照组,3组胎儿的出生孕周和体重均为B组〈A组〈对照组,差异总体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检查孕周分别为(30.4±5.5)、(30.6±4.6)和(30.6±4.0)周,3组间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①3组主动脉血流峰速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左室搏出量和左心输出量为B组〉A组〉对照组,但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71和0.092);左室缩短分数和射血分数为B组〈A组〈对照组,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3和0.032);肺动脉血流峰速、右室搏出量和右心输出量在3组间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01、0.703和0.790)。②A组和B组的左房缩短分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分别为0.033和0.017),二、三尖瓣E/A比值3组间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98和0.988)。③左室Tei指数为B组〉A组〉对照组,但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P=0.275);右室Tei指数为B组〉A组〉对照组,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而B组右室Te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3)。结论妊高征可导致胎儿的左心血量增加、收缩功能受损,左室顺应性下降;重度子前期孕妇的胎儿可出现右室整体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儿 心功能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近端流出道隔的融合与心肌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晓晴 黄国英 +2 位作者 陈萍 谢利剑 周国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5-67,F005-F007,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近端流出道隔的融合和心肌化过程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胚胎(embryonicday,ED)11.5至出生后1dC57BL6小鼠(简称C57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神经嵴细胞的标记物AP2及HNK1,凋亡相关分子activecaspase3的表... 目的探讨心脏近端流出道隔的融合和心肌化过程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胚胎(embryonicday,ED)11.5至出生后1dC57BL6小鼠(简称C57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神经嵴细胞的标记物AP2及HNK1,凋亡相关分子activecaspase3的表达;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①近端流出道隔的融合及心肌化的时空模式:近端流出道心内膜垫于ED11.5开始融合,ED13.5基本完成融合;心肌化约从ED12.5开始,至ED15.5基本完成。整个心肌化过程呈现心肌从流出道隔由外向内的内向性生长趋势。②近端流出道隔HNK1的表达:从ED11.5到生后1d近端流出道隔极少或几乎无HNK1表达。③近端流出道隔AP2的表达:ED11.5几乎无表达,ED12.5、ED13.5可见少量表达,从ED14.5以后消失。④近端流出道隔细胞的凋亡:TUNEL和caspase3的检测均表明近端流出道隔的凋亡集中出现在ED12.5和ED13.5,一部分凋亡细胞可能为AP2阳性的神经嵴源性细胞。结论C57小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在胚胎发育早中期开始融合,并逐渐完成心肌化过程,心脏神经嵴细胞可能通过凋亡途径参与了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近端流出道隔 融合 心肌化 神经嵴细胞 细胞凋亡 小鼠 胚胎 流出道畸形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讨论: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懋莉 吴克瑾 +5 位作者 丁昂 张明迪 孙艺华 马凤华 王雪梅 陈宏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2-876,共5页
入院病史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年半,增大4月余”于2017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患者诉1年半前曾因右乳内下肿块于外院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乳纤维腺瘤。术后1个月于原手术瘢痕下方再次出现... 入院病史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年半,增大4月余”于2017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患者诉1年半前曾因右乳内下肿块于外院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乳纤维腺瘤。术后1个月于原手术瘢痕下方再次出现肿块,直径约1.5 cm,未予治疗,随访,期间肿块无变化。4个月前患者自觉肿块逐渐增大,要求进一步诊治。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二便无殊,体重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外科 侵袭性纤维瘤病 临床病理讨论 肿块切除术 妇产科医院 复旦大学 纤维腺瘤 术后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