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山医院——静安”医联体分级转诊工作的做法与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建军 杨鲲 +1 位作者 陈颖淑 徐文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0,共3页
华山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委、区政府按照国家新医改要求,成立符合静安区域特点的医疗联合体,通过3个周期近9年的建设,作为医联体主要工作平台的静安分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逐步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分级转诊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医疗资... 华山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委、区政府按照国家新医改要求,成立符合静安区域特点的医疗联合体,通过3个周期近9年的建设,作为医联体主要工作平台的静安分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逐步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分级转诊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百姓就医负担减轻的局面,为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分级转诊 医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征分析
2
作者 骆丹丹 沈敏 +4 位作者 王素娟 邱翁歆 张宇轩 吴蕴 王圣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3-1031,共9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和典型发育(TD)的健康儿童在静息态下全脑网络的连接特征。方法2024年11月至12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6~12岁DD儿童19例(DD组),同时招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TD儿...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和典型发育(TD)的健康儿童在静息态下全脑网络的连接特征。方法2024年11月至12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6~12岁DD儿童19例(DD组),同时招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TD儿童18例(TD组),选取额叶皮质(FC)、颞叶皮质(TL)、枕叶皮质(OL)和顶叶皮质(PL)脑区为感兴趣区,采用fNIRS采集两组全脑静息态数据,持续5 min。基于氧合血红蛋白在时间序列上的浓度,计算两组静息态下的功能连接强度,比较两组功能连接强度和脑网络的差异。结果DD组全脑功能连接强度高于TD组(t=2.100,P<0.05)。DD组右侧OL-右侧FC(t=2.426,P<0.05)、右侧OL-左侧FC(t=2.483,P<0.05)、右侧TL-右侧FC(t=2.568,P<0.05)和右侧TL-左侧FC(t=2.304,P<0.05)功能连接强度大于TD组。两组全脑功能连接差异的主要区域位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右侧视觉联合皮质、右侧额叶皮质、左侧额眶区、左侧视觉联合皮质、左侧初级视觉皮质和右侧初级皮质运动区。结论DD儿童静息态下右侧枕叶、颞叶及二者与前额叶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强,提示可能存在右脑代偿左脑阅读网络功能不足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静息态 全脑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嘉莉 张舒阳 +4 位作者 林嘉滢 周钰馨 赵月华 陈云 贾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3,共6页
背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注意力可能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影响,但目前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研究证据较少。目的探索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为临床解决上肢功能康复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角... 背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注意力可能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影响,但目前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研究证据较少。目的探索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为临床解决上肢功能康复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方法选取2023年3—10月在全国26家单位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L)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注意力,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FMA-UL总分与MoCA中注意力评估项目得分的相关性。结果480例患者中有105例没有完成完整的评估,最终纳入脑卒中患者375例;平均FMA-UL总分(31.26±22.49)分;平均MoCA-注意力部分总分(4.74±1.60)分;平均注意-数字顺背/倒背任务得分(1.62±0.63)分;平均注意-读到1敲一下桌面任务得分(0.74±0.45)分;注意-100连续减7任务得分(2.39±0.95)分。男性患者FMA-UL总分高于女性(P<0.05)。全部患者的FMA-UL总分与MoCA-注意力部分总分、注意-数字顺背/倒背任务得分、注意-读到1敲一下桌面任务得分、注意-100连续减7任务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6、0.146、0.195、0.182,P<0.05);男性患者的FMA-UL总分与MoCA-注意力部分总分、注意-数字顺背/倒背任务得分、注意-读到1敲一下桌面任务得分、注意-100连续减7任务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6、0.128、0.213、0.197,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其中持续性注意力与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程度较高,注意力的广度与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程度较低。按照性别分组后,男性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相关性同上,而女性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相关性不显著,性别可能对上肢运动功能和注意力的相关性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注意力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适能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蒙晔 曲庆明 +2 位作者 朱杰 陈祥贵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心、肺、骨骼肌方面的特征性变化,探索卒中后心肺适能(CRF)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有效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社会面招募性别和年龄相... 目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心、肺、骨骼肌方面的特征性变化,探索卒中后心肺适能(CRF)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有效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社会面招募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2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CPET评估。分析配对的12对脑卒中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间CPET衍生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CRF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占峰值摄氧量预计值百分比(AT/VO_(2)peak%pred)显著低于对照组(∣t∣>7.027,P<0.001),峰值死腔分数(VD/VTpeak)明显高于对照组(t=4.217,P<0.01),峰值氧脉搏(O_(2)pulse peak)低于对照组(Z=-2.433,P<0.05)。排除年龄的混杂干扰后,O_(2)pulse peak(B=0.461)、AT/VO_(2)peak%pred(B=19.340)是脑卒中偏瘫患者VO_(2)peak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AT/VO_(2)peak%pred对CRF的影响最大。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CR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卒中后患者的每搏输出量、换气效率、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均降低,通气功能所受影响较小。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脏泵血功能是脑卒中偏瘫患者CRF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肺适能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安区居民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筛查结果及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梅 蔡建珊 +1 位作者 杨茹怡 王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静安区居民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月间自愿参加甲状腺普查的1261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超进行甲状腺筛查,分析社区居民中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患病情况,并把经穿刺或手术证实为甲状腺恶... 目的:调查研究静安区居民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月间自愿参加甲状腺普查的1261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超进行甲状腺筛查,分析社区居民中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患病情况,并把经穿刺或手术证实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与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261位社区居民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1.4%。其中,女性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67.2%)显著高于男性(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和60~69岁两个年龄段分别是甲状腺结节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两个年龄段。超声检查上甲状腺的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声晕、钙化和淋巴结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甲状腺结节在食用含碘盐的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各种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最高的为退休人员;有甲状腺结节手术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概率最高。结论:社区居民中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通过超声筛查对甲状腺结节做到早知道、早发现、早诊断。加强健康宣教,能提高市民甲状腺保健意识,建立静安区完善的甲状腺数据库,有利于科学规范的随访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社区居民 甲状腺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静安区性病门诊50岁以上男性就诊者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艳秋 陆小年 +5 位作者 顾立国 朱小珍 顾凯侃 鲍燕 孙丽敏 何纳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男性性病门诊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9月首次到华山医院及其分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 目的调查研究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男性性病门诊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9月首次到华山医院及其分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SV-2 IgG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共157人首次前来就诊并知情同意接受本调查,平均年龄(60.1±7.7)岁。HIV阳性1人(0.6%),HSV-2阳性52人(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0.27,95%CI:0.10~0.7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23,95%CI:0.07~0.77;初中OR=0.47,95%CI:0.21~1.04)、是否退休(OR=2.68,95%CI:1.23~5.85)以及有无子女(OR=0.08,95%CI:0.01~0.88)是50岁及以上男性HSV-2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SV-2感染率高,有必要加强该人群HSV-2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2型单纯疱疹病毒 影响因素 性病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恢复期患者心肺适能评估及中高强度有氧训练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丽娜 朱杰 +3 位作者 李琴英 刘承弘 邓盼墨 贾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进行心肺适能评估及中高强度有氧训练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恢复期(1个月≤病程≤12个月)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 目的探讨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进行心肺适能评估及中高强度有氧训练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恢复期(1个月≤病程≤12个月)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并将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3 h/d、5日/周、持续4周)。同时干预组根据心肺适能结果增加按照运动处方制订的中高强度有氧训练(每周5次,40分钟/次),对照组增加同样时长的康复指导(康复宣教、柔韧性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在试验前及试验4周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标[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运动功能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以及平衡功能指标[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peakoxygenuptake,VO_(2peak))、峰值功率等,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结果本试验纳入68例卒中恢复期患者,其中13例(19.12%)没有完成心肺运动试验,5例(7.35%)患者在评估过程中出现下肢痛、心肌缺血、血压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6例(8.82%)患者拒绝后续试验。最终44例(64.71%)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其中干预组3例(13.64%)患者、对照组2例(9.09%)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肢痛、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退出训练。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本研究相关的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的出勤率为86.25%(759/880),其中干预组为88.41%(389/440),对照组为84.09%(370次/440次)。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下肢)、BBS、mBI、VO_(2peak)、峰值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后,干预组的ΔFMA下肢[3.86(2.00~5.25)分vs.2.27(1.00~3.25)分,P=0.016]、ΔmBI[15.23(5.00~25.00)分vs.9.36(5.00~11.25)分,P=0.025]、ΔVO_(2peak)[(3.78±3.49)mL/(kg·min)vs.(1.15±2.10)mL/(kg·min),P=0.004]、Δ峰值功率[(15.68±10.50)W vs.(7.05±10.20)W,P=0.008]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两组患者的FMA上肢(P<0.001)、FMA下肢(P<0.001)、BBS(P<0.001)、mBI(P<0.001)、VO_(2peak)(P<0.001)、峰值功率(P=0.006)等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对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及有氧训练安全可行,且相比常规康复治疗,进行中高强度有氧训练在患者运动功能、心肺功能等方面,可以得到更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心肺适能 有氧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蝶呤与氟尿嘧啶在介入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磊 顾伟瑾 +5 位作者 万军 纪莉华 王海云 王颖 季芳 陈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介入治疗中氨甲蝶呤(MTX)和5-氟尿嘧啶(5-FU)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92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MTX组46例,给予MTX 60~200 mg子宫动脉内灌注和灌注后栓塞;5-FU组46例,给予5-FU 1 ...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介入治疗中氨甲蝶呤(MTX)和5-氟尿嘧啶(5-FU)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92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MTX组46例,给予MTX 60~200 mg子宫动脉内灌注和灌注后栓塞;5-FU组46例,给予5-FU 1 000~1 250 mg子宫动脉内灌注和灌注后栓塞,比较两种药物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疗效。介入术后第1、2、3天连续复查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并随访3个月。结果 MTX组痊愈率97.2%,5-FU组痊愈率100%,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TX组和5-FU组,分别有40例和38例第1~3天血β-hCG和孕酮水平迅速下降,下降幅度为50%~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当日出现腹痛,MTX组和5-FU组分别有3例和2例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两组月经恢复时间、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别。结论两种药物在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介入治疗中的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妊娠 剖宫产 氨甲蝶呤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钟东亮 郑少斌 +1 位作者 单炽昌 刘冠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09-2811,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残留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8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经皮肾镜取石后结石残留情况,共93例患者结石残留,需进一步处理,对结石残留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3例患者中,58...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残留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8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经皮肾镜取石后结石残留情况,共93例患者结石残留,需进一步处理,对结石残留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3例患者中,58例患者因鹿角形结石或多发肾结石,或肾盂肾盏结构复杂,或结石体积大数量多,手术时间长,或需增加通道,拟二期手术继续处理;19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视野欠清而中止手术;3例患者有>5 mm的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中下段;4例患者术中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先兆需中止手术;9例患者因术中未用C臂检查结石情况致结石残留。其中,鹿角形肾结石结石清除率为59.6%(87/146),多发肾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83.3%(115/138),单发肾盂或肾盏结石的清除率为96.4%(190/197),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清除率为98.4%(187/190),肾盏憩室结石的清除率为91.6%(11/12)。结论:结石负荷重(鹿角形肾结石、多发肾结石)、肾脏集合系统复杂、术中出血、术中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先兆、结石移位、术中未用X线复查结石是否残余是经皮肾镜取石结石残留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残石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超声BI-RADS分类误诊乳腺原位癌的原因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涌 秦茜淼 +2 位作者 杨宝年 陈莉 王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19-20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误诊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7例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包括447例DCIS及40例良性DIN)的超声表现及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结果。结果超声BI-RADS分类诊断DCIS的准确率、敏...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误诊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7例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包括447例DCIS及40例良性DIN)的超声表现及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结果。结果超声BI-RADS分类诊断DCIS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5%(366/487)、76.73%(343/447)和57.50%(23/40);诊断Ⅱ型DIN的准确率明显低于Ⅲ型和Ⅳ型(χ2=27.189,P<0.001)。伴发钙化灶见于54.36%(243/447)的DCIS,明显高于良性DIN(5/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47,P<0.001)。超声BI-RADS分类对于不伴发超声可见钙化的DCIS的误诊率为33.82%(69/204),明显高于伴发钙化者(35/243,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8,P<0.001)。结论病灶长径<10mm或声像图中未见实质性肿物及钙化是超声BI-RADS分类漏诊和误诊DCIS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叶涛 梁宗辉 +2 位作者 李克 张士玉 何正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怀疑小肠病变患者术前行MDCTE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58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怀疑小肠病变患者术前行MDCTE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58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123例患者MDCTE诊断为阴性,108例符合,9例漏诊,6例误诊。MDCTE诊断小肠疾病的敏感性为79.45%,特异性为100%,诊断正确率为91.7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80%。本组资料中小肠肿瘤15例,其中腺癌5例,间质瘤3例,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1例,肠系膜转移5例。小肠炎症性病变27例,其中克罗恩病16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小肠结核1例,病毒性肠炎1例,小肠黏膜一般炎症7例。肠梗阻22例,其中腹内外疝9例,小肠扭转6例,小肠粘连性梗阻2例,幽门梗阻2例,胆石症2例,因克罗恩病肠壁增厚引起不全性小肠梗阻1例。小肠憩室2例,其中Meckel憩室1例,盲肠憩室伴慢性阑尾炎、阑尾结石1例。血管性病变3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道血管畸形1例。其他病变包括腹茧症2例,肠息肉1例,过敏性紫癜(腹型)1例。结论:小肠肿瘤、炎症、肠梗阻等病变在MDCTE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MDCTE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多层螺旋CT造影 小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军 张晓龙 +8 位作者 鲁刚 耿道颖 顾伟瑾 张磊 胡宙 洪泳 何俊 马春英 纪莉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47-85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价值和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2004年7月-2008年5月,因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就诊,经全脑DSA检查,确诊颅内囊状动脉瘤138例患者,共149枚动脉瘤。(剔除<2mm的...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价值和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2004年7月-2008年5月,因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就诊,经全脑DSA检查,确诊颅内囊状动脉瘤138例患者,共149枚动脉瘤。(剔除<2mm的微小动脉瘤患者);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本组128枚(86%)囊性动脉瘤完全栓塞;12枚(8%)95%栓塞;9枚(6%)栓塞小于95%,其中4个为宽颈动脉瘤,5个为宽颈大动脉瘤。138例患者中93例(67.4%)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随访,DSA随访从6~36个月,平均16.8个月。其中4例(4.3%)复发,但均无再次破裂出血发生。结论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并中期随访提示颅内破裂囊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破裂囊性动脉瘤栓塞的重点是栓塞瘤颈和载瘤动脉相邻的真性动脉瘤,远端如形成动脉瘤囊泡或假囊,栓塞时无需栓塞或致密栓塞。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0例报告)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青扬 邱天明 +2 位作者 陈宏 吴劲松 孙新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9-561,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临床资料,探讨SEG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SEGA临床资料。8例经额皮质造瘘手术,12例经胼胝体入侧脑室手术。结果男性好发,多小于20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和癫痫,少数有视力下降...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临床资料,探讨SEG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SEGA临床资料。8例经额皮质造瘘手术,12例经胼胝体入侧脑室手术。结果男性好发,多小于20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和癫痫,少数有视力下降和智力障碍等。13例伴发结节性硬化症(TS)在神经系统以外的临床表现,包括面部血管纤维瘤、腰背部鲨鱼皮斑和脱色斑等。4例有家族史。CT和MRI显示侧脑室内近孟氏孔区可强化占位,多伴发室管膜下结节及脑积水。手术全切除16例,预后良好。经额皮质造瘘(8例)与经胼胝体(12例)入侧脑室对肿瘤切除率相近,透明隔造瘘术有助于缓解脑积水。结论 SGCA是T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病变,是少见的良性局限性脑肿瘤,临床和影像学具有特征表现,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结节性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袁菁菁 王怡 王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2例确诊为腕管综合征而行神经减压术的患者,通过与术前肌电图的对比分析,以手术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测量患肢组腕部正中...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2例确诊为腕管综合征而行神经减压术的患者,通过与术前肌电图的对比分析,以手术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测量患肢组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为0.161±0.049cm2,对照组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为为0.081±0.017cm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高频超声和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2.9%和87.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肌电图比较,高频超声还能提示造成正中神经卡压的原因和正中神经受卡压的程度。结论: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辅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的MRI和MRS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劲 梁宗辉 +2 位作者 李克 褚梅花 赵华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对肿瘤发生部位、MRI信号、增强后强化、囊变、出血以及MRS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髓母细胞瘤中22例位于第四脑室小脑蚓...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对肿瘤发生部位、MRI信号、增强后强化、囊变、出血以及MRS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髓母细胞瘤中22例位于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区,9例位于半球;其中T1WI呈低信号或略低信号29例,等低混杂信号3例;T2WI呈略高信号或不均匀略高信号24例,高信号5例;DWI高信号32例;增强扫描轻度或中度云絮状强化17例,明显强化11例;病灶内微囊变20例,中囊变6例;19例见瘤周囊变。以10岁或20岁为界分组,χ2分析发生于中线和小脑半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例行1H-MRS检查,实性部分Cho峰明显升高,NAA峰降低,Cho/Cr及Cho/NAA明显升高,Lac峰轻度升高。结论:髓母细胞瘤在MRI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MR多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梅 陈宏 +1 位作者 杨茹怡 王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3-587,共5页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对甲状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评估及随访的最常用的工具。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B-flow技术以及三维超声成像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对甲状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评估及随访的最常用的工具。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B-flow技术以及三维超声成像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肩周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7
作者 叶涛 李刚 +2 位作者 罗金寿 陆念祖 梁宗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肩周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对35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患病肩关节中MRI检出阳性征象的共34例次;冈上肌腱变性25例(占73.53%),三角肌下滑囊积液15例(占44.12%),冈下肌肌腱变性8例(占23.53%),盂肱关... 目的:探讨MRI对肩周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对35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患病肩关节中MRI检出阳性征象的共34例次;冈上肌腱变性25例(占73.53%),三角肌下滑囊积液15例(占44.12%),冈下肌肌腱变性8例(占23.53%),盂肱关节腔积液和肩胛下肌滑囊积液各7例(占20.59%),肱二头肌肌腱变性改变6例(占17.65%),表现正常1例(占2.86%)。本文对以上病变的MRI表现进行分类讨论。结论:MRI有助于肩周炎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影像学检查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涛 梁宗辉 +2 位作者 张士玉 窦娅芳 何正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前常用内镜为基础的影像学检查可直视完整的小肠,但为有创性检查方法。因此,小肠放射学影像检查仍被视为诊断小肠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本文主要介绍传统钡餐造影、CT及磁共振检查等重要的检查方法,包括可提供三维影像及良好对比技... 目前常用内镜为基础的影像学检查可直视完整的小肠,但为有创性检查方法。因此,小肠放射学影像检查仍被视为诊断小肠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本文主要介绍传统钡餐造影、CT及磁共振检查等重要的检查方法,包括可提供三维影像及良好对比技术的多层螺旋CT造影(MDCTE)及磁共振造影(MRE)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肠道疾病的诊断能力。本文就近年来小肠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进展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述评,以提高小肠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小肠疾病 诊断 小肠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对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劲 梁宗辉 +3 位作者 褚梅花 叶涛 顾晓丽 何正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明确诊断的63例做过MDCT的肠道疾病患者,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方法,观察肠道疾病的MDCT表现。结果:结肠肿瘤22例,小肠肿瘤5例...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明确诊断的63例做过MDCT的肠道疾病患者,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方法,观察肠道疾病的MDCT表现。结果:结肠肿瘤22例,小肠肿瘤5例,表现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性肿块,部分近端肠腔扩张,或肠壁黏膜异常强化。肠梗阻16例,表现为近端肠腔扩张,远端肠腔萎陷,肠扭转还可见鸟嘴征。炎症11例,表现肠壁增厚,强化呈靶征,周围脂肪密度增高,部分可见渗出及包块,周围血管扩张呈梳征。肠系膜转移5例,表现肠系膜密度明显增高,并可见多发或弥漫性结节影,呈网膜饼征。其他4例,包括腹茧症2例、肠系膜上动脉附壁血栓1例、胃结肠瘘1例。结论:MDCT能全景式、全方位展示肠道、肠系膜及血管,对肠道疾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疾病 多排螺旋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锋 祝跃明 +3 位作者 周林江 顾晓丽 沈健 黄小燕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3例行MRA、MRV检查。结果:16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5例有不同...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3例行MRA、MRV检查。结果:16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5例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14例外形波浪状分叶,2例呈类圆形;13例瘤内有囊变、坏死;10例可见瘤内血管流空信号。12例肿瘤T1WI上呈等低信号,4例呈高或略高信号;13例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11例DWI上呈等低信号,5例为高信号。7例与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4例邻近颅骨有破坏,4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HP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PC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