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烨勍 叶尘宇 +4 位作者 沈瑜君 胡华 林治光 施慎逊 王立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与症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4例入组前1个月内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给予单一的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检测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与症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4例入组前1个月内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给予单一的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检测其治疗前后的血清BDNF浓度,并与来自体检人群的153名正常对照作比较;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定患者组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并与另89名正常对照比较;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低于对照组[(20.64±6.32)ng/mL vs(23.72±5.61)ng/mL,P<0.01];治疗后BDNF浓度升高(t=-2.48,P=0.02)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总分下降(t=21.13,P<0.01),WCST成绩虽有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完成分类数仍较少,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及非持续错误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组的BDNF浓度、WCST及PANSS总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的BDNF浓度降低,认知功能受损,治疗后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与BDNF浓度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3受体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吕钦谕(综述) 陆佳晶 易正辉(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其发病机制与各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失调有关。组胺H3受体及拮抗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独特且关键的作用,可以作为重要的药物干预靶点。目前,H3受体拮抗剂...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其发病机制与各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失调有关。组胺H3受体及拮抗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独特且关键的作用,可以作为重要的药物干预靶点。目前,H3受体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对改善精神疾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结论不一致。因此,本文对组胺能H3受体及其拮抗剂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作一阐述,并对H3受体及其拮抗剂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治疗中的潜在用途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组胺H3受体 H3拮抗剂/反向激动剂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使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司天梅 方贻儒 +19 位作者 李涛 许秀峰 郝伟 徐一峰 贾福军 李惠春 杨甫德 刘铁榜 梅其一 宁玉萍 施慎逊 王高华 王向群 许毅 陆峥 张宁 于欣 赵靖平 李凌江 江开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4-640,共7页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一系列上市前及上市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米氮平能有效治疗各种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耐受性良好,对伴有焦虑、激越以及失眠的抑郁障碍患者可能更有优势;长期维持治疗可降低抑郁...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一系列上市前及上市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米氮平能有效治疗各种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耐受性良好,对伴有焦虑、激越以及失眠的抑郁障碍患者可能更有优势;长期维持治疗可降低抑郁障碍的复发风险;作为增效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对其他抗抑郁药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失眠、焦虑和性功能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最近新上市了口崩片剂型,为适合该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服药途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作用机制 抑郁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对颅脑创伤患者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春红 彭毅华 +5 位作者 诸索宇 王志阳 施慎逊 孙莉敏 白玉龙 吴雪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28-33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抑郁障碍对颅脑创伤患者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104例颅脑创伤患者(伴抑郁障碍54例、不伴抑郁障碍50例)颅脑创伤和抑郁障碍严重程度... 目的初步探讨抑郁障碍对颅脑创伤患者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104例颅脑创伤患者(伴抑郁障碍54例、不伴抑郁障碍50例)颅脑创伤和抑郁障碍严重程度,刺激-反应相容性试验记录反应抑制任务反应时间。结果颅脑创伤伴抑郁障碍组HAMD-17(P=0.000,0.000)和ADL(P=0.000,0.000)评分高于颅脑创伤不伴抑郁障碍组和对照组,颅脑创伤不伴抑郁障碍组HAMD-17(P=0.000)和ADL(P=0.000)评分亦高于对照组。无论执行相容性还是不相容性任务,颅脑创伤伴或不伴抑郁障碍组患者反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00,0.000),颅脑创伤伴抑郁障碍组患者反应时间亦长于颅脑创伤不伴抑郁障碍组(P=0.000)。结论颅脑创伤后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且在伤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仍存在。颅脑创伤伴抑郁障碍可以加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应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抑郁 反应抑制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对抑郁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苏晖 施慎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3-1406,共4页
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引起的神经递质-受体信号通路的适应性改变涉及大脑功能紊乱和神经精神疾病产生,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5-HT1A受体是脑内分布最广的5-HT受体亚型,已是临床抑郁焦虑障碍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 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引起的神经递质-受体信号通路的适应性改变涉及大脑功能紊乱和神经精神疾病产生,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5-HT1A受体是脑内分布最广的5-HT受体亚型,已是临床抑郁焦虑障碍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从电生理学、转基因动物学、信号通路、药理学角度综述5-HT1A受体对抑郁焦虑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5-HT1A受体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抑郁 焦虑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对颅脑创伤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fMRI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国勤 杨卫廷 +4 位作者 汤伟军 诸索宇 吴雪海 孙莉敏 邵春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对颅脑创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在华山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筛查,入组伴及不伴抑郁的颅脑创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在f MRI扫描下完成反应抑制任务。一般人口学及行为学... 目的:探讨抑郁对颅脑创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在华山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筛查,入组伴及不伴抑郁的颅脑创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在f MRI扫描下完成反应抑制任务。一般人口学及行为学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f MRI数据使用SPM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行为学认知实验及情绪评估,3例头动明显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数据被剔除。伴抑郁TBI组患者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激活的脑区明显多于不伴抑郁TBI的患者,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吻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结论:伴抑郁TBI患者执行认知任务时,需要激活更多脑区,可能与管理认知脑区的代偿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抑郁 认知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低频振幅的差异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春红 彭毅华 +4 位作者 诸索宇 江海峰 王志阳 施慎逊 林国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在静息状态下,观察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默认模式网络(DMN)低频振幅的变化。方法:被试者包含26名海洛因依赖者(HD组)和20名健康对照者(HC组)。其中,HD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 目的:在静息状态下,观察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默认模式网络(DMN)低频振幅的变化。方法:被试者包含26名海洛因依赖者(HD组)和20名健康对照者(HC组)。其中,HD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男性14名,女性12名。HC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体检中心。所有被试者完成一般人口学和成瘾相关资料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获取静息态磁共振数据。一般人口学及成瘾相关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fMRI数据使用SPM8软件分析。结果:HD组和HC组被试者均完成一般人口学和成瘾相关资料的评估。因为明显头动,HD组2例和HC组1例磁共振数据被剔除。两组被试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态低频振幅的结果显示,与HC组相比,HD组患者的左侧扣带回后部、右侧中央旁小叶、双侧额上回内侧、双侧颞中回及右侧楔前叶的低频振幅活动明显减弱。与女性相比,男性HD患者的缘上回、角回及额上回内侧脑区的低频振幅活动增强;但右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旁小叶的ALFF活动则减弱。结论:海洛因依赖改变了大脑DMN的功能,这种变化存在着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性别差异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默认模式网络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恐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的改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汤伟军 林国珍 +3 位作者 诸索宇 王志阳 施慎逊 邵春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从脑网络的角度,研究惊恐障碍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变化,为探讨惊恐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可能的理论信息。方法:被试者包括20名首发、未用药的惊恐障碍患者(PD组)和19名健康对照者(HC组)。其中,惊恐障碍患者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 目的:从脑网络的角度,研究惊恐障碍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变化,为探讨惊恐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可能的理论信息。方法:被试者包括20名首发、未用药的惊恐障碍患者(PD组)和19名健康对照者(HC组)。其中,惊恐障碍患者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健康对照者来自华山医院体检中心。所有被试者完成一般人口学资料收集和焦虑评估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获取静息态磁共振数据。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情绪量表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f MRI数据使用SPM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组和对照组被试者均完成一般人口学资料采集和情绪量表评估。由于头动,患者组3例和对照组2例的功能磁共振数据被剔除。两组被试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PD组患者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的评分明显高于HC组(t=29.95,P=0.000;t=9.037,P=0.000)。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果显示,与HC组相比,PD组患者默认模式网络中的前扣带回(ACC)与左侧楔前叶、左侧角回和左内侧额叶后部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增高,ACC与左侧眶中回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惊恐障碍改变了默认模式网络(DMN)的功能连接,可能因此促进惊恐障碍患者恐惧环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障碍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默认模式网络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痛楚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毅 邵春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17-318,共2页
在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年会上,针对抑郁障碍躯体不适与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神经科医师与精神科医师展开了热烈讨论。笔者在会议上进行的关于"身心痛楚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专题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讨... 在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年会上,针对抑郁障碍躯体不适与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神经科医师与精神科医师展开了热烈讨论。笔者在会议上进行的关于"身心痛楚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专题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讨论与思考。在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关系这一问题上,临床医师应扩大视野、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临床症状与患者感受,以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 躯体症状(非MeSH词) 心理学 医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心理保健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舒华 丁焱 +5 位作者 朱新丽 沈蓓蓓 胡卫红 施慎逊 李笑天 周慧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6-59,79,共5页
目的在循证方法学指导下构建孕期心理保健理论及其实践方案。方法在“促进健康的综合干预措施发展和评价框架”的方法学指导下,通过文献评阅确定证据基础,通过逻辑推演和专家咨询形成孕期心理保健方案。根据循证医学原理具化方案中的关... 目的在循证方法学指导下构建孕期心理保健理论及其实践方案。方法在“促进健康的综合干预措施发展和评价框架”的方法学指导下,通过文献评阅确定证据基础,通过逻辑推演和专家咨询形成孕期心理保健方案。根据循证医学原理具化方案中的关键要素,整合形成初步的干预路径和具体方案,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通过模拟测试,确定最终的适宜干预路径和实践方案。结果构建了以助产士为基础、以多学科合作为支撑的孕期心理保健方案,对不同心理危险等级的孕妇予以普遍性干预、选择性干预、指征性干预。模拟测试期间有4878名初诊登记孕妇接受了心理筛查,占同期孕妇的97.99%,11.02%的孕妇按照干预路径接受心理保健服务,有6名孕妇全程参与了模拟测试过程。结论所构建的孕期心理保健方案基于实践人员能力,契合干预场所情境,符合心理卫生服务发展趋势。为了充分发挥孕期心理保健方案的潜力,需要全面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心理保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助产士 多学科合作 循证护理 专家咨询 孕期心理保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改善在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症(MDD)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心崧 朱笑 施慎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19,共6页
在第2周未达到早期改善(early improvement)的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只有3%能达到临床治愈,但尽管早期改善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却不理想。本综述整理现有的研究中除了17项汉密尔... 在第2周未达到早期改善(early improvement)的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只有3%能达到临床治愈,但尽管早期改善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却不理想。本综述整理现有的研究中除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的减分率外,还有哪些指标能判断早期改善,早期改善的预测效果受到什么因素影响,能否协同这些因素提高早期改善的预测效果。用以指导早期换药,降低患者接受无效治疗的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改善 抗抑郁药 重度抑郁症(M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