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处女膜伞伴尿道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
1
作者 赵鸿 金建军 +2 位作者 瞿连喜 丁强 张元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女性 处女膜伞 尿道内翻性乳头状瘤 膀胱镜检查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表柔比星磁性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检测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江 徐可 +3 位作者 丁强 李映川 郭佳 张元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高分子聚合物-载表柔比星的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表征、载药率进行检测。方法选用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作为骨架材料。与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丙烯酸单体及抗癌药物表柔比星制备磁性纳米粒,并通过透射...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高分子聚合物-载表柔比星的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表征、载药率进行检测。方法选用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作为骨架材料。与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丙烯酸单体及抗癌药物表柔比星制备磁性纳米粒,并通过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考察磁性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及体外磁场响应性。结果载表柔比星的磁性壳聚糖纳米粒直径约200nm,磁化曲线提示其超顺磁性,测得载药率15%、包封率20%。结论磁性表柔比星纳米粒粒径小,载药率和包封率高,体外具有良好的磁场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表柔比星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温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波 赵鸿 +4 位作者 郑景存 王翔 瞿连喜 丁强 张元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90,698,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VEC)低温缺氧再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RMVEC低温HR模型,应用3,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VEC)低温缺氧再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RMVEC低温HR模型,应用3,4-DHB和NS-398预处理细胞,设对照、低温HR、3,4-DHB和NS-398共4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s-1,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TUNEL法及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组间HIF-1α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低温HR损伤后HIF-1α蛋白(P<0.001)、HO-1mRNA(P<0.001)和HO-1蛋白(P=0.00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与低温HR组比较,3,4-DHB组HIF-1α(P<0.001)、HO-1mRNA(P=0.03)和蛋白(P=0.017)表达水平有显著增高;而NS-398组HIF-1α(P=0.036)、HO-1mRNA(P=0.007)和蛋白(P=0.005)表达水平则显著减低。低温HR损伤造成活化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P=0.001)。与低温HR组比较,3,4-DHB组表达减低(P=0.005)和NS-398组表达增高(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TUNEL结果,与对照组[(6.97±0.032)%]比较,低温HR组[(19.1±0.053)%,P=0.002]和NS-398组[(26.7±0.079)%,P<0.001]原位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3,4-DHB组[(7.89±0.038)%]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802)。与HR组比较,3,4-DHB组减低(P=0.003)和NS-398组增高(P=0.038)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稳定表达在RMVEC低温HR损伤中有显著的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内源性HO-1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红素加氧酶1 低温缺氧再复氧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肾移植大鼠免疫耐受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鸿 王翔 +5 位作者 张元芳 丁强 瞿连喜 吴忠 陈波 古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供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输注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异体肾移植大鼠产生免疫耐受,并探讨其 机制。方法 肾移植大鼠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骨髓移植组、联合诱导组、环磷酰胺组。 51Cr释放实验测定大鼠细胞毒性T淋... 目的 供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输注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异体肾移植大鼠产生免疫耐受,并探讨其 机制。方法 肾移植大鼠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骨髓移植组、联合诱导组、环磷酰胺组。 51Cr释放实验测定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毒效应;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L-4、IFN-γ、TGP- β水平。结果 阴性对照组肾移植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MST)为(7.12±1.25)d,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为(24.38 ±3.20)d,骨髓移植组为(7.87±2.1)d,环磷酰胺组为(18.13±2.36)d,而联合诱导组延长到(80.75±16.88)d, 与上述4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耐受组大鼠(CTL)杀伤率低于排斥组(4.3±1.0)υs(39.6± 4.4),(P<0.01)。耐受组大鼠脾细胞培养上清IL-4和TGF-β水平为(185.44±32.17)ng/L和(716.82± 197.62)ng/L,高于排斥组(P<0.01);而IFN-γ水平为(532.78±34.54)ng/L,低于排斥组(P<0.01)。结论 术前供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输注联合骨髓移植,可成功诱导受体大鼠产生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与特异性 CTL无能及TH1/TH2/TH3细胞因子网络的免疫偏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骨髓移植 肾移植 免疫耐受 联合 诱导 排斥 机制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双侧睾丸切除结合氟他胺治疗后PSA谷值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昊文 张元芳 +3 位作者 丁强 姚孟树 吴忠 方祖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双侧睾丸切除结合口服氟他胺(Flutamide)是国内治疗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联合雄激素阻断方法,本文探讨了该疗法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谷值(Nadir).
关键词 氟他胺 双侧 睾丸切除 前列腺癌 治疗后 PSA 内治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8
6
作者 夏国伟 张元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分类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夏国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发展历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免疫抑制治疗
8
作者 夏国伟 张元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6-368,371,共4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疗法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免疫学 抗体 融合蛋白 预防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