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两种不同上皮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雪锋 侯剑刚 +1 位作者 陈刚 丁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比较利用两种不同上皮细胞的组织工程学技术培养片状细胞层体外构建尿道的方法,探索修复长段尿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切取雄性新西兰兔2cm^2左右的尿道黏膜和包皮,用酶分解获得上皮细胞后扩增培养成片状细胞层来构建尿道.培养... 目的 比较利用两种不同上皮细胞的组织工程学技术培养片状细胞层体外构建尿道的方法,探索修复长段尿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切取雄性新西兰兔2cm^2左右的尿道黏膜和包皮,用酶分解获得上皮细胞后扩增培养成片状细胞层来构建尿道.培养出的片状细胞层裹在导尿管上继续培养进一步观察其完整性、张力以及强度.结果 经过2~3周的扩增培养,两种上皮细胞都能形成完整的并具有一定张力的片状细胞层来构建尿道.病理学(HE染色)显示片状细胞层与天然的尿道黏膜和包皮上皮结构类似.给予一定的作用力与导尿管共培养1周后,片状细胞层仍具有完整性.而包皮来源的片状细胞层培养时间最短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厚度.结论 通过组织工程学技术可以获得应用于临床的片状细胞层构建的尿道.包皮来源的细胞可能更加适合于长段尿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片状细胞层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2
作者 侯剑刚 王翔 +1 位作者 方祖军 丁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2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囊肿位于左侧28例,右侧14例,双侧10例,9例伴囊肿内结石,2例伴同侧肾输尿管重复畸... 目的评价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2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囊肿位于左侧28例,右侧14例,双侧10例,9例伴囊肿内结石,2例伴同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术时保留上方囊壁作为抗返流的活瓣;合并结石患者采用大力钳或钬激光碎石。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平均时间30 min,术后平均住院3天。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定期行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UV)。患者未见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临床症状消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无输尿管囊肿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囊肿 经尿道电切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辐射凋亡MB49肿瘤细胞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小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雪锋 侯剑刚 +1 位作者 陈刚 丁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辐射凋亡MB49肿瘤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的制备及对C57BL/6小鼠体内膀胱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方法采用辐射法获取MB49细胞抗原并用其致敏骨髓来源的DC来制备DC疫苗。用MB49小鼠膀胱癌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 目的研究辐射凋亡MB49肿瘤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的制备及对C57BL/6小鼠体内膀胱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方法采用辐射法获取MB49细胞抗原并用其致敏骨髓来源的DC来制备DC疫苗。用MB49小鼠膀胱癌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14天给予相应DC疫苗治疗或者PBS,每组分为2个亚组,分别用于测量瘤质量、体积及用于观察荷瘤小鼠存活情况。结果负载辐射凋亡肿瘤细胞DC疫苗的实验组荷瘤小鼠,其肿瘤的平均体积和平均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存期长于对照组。DC疫苗实验组中有2只小鼠30天内无肿瘤生长,再次皮下接种MB49细胞观察30天仍无肿瘤发生。结论负载辐射凋亡肿瘤细胞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荷瘤小鼠具有抑瘤效应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DC) 膀胱肿瘤 疫苗 MB49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