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SPECT/CT骨断层扫描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渊恺 朱汇庆 +2 位作者 刘淼 刘从进 刘兴党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研究SPECT/CT骨断层扫描中,探寻采集速度与图像质量间的平衡点。方法自2014年4月以来,每2个月为1周期,逐步调节采集条件。有三位医生诊断融合后SPECT/CT图像质量为基础,结合图像分辨率综合评价采集条件调整后的图像。结果 7种采集... 目的研究SPECT/CT骨断层扫描中,探寻采集速度与图像质量间的平衡点。方法自2014年4月以来,每2个月为1周期,逐步调节采集条件。有三位医生诊断融合后SPECT/CT图像质量为基础,结合图像分辨率综合评价采集条件调整后的图像。结果 7种采集条件所拍摄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方案3"方法推广于临床工作最佳。结论骨断层扫描中采集参数可以设置5 s/帧,合计64帧(5.625o),探头自动贴近,扫描方法为连续,所获得的SPECT图像的采集效率高。同时推荐使用"连续"代替"步进"方法采集骨断层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骨扫描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SPECT/CT设备的CT扫描方案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渊恺 刘壮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从工作、实践中总结SPECT/CT经验方法,得出优化的CT扫描方案,减少患者辐射剂量,节省CT球管曝光时间。方法在4个月的连续临床实例中,缓慢地改变各级参数,优化采集条件,回顾性分析CT照射剂量,同时统计每月CT球管及人均球管曝光时间等... 目的从工作、实践中总结SPECT/CT经验方法,得出优化的CT扫描方案,减少患者辐射剂量,节省CT球管曝光时间。方法在4个月的连续临床实例中,缓慢地改变各级参数,优化采集条件,回顾性分析CT照射剂量,同时统计每月CT球管及人均球管曝光时间等数据。结果优化后平均每人次的CT照射剂量降低84.72%。其中常规骨、小关节骨、脑、心脏辐射分别降低83.82%、88.80%、86.78%、8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化后月CT球管曝光时间为2031s。结论该CT扫描优化方案,在核医学临床使用中效果好,减少人均辐射同时降低CT球管曝光时间,提高球管使用寿命,可以得到一定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曝光时间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选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左传涛 王立伟 曹秋云 赵军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 (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 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评定。结果  (1)感兴趣区 (ROI)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rCMRg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甚于左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 (P <0 0 5 )。 (2 )抑郁症组左侧、右侧rCMRglc与其MADS评分值呈负相关 (分别为P <0 0 5、P <0 0 1) ;右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叶rCMRglc与SI评分值呈负相关 (除右颞叶P <0 0 1,余区域P <0 0 5 ) ;左侧额下回rCMRglc与其WMS评分值呈正相关P <0 0 5 )。 (3)抑郁症组右侧丘脑rCMRglc与其 1→ 10 0数数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右侧额中回rCMRglc与其图片值呈负相关 (P <0 0 5 ) ;右侧岛叶rCMRglc与其再认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左侧颞叶、左侧枕叶rCMRglc与其理解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 PET 神经心理测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脑葡萄糖代谢的PET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曹秋云 江开达 +6 位作者 左传涛 刘永昌 赵军 管一晖 肖世富 黄红芳 张明圆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求健康成年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11例年龄在60岁以上(SS)和17例在60岁以下(LS)的两组健康成年人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photography,PET),对各脑区及多个核团进行半定量测定... 目的 探求健康成年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11例年龄在60岁以上(SS)和17例在60岁以下(LS)的两组健康成年人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photography,PET),对各脑区及多个核团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SS组双侧额叶、眶回、前后扣带回、海马、海马旁回、尾状核、壳核、颞叶、丘脑、岛叶、枕颞外侧回、中央后回、顶叶、颞-顶枕交界区(temporparieto-occipital,TPO)、杏仁核及左侧枕颞内侧回、左侧中央前回等大脑各部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sm rate of glucose,rCMRglc)较LS组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左侧颞叶下回及双侧中央前回rCMRglc的变化与增龄无关,提示该部位CMRglc相对稳定,其余脑区均与增龄呈负相关(P<0.05或P<0.01);另外,所有脑区CMRglc的改变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的大脑代谢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对健康成年人的变化有所了解,方能更好地对异常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年人 脑葡萄糖代谢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