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大脑皮层厚度与壳核多巴胺转运体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静 葛璟洁 +7 位作者 白侠 吴平 朱毓华 鲁佳荧 林华媚 张慧玮 张政伟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时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特征及其与壳核多巴胺转运体(DAT)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行^(11)C-CFTPET和T1MRI扫描的15名健康对照者和30例PD患者... 目的探索不同时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特征及其与壳核多巴胺转运体(DAT)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行^(11)C-CFTPET和T1MRI扫描的15名健康对照者和30例PD患者。使用SPM12对PET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得壳核前部和后部的DAT平均放射性计数,以枕叶作为参考区计算DAT摄取值。使用Freesurfer v7.2软件中的标准处理方法对T1进行组织分割和皮层重建。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比较两组间左右脑的皮层厚度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的皮层厚度与壳核DAT摄取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患者的左侧顶下小叶和额中回下部、右侧额中回下部的皮层明显变薄(P均<0.05)。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下部的皮层厚度与同侧壳核前/后部的DAT摄取值呈显著正相关(r=0.30~0.47,P均<0.05);右侧中央前回与同侧壳核后部的DAT摄取值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高于对侧(r=0.32,P=0.029)。结论本研究发现PD皮层变薄区域的厚度与壳核DAT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提示了基底神经节皮层环路的重要性并为进一步研究PD神经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多巴胺转运体蛋白 脑部皮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lorbetaben PET显像可视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华媚 杨赟豪 +5 位作者 鲁佳荧 张政伟 陈淑芬 葛璟洁 管一晖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8例临床诊断高度可能AD患者,且^(18)F-FBB PET显像均证实存在脑内Aβ异常沉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组8例和痴呆组10例,另纳入正常对照者12例。基于脑部结构相MRI和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对3组受试者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脑区Aβ异常沉积标准化摄取值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AD患者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源性MCI和痴呆组在额叶、外侧颞叶、外侧顶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9.151,P均<0.05);但AD源性MCI与痴呆组上述脑区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0.996,P均>0.05)。AD源性MCI和痴呆组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49~0.050,P均>0.05)。结论AD源性MCI和痴呆组患者脑内Aβ异常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β沉积无法鉴别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的AD患者,在反映Aβ沉积评估AD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氟[^(18)F]贝他苯 认知损害严重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lorzolotau PET显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内tau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1
3
作者 焦方阳 鲁佳荧 +8 位作者 李明 黄琪 鲍伟奇 张政伟 琚紫昭 赵倩华 管一晖 左传涛 张慧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30,4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 目的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lotau PET脑显像,并收集相关人口统计学与临床资料。使用SPM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预处理后的18F-Florzolotau PET图像,以显著差异(P<0.001)脑区为感兴趣区提取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同时利用尺度亚轮廓/主成分分析模型分别建立MCI、AD的tau蛋白异常沉积相关模式(MCItauRP、ADtauRP)并计算对应的表达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的分类性能。结果AD组与MCI组患者相比,主要在双侧颞顶叶脑区tau蛋白异常沉积增加(P<0.001),此差异脑区感兴趣区内AD组SUVR高于MCI组(Z=-3.164,P<0.001);AD组与MCI组患者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Z=-3.51;P均<0.001),且AD组患者表达值均高于MCI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鉴别AD与MCI的准确度分别为61.63%、65.12%和65.12%,敏感度分别为88.00%、96.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50.82%、52.46%和50.82%。结论新一代tau PET能够检测及区分AD、MCI患者脑内tau蛋白沉积,但分类准确度不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加理想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TAU蛋白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侣明 侯军文 +9 位作者 钟志民 葛璟洁 吴越 陈圣文 罗建华 杨贇豪 王静 林华媚 左传涛 管一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MR检查和18 F-贝他苯(18 F-FBB)PET显像,计算大脑皮层厚度和Aβ沉积值[即Centiloid(CL)值]并进行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大脑皮层厚度分别为(2.18±0.14)、(2.35±0.08)及(2.36±0.0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低于MCI组及对照组(P均<0.05)。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CL值分别为77.97(63.07,95.55)、65.51(54.54,90.50)及-1.17(-9.66,4.8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及MCI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MCI组大脑皮层厚度与CL值呈中度负相关(r=-0.580,P=0.048),而在其余2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D源性MCI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Aβ异常沉积呈中度负相关,而在痴呆期二者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大脑皮质 淀粉样物质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人群建设PET神经影像数据库
5
作者 黄琪 任树华 +13 位作者 吴平 鲍伟奇 周维燕 孔艳艳 姜东朗 华涛 王坚 胡杰 陈亮 顾宇翔 郭起浩 左传涛 管一晖 谢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7-309,共3页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神经影像学临床及科研进步,但获取数据难度及成本均较高。建设神经影像数据库可避免重复采集数据所致成本增加和周期延长,支持在不同背景和目的下深入挖掘数据,提高其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神经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神经影像学临床及科研进步,但获取数据难度及成本均较高。建设神经影像数据库可避免重复采集数据所致成本增加和周期延长,支持在不同背景和目的下深入挖掘数据,提高其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神经影像学数据库,但多针对MRI,核医学PET神经影像学数据库发展相对滞后,尤其缺少基于我国人群的PET神经影像学资料。本研究基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资料尝试建立基于我国人群的PET神经影像学数据库,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烟雾病、脑胶质瘤、癫痫及非疾病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数据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思泽 黄琪 +4 位作者 武晓捷 王少楠 管一晖 谢芳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本综述总结了PET在CNS药物研发中的定量分析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受体占有率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与数学公式。同时,本综述也总结了PET在CNS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后续CNS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 新药研发 药代动力学 受体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脑电刺激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改善与黑质纹状体不同亚区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静 吴平 +6 位作者 张慧玮 鲍伟奇 鲁佳荧 琚紫昭 管一晖 葛璟洁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2-1476,共5页
目的观察深部脑电刺激(DBS)后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改善与黑质纹状体不同亚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丘脑底核(STN)-DBS后运动症状改善的PD患者,分别于STN-DBS前及后7个月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及Hoehn-Yahr(... 目的观察深部脑电刺激(DBS)后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改善与黑质纹状体不同亚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丘脑底核(STN)-DBS后运动症状改善的PD患者,分别于STN-DBS前及后7个月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及Hoehn-Yahr(H-Y)分级进行评估,计算运动症状改善值;同时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ET脑显像,以SPM12软件于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壳核后部及黑质勾画ROI,获得各ROI内平均放射性计数,并以小脑为参考,计算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壳核后部及黑质的DAT摄取及DAT摄取改善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运动症状改善值与STN-DBS后7个月DAT摄取显著增高脑区治疗前DAT摄取及DAT摄取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STN-DBS前UPDRS-Ⅲ评分及H-Y分级与其后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TN-DBS后7个月双侧壳核后部部分区域及起病侧黑质致密部DAT摄取显著高于STN-DBS前(P均<0.01),而双侧尾状核及壳核前部部分区域DAT摄取显著低于STN-DBS前(P均<0.01)。STN-DBS前起病对侧黑质致密部DAT摄取与运动症状改善值呈高度负相关(r=-1.0,P<0.05);双侧壳核后部及起病侧黑质致密部DAT摄取、双侧壳核后部及双侧黑质致密部DAT摄取改善率与运动症状改善值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PD患者STN-DBS后双侧壳核后部部分区域及起病侧黑质致密部DAT摄取增高;STN-DBS前起病对侧黑质致密部DAT摄取与运动症状改善值呈高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电刺激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