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克司兰治疗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ORION-18研究中国大陆亚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霍勇 李勇 +6 位作者 韩雅君 丁春华 邢晓春 张雪莲 李建平 徐标 陈纪言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大陆亚组包含232例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各116例),在第1天、第90天和第270天分别接受英克司兰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和绝对值变化;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绝对值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第330天达到LDL-C<1.8 mmol/L、LDL-C较基线降低≥50%、达到所处ASCVD风险水平总体降脂目标(LDL-C总体目标值:ASCVD患者<1.4 mmol/L,ASCVD高危人群<1.8 mmol/L)的受试者比例。安全性终点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和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英克司兰组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61.16%,绝对值变化为-1.73 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英克司兰组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58.51%,绝对值变化为-1.64mmol/L;英克司兰组PCSK9、总胆固醇、ApoB、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7.44%、-35.65%、-43.43%、-50.90%(P均<0.0001)。第330天时,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6%(74/93)和7.8%(6/77)的受试者达到LDL-C<1.8 mmol/L,分别有69.9%(65/93)和0%(0/77)的受试者实现LDL-C较基线降低≥50%,分别有66.7%(62/93)和2.6%(2/77)的受试者达到总体降脂目标。英克司兰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中国大陆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中,英克司兰降低LDL-C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评估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在亚洲总体人群中的评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英克司兰 小干扰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华山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邹海 李慧洋 +8 位作者 张有志 夏敬文 章鹏 熊万峰 陈澍 陈轶坚 鹿斌 罗忠光 李圣青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约占全部COVID-19确诊感染患者15%,尽管按照指南要求对重症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室(ICU)收治,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因此重症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根据本次疫情中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旦大学附...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约占全部COVID-19确诊感染患者15%,尽管按照指南要求对重症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室(ICU)收治,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因此重症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根据本次疫情中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提出COVID-19感染重症NCP患者救治的"华山模式",即以支持治疗为核心,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联合丙种球蛋白中和毒素,并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该文介绍"华山模式"所涉及的四个方面治疗措施及其原理,其目的是为COVID-19感染的重症NCP患者有效救治提供治疗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华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英 范维琥 +2 位作者 马宇滢 蒋霞 李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大鼠不同时间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32只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7、14、21、28 d 4个组,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大鼠不同时间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32只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7、14、21、28 d 4个组,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VEGF的表达和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的表达明显增加,弥散分部于心肌细胞和组织间隙,第7 d表达量最高,至14、21、28 d表达量逐渐降低,28 d基本降至基础水平,与VEGF表达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与新生血管密度相关。结论:内皮抑素在心肌梗死大鼠的缺血心肌中表达增加,与VEGF的动态变化一致,并与新生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提示内皮抑素可能参与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内皮抑素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汉两族腰围及血脂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邬云红 唐蜀西 +5 位作者 尹伟婧 李明霞 王曦 杜容 何华 潘俊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藏汉两族内分泌门诊患者的体脂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汉族患者276例及藏族患者53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病史和...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藏汉两族内分泌门诊患者的体脂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汉族患者276例及藏族患者53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病史和空腹血脂等信息。排除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和糖尿病的影响后,采用t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比较藏汉两族患者的腰围及血脂差异。结果调整BMI后,藏族女性与汉族女性的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9±11.513)cmvs.(88.64±10.8)cm,P=0.396],藏族男性腰围显著大于汉族男性[(94.89±9.08)cmvs.(89.81±9.53)cm,P<0.001)]。分层分析显示,体重正常和超重的藏族男性腰围均大于汉族男性[(86.61±6.43)cmvs.(82.71±7.21)cm;(94.36±6.07)cmvs.(91.22±6.82)cm,P均<0.001)],但藏汉两族肥胖人群的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88±8.31)cmvs.(100.41±7.27)cm,P=0.112)]。调整糖尿病、BMI、性别和年龄后,藏族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均显著低于汉族[(1.52±0.91)mmol/L vs.(1.79±1.64)m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汉族[(1.12±0.26)mmol/L vs.(1.21±0.35)mmol/L,P=0.019],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于汉族[(2.81±0.90)mmol/L vs.(2.55±0.87)mmol/L,P<0.001)]。结论调整BMI后,藏族男性腰围大于汉族男性,但在肥胖人群中未见差异。排除糖尿病、BMI、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藏族的TG水平显著低于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腰围 BMI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欧小波 王海青 +3 位作者 王章奇 靳俊峰 阮媛 郭瑞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82-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5,ADAM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DAM15蛋白在6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3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5,ADAM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DAM15蛋白在6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3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ADAM15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40/65,61.54%)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6/30,20%)(χ2=14.181,P<0.01)。ADAM15蛋白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P=0.029)、淋巴结转移(P=0.020)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40),而与患者年龄不相关(P=0.116)。结论:ADAM15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且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ADAMl5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QRS波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陆铭 蔡振荣 +5 位作者 王志华 庄晓华 凌佳 阚丽虹 罗心平 王静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68-2770,共3页
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pQRSd)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因Ⅲ度房室阻滞而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QRS波时限把患者分为A组(pQRSd<190 ms,n=52)、B组(pQRSd≥190ms,n=24),术前及术后12、24个月检测血浆脑钠肽... 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pQRSd)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因Ⅲ度房室阻滞而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QRS波时限把患者分为A组(pQRSd<190 ms,n=52)、B组(pQRSd≥190ms,n=24),术前及术后12、24个月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及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LAD、LVEED、LVESD、LVEF),以心衰事件为终点事件,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与A组比较,B组LVEF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LAD、LVEDD、LVESD、血BNP无明显差异,术后24个月,与A组比较,B组的LAD、LVSED、LVDED明显增高(P<0.05),血BNP明显增高(P<0.001),LVEF明显降低(P<0.001),整个随访期间,B组比A组心衰再入院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室心尖部pQRSd的延长可致心脏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QRS波时限 右室起搏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凝血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邹海 李慧洋 +8 位作者 张有志 夏敬文 章鹏 熊万峰 陈澍 陈轶坚 鹿斌 罗忠光 李圣青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8-451,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者可见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并伴有凝血相关指标的紊乱。是否具有更高的血栓栓塞风险,尚未得到证实,结合以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研究结果,作者推测SARS-CoV-2可能通过增加炎症因子的表达...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者可见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并伴有凝血相关指标的紊乱。是否具有更高的血栓栓塞风险,尚未得到证实,结合以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研究结果,作者推测SARS-CoV-2可能通过增加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凝血级联反应,打破凝血与纤溶的生理平衡,使得机体进入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对SARS-CoV-2与凝血功能关系的综述,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