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
作者 唐朝正 陈昌成 +4 位作者 丁政 陈创 张晓莉 吴毅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n=11)和对照组(n=11)。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增加30min动作观察训练,一周5次,共4周。在...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n=11)和对照组(n=11)。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增加30min动作观察训练,一周5次,共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后采用休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R-VAS)、被动运动视觉模拟评分(P-VAS)、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活动日志患手使用频率(MAL-AOU)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镜像组R-VAS、P-VAS和B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FMA-UE和MAL-AOU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镜像组R-VAS和P-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FMA-UE、MAL-AOU和B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镜像组R-VAS、P-VAS和BDI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1),FMA-UE和MAL-AOU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除BDI评分外(P<0.05),其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镜像组R-VAS和P-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FMA-UE、MAL-AOU和BDI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能减轻早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中作用的fMRI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唐朝正 赵智勇 +5 位作者 孙莉敏 丁政 张晓莉 陈立典 吴毅 贾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499,共5页
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是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一种中枢康复干预,影像研究提示MI能激活想象动作对应的大脑皮层[1]和增强相关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2],被认为是一种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3]。然而,由于... 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是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一种中枢康复干预,影像研究提示MI能激活想象动作对应的大脑皮层[1]和增强相关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2],被认为是一种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3]。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患者想象内容难以监测、具体想象动作未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强化和应用等[4],导致MI的临床疗效向实际转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基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任务导向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生成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庆平 胡永善 +4 位作者 白玉龙 孙莉敏 朱大年 崔晓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3-196,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能否促进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恢复并从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运动组、静止组、假手术组。每组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造模24h后,运动组给予2周的电动...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能否促进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恢复并从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运动组、静止组、假手术组。每组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造模24h后,运动组给予2周的电动跑台训练,每天30min。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化法从蛋白水平观察Ang-1、2,Tie-2的表达情况。结果:2周后,运动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静止组,脑梗死体积减小具有显著性意义,Ang-1、Tie-2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静止组与假手术组。结论:运动训练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这种改变可能与Ang/Tie-2通路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跑台 血管生成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康复训练干预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庆平 胡永善 +4 位作者 白玉龙 孙莉敏 朱大年 崔晓 贾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不同干预时间对脑缺血大鼠神经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n=18),随机分成早运动组、晚运动组、静止组(每组n=6)。采用Zea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早运动组和晚运动组分别在造模后24h和1周给予电动...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不同干预时间对脑缺血大鼠神经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n=18),随机分成早运动组、晚运动组、静止组(每组n=6)。采用Zea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早运动组和晚运动组分别在造模后24h和1周给予电动跑台训练,每天30min,持续1周。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第2周末时,早运动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静止组,早运动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静止组(P<0.001),而晚运动组与静止组相比则均无此差异。结论早运动训练可能有助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运动 跑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和额中回后部胶质瘤术后功能预后分析
5
作者 王逸捷 胡瑞萍 +1 位作者 周裕瑶 路俊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8-615,共8页
目的 分析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和额中回后部胶质瘤切除术后功能预后,评估手术策略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和额中回后部胶质瘤切除术的7例患者,术前在多模态MRI导航指导下确定手... 目的 分析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和额中回后部胶质瘤切除术后功能预后,评估手术策略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和额中回后部胶质瘤切除术的7例患者,术前在多模态MRI导航指导下确定手术方案,采取术中唤醒联合语言和运动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直接电刺激定位技术并保护功能区,计算肿瘤切除程度,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3和6个月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评估语言功能并计算失语商。结果 肿瘤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84.05%)1例,平均肿瘤切除程度为98%。术前5例语言功能正常,2例存在轻度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术后近期(术后1个月)5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1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例语言功能正常。术后远期(术后3和6个月)4例遗留轻度书写障碍;1例轻度经皮质运动性失语,6例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及理解正常,其中5例自发言语流利但自觉语速较术前减慢、发声协调运动功能减退,1例自觉听理解反应时间延长。随访时间为69.57(38.00,91.00)个月,仅1例肿瘤复发。结论 多模态MRI导航引导下术中唤醒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和额中回后部胶质瘤术后功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揭示该区域与书写及言语运动协调性的密切关系,为深入理解这一“非传统”核心语言功能区的复杂功能提供重要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大脑皮质 预后 语言障碍 神经导航 磁共振成像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努尔加依.沙黑窝拉 贾杰 张定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观察这种联合治疗干预方式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例脑卒中后平台期偏瘫患者在4周基线期后接受4周的tDCS结合FES治疗干预。干预前后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 目的: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观察这种联合治疗干预方式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例脑卒中后平台期偏瘫患者在4周基线期后接受4周的tDCS结合FES治疗干预。干预前后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U-FMA)、表面肌电图(sEMG)、经颅磁刺激(TM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U-FMA分数较干预前提高。7个主动肌中有5个表面肌电激活性干预前后有明显变化。用TMS成对刺激方法评估受试者健侧大脑短潜伏期皮质内抑制与短潜伏期皮质内易化结果显示部分的干预前后变化。结论:tDCS结合FES治疗干预改善了受试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该方案可能是针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的一种有前景的干预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 慢性脑卒中 上肢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及其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邵芃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PPBCS)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手术损伤、术前和术后疼痛、年龄、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敏化等均可对PPBCS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PPBCS的治疗包括药物防治、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新... 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PPBCS)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手术损伤、术前和术后疼痛、年龄、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敏化等均可对PPBCS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PPBCS的治疗包括药物防治、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疼痛治疗方式,不仅副作用少,而且可以充分调动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精神心理症状,有着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疼痛 慢性疼痛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运载体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丹 吴毅 +2 位作者 胡永善 胡瑞萍 林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运载体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和13只雄性对照LETO大鼠随机分为6组:A1组OLETF运动组、A2组OLETF运动+胰岛素组、B1组OLETF非运动组...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运载体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和13只雄性对照LETO大鼠随机分为6组:A1组OLETF运动组、A2组OLETF运动+胰岛素组、B1组OLETF非运动组、B2组OLETF非运动+胰岛素组、C组LETO运动组、D组LETO非运动组。A1、A2、C组参照Ploug报道的大鼠游泳运动方法运动12周。A2、B2组经肝门静脉予胰岛素10U/Kg的注射,1min后处死取材。Real-time PCR方法测定GLUT4mRNA。结果:GLUT4mRNA表达在A1组比B1组升高3倍,A2组比A1组升高13倍,B2组比B1组升高20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2组比B2组GLUT4mRNA升高2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耐力运动可以促进GLUT4mRNA的表达,耐力运动和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耐力运动 GLUT4 MRNA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唐朝正 李春燕 +5 位作者 张晓莉 王金宇 刘智岚 何志杰 吴毅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和6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及6周后,治疗组FMA-UE、MSS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 手功能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脑卒中对运动想象有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邵方方 尹大志 +6 位作者 贾杰 赵智勇 王想敏 郑晓慧 宋凡 范明霞 孙莉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皮质下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有关脑区功能连接状况。方法:对24例病灶位于左侧运动通路的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4例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以病变侧(左侧)顶... 目的:本研究拟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皮质下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有关脑区功能连接状况。方法:对24例病灶位于左侧运动通路的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4例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以病变侧(左侧)顶下小叶为种子点,计算它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利用双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静息态功能连接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脑卒中组的运动想象相关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发生显著变化。脑卒中组病变侧顶下小叶与病变对侧脑功能连接显著下降,涉及的脑区(顶下小叶、辅助运动皮质、运动前区、额下回岛盖部和枕中回)多于病变同侧(辅助运动皮质和运动前区);顶下小叶与病变同侧的额下回岛盖部和双侧小脑外侧部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加。结论:静息态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分析成功显示皮质下脑卒中导致运动想象相关脑区功能连接受损的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顶下小叶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随机对照研究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朝阳 王凯 +5 位作者 何永频 王英 李敏 金培勇 吴毅 胡永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6-988,共3页
跌倒给社区老年人带来很多伤害,重者骨折或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2年全球有39.1万人死于跌倒,而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50%以上。防跌宣传、康复干预、身体锻炼、居家安全指导等综合措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方法。我们曾采用娱乐康复证... 跌倒给社区老年人带来很多伤害,重者骨折或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2年全球有39.1万人死于跌倒,而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50%以上。防跌宣传、康复干预、身体锻炼、居家安全指导等综合措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方法。我们曾采用娱乐康复证明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有一定效果.本文进一步对娱乐康复效果及社区老年人跌倒人群的特点和跌倒因素作了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跌倒 社区老年人 相关因素分析 随机对照研究 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 娱乐康复 康复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功能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彭跃 胡永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据流行病学数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约800万急性脑卒中患者,每年有超过150万患者死亡,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据流行病学数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约800万急性脑卒中患者,每年有超过150万患者死亡,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即使经临床积极抢救后幸存的患者中,也大多伴有程度不同的卒中后遗症,包括严重偏瘫、瘫痪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学习记忆下降和空间识别、认知能力减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大经济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损伤 脑功能修复 脑卒中后 运动训练 脑卒中患者 急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唐朝正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6-310,共5页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经皮电神经刺激作为一种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如何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速上肢功能的康复,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经皮电神经刺激作为一种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如何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速上肢功能的康复,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经皮电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功能障碍 经皮电神经刺激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对颅脑创伤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fMRI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国勤 杨卫廷 +4 位作者 汤伟军 诸索宇 吴雪海 孙莉敏 邵春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对颅脑创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在华山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筛查,入组伴及不伴抑郁的颅脑创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在f MRI扫描下完成反应抑制任务。一般人口学及行为学... 目的:探讨抑郁对颅脑创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在华山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筛查,入组伴及不伴抑郁的颅脑创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在f MRI扫描下完成反应抑制任务。一般人口学及行为学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f MRI数据使用SPM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行为学认知实验及情绪评估,3例头动明显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数据被剔除。伴抑郁TBI组患者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激活的脑区明显多于不伴抑郁TBI的患者,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吻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结论:伴抑郁TBI患者执行认知任务时,需要激活更多脑区,可能与管理认知脑区的代偿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抑郁 认知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穴位及脑手区照射对早期脑梗死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惠贤 杨纯生 +5 位作者 贾杰 何蕾 武广艳 张冉 胡志伟 陈亚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328,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及手功能区照射对脑梗死后软瘫期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试验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及手功能区照射对脑梗死后软瘫期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试验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8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FMA-UE、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4周后两组MBI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及手功能区照射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梗死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激光 手功能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后综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桦 胡永善 +3 位作者 成巍 顾亚萍 何雯 范嘉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方法:对入住本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确定65例右大脑半球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22例在常规...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方法:对入住本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确定65例右大脑半球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22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予个体化作业治疗为观察组,23例常规康复治疗同时予针刺结合作业治疗为实验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予功能独立性评定(FI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①观察组和实验组治疗后FIM、FMA、MMSE评分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②3组治疗前后FIM、FMA、MMSE评分差值的平均效应不全相同,经过两两比较,实验组FIM、FMA、MMSE评分差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项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刺治疗和个体化作业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空间忽略 针刺 作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17
作者 周萍 刘华华 +1 位作者 俞武燕 谢臻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46-48,共3页
目的评价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置胃管进食和经口进食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中度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在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经鼻胃管鼻饲(对照组)和经口进食(观察组)2周,观察评估... 目的评价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置胃管进食和经口进食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中度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在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经鼻胃管鼻饲(对照组)和经口进食(观察组)2周,观察评估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对中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决定进食方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口进食或经鼻胃管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为何忽视医德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鸿宇 吴毅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9,69,共3页
近年来,医学界道德下降的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和医学界都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力求解决由于医德问题的突显而加剧的医患矛盾。但是,从当今医患关系依然不容乐观的事实可以看出,如果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效果不会明显。从医学... 近年来,医学界道德下降的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和医学界都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力求解决由于医德问题的突显而加剧的医患矛盾。但是,从当今医患关系依然不容乐观的事实可以看出,如果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效果不会明显。从医学生这一特殊医疗群体出发,探究医学界道德下降和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道德 医患关系 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USPIO与Gd-DTPA增强MRI
19
作者 杨艳梅 王小楼 +1 位作者 李安宁 解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基于动物模型,对比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与Gd-DTPA增强MRI表现的异同。方法以6只SD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分为USPIO增强组(n=3)及Gd-DTPA增强组(n=3)。对USPIO增强组于建模后第5天以1... 目的基于动物模型,对比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与Gd-DTPA增强MRI表现的异同。方法以6只SD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分为USPIO增强组(n=3)及Gd-DTPA增强组(n=3)。对USPIO增强组于建模后第5天以1000μmolFe2+/kg体质量静脉注射USPIO,并于24h后(建模后第6天)行T2W扫描。对Gd-DTPA增强组于建模后第6天行常规T2WI及T1WI后,静脉注射Gd-DTPA行增强T1W扫描,剂量0.2mmolGd3+/kg体质量。MR检查完成后,取脑组织切片行HE和IgG染色病理观察,对MRI与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USPIO增强组脑缺血灶周围可见T2WI低信号区,MR扫描增强区域与IgG染色提示的血脑屏障破坏区有所差别。Gd-DTPA增强组增强T1WI示脑缺血区明显强化,MR扫描增强区域与IgG染色所示血脑屏障破坏区相一致。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USPIO与Gd-DTPA增强MRI具有不同的特征,USPIO图像侧重于反映细胞的反应性增生,而图像更利于对血脑屏障破坏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 钆DTPA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脑卒中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杰 赵智勇 +5 位作者 唐朝正 宫家玉 王鹤玮 孙莉敏 贾杰 范明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2,共6页
目的: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变化。方法:收集33例慢性期左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和3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 目的: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变化。方法:收集33例慢性期左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和3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采用组ICA方法提取出健康对照组与脑卒中患者组的感觉运动网络,并运用双样本t检验(P<0.05,AlphaSim校正)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CA提取出的感觉运动网络(包括背侧、腹侧、左侧和右侧感觉运动网络)在患者组均显示其内功能连接明显下降,具体涉及脑区有:背侧感觉运动网络内的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中央后回,腹侧感觉运动网络内的左侧中央后回,左侧感觉运动网络内的左侧辅助运动皮质和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感觉运动网络内的左侧中央前后回。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涉及全身感觉运动功能连接网络损伤,ICA为更加全面了解感觉运动功能损伤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卒中 独立成分分析 感觉运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