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奚文 施海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评估心肌桥的发生率、部位、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及狭窄程度。结果:心肌桥共检出48例,检出率为18.1%,其中左前降支40例,占83.3%,心...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评估心肌桥的发生率、部位、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及狭窄程度。结果:心肌桥共检出48例,检出率为18.1%,其中左前降支40例,占83.3%,心肌桥厚度为0.4~l3.1mm,平均厚度为1.9mm,壁冠状动脉长度为12~42mm,平均25mm。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清晰准确显示壁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心肌桥检出率高,是较为准确诊断心肌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Cx)在稳定型冠心病中表达缺失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包丽雯 林杨毅 +4 位作者 张津津 陈华 施海明 李剑 严萍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3,420,共5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中缝隙链接蛋白(connexins,Cx)表达量与稳定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论将患者分别归入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在造影手术时采集患者冠状动脉血样并分离单核细胞;采用单盲法用qRT-PCR定...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中缝隙链接蛋白(connexins,Cx)表达量与稳定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论将患者分别归入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在造影手术时采集患者冠状动脉血样并分离单核细胞;采用单盲法用qRT-PCR定量分析法检测2组患者冠状动脉血单核细胞中Cx37、Cx40、Cx43、Cx46的表达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组间分析。结果共纳入81名患者,平均年龄(66.1±10.2)岁,63.5%为男性。其中35例归入冠心病组、46例归入非冠心病组。qRT-PCR定量分析提示:冠心病组患者Cx37、Cx40、Cx43、Cx46表达量均低于非冠心病组患者。经校正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冠心病组Cx43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OR=0.63,P=0.04,95%CI:0.41~0.98)。结论 Cx43缺失可能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冠心病 缝隙连接蛋白(C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曹名云 柴冬雪 钱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开发与使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设计并应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每月对临床静脉输液进行质量督导。结果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 目的开发与使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设计并应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每月对临床静脉输液进行质量督导。结果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后,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执行率、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正确率、使用刺激性药物静脉通路选择正确率、血管通路固定正确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提升,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对静脉输液进行过程质量管理,可规范静脉输液流程、减少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IPAD 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 护理质量 导管相关性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