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袖损伤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59
1
作者 高天昊 白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4-1268,共5页
肩关节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肩袖撕裂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5%以上。90%的肩袖损伤为慢性损伤,多因肩关节肌肉力量薄弱引起。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康复治疗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发病部位 肩袖撕裂 慢性损伤 肌肉力量 肩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腕手矫形器应用于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名珍 黄崧华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应用一种动态腕手矫形器(Saebo Glove康复手套)辅助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的抓握、伸展训练。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11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佩戴动态腕手矫形器后进行抓握、伸展训练... 目的应用一种动态腕手矫形器(Saebo Glove康复手套)辅助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的抓握、伸展训练。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11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佩戴动态腕手矫形器后进行抓握、伸展训练,共3周。比较训练前后腕背伸肌、腕掌屈肌肌电值;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屈腕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Tardieu量表(MTS)和三倍痉挛量表(TSS)进行评定;测量握力,主动屈、伸腕关节,屈掌指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患者FMA-UE和ARAT评分、主动腕背屈活动度增大,腕屈肌TSS评分下降(t> 2.739, P <0.05)。结论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抓握、伸展训练可提高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降低屈腕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腕手矫形器 运动功能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新模式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从洋洋 蒋留军 +4 位作者 解二康 华艳 林奕辰 傅镁 白玉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康复医学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卒中、脑外伤等造成的肢体瘫痪或骨折、外伤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等。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2],因此,“大康复”的概念将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扩展到了更... 康复医学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卒中、脑外伤等造成的肢体瘫痪或骨折、外伤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等。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2],因此,“大康复”的概念将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扩展到了更大的疾病群体[3]。自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开展了名为“晓康之路”的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新型模式。该项目由医院党委牵头,党委办公室、护理部、信息科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协助,康复医学科负责具体实施。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新型模式改变了以往只有通过专科医师会诊才能接受康复评估、指导和治疗的传统模式,将康复干预时间前移,提高了康复效率,改善了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早期康复 康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滤红外线-A照射治疗辅助综合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解二康 罗娟 +2 位作者 李莹莹 陆蓉蓉 白玉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1-483,489,共4页
目的:比较水滤红外线治疗与红外线治疗分别辅助综合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入水滤红外线-A组和普通红外线组,各15例... 目的:比较水滤红外线治疗与红外线治疗分别辅助综合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入水滤红外线-A组和普通红外线组,各15例。分别于进行综合训练前接受水滤红外线-A照射和普通红外线照射,持续4周,每周5次,每次20分钟。于治疗前后使用视觉疼痛量表(VAS)、通用量角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表(CMS)和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对患者的疼痛、肩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屈/伸/内旋/外旋)和综合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水滤红外线-A组训练前后VAS评分差值、CMS差值、UCLA差值分别为4.53±1.51、28.20±11.35、12.33±4.92,均显著高于普通红外线组的2.93±2.02、13.80±11.92、6.87±4.85(P<0.05,P<0.01)。关节活动度(ROM)方面,两组之间除了肩关节主动前屈ROM治疗前后差值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水滤红外线治疗作为一项配合综合训练的辅助治疗技术,能够较好地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其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红外线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肩袖损伤 关节活动度 疼痛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测定健康成人上肢远端肌力的重测信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颖 李放 徐秀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评估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对健康成人上肢远端肌力的重测信度。方法采用上海理工大学和华山医院康复科合作研发的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对30名健康成人进行测试,由1名评估者分别对受试者双侧屈腕肌群、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指伸肌、... 目的:评估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对健康成人上肢远端肌力的重测信度。方法采用上海理工大学和华山医院康复科合作研发的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对30名健康成人进行测试,由1名评估者分别对受试者双侧屈腕肌群、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指伸肌、伸腕肌群进行肌力测试,并测定每组肌群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最大单次做功量、最大单次做功量体重比、平均力矩、平均功率各项参数。测试共进行2次,分别在第1天和1周后进行。结果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对健康成人的指浅屈肌峰力矩(ICC:0.814~0.870)、指深屈肌峰力矩(ICC:0.811~0.848)、屈腕肌群峰力矩(ICC:0.871~0.808)、伸腕肌群的峰力矩(ICC:0.778~0.873)有好的重测信度;对健康成人的指伸肌峰力矩有中等至好的重测信度(ICC:0.302~0.803)。此外,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对健康成人的各项肌群的平均功率有中等至好的重测信度。结论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在健康成人上肢远端肌力观测指标中的峰力矩和平均功率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评定和训练系统 重测信度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痉挛状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楠 华艳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8-594,共7页
痉挛状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痉挛状态的发生被认为是脊髓上驱动、脊髓节段处理和外周机械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脊髓上影响 脊髓反射 生物力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崧华 白玉龙 +1 位作者 陈婵 李莹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观察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病程在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16)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给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 目的:观察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病程在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16)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给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NMES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两组电刺激治疗方案为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日,连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ARAT)、Barthel指数以及表面肌电图(s EMG)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ES组组内治疗前、后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CFES组组内ARAT评分与表面肌电图信号比值(主动腕背伸时患侧肌电RMS/健侧肌电RMS)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CCFES组表面肌电RMS进步值较NMES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方面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 表面肌电 上肢功能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在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华艳 白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I心S)是一种自发产生或者由创伤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患者常常在受累区域出现痛觉过敏,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除此以外,还经常出现血管舒缩异常... 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I心S)是一种自发产生或者由创伤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患者常常在受累区域出现痛觉过敏,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除此以外,还经常出现血管舒缩异常、汗液分泌异常、运动受限、营养不良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区域性 应用 治疗 疗法 镜像 神经病理性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4
9
作者 谢蓓菁 孙长慧 +2 位作者 杨铭 陈玲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头皮针组(n=20)、认知训练组(n=20)和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n=20),分别给予头皮针、认知训练和皮针结合认知...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头皮针组(n=20)、认知训练组(n=20)和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n=20),分别给予头皮针、认知训练和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共40次。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三组MMSE、MoCA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F> 21.923, P <0.001),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评分优于另外两组(F> 3.423, P <0.05)。结论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和认知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头皮针 认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脊髓束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瑜元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0-1283,共4页
皮质脊髓束(CST)是重要的随意运动传导通路。CST损伤影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并与患者长期运动功能预后相关。CST在脑卒中后可发生皮质水平和皮质下重塑,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CST重塑机制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脑卒中 皮质脊髓束 轴索重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研究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晓 刘培乐 +2 位作者 华艳 陆蓉蓉 白玉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6,487,共7页
目的探索静脉血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的相关性,探讨细胞因子检测在辅助脑卒中后CR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次因脑卒中于华山医院北院康复医... 目的探索静脉血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的相关性,探讨细胞因子检测在辅助脑卒中后CR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次因脑卒中于华山医院北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脑卒中病程6个月以内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发生CRPS,将患者分为CRPS组及非CRPS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脑卒中后两组患者静脉血细胞因子(包括IL-1β、IL-2R、IL-6、IL-8、IL-10)及TNF-α的检测值及细胞因子升高率是否有差异。在CRPS组中对细胞因子是否异常与CRPS严重程度评分及NRS疼痛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例脑卒中患者中,31例发生CRPS,170例未发生CRPS。性别、病灶性质与是否发生CRPS无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CRPS(相关系数0.253,P<0.05)。与非CRPS组相比,CRPS组IL-1β(22.6%vs.8.2%)、IL-8(9.1%vs.0.6%)及TNF-α(67.7%vs.48.2%)升高率更显著(P<0.05)。CRPS组细胞因子IL-2R、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非CRP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升高者CRPS严重程度更高(相关系数0.489,P<0.05)。IL-2R升高者NRS疼痛评分更高(相关系数0.442,P<0.05)。结论脑卒中后静脉血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升高可能与CRPS发病相关,TNF-α升高可能与CRPS严重程度相关,IL-2R升高可能与NRS疼痛评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 脑卒中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