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后亚急期灾区前沿综合性医院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东昉 金波 +3 位作者 罗心平 徐峰 黄峰平 练世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灾区亚急期疾病发生的变化规律,为准确配置救灾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汶川地震灾区的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2008年5月25日至6月13日就诊病人的病史资料,分析灾后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变化。结果从2008年5月25日起...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灾区亚急期疾病发生的变化规律,为准确配置救灾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汶川地震灾区的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2008年5月25日至6月13日就诊病人的病史资料,分析灾后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变化。结果从2008年5月25日起,共收集6 708例病人就诊资料。病种以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外伤为主,有相当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外伤在后期有所减少。结论汶川地震后第3周起灾区地震相关性外伤疾病减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汶川 亚急期 疾病谱 综合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tau蛋白及实时震动诱导转化在散发型克-雅病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王晓燕 崔梅 +3 位作者 陈淑芬 黄钰媛 赵忠 郁金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及实时震动诱导转化(RT-QuIC)在散发型克-雅病(sCJ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0例很可能的散发型克-雅病...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及实时震动诱导转化(RT-QuIC)在散发型克-雅病(sCJ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0例很可能的散发型克-雅病患者(sCJD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出院时诊断为快速进展性阿尔茨海默病的25例患者(AD组)及自身免疫性脑炎的23例患者(AE组)。收集3组患者脑脊液t-tau、p-tau181、t-tau/p-tau181比值;重点收集sCJD组患者脑电图、头部MRI及RT-QuIC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脑脊液t-tau(χ^(2)=38.247,P=0.000)、p-tau181(χ^(2)=22.855,P=0.000)和t-tau/p-tau181比值(χ^(2)=43.780,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CJD组t-tau高于AD组(Z=-4.392,P=0.000)和AE组(Z=-5.852,P=0.000);AD组p-tau181高于sCJD组(Z=2.830,P=0.014)和AE组(Z=4.758,P=0.000);sCJD组t-tau/p-tau181比值高于AD组(Z=-6.601,P=0.000)和AE组(Z=-3.339,P=0.003),AE组亦高于AD组(Z=-2.984,P=0.009)。sCJD组有70%(21/30)患者头部MRI存在典型皮质“花边征”;40%(12/30)患者脑电图存在典型三相波;7例行脑脊液RT-QuIC检测,5例检出致病性朊病毒。结论 脑脊液t-tau、t-tau/p-tau181比值升高及RT-QuIC检测阳性对散发型克-雅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亚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 脑炎 自身免疫疾病 生物标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斑块内科治疗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奚文 施海明 李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斑块内科治疗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伴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9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64层螺旋CT行冠脉CTA检查,同时随访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斑块内科治疗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伴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9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64层螺旋CT行冠脉CTA检查,同时随访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血TC、TG、LDL-C、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64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非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钙化斑块的数量分别为84个、62个及59个。治疗后,非钙化性斑块及混合性斑块面积分别下降18.2%及12.3%,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钙化性斑块变化不明显。结论:64层螺旋CT可量化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冠脉斑块的变化,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血脂,逆转或稳定冠状动脉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阿托伐他汀 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露 董漪 董强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总结了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替奈普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和需求前景。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在缺血性卒中发病4.5 h内,替奈普酶替代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实力。虽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特殊人群和超... 本文总结了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替奈普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和需求前景。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在缺血性卒中发病4.5 h内,替奈普酶替代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实力。虽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特殊人群和超再灌注时间窗治疗中,替奈普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但目前已经开展了较多的相关研究,部分正在进行的研究将为上述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奈普酶 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压增高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丁宏岩 谢亚男 董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3-488,共6页
目的 筛查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压增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02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颅内压增高相关影响... 目的 筛查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压增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02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颅内压增高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102例患者根据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分为颅内压正常组(<200 mm H_(2)O,17例)和颅内压增高组(≥200 mm H_(2)O,85例),颅内压增高组血红蛋白(P=0.027)和发病至腰椎穿刺时间(P=0.042)低于颅内压正常组,脑静脉血栓负荷评分高于颅内压正常组(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静脉血栓负荷大是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56,95%CI:1.445~6.048;P=0.003)。结论 脑静脉血栓负荷对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颅内压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颅内压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学标志物对脑叶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宋慧珍 程忻 苏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5-380,共6页
脑叶出血是脑出血的重要亚型,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残率和复发率,疾病早期通过CT评估其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发现,CT显示的脑出血形态学特征(边缘不规则、岛征、斑点征、指状出血)、血肿体积、合并蛛网... 脑叶出血是脑出血的重要亚型,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残率和复发率,疾病早期通过CT评估其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发现,CT显示的脑出血形态学特征(边缘不规则、岛征、斑点征、指状出血)、血肿体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CT脑小血管病标志物评分及CT影像组学,对脑叶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神经功能恶化和长期预后不良、脑出血复发等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基于上述影像学特征对脑叶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以为脑叶出血的精准预后预测及个性化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轨迹
7
作者 宗晓佳 张艳蓉 +1 位作者 韩佳 施培红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5-1000,共6页
目的:调查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水平及发展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 目的:调查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水平及发展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脑卒中后2周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纵向追踪12个月。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收集数据,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PTSD轨迹类别,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患者PTSD轨迹分为延迟进展组(39.9%)和无PTSD组(62.1%),前者呈“高-低-高”波动趋势,后者持续下降;回归分析显示,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OR=5.310)、重度神经受损(OR=4.650)、急性应激障碍(OR=2.070)及高复发风险感知(OR=1.062)是延迟进展组的危险因素,而高心理韧性(OR=0.90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PTSD轨迹呈现2种变化轨迹,医护人员可通过激活患者心理资源,改善其消极的想法和感受,以促进创伤后成长,从而预防出院后PTS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创伤后应激障碍 轨迹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卒中临床研究中的溶栓治疗:20年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8
作者 董漪 董强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9-554,共6页
2002年,《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多中心尿激酶RCT结果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缺血性卒中溶栓药物研究的开始。此后,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工作者学习国际先进经验,遵循国际指南的指导,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20... 2002年,《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多中心尿激酶RCT结果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缺血性卒中溶栓药物研究的开始。此后,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工作者学习国际先进经验,遵循国际指南的指导,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2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能独立开展创新研发,新型溶栓药物的不断推出、治疗时间窗的不断突破、联合治疗方案的不断创新,使中国的卒中溶栓研究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央。本文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近20年来中国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中溶栓治疗的变革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华山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邹海 李慧洋 +8 位作者 张有志 夏敬文 章鹏 熊万峰 陈澍 陈轶坚 鹿斌 罗忠光 李圣青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约占全部COVID-19确诊感染患者15%,尽管按照指南要求对重症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室(ICU)收治,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因此重症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根据本次疫情中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旦大学附...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约占全部COVID-19确诊感染患者15%,尽管按照指南要求对重症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室(ICU)收治,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因此重症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根据本次疫情中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提出COVID-19感染重症NCP患者救治的"华山模式",即以支持治疗为核心,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联合丙种球蛋白中和毒素,并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该文介绍"华山模式"所涉及的四个方面治疗措施及其原理,其目的是为COVID-19感染的重症NCP患者有效救治提供治疗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华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标准化定义——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玮琪 徐佳洁 +16 位作者 陆瑶 王玲 曹瑾怡 陈鸿宾 郭蕾 吕琰琛 汤晗 王赞 徐非凡 颜庭梦 应云清 仲伟逸 周蓉 陆正齐 程忻 王伊龙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404,共30页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发布以来,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得到了初步的分类与标准化。然而,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对SVD影像特征的认识和应用仍存在诸多不一致和不规范之处。随着对SV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SVD影像特征和定量标志物被相继发现,为SV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且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STRIVE-2应运而生,以期能更全面地揭示SVD对脑功能与结构的影响。为了规范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诊断 定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解读
11
作者 王晶 李子孝 +1 位作者 董强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脑出血的发病率低于脑梗死,但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我国,约46%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或遗留严重残疾,因此规范脑出血的诊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 Stroke As... 脑出血的发病率低于脑梗死,但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我国,约46%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或遗留严重残疾,因此规范脑出血的诊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根据其发布的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中证据级别较高的Ⅰ类或Ⅲ类推荐意见,制定了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管理指标,将指南转化为临床可实践的量化指标。从2021年7月开始,我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采用改良德尔菲法,最终制定了包括11项指标的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本文对这11项指标进行具体解读,以期指导医疗机构在最佳时间内安全、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护,提高脑出血患者的医疗救护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质量控制 血压 抗凝治疗 影像学检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lorbetaben PET显像可视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华媚 杨赟豪 +5 位作者 鲁佳荧 张政伟 陈淑芬 葛璟洁 管一晖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8例临床诊断高度可能AD患者,且^(18)F-FBB PET显像均证实存在脑内Aβ异常沉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组8例和痴呆组10例,另纳入正常对照者12例。基于脑部结构相MRI和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对3组受试者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脑区Aβ异常沉积标准化摄取值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AD患者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源性MCI和痴呆组在额叶、外侧颞叶、外侧顶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9.151,P均<0.05);但AD源性MCI与痴呆组上述脑区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0.996,P均>0.05)。AD源性MCI和痴呆组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49~0.050,P均>0.05)。结论AD源性MCI和痴呆组患者脑内Aβ异常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β沉积无法鉴别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的AD患者,在反映Aβ沉积评估AD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氟[^(18)F]贝他苯 认知损害严重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lorzolotau PET显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内tau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方阳 鲁佳荧 +8 位作者 李明 黄琪 鲍伟奇 张政伟 琚紫昭 赵倩华 管一晖 左传涛 张慧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30,4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 目的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lotau PET脑显像,并收集相关人口统计学与临床资料。使用SPM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预处理后的18F-Florzolotau PET图像,以显著差异(P<0.001)脑区为感兴趣区提取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同时利用尺度亚轮廓/主成分分析模型分别建立MCI、AD的tau蛋白异常沉积相关模式(MCItauRP、ADtauRP)并计算对应的表达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的分类性能。结果AD组与MCI组患者相比,主要在双侧颞顶叶脑区tau蛋白异常沉积增加(P<0.001),此差异脑区感兴趣区内AD组SUVR高于MCI组(Z=-3.164,P<0.001);AD组与MCI组患者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Z=-3.51;P均<0.001),且AD组患者表达值均高于MCI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鉴别AD与MCI的准确度分别为61.63%、65.12%和65.12%,敏感度分别为88.00%、96.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50.82%、52.46%和50.82%。结论新一代tau PET能够检测及区分AD、MCI患者脑内tau蛋白沉积,但分类准确度不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加理想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TAU蛋白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坤 伍莎 +8 位作者 唐熠达 祝烨 李建平 秦彦文 黄恺 卜蓓莉 吴延庆 彭道泉 李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观察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FCS诊断标准。方法:筛选中国9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6856例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患者,收集其中102例高度疑似FCS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 目的:观察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FCS诊断标准。方法:筛选中国9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6856例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患者,收集其中102例高度疑似FCS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完善FCS相关基因检测,拟定FCS诊断标准并分析确诊FCS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美国FDA定义的FCS诊断标准对本研究中确诊FCS患者进行验证。同时在上述部分医院筛选的空腹甘油三脂≥10 mmol/L的人群中,探究依据拟定的中国FCS诊断标准的患病率。结果:参考该疾病欧美诊断标准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初步拟定中国FCS诊断标准:(1)标准降脂治疗后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2)至少合并下述一项:FCS相关基因检测阳性,或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家族史,或有青少年胰腺炎病史或成年HTGP病史,或有不明原因反复腹痛住院病史。根据该标准,在纳入分析的102例患者中,60例(58.82%)初步确诊为FCS,平均年龄(43.0±8.6)岁,男性占70%,平均甘油三酯水平为(20.0±15.0)mmol/L,其中6例(10.0%)检出FCS相关基因突变,均为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其中51例(85.0%)有急性胰腺炎病史,28例(46.7%)有反复(≥2次)急性胰腺炎或不明原因腹痛病史。按照美国FDA定义的FCS诊断标准,本研究确诊的60例FCS患者中“可能为FCS”的患者占比98.3%(59/60),“确诊FCS”患者占比70.0%(42/60)。按照拟定的中国FCS诊断标准,甘油三酯≥10 mmol/L人群中FCS患病率约0.5%(33/6722)。结论:中国FC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特征与欧美FCS患者基本一致,研究中拟定的FCS诊断标准可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中国人群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 +3 位作者 董强 赵性泉 王晶 李子孝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联合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通过系统回顾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指南,广泛征询脑血管病相关临床、康复和科研领域的专家意见,制定了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该指...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联合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通过系统回顾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指南,广泛征询脑血管病相关临床、康复和科研领域的专家意见,制定了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脑出血的急性期救治、病因和并发症的筛查、康复及长期管理等不同方面,以率的形式对脑出血诊疗全周期的质量控制进行量化评估,有利于我国脑出血诊疗工作的规范性和同质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与青年卒中
16
作者 钱宇彤 张书凡 +2 位作者 韩振翔 吴维诚 韩翔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0-1408,共9页
青年卒中一般指在18~50岁年龄段内发生的卒中,其发病率上升给我国带来了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负担。在探讨青年卒中的代谢危险因素时,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外,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亦不容忽视。本文重点关注了炎症... 青年卒中一般指在18~50岁年龄段内发生的卒中,其发病率上升给我国带来了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负担。在探讨青年卒中的代谢危险因素时,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外,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亦不容忽视。本文重点关注了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这4种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对青年卒中的影响。炎症在青年卒中中的作用显著,与心源性脑栓塞这一重要病因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和凝血功能促进血栓形成,是有望预测卒中风险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其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高尿酸血症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联,增加了青年卒中的风险。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脑轴与青年卒中相互影响,其代谢产物如三甲胺N-氧化物和短链脂肪酸与卒中风险和预后相关。本文强调了深入研究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对青年卒中影响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按年龄分层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设计等。通过早期识别与控制这些代谢危险因素,可以为青年卒中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降低青年卒中的社会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残余代谢危险因素 炎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 肠道微生物群 青年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疾病修正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红梅 全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8-592,共5页
疾病修正治疗(disease-modifying therapy,DMT)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缓解期减少复发、改善预后的标准治疗。目前多种不同作用靶点和机制的DMT药物已在国内获批上市。随着对MS疾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MS治疗目标的不断... 疾病修正治疗(disease-modifying therapy,DMT)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缓解期减少复发、改善预后的标准治疗。目前多种不同作用靶点和机制的DMT药物已在国内获批上市。随着对MS疾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MS治疗目标的不断提高,多种新型药物也在积极开展临床试验,以追求更佳的疗效,更好的安全性。本文将对国内已获批DMT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介绍,并对几种新型DMT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疾病修正治疗 无疾病活动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MRN在诊断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CIDP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燕 王卫卫 +3 位作者 杨杨 赵彦胤 李雅洁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讨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诊断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的慢性炎性脱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2021年在我院确诊的CIDP患者29例,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分为脱髓鞘组及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在臂丛... 目的:探讨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诊断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的慢性炎性脱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2021年在我院确诊的CIDP患者29例,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分为脱髓鞘组及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在臂丛MRN图像上测量所有患者臂丛神经根(C5~C8)最大直径以及神经-肌肉T2WI信号强度比,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和组内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CIDP患者臂丛神经根最大直径大于脱髓鞘组,其中C5(P=0.011)、C6(P=0.046)、C8(P=0.001)神经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8神经根的最大直径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相应的阈值为4.36 mm。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CIDP患者C6(r=0.634,P=0.02)、C7(r=0.605,P=0.029)神经根最大直径与脑脊液蛋白水平呈中度正相关,C7神经根最大直径(r=-0.567,P=0.043)以及C8神经根的神经-肌肉T2WI信号强度比(r=-0.598,P=0.031)与发病年龄呈中度负相关。结论:臂丛MRN有助于识别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的CIDP患者,C8神经根的最大直径可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臂丛神经 轴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皮质肿胀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19
作者 张雯丽 葛炎 章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8-864,共7页
患者男性,46岁。主因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乏力1天,于2021年12月4日急诊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1天前(2021年12月3日)午餐时(约12∶00)饮用含枸杞、人参、桂皮和陈皮等成分的药酒(既往未饮用过)后,于16∶00出现头痛,表现为全头部... 患者男性,46岁。主因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乏力1天,于2021年12月4日急诊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1天前(2021年12月3日)午餐时(约12∶00)饮用含枸杞、人参、桂皮和陈皮等成分的药酒(既往未饮用过)后,于16∶00出现头痛,表现为全头部钝痛且难以忍受,伴情绪暴躁,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卧床休息,约21∶00家属发现其出现意识模糊,对答不切题,伴行走不稳,至次日清晨(约6∶00)仍神志不清,强呼唤可以睁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包涵体 神经元 神经变性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多系统萎缩小脑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8型1例
20
作者 张亚洁 陈科良 郁金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7-559,569,共4页
报道1例表现为多系统萎缩小脑型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8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8,SCA8)患者。该患者为57岁男性,病程4年,以头晕、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后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等表现。神经系统查体提示自主神... 报道1例表现为多系统萎缩小脑型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8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8,SCA8)患者。该患者为57岁男性,病程4年,以头晕、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后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等表现。神经系统查体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共济失调,颅脑核磁共振见脑干、小脑对称性萎缩及脑桥“十字征”。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TXN8OS的两个等位基因CTA/CTG重复次数异常增多,确诊为SCA8。治疗上予以改善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反应良好。SCA8为罕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异质性高。本报道旨在提示临床医师,SCA8也可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共济失调、脑桥“十字征”等类似多系统萎缩小脑型的特点,临床工作中要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8型 多系统萎缩小脑型 ATXN8OS基因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