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改善高LDL-C相关血小板活化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剑 陈乐闻 +4 位作者 倪唤春 温志超 高稳 顾小叶 罗心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口服阿托伐他汀对高LDL-C血症相关的血小板异常活化功能的改善作用,阐明他汀类药物降低临床事件的新机制。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于华山医院门诊就诊人群中,纳入LDL-C≥4.14mmol/L同时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1.7m... 目的探讨口服阿托伐他汀对高LDL-C血症相关的血小板异常活化功能的改善作用,阐明他汀类药物降低临床事件的新机制。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于华山医院门诊就诊人群中,纳入LDL-C≥4.14mmol/L同时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1.7mmol/L且未经调脂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从体检中心招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tion,MPAG),全血流式细胞检测法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选择素)和PAC-1(GpⅡbⅢa)水平。对患者予以标准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20mg/天),并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随访检测以上指标。结果 AT组共纳入40例,其中33例完成研究;对照组纳入并完成35例。两组人群基线资料(年龄、性别、BMI、吸烟史、血压、冠心病家族史、血糖)无明显差异;AT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下降(P<0.05);基线时AT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对照组相似(33.03%±15.87%vs.29.05%±17.75%,P=0.102),采用他汀治疗2个月后,AT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基线显著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治疗前AT组CD62p和PAC-1均高于对照组(1.72±0.96 vs.0.90±0.77,P<0.001;4.33±2.42 vs.2.63±2.03,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CD62p和PAC-1分别为0.85±0.72和1.50±1.07,与治疗前比较,两者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临床上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高LDL-C相关的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LDIL-C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AN序列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琳琳 李克 +5 位作者 付玏 汤伟军 谭德炎 付建辉 巴哈提.哈立亚 米娜瓦尔.依米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ESWAN序列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手术的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35例及其他类型病变39例。行常规MRI、增强T1 FLAIR及GEESWAN序列扫描,根据各种肿瘤内ITSS数目将其分级。结... 目的:探讨ESWAN序列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手术的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35例及其他类型病变39例。行常规MRI、增强T1 FLAIR及GEESWAN序列扫描,根据各种肿瘤内ITSS数目将其分级。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的ITSS分级具有显著差异;并且随着肿瘤级别增高,ITSS分级增高,提示星形细胞肿瘤随着级别的增高,其血管增殖及微出血相应增多。高ITSS分级(3级)可用于鉴别诊断GBM/HAT与淋巴瘤,但是不能鉴别GBM/HAT与颅内孤立性转移瘤。结论:通过ESWAN序列扫描,经ITSS分级检测,对星形细胞肿瘤的分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助于鉴别GBM/HAT和颅内孤立性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肿瘤 磁敏感加权成像 ESWAN 瘤内磁敏感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EPA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俊华 姜昊文 +3 位作者 关明 童仕俊 龚健 丁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编码受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跨膜蛋白基因——PMEPA1(transmembrane prostateandrogen induced RNA)的表达,预测前列腺癌非激素依赖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EPA1及GSTP1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 目的探讨一种编码受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跨膜蛋白基因——PMEPA1(transmembrane prostateandrogen induced RNA)的表达,预测前列腺癌非激素依赖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EPA1及GSTP1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及33例前列腺癌和1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STP1及PMEPA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下调。GSTP1在6.1%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在81.8%的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12.1%的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MEPA1在27.3%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27.3%的患者中表达下调,在45.4%的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统计分析表明,GSTP1的表达与年龄有关,与PSA、TNM分期、有无骨转移及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MEPA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是否有骨转移有关,而与年龄、PSA、TNM分期无显著关系。结论PMEPA1有可能作为区分临床预后较差的前列腺癌的分子学标记,但需要进一步做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MEPA1基因 GSTP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AN序列相位值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琳琳 李克 +3 位作者 付玏 汤伟军 谭德炎 付建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ESWAN序列相位值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的MR资料。在ESWAN序列相位图上直接选择肿瘤实质区域内ROI,测量肿瘤实质、其对侧正常脑组织同等面积ROI区域、瘤周2cm以内脑... 目的:探讨ESWAN序列相位值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的MR资料。在ESWAN序列相位图上直接选择肿瘤实质区域内ROI,测量肿瘤实质、其对侧正常脑组织同等面积ROI区域、瘤周2cm以内脑组织、其对侧脑组织同等面积ROI的相位值,分析各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相位值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上述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肿瘤实质相位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的级别具有密切关系;这种相位值的改变可能是由于星形细胞肿瘤内铁蛋白的沉积引起。结论:通过ESWAN序列扫描,经肿瘤实质相位值检测,对星形细胞肿瘤的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敏感加权成像 ESWAN 相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