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慎紫玉
孙俊龙
郑拥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88,共8页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肌少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癌症患者的恶病质状态相关。尽管肌少症与恶病质患者都存在肌肉损失,但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肌少症由衰老、内分泌、运动神经元缺失、恶病质、炎症、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导...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肌少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癌症患者的恶病质状态相关。尽管肌少症与恶病质患者都存在肌肉损失,但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肌少症由衰老、内分泌、运动神经元缺失、恶病质、炎症、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导致。肌少症与神经及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本文阐述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聚焦神经免疫学方向,剖析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肌少症
恶病质
神经免疫学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机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陶飞
顾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5,共4页
脑电图可以实时连续地记录大脑区域内局部神经元自发的、有节律的电活动,评价大脑功能状态,是一种监测大脑活动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认知功能以及意识状态等研究领域,为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丙泊酚在临床上应...
脑电图可以实时连续地记录大脑区域内局部神经元自发的、有节律的电活动,评价大脑功能状态,是一种监测大脑活动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认知功能以及意识状态等研究领域,为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丙泊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研究。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神经脑网络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回顾了常用全麻药物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特征性改变(包括功率谱、复杂度、微状态、功能连通性及脑网络拓扑特征改变)及相应的大脑功能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丙泊酚
意识消失
大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后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
37
3
作者
徐彦
陈茜
+4 位作者
陆建平
王姣锋
顾卫东
杨旅军
张细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观察术后苏醒室内低体温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术后测定1 105例择期手术患者在苏醒室内的体温,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苏醒室内低体温的总体发生率为22.0%(n=243)。...
目的观察术后苏醒室内低体温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术后测定1 105例择期手术患者在苏醒室内的体温,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苏醒室内低体温的总体发生率为22.0%(n=2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温度、出血量、输血量和输液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高龄、BMI<18.5、腔镜手术、手术时间>60 min、手术室内温度≤19.9℃、输液量>1 000 mL、出血≥100 mL和输血是围术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较高,需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低体温的危险因素需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低体温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海滨
李浪平
顾卫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05-410,共6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造成的疼痛。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机制的了解尚不深入,对患者存在的疼痛症状也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病理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造成的疼痛。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机制的了解尚不深入,对患者存在的疼痛症状也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定位、脑区联系等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通过对fMRI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fMRI在神经病性疼痛研究方面的作用及对未来治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触诱发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像学评价
5
作者
张洁
梁伟民
许迎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X线影像学诊断来评价不同深度的锁骨下置管的成功率,以及对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在60例患者中,经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后导管留置的长度1cm为A组,3cm为...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X线影像学诊断来评价不同深度的锁骨下置管的成功率,以及对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在60例患者中,经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后导管留置的长度1cm为A组,3cm为B组。导管内注入对比剂,用C臂机摄片评价导管位置;同时术后6h、12h、18h、24h作VAS评分。结果:从影像学看,对比剂在锁骨下区域分布出现条索状和非条索状两种形态,导管留置1cm的条索状出现率高,其置管成功率大于留置3cm,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镇痛方面,X线影像呈非条索状的患者镇痛前后VAS评分无明显下降,呈条索状的患者VAS评分大部分都下降。结论: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完善的围麻期镇痛,导管的置入深度将会直接影响患者镇痛的效果,而X线影像则能很好地为麻醉医师提供客观的诊断标准,明显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下入路
术后镇痛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式计算的心肺适能(CR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预测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
9
6
作者
殷欣
许智博
+3 位作者
钱福勇
张细学
刘松彬
顾卫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目的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和公式计算的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对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预测效能。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
目的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和公式计算的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对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预测效能。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择期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6MWD,记录相关临床资料。根据6MWD、年龄、性别、体重和静息心率计算CRF。根据是否发生有临床意义的PPCs,将患者分为PPCs组和非PPCs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6MWD和CRF预测PPC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最佳临界值,采用Z检验比较6MWD和CRF预测PP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161例患者,其中35例患者发生有临床意义的PPCs,发生率为21.7%。PPCs组的6MWD为(346.7±109.0)m,显著小于非PPCs组的(439.9±68.3)m(P<0.001)。PPCs组的CRF为(8.0±1.3)MET,显著低于非PPCs组的(10.1±1.2)MET(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MWD、年龄、静息心率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6MWD预测PPCs的最佳临界值为389 m,敏感度为68.6%,特异度为81.0%。公式计算的CRF预测PPCs的最佳临界值为9.27 MET,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76.2%。公式计算的CRF预测PPCs的AUC显著大于6MWD的AUC(Z=2.624,P=0.009)。结论公式计算的CRF预测上腹部大手术患者PPCs的效能显著优于单纯6MWD,公式计算的CRF可作为筛查上腹部大手术PPCs高危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分钟步行距离(6MWD)
心肺适能(CRF)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慎紫玉
孙俊龙
郑拥军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复旦大学
附属
华东医院
疼痛
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88,共8页
文摘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肌少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癌症患者的恶病质状态相关。尽管肌少症与恶病质患者都存在肌肉损失,但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肌少症由衰老、内分泌、运动神经元缺失、恶病质、炎症、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导致。肌少症与神经及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本文阐述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聚焦神经免疫学方向,剖析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肌少症
恶病质
神经免疫学
老年人
Keywords
malignant tumor
sarcopenia
cachexia
neuroimmunology
the elderly
分类号
R730.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机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陶飞
顾卫东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1286)。
文摘
脑电图可以实时连续地记录大脑区域内局部神经元自发的、有节律的电活动,评价大脑功能状态,是一种监测大脑活动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认知功能以及意识状态等研究领域,为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丙泊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研究。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神经脑网络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回顾了常用全麻药物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特征性改变(包括功率谱、复杂度、微状态、功能连通性及脑网络拓扑特征改变)及相应的大脑功能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脑电图
丙泊酚
意识消失
大脑功能
Keywords
Electroencephalography
Propofol
Loss of consciousness
Brain function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后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
37
3
作者
徐彦
陈茜
陆建平
王姣锋
顾卫东
杨旅军
张细学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复旦大学
附属
华东医院
手术室
复旦大学
附属
华东医院
科
教处
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2-307,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5411965300)~~
文摘
目的观察术后苏醒室内低体温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术后测定1 105例择期手术患者在苏醒室内的体温,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苏醒室内低体温的总体发生率为22.0%(n=2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温度、出血量、输血量和输液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高龄、BMI<18.5、腔镜手术、手术时间>60 min、手术室内温度≤19.9℃、输液量>1 000 mL、出血≥100 mL和输血是围术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较高,需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低体温的危险因素需进行有效预防。
关键词
围术期
低体温
发生率
危险因素
Keywords
perioperative period
hypothermia
incidence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614.27 [医药卫生—麻醉学]
R619.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海滨
李浪平
顾卫东
机构
上海交通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瑞金
医院
北院
麻醉
科
上海交通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瑞金
医院
卢湾分院
麻醉
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05-410,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15411965300)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540067)
文摘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造成的疼痛。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机制的了解尚不深入,对患者存在的疼痛症状也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定位、脑区联系等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通过对fMRI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fMRI在神经病性疼痛研究方面的作用及对未来治疗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触诱发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像学评价
5
作者
张洁
梁伟民
许迎华
机构
复旦大学
附属
华山
医院
麻醉
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文摘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X线影像学诊断来评价不同深度的锁骨下置管的成功率,以及对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在60例患者中,经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后导管留置的长度1cm为A组,3cm为B组。导管内注入对比剂,用C臂机摄片评价导管位置;同时术后6h、12h、18h、24h作VAS评分。结果:从影像学看,对比剂在锁骨下区域分布出现条索状和非条索状两种形态,导管留置1cm的条索状出现率高,其置管成功率大于留置3cm,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镇痛方面,X线影像呈非条索状的患者镇痛前后VAS评分无明显下降,呈条索状的患者VAS评分大部分都下降。结论: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完善的围麻期镇痛,导管的置入深度将会直接影响患者镇痛的效果,而X线影像则能很好地为麻醉医师提供客观的诊断标准,明显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关键词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下入路
术后镇痛
影像学
Keywords
Continuous brachial plexus block
Infraclavicular approach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X - ray imaging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式计算的心肺适能(CR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预测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
9
6
作者
殷欣
许智博
钱福勇
张细学
刘松彬
顾卫东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15411965300)
上海市卫计委课题(201540067)
申康专科疾病临床五新转化基金(16CR3063B)。
文摘
目的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和公式计算的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对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预测效能。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择期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6MWD,记录相关临床资料。根据6MWD、年龄、性别、体重和静息心率计算CRF。根据是否发生有临床意义的PPCs,将患者分为PPCs组和非PPCs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6MWD和CRF预测PPC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最佳临界值,采用Z检验比较6MWD和CRF预测PP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161例患者,其中35例患者发生有临床意义的PPCs,发生率为21.7%。PPCs组的6MWD为(346.7±109.0)m,显著小于非PPCs组的(439.9±68.3)m(P<0.001)。PPCs组的CRF为(8.0±1.3)MET,显著低于非PPCs组的(10.1±1.2)MET(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MWD、年龄、静息心率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6MWD预测PPCs的最佳临界值为389 m,敏感度为68.6%,特异度为81.0%。公式计算的CRF预测PPCs的最佳临界值为9.27 MET,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76.2%。公式计算的CRF预测PPCs的AUC显著大于6MWD的AUC(Z=2.624,P=0.009)。结论公式计算的CRF预测上腹部大手术患者PPCs的效能显著优于单纯6MWD,公式计算的CRF可作为筛查上腹部大手术PPCs高危患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6分钟步行距离(6MWD)
心肺适能(CRF)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
预测
Keywords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
cardiopulmonary fitness(CR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
prediction
分类号
R443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
慎紫玉
孙俊龙
郑拥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机制
陶飞
顾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术后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徐彦
陈茜
陆建平
王姣锋
顾卫东
杨旅军
张细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王海滨
李浪平
顾卫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像学评价
张洁
梁伟民
许迎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公式计算的心肺适能(CR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预测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能比较
殷欣
许智博
钱福勇
张细学
刘松彬
顾卫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