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杜艳萍 朱汉民 +2 位作者 李慧林 洪维 程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13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至我院骨质疏松科初诊并经过双能X线检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200例。从给入组对象处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起,3个月、6个月、12个月...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至我院骨质疏松科初诊并经过双能X线检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200例。从给入组对象处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起,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确定患者用药情况,对自行停药的患者询问其停药原因。此外,所有入组对象在初诊时完成患者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每次随访时完成有关疾病和药物评价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中的各项内容与患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自行停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停药率和原因不相同,1年内的累积停药率高达35.0%。与停药相关因素有教育程度、起病症状、骨质疏松家族史、服用5种以上其他药物、骨质疏松症状改善、服药是否方便、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价格。结论绝经后妇女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可通过增加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的了解和认知,加强老年病人用药的管理、对不同停药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识别停药高危人群来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治疗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WHI后精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慧林 朱汉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雌激素应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在许多雌激素应用的大型临床试验中人们对雌激素治疗利益与风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妇女健康倡议(WHI)后对雌激素应用引发了争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发表了激素补充治疗临... 雌激素应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在许多雌激素应用的大型临床试验中人们对雌激素治疗利益与风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妇女健康倡议(WHI)后对雌激素应用引发了争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发表了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国际绝经协会指南肯定雌激素治疗在预防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与减少骨折危险性;本文也阐述了许多国家骨质疏松指南中雌激素应用的地位;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症与绝经相关症状处方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治疗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骨质疏松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慧林 朱汉民 +1 位作者 程群 杜艳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A02期136-139,共2页
怀孕后骨质疏松症(postpregnacy osteoporosis)是中青年妇女在怀孕后合并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自1955年Nordin首次报告以来可能还未引起足够的注意,至今报告仅80余例。由于约40%的患者在怀孕后期的最后三个月内出现背痛、身高缩短等... 怀孕后骨质疏松症(postpregnacy osteoporosis)是中青年妇女在怀孕后合并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自1955年Nordin首次报告以来可能还未引起足够的注意,至今报告仅80余例。由于约40%的患者在怀孕后期的最后三个月内出现背痛、身高缩短等症状、且大多数患者又在第一胎产后3个月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密度(BMD)减少主要局限于轴心骨(椎体、髋部),而外周骨BMD常属正常范围,故又称为孕后或产后椎体骨质疏松症(postpregnacy spinal osteoporosis,PPSO),其与另一类也发生在孕后仅局限在髋部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改变的所谓孕期暂时性髋部骨质疏松(transient osteoporosis of the hip in pregnancy,OHP)相区别。鉴于国内未有报道,现将1例产后椎体骨质疏松症结合文献讨论予以报告,以期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骨质疏松症
全文增补中
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慧林 朱汉民 +6 位作者 程群 杜艳萍 洪维 唐雯菁 朱晓颖 张雪梅 薛思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1 227例和女性1 637例纳入本研究,按每10岁为1个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1 227例和女性1 637例纳入本研究,按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比较各组腰椎、髋部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1)BMD:年龄≥90岁男性组髋部各部位骨密度、男性80~89岁组、70~79岁组、60~69岁组腰椎与髋部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骨折发生率:至少1次骨折的发生率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女性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骨生物化学标志物:60~69岁组、70~79岁组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尿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肌酐(carboxy 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rea,CTX/cr)、尿吡啶啉/肌酐(pyridinoline/crea,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eoxypyridinoline/crea,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89岁组女性尿Pyd/Cr、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影响高龄老人骨密度和骨折发生率,性别对高龄老人骨代谢标志物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骨密度 骨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的双膦酸盐都一样吗?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群 朱汉民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69-376,共8页
双膦酸盐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治疗骨代谢性疾病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均含有共同的P-C-P的骨架结构,R侧链基团影响双膦酸盐的羟磷灰石结合活性及对破骨细胞的作用,所以各种双膦酸盐的不同特殊结构决定其抗骨吸收的效力。R侧链基团中的氮原子... 双膦酸盐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治疗骨代谢性疾病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均含有共同的P-C-P的骨架结构,R侧链基团影响双膦酸盐的羟磷灰石结合活性及对破骨细胞的作用,所以各种双膦酸盐的不同特殊结构决定其抗骨吸收的效力。R侧链基团中的氮原子增强双膦酸盐抑制焦膦酸法尼酯合成的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双膦酸盐结构的差异揭示了临床使用过程中它们的抗骨吸收活性和作用持续时间的差异,这种结构-功能的关系反映在临床观察结果中。许多大型临床试验发现各种双膦酸盐疗效的区别,如骨折干预试验(FIT)、利塞膦酸预防椎体骨折研究(VERT)和伊班膦酸预防椎体骨折研究(BONE)等,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利塞膦酸和阿仑膦酸具有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的能力,而伊班膦酸仅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对髋部和非椎体骨折的作用无足够的数据支持。不同双膦酸盐抗骨折作用的效力应该通过以骨折为研究终点的头对头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差异 焦膦酸法尼酯合成酶 抗骨折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类似物治疗对男性前列腺癌患者骨丢失的影响
6
作者 程群 朱汉民 +2 位作者 甘洁民 朱晓颖 张雪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GnRH类似物治疗对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患者骨量丢失、骨转换及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确诊前列腺癌患者33人,同年龄健康男性35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测定受试者腰椎2-4(L_(2-4))、左股骨颈(FN)、全髋(Total Hip)的骨密度及... 目的探讨GnRH类似物治疗对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患者骨量丢失、骨转换及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确诊前列腺癌患者33人,同年龄健康男性35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测定受试者腰椎2-4(L_(2-4))、左股骨颈(FN)、全髋(Total Hip)的骨密度及全身总骨量、体脂(Total fat mass)和肌肉(Totallean mass)含量,并检测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25OHD、尿Ⅰ型胶原C端交联物(CTX)等骨转换指标。结果前列腺癌GnRH类似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基线水平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各项指标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GnRH类似物治疗12个月后,血FSH、T、E_2分别下降了66.0%、87.5%和75.0%(P<0.01),血PSA水平下降100%(P<0.001);腰椎、股骨颈、全髋及全身骨量丢失率分别为-2.05%、-3.55%、-3.47%和-3.64%,与对照组相比各部位骨量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otal fat mass和Total lean mass变化率分别为+12.6%和-10.8%,与对照组相比lean mass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CTX/Cr和血250HD变化率分别为+54.71%和-43.75%,与对照组相比变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时骨转换标记物尿CTX/Cr的变化率与12个月时骨丢失率呈负相关。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GnRH类似物治疗后出现明显的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增加及身体脂肪肌肉成分的改变,对这些病人及时监测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骨量 骨转换 身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