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峰 贾瑱熙 +1 位作者 陈悦 张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38-2843,共6页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对学习超声技术有一定兴趣,但需要结合全科医生的社区工作场景和学科背景为其开发能帮助其快速、有效、高效学习的工具。目的开发一套简易的、适合社区全科医生使用的、用于指导规范使用便携式超声初筛式探查体表两个器...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对学习超声技术有一定兴趣,但需要结合全科医生的社区工作场景和学科背景为其开发能帮助其快速、有效、高效学习的工具。目的开发一套简易的、适合社区全科医生使用的、用于指导规范使用便携式超声初筛式探查体表两个器官(甲状腺和颈动脉)的超声探查服务规范。方法于2019年10月,通过个人深度访谈,形成探查流程,指导后续服务规范范围的框定;根据前一步确定的社区全科医生执行超声探查的流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内容梳理,形成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初稿;交参与前一轮流程开发的全科医生审核,形成审核后版本;组织项目组成员召开小组会议专题研讨,针对服务规范进行分块审核并修订,形成终稿。结果形成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各一份,社区全科医生对于规范中规定的需要进行的数据采集和判断工作感到焦虑,社区超声医师对社区全科医生执行服务规范中的内容有信心,但认为该服务能否收费会直接影响全科医生参与和持续参与的积极性。结论从修订意见反馈数量来看,第一轮文本基本达到制定目的,最终文本有应用价值。从服务规范修订过程中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超声医师的反馈来看,技术难度和工作绩效是未来落地执行的关键。执行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和漏筛带来的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之,满足和推进社区全科医生对超声技术的兴趣,首先,选择适合全科医生开展超声探查的部位是关键,需要考虑社区执业场景、技术操作时间、难度和风险;其次,进一步推行时,需要考虑绩效补贴及如何与家庭医生制度工作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超声探查 甲状腺 颈动脉 服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3
2
作者 陈林 陈悦 +5 位作者 庞芸 裘之瑛 柴启亮 朱隽 詹嘉 王海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93个乳腺占位性病变ABVS和二维灰阶超声影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ABVS与二维灰阶超声的诊断效果。结果 ABVS可显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冠...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93个乳腺占位性病变ABVS和二维灰阶超声影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ABVS与二维灰阶超声的诊断效果。结果 ABVS可显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冠状面形态特征、内部细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ABVS检出乳腺病灶数(87个)明显多于常规超声(78个,P<0.05),并且ABVS诊断准确率(83/87,95.4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67/78,85.90%,P<0.05)。结论 ABVS能为乳腺占位性病变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在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方面可发挥更多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容积扫描 乳腺 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质区域自动选取的各向异性扩散超声图像去噪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俊 汪源源 +2 位作者 陈悦 余锦华 庞芸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2-1321,共10页
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器扩散参数的方法,以提高滤波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首先,使用最大类间方差二值化算法确定超声图像的最优二值化阈值,并将该阈值作为区域均匀性标准对超声图像进行四叉树分解。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器扩散参数的方法,以提高滤波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首先,使用最大类间方差二值化算法确定超声图像的最优二值化阈值,并将该阈值作为区域均匀性标准对超声图像进行四叉树分解。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从分解结果中取出所有当前最大分块,根据最优同质区域分块判决依据进行优选。最后,使用最优同质区域选取结果计算扩散参数,对超声图像进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斑点降噪各向异性扩散(SRAD)和细节保留各向异性扩散(DPAD)两种典型的自动选取扩散参数方法,能在显著减少运算时间的同时使平均图像佳数较前两种方法分别提高0.029和0.129。本方法避免了对人工同质区域选取的依赖,可准确计算扩散参数,在噪声消除和边缘保护上达到有效的平衡,是一种有效的超声图像降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斑点噪声 图像滤波 同质区域 各向异性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阶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林 陈悦 +4 位作者 詹嘉 柴启亮 朱隽 方靓 陈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对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共97个病灶的术前灰阶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将肿块分为良性、可能良性、不能确定、可能恶性和恶性5级,分别与病理...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对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共97个病灶的术前灰阶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将肿块分为良性、可能良性、不能确定、可能恶性和恶性5级,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灰阶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肿块ROC曲线下面积(0.81)小于灰阶超声(0.89,P<0.01),而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肿块ROC曲线下面积(0.95)大于单独灰阶超声(2.51,P<0.05)及超声弹性成像(4.43,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灰阶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11
5
作者 詹嘉 朱绫琳 +3 位作者 朱隽 柴启亮 陈林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比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对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8个结节进行UE及ARFI检测,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应用ROC曲线评价UE和ARF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比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对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8个结节进行UE及ARFI检测,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应用ROC曲线评价UE和ARF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UE诊断甲状腺结节ROC曲线下面积(0.78)小于ARFI(0.95,P<0.01)。结论 ARFI对诊断甲状腺结节比UE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声脉冲辐射力 甲状腺结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在浅表组织中的拓展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悦 陈林 +5 位作者 朱隽 庞芸 裘之瑛 张林林 周建桥 詹维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在乳腺以外浅表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98处浅表病变行常规灰阶超声(CGUS)和ABVS检查,以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为标准,评价所有病例的ABVS表层冠状面图像特征,并与CGUS图像特征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在乳腺以外浅表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98处浅表病变行常规灰阶超声(CGUS)和ABVS检查,以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为标准,评价所有病例的ABVS表层冠状面图像特征,并与CGUS图像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包括25例34处肢体动脉或静脉病变、32例39处浅表软组织肿块及25例25处腹外疝。ABVS表层冠状面图像对88处(88/98,89.80%)病变内部结构的显示优于CGUS(P=0.002),96处(96/98,97.96%)病变形态、范围与毗邻关系的显示优于CGUS(P<0.001)。结论 ABVS表层冠状面图像在显示病变范围、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关系方面体现出良好价值,可弥补传统超声切面信息的不足,其临床应用范围将由此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容积扫描 冠状面 浅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硬度评分系统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燕 金佳美 +2 位作者 陈林 陈悦 詹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硬度评分系统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个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术前分别行实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测定其硬度。在此基础上,以...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硬度评分系统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个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术前分别行实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测定其硬度。在此基础上,以联合硬度评分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硬度进行评定,以硬度为依据,对甲状腺TI-RADS分类进行校正,以最终病理为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校正前后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TI-RADS分类校正前后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40.50%(32/79)、92.30%(24/26)、94.11%(32/34)、33.80%(24/71)、53.33%(56/105)和73.41%(58/79)、88.46%(23/26)、95.08%(58/61)、52.27%(23/44)、77.14%(81/1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85,P<0.001)。结论联合硬度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联合硬度评分系统 弹性成像技术 声脉冲辐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术前诊断腹壁切口疝 被引量:9
8
作者 方靓 陈悦 +3 位作者 陈林 庞芸 裘之瑛 朱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39-17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成像系统(AVSS)在切口疝修补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灰阶及自动容积扫描对59例76个腹壁切口疝病灶进行检查。结果 AVSS检出76个病灶,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63个,P〈0.05)。AVSS及二维灰阶超声测量疝囊的...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成像系统(AVSS)在切口疝修补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灰阶及自动容积扫描对59例76个腹壁切口疝病灶进行检查。结果 AVSS检出76个病灶,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63个,P〈0.05)。AVSS及二维灰阶超声测量疝囊的长径范围分别为17.1~149.3 mm及19.4~136.8 mm,宽径范围分别为21.5~153.5mm及26.3~142.6 mm。59例中,小切口疝28例;中切口疝24例;大切口疝7例;孤立性切口疝53例,多发性切口疝6例。AVSS对多发性切口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P〈0.05)。AVSS可显示疝气冠状切面疝囊大小、疝环大小以及两者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超声AVSS能够为临床医师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和选择补片提供真实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容积扫描 切口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林 陈悦 +4 位作者 詹维伟 周建桥 方靓 万敏 王慧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8-16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SAT患者和7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甲状腺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65例SAT患者中,双侧病灶19例,单侧病灶41例,峡部单独病灶5例;多发病灶35例,单发病灶者30例。所有患者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SAT患者和7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甲状腺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65例SAT患者中,双侧病灶19例,单侧病灶41例,峡部单独病灶5例;多发病灶35例,单发病灶者30例。所有患者超声均表现为低回声,病灶内或周边有血流信号者59例,颈部显示异常淋巴结12例,其中异常淋巴结显示血流信号5例。与正常组比较,SAT患者患侧甲状腺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和峡部增厚(P均<0.05),患侧甲状腺上动脉血流收缩期峰速度增快(P<0.05)。超声动态随访36例,治疗后全部病灶逐渐减少、缩小,其中5例完全消退。结论超声诊断SAT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炎 亚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隽 陈悦 +4 位作者 朱绫琳 庞芸 陈林 詹嘉 柴启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AVS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患者、45条下肢曲张静脉进行传统矢状面横切、纵切扫查和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扫描,获得容积成像信息,观察并重点对表皮冠状面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自...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AVS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患者、45条下肢曲张静脉进行传统矢状面横切、纵切扫查和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扫描,获得容积成像信息,观察并重点对表皮冠状面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自动容积断层扫描显示45条曲张下肢静脉中,35条为单纯静脉曲张,7条合并瘤样扩张,5条伴有节段性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条同时伴瘤样扩张和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均在AVSS表皮冠状面成像上清晰显示。AVSS纡曲静脉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P<0.001)。结论超声AVSS可以整体直观评估下肢静脉的发病情况,结合传统彩色超声判断静脉瓣功能可为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曲张 超声检查 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的腹壁手术切口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俊 文乐 +3 位作者 汪源源 张榆锋 陈悦 陈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3-27,共5页
切口疝是发生于原手术切口区域的腹壁缺损,手术切口的准确定位对于切口疝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腹壁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的手术切口检测算法,可辅助医生快速定位切口疝病灶区域。算法首先采用斑点降噪各向异性扩散算... 切口疝是发生于原手术切口区域的腹壁缺损,手术切口的准确定位对于切口疝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腹壁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的手术切口检测算法,可辅助医生快速定位切口疝病灶区域。算法首先采用斑点降噪各向异性扩散算法对冠状面超声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再进行图像预处理操作以减少算法运算量,提高算法执行效率;最后通过边缘检测、最大距离筛选和线性拟合操作获得原手术切口的直线方程。结果表明:算法拟合的手术切口直线与实际手术切口位置非常接近,拟合效果好,精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三维超声 冠状面图像 腹壁手术切口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纤维化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芸 陈林 +1 位作者 詹嘉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5-445,共1页
患者男,69岁,偶感腰部隐痛半年余,进行性加重1个月;高血压病史30余年,长期不规律服用各种降压药,目前血压110~120 mmHg/80~90mmHg;10年前因胃癌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否认家族疾病史。查体: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双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 患者男,69岁,偶感腰部隐痛半年余,进行性加重1个月;高血压病史30余年,长期不规律服用各种降压药,目前血压110~120 mmHg/80~90mmHg;10年前因胃癌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否认家族疾病史。查体: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双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沉50mm/h,C反应蛋白(-)。超声:双肾大小形态正常、结构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膜后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容积断层成像诊断肺癌腹壁转移瘤1例
13
作者 朱隽 陈林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8-868,共1页
患者男,56岁。因扪及右中腹壁肿块1周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腹壁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腹壁肌层浸润或转移性低分化恶性肿瘤。5个月后于我院接受PET/CT检查,右上肺见FDG代谢异常增高团块影,考虑原发性恶性病变可能性大;肝内多发低密度灶伴... 患者男,56岁。因扪及右中腹壁肿块1周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腹壁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腹壁肌层浸润或转移性低分化恶性肿瘤。5个月后于我院接受PET/CT检查,右上肺见FDG代谢异常增高团块影,考虑原发性恶性病变可能性大;肝内多发低密度灶伴FDG代谢异常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腹壁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三维超声图像无探头耦合区域的计算机辅助排除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柳 吴俊 +4 位作者 陈悦 陈林 罗华友 孙亮 舒若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7期113-116,共4页
自动化三维超声成像时,只有在探头和皮肤间存在良好耦合接触的区域才能形成有效超声信号。通过构建一个二维冠状面图像掩模实现了对非耦合区域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排除。算法首先通过分别对多帧连续和间断的二维冠状面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 自动化三维超声成像时,只有在探头和皮肤间存在良好耦合接触的区域才能形成有效超声信号。通过构建一个二维冠状面图像掩模实现了对非耦合区域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排除。算法首先通过分别对多帧连续和间断的二维冠状面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点做均值处理,得到冠状面均值图像;然后分别将对连续和间断冠状面做均值处理后的图像使用双峰阈值分割法进行阈值处理,得到二值图像,再使用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对二值图像进行处理,在处理后的两张二值图像中选择最优二值图像作为掩模图像;最后使用掩模图像对待处理冠状面图像的非耦合区域进行排除并使用伪彩色显示冠状面耦合区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实现对自动化三维乳腺超声(ABUS)数据无探头耦合区域的自动排除,能有效避免后续图像处理过程对非耦合区域的无效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三维超声 非耦合区域 图像掩模 伪彩色处理 排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舌根部异位甲状腺合并结节形成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淑英 柴启亮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09-2209,共1页
患者女,49岁,无任何不适.体检发现血清FT3。FT4正常,TSH偏高。超声:颈前正常甲状腺位置未见正常甲状腺结构,皮下组织及肌肉层次结构清楚,气管、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未见异常。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小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靓 王文平 +4 位作者 陈悦 黄备建 毛枫 董怡 朱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23,629,共7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3例患者共81个肝小血管瘤先后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肝小血管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注射对比剂后,全部8...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3例患者共81个肝小血管瘤先后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肝小血管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注射对比剂后,全部81个肝小血管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60个表现为超声造影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21个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所有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均呈现填充的增强过程。64个病灶(79.0%)在门脉期或延迟期呈完全填充,17个病灶(21.0%)呈不完全填充。门脉期及延迟期呈高回声改变者56个,等回声改变者20个,低回声改变者5个。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肝小血管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7.8%(63/81)和96.3%(7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肝小血管瘤的动态增强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肝小血管瘤 增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冠状面特征联合超声BI-RADS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迎春 陈林 +3 位作者 庞芸 王燕 裘之瑛 陈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特征联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US-BI-RADS)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分析253例331个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肿块ABVS横切面、纵切面和冠状面图像特征,首先根据第五版BI-RADS的超声词典,做出BI-R...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特征联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US-BI-RADS)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分析253例331个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肿块ABVS横切面、纵切面和冠状面图像特征,首先根据第五版BI-RADS的超声词典,做出BI-RADS分类诊断;然后根据ABVS冠状面特征对US-BI-RADS分类进行调整。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ABVS冠状面特征联合US-BI-RADS和US-BI-RADS分类诊断乳腺肿块的ROC曲线,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ABVS冠状面特征联合US-BI-RADS诊断乳腺癌的AUC(0.906)大于单独US-BI-RADS(0.846)(P<0.000 1);ABVS冠状面特征联合US-BI-RADS诊断和单独US-BI-RADS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均为BI-RADS 4a,敏感性(91.30%v.s. 89.67%)无统计学差异(P=0.594),但前者特异性(80.95%)明显高于后者(70.75%)(P=0.041)。结论:ABVS冠状面"汇聚征"、"虫噬征"和"中-高回声边界"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特征性,ABVS冠状面特征联合US-BI-RADS可以明显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分类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显像技术在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金佳美 詹嘉 +3 位作者 刁雪红 柴启亮 王海尔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5-182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显像(SMI)技术对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及CEUS鉴别诊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及恶...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显像(SMI)技术对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及CEUS鉴别诊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及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准确率。并以CEUS为金标准,分析淋巴结内微血管分布类型。结果62例患者共76枚浅表肿大淋巴结,其中良性淋巴结21枚,淋巴瘤32枚,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23枚。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与CEUS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χ^2=7.91、14.04,P=0.021、0.005),而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与CEU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05)。CDFI及SMI与CEUS对淋巴结内微血管分布类型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0.672、0.793)。结论 SMI与CEUS对判断淋巴结内微血管分布类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浅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超微血管显像 超声检查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和运动同步性的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璐 陈悦 +2 位作者 陈林 朱隽 詹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0-2044,共5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运动同步性。方法选择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CAG结果分为正常组(30例)、CAG阳性组[单支病变亚组(27例)及多支病变亚组(33例)]。采集...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运动同步性。方法选择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CAG结果分为正常组(30例)、CAG阳性组[单支病变亚组(27例)及多支病变亚组(33例)]。采集右侧颈总动脉短轴二维图像,运用VVI脱机软件分析,测得血管短轴6个壁最大运动速度(Vmax)、最大应变(Smax)、最大应变率(SRmax)及最大位移(Dmax),并测量血管各壁的径向速度(Tvr)、环向应变(Tsc)、环向应变率(Tsrc)、径向位移(Tdr)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r-SD、Tsc-SD、Tsrc-SD、Tdr-SD)及最大差值(Tvr-max、Tsc-max、Tsrc-max、Tdr-max)。结果①多支病变亚组颈总动脉各壁Vmax、Smax、SRmax、Dmax均小于正常组及单支病变亚组(P<0.05);②单支及多支病变亚组Tvr-SD、Tsc-SD、Tsrc-SD、Tdr-SD、Tvr-max、Tsc-max、Tsrc-max及Tdr-max均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VVI技术是检测颈总动脉弹性和运动同步性的可靠方法,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颈动脉 冠状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肌扭转运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音佳 陈悦 黄国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肌的旋转运动及扭转特征。方法病例组为24例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中室间隔和左心室前、侧壁增厚归为病例组1,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归为病例组2;正常对照组为4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GEViv...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肌的旋转运动及扭转特征。方法病例组为24例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中室间隔和左心室前、侧壁增厚归为病例组1,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归为病例组2;正常对照组为4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GEVivid7超声诊断仪,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脱机分析得到不同水平、不同节段的旋转角度、旋转速度及扭转角度,计算舒张早期解旋率。结果病例组乳头肌水平旋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趋向于逆时针方向,且病例组2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旋转运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1、病例组2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早期解旋率分别为(0.22±0.11)%/ms、(0.23±0.08)%/ms、(0.43±0.19)%/ms,病例组1和病例组2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不同的表现型其左心室扭转及旋转运动表现不同;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及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性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