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与青年人姿势控制能力的差异
1
作者 段林茹 郑洁皎 +1 位作者 郑拥军 丁建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6-852,共7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运动控制的差异。方法 2022年7月至2025年2月,在华东医院招募健康老年人(老年组)和青年人(青年组)各30例,采用计算机动态姿势描记系统进行感觉统合测试,记录6种条件下的平衡得分、平衡综合分和策略...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运动控制的差异。方法 2022年7月至2025年2月,在华东医院招募健康老年人(老年组)和青年人(青年组)各30例,采用计算机动态姿势描记系统进行感觉统合测试,记录6种条件下的平衡得分、平衡综合分和策略得分,并通过不同站立条件分析维持平衡时的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结果 老年组在睁眼/支撑面不稳、闭眼/支撑面不稳、视觉干扰/支撑面不稳条件下的平衡分显著低于青年组(t >3.887, P<0.001),平衡综合分显著低于青年组(t=5.603, P<0.001)。老年组视觉、前庭觉得分显著低于青年组(t > 3.815, P<0.001),在6种条件下策略得分均低于青年组(t > 2.496, P<0.05)。结论 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姿势控制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维持平衡时利用视觉和前庭觉的能力下降,且无法有效应用踝策略和髋策略保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姿势控制 平衡 感觉系统 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康复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媚媚 郑洁皎 +2 位作者 徐友康 章丽莉 杨玉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呼吸康复是一项个体化、多学科、全球性的干预措施,涵盖评估、计划和处方制定、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多项内容,为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增加参与度、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1])。尽... 呼吸康复是一项个体化、多学科、全球性的干预措施,涵盖评估、计划和处方制定、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多项内容,为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增加参与度、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1])。尽管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处已得到公认,然而我国呼吸康复起步较晚,相比神经及骨科康复发展滞后,临床对呼吸康复的认识不足,理想的康复处方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患者参与率低、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 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功能障碍 间质性肺病 患者参与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系统疾病 骨科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肌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甜甜 安丙辰 郑洁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4-1417,共4页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髋关节肌训练以其操作简便、无创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髋关节肌训练对膝关节内侧间室负荷、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膝关节周围肌群肌电信号等产生影响,强的髋关节外展肌还能降低关...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髋关节肌训练以其操作简便、无创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髋关节肌训练对膝关节内侧间室负荷、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膝关节周围肌群肌电信号等产生影响,强的髋关节外展肌还能降低关节软骨恶化的风险,从而导致膝关节受力改变,进一步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将从生物力学模拟以及肌电信号的角度对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髋关节肌训练 膝关节内收力矩 内侧间室负荷 关节软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4
作者 王雪强 郑依莉 +3 位作者 胡浩宇 张娟 郑洁皎 陈佩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2-676,共5页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费用最高和造成功能障碍最多的问题之一。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已成为腰痛的评估和康复治疗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国际上临床最常用的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费用最高和造成功能障碍最多的问题之一。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已成为腰痛的评估和康复治疗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国际上临床最常用的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和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本文对常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的临床康复应用、信效度和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功能障碍 评估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潘毓健 徐国会 +2 位作者 郑洁皎 夏汶 杨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NF。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 目的探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NF。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静态平衡测定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睁眼与闭眼模式下,观察组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PNF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运动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与膝关节伸、屈肌群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安丙辰 郑洁皎 沈利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症状及病变阶段与膝关节伸、屈肌群肌力的相关性,探讨KOA患者肌力训练的关键肌群。方法社区募集健康老年人、单膝KOA患者、双膝KOA患者共99位志愿者,应用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WOMAC评分... 目的通过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症状及病变阶段与膝关节伸、屈肌群肌力的相关性,探讨KOA患者肌力训练的关键肌群。方法社区募集健康老年人、单膝KOA患者、双膝KOA患者共99位志愿者,应用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WOMAC评分、6 min步行测试、CS-30测试,分析志愿者膝关节伸、屈肌群峰力矩与KOA症状、全身有氧运动能力、关节功能等的相关性。结果单膝KOA组患者患侧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显著低于健侧。双膝KOA组患者症状严重侧和症状较轻侧膝关节伸、屈肌群等速峰力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膝KOA组患者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显著低于健康组。KOA患者膝关节伸、屈肌群等速峰力矩与CS-30测试、6 min步行测试均呈正相关,均与年龄呈负相关;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与WOMAC评分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项呈负相关。结论膝关节伸、屈肌群均与KOA相关,KOA康复过程中不仅需重视股四头肌等伸肌群的训练,而且要兼顾腘绳肌、腓肠肌等屈肌群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伸屈肌 肌力 等速峰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其与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雪强 俞卓伟 +3 位作者 刘静 郑洁皎 曾德铭 陈千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对比老年人左右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和左右两侧峰力矩之间的差异,分析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其肌力的相关性。方法:在Biodex System3等速系统上用被动复位测试法测试53名正常老年人(其中男23名、女30名;平均年龄66.2±5.1岁)... 目的:对比老年人左右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和左右两侧峰力矩之间的差异,分析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其肌力的相关性。方法:在Biodex System3等速系统上用被动复位测试法测试53名正常老年人(其中男23名、女30名;平均年龄66.2±5.1岁)的踝关节本体感觉,本研究以被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代表。同时采用Biodex System3等速系统对踝关节屈肌、伸肌肌群在30°/s的角速度下进行向心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为各肌群的峰力矩与相对峰力矩。结果:①左侧踝关节复位的绝对误差角度小于右侧踝关节(P=0.011);②左侧踝关节屈肌、伸肌的峰力矩都小于右侧踝关节(P<0.001),左侧踝关节伸肌的相对峰力矩小于右侧踝关节(P<0.001);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和肌力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左侧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优于右侧踝关节,而左侧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均小于右侧踝关节,老年人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与肌力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峰力矩 复位测试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习惯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洁皎 赵尚敏 +2 位作者 陈秀恩 陆佩芳 徐国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73-73,共1页
目的研究影响平衡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平衡功能测试仪对37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平衡功能检测,并按其平时运动习惯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平时运动少的老年人在闭眼模式时,重心轨迹长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均长于睁眼模式(P<0.05);且在... 目的研究影响平衡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平衡功能测试仪对37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平衡功能检测,并按其平时运动习惯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平时运动少的老年人在闭眼模式时,重心轨迹长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均长于睁眼模式(P<0.05);且在睁眼和闭眼模式下,均长于运动均多的老年人(P<0.05)。结论经常运动的老人平衡功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平衡 运动 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9
作者 董璐 周洁 徐国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在我国,跌倒位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也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本文从跌倒危险因素及特征、护理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护理干预手段。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护理 住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郑洁皎 俞卓伟 +2 位作者 夏汶 徐国会 胡佑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横断面的设计来评价44例脑卒中患者接受PNF收缩-放松-拮抗肌收缩(PNF-CRAC)技术训练前后患者膝关节肌肉的sEMG信号。结果PNF-C...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横断面的设计来评价44例脑卒中患者接受PNF收缩-放松-拮抗肌收缩(PNF-CRAC)技术训练前后患者膝关节肌肉的sEMG信号。结果PNF-CRAC技术具有很好的兴奋扩散作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膝主动肌的兴奋性和运动控制能力。结论PNF-CRAC技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运动控制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伸肌力与静态平衡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国会 郑洁皎 陈秀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双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屈伸肌力与静态平衡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仪和静态平衡测定仪对59例老年KOA患者(KOA组)和50例非KOA患者(对照组)进行膝关节肌力和静态平衡功能定量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双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屈伸肌力与静态平衡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仪和静态平衡测定仪对59例老年KOA患者(KOA组)和50例非KOA患者(对照组)进行膝关节肌力和静态平衡功能定量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低速向心模式下,KOA组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力矩加速能均降低(P<0.05),而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力矩比值升高(P<0.05);在闭眼模式下与对照组相比,KOA组轨迹长度、轨迹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显著升高(P<0.01);在KOA组,与睁眼模式相比,闭眼模式下轨迹长度、轨迹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明显升高(P<0.05);KOA组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力矩比和单位面积轨迹长升高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KOA患者膝屈伸肌群肌力下降,静态平衡功能也随之下降,其中屈伸肌力不同步性降低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等速肌力 静态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引起跌倒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延延 安丙辰 郑洁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5-1288,共4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下降;这些认知功能下降与跌倒密切相关;同时认知功能障碍者常伴有步速减慢、步宽增大等步态异常,易引起跌倒。
关键词 脑卒中 老年 认知障碍 跌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高建红 朱小烽 +2 位作者 郑洁皎 陈秀恩 魏珊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2,共6页
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最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之一,多见于运动人群,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2—3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髌前、髌后或髌周的疼痛,或伴有髌股关节内的摩擦音、打软腿、关节肿胀等症状,疼痛症状尤其... 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最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之一,多见于运动人群,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2—3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髌前、髌后或髌周的疼痛,或伴有髌股关节内的摩擦音、打软腿、关节肿胀等症状,疼痛症状尤其在上下楼梯、久坐、下蹲、跑、跳等功能性的活动时加重[1-2],不仅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增加康复医疗成本的支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运动干预 病因机制 临床症状 膝关节疾病 关节肿胀 上下楼梯 疼痛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跌倒预防策略性靶向训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斌 王正 +3 位作者 郑洁皎 徐国会 徐悦莹 王雪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索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本体感觉训练和下肢协调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群平衡协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 目的探索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本体感觉训练和下肢协调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群平衡协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训练及下肢协调性训练。康复训练前及训练1个月后,通过静态平衡测试仪和Berg平衡功能测试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平衡功能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下降(P<0.001),而Berg评分显著上升(P<0.001)。结论空间位置觉训练、认知注意力训练和下肢协调性训练可增加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跌倒 预防 策略性靶向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吞咽任务态前额叶皮质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晨晨 陈秀恩 +2 位作者 郑洁皎 江紫辉 伍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2-1378,共7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研究不同吞咽任务态前额叶皮质激活情况。方法:纳入19例健康成人受试,在fNIRS采集过程中执行经注射器小口吞咽及经吸管连续吞咽任务,分析不同吞咽任务态前...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研究不同吞咽任务态前额叶皮质激活情况。方法:纳入19例健康成人受试,在fNIRS采集过程中执行经注射器小口吞咽及经吸管连续吞咽任务,分析不同吞咽任务态前额叶皮质激活模式的差异。结果:在执行小口吞咽任务态,前额叶中显著激活的亚区为双侧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ventrolateral prefrontal,VLPFC);执行连续吞咽任务态,前额叶中显著激活的亚区为右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双侧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及双侧的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其中右侧额极区(frontopolar prefrontal cortex,FPC)激活呈边缘化显著。经配对t检验发现,连续吞咽任务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及右侧额极区(FPC)中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小口吞咽任务(P<0.05)。结论:fNIRS可应用于吞咽相关的脑功能研究。前额叶参与吞咽过程,并且以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方式吞咽时会激活更多的前额叶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前额叶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慢性病患者整体功能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悦莹 郑洁皎 +5 位作者 夏汶 李勇 徐国会 段林茹 曲冰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3-999,共7页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临床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分析慢性病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方法受试者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东医院-静安区康复医联体接受康复治疗的346例慢性病患者,使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临床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分析慢性病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方法受试者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东医院-静安区康复医联体接受康复治疗的346例慢性病患者,使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评估者量表进行评价,2周后进行重测评价。根据临床康复实际使用情况,为提升功能测量的精度,评价时在领域二“活动性”中增加“搬运、移动和操纵物品”项目,在领域三“自我照护”中增加“身体护理”“如厕”项目,在领域四“与他人相处”中增加“建立正式社会人际关系”项目,整个量表共40个项目。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含增加4条项目)的内容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81,重测信度Pearson系数为0.977(P<0.001)。该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项潜在变量和相应的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710~0.960间,标准误介于0.023~0.066间;卡方自由度比值<5,近似误差均方根<0.1,标准化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8,比较拟合指数、常规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递增拟合指数、非范拟合指数均>0.9;各观察变量信度系数均>0.5,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均>0.6,各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数萃取量均>0.5,P<0.001,标准化残差绝对值均<3,修正指标均<4,内在结构适配度较好。不同慢性病患者量表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0.21,P<0.001)。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适用于慢性病患者整体功能状态评估,各测量项目(包括新增的4条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内容信度和结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足位坐-站转移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抬离瞬间下肢负重和关节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雪娇 刘翠鲜 +1 位作者 郑洁皎 荣积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33-433,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足位条件下坐-站转移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抬离瞬间下肢负重和关节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通过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100 Hz,6摄像头)和Bertec三维测力台(1500 Hz,2块),采集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自然足位(SPO)、对称足位(...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足位条件下坐-站转移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抬离瞬间下肢负重和关节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通过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100 Hz,6摄像头)和Bertec三维测力台(1500 Hz,2块),采集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自然足位(SPO)、对称足位(SYM)、患足置后(ASY)和健足抬高(STP)4种条件下的下肢负重不对称性(WBASY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下肢负重 足位 三维测力台 关节力学 不对称性 摄像头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雪强 胡浩宇 +3 位作者 郑依莉 郑洁皎 张娟 陈佩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成年人健康最常见的问题,且发病呈现年轻化、严重化和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表明: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4%,其中慢性腰痛为23%,致残率达11%-12%。腰痛不仅影响健康、生存质量与工作,也造成沉重医疗...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成年人健康最常见的问题,且发病呈现年轻化、严重化和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表明: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4%,其中慢性腰痛为23%,致残率达11%-12%。腰痛不仅影响健康、生存质量与工作,也造成沉重医疗负担与间接社会成本。鉴于腰痛常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性,如何有效地治疗腰痛,一直以来是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训练治疗 全身振动 流行病学 生存质量 社会成本 医疗负担 医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秀恩 郑洁皎 +1 位作者 庄霁雯 段林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两组... 目的:探讨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进行BBS、SOT、LOS、MoCA、认知注意力等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BBS、SOT综合得分、Ⅴ模式和Ⅵ模式得分、重心移动速度、端点行程、最大偏移、方向控制、Mo CA总分、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延迟记忆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反应时、连线用时、连线错误个数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BBS、SOT综合得分、端点行程提高,反应时和错误数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SOT综合得分、最大偏移、方向控制、连线用时、连线错误数、视空间/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对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卒中 Stroop范式 躯干控制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背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荣积峰 郑洁皎 +4 位作者 邓梅葵 吴雪娇 姚雅琦 刘佩全 张北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腰背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20mins的基础上,增加腰背肌抗阻训练20mins;对... 目的:探讨腰背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20mins的基础上,增加腰背肌抗阻训练20mins;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40mins。两组每日训练1次,每周5次,持续3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下肢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lower extremity,FMA-L)、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MWS)和站起-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下肢Fugl-Meyer量表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站起-走计时测试均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试验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下肢Fugl-Meyer量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站起-走计时测试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腰背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 抗阻训练 脑卒中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