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病灶清除手术治疗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1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曹烨 宋言峥 +3 位作者 李垒 司炎辉 刘保池 王旭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用经典病灶清除术治疗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采用经典病灶清除手术,对手术效果进... 目的探讨用经典病灶清除术治疗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采用经典病灶清除手术,对手术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4例患者无死亡及心、肺、肝、肾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104例患者中90例是第一次手术,术后切口1期愈合82例,1期愈合率91.1%(82/90),余8例经换药引流愈合,未在同一侧进行第二次手术。外院(指第三家医院)转来的14例患者中,分别在对侧行病灶清除,原刀口行窦道切除术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血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椎体呈骨性融合者65例,纤维融合者39例。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X线复查显示椎体均呈骨性融合,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谨慎对待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经典病灶清除手术治疗复杂复合性脊柱结核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外科学 外科手术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B-S”分类法与耐多药肺结核手术适应证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宋言峥 王旭 +1 位作者 卢水华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LTB-S"分类法在耐多药肺结核手术适应证方面的价值,以减少肺结核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方法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为依据,建立一套简单实用的"LTB-S"最佳手术... 目的探讨"LTB-S"分类法在耐多药肺结核手术适应证方面的价值,以减少肺结核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方法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为依据,建立一套简单实用的"LTB-S"最佳手术时机判断系统,将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Ⅰ类(绝对手术适应证)、Ⅱ类(相对手术适应证)、Ⅲ类(无手术适应证)。同时选择现有的已手术的27例肺结核手术患者进行验证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Ⅰ类8例,Ⅱ类17例,Ⅲ类2例,符合"LTB-S"最佳手术时机判断原则的Ⅰ类患者无并发症发生,Ⅱ类和Ⅲ类患者各出现2例手术并发症,其中Ⅲ类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2/2)。随访4个月至12年,2例Ⅲ类患者未治愈,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LTB-S判断系统有助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最佳手术适应症的判断,具有实用的临床价值,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外科学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外科手术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合并大量腹腔积液的腹壁疝修补四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保池 陈辉 +1 位作者 刘立 李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垒 张磊 刘保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52-42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HIV感染者242例。根据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A组(≤199 cell/μl)123例、B...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HIV感染者242例。根据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A组(≤199 cell/μl)123例、B组(200~349 cell/μl)70例、C组(≥350 cell/μl)49例,比较各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Ⅰ、Ⅱ、Ⅲ类切口,比较各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 242例HIV感染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15例(47.5%);其中浅表切口感染93例(38.4%),深部切口感染13例(5.4%),器官或无菌体腔感染9例(3.7%)。4例术后死于腹腔感染脓毒症。A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2例(50.4%),B组32例(45.7%),C组21例(42.8%),3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05)。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6%(2/77),Ⅱ类66.2%(102/154),Ⅲ类100.0%(11/11),3类手术切口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83,P<0.001)。结论 HIV感染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率,但是切口类型与手术部位感染率相关,适当的围术期防治措施可减少HIV感染者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死危重创伤的一体化救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保池 李垒 +3 位作者 裴辉 刘立 庞伟 罗志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对116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一体化救治。结果116患者中,在急诊科复苏失败死亡21例;63例患者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 目的探讨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对116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一体化救治。结果116患者中,在急诊科复苏失败死亡21例;63例患者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2例患者在急诊科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6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濒死危重创伤的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创伤 危重病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和认识骨与关节结核诊疗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5
6
作者 秦世炳 董伟杰 +8 位作者 周新华 陈效友 张海青 宋言峥 唐神结 肖和平 金锋 马远征 王自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4-392,共9页
2012年10月由《中国防痨杂志》与《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会主办的首届"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在黄山市召开。会议汇聚了结核病防治、骨科、儿科、影像学界,以及结核病基础研究等诸多领域... 2012年10月由《中国防痨杂志》与《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会主办的首届"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在黄山市召开。会议汇聚了结核病防治、骨科、儿科、影像学界,以及结核病基础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就目前国内骨关节结核诊疗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均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沟通和分析,取得一定共识。近10余年,骨科技术尤其是脊柱外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进程,加之种种问题的凸显带来的骨结核发病率上升,这为骨关节结核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思路。之前,关于骨关节结核诊疗的问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导召开过数届研讨会,但主要局限于骨科领域。本届会议的亮点在于切入专题清晰准确——骨关节结核,同时有上述各领域的专家参与。使许多在单一专业领域内看起来比较抽象及遥远的问题获得化解,变得容易达成一致,为日后顺利解决某些分歧问题提供了契机,以及可供参考的模式与平台。这也符合了当前医学界多学科、多中心协作搞科研课题,相得益彰解决问题的循证医学潮流;为造福人民、发展健康事业,以及拓展预防控制、临床诊治骨关节结核专业工作者的视野和启迪学术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本共识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希望各位专家同行多提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共同改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结核 诊疗 骨关节结核 专题研讨会 结核病 临床诊断 肺部健康 黄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孟选 可妮 刘保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00-3602,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99例(脓毒症组),根据有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6例和非MODS组8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94例和死亡组5例。同时选取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21例。...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99例(脓毒症组),根据有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6例和非MODS组8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94例和死亡组5例。同时选取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5、7天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入院后第3、5、7、14天IL-6水平较非MODS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后第5、7、14天IL-6水平较存活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脓毒症和MODS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在危重患者中IL-6可以持续长时间高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