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似儿童炎症性肠病患儿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准确性研究
1
作者 吴海霖 张源 +3 位作者 秦小娇 唐子斐 王玉环 黄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5,共8页
背景肠道超声(IUS)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方法,在评估肠道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应用数据较为有限。目的评估IUS及其与生物标志物联合对IBD的诊断和筛查效能。设计诊断准确性研究。方法招募复旦大学附属... 背景肠道超声(IUS)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方法,在评估肠道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应用数据较为有限。目的评估IUS及其与生物标志物联合对IBD的诊断和筛查效能。设计诊断准确性研究。方法招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收治的疑似IBD患儿,年龄>2岁且<18岁,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肛周脓肿。入院1周内先后接受IUS和结肠镜检查,以Porto标准综合判断作为IBD诊断的相对金标准,以IUS为待测标准(IUS由同一名连续2年每年完成>200例IUS检查的我院超声科医生完成),采集和组合IUS检查指标、生物标志物(ESR、CRP、FC、ALB)指标,分析各指标在诊断IBD中的诊断效能。主要结局指标肠壁厚度(BWT)、肠系膜脂肪爬行、肠壁分层紊乱或消失、Limberg评分的诊断效能。结果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消化科收入院具有IBD临床表现的儿童582例,排除年龄<2岁19例,已接受IBD诱导治疗42例,患有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98例,拒绝接受IUS或结肠镜检查211例,212例疑似IBD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年龄2.3~16.2(10.0±3.4)岁。IBD组58例,其中45例(77.6%)为克罗恩病,13例为溃疡性结肠炎;非IBD组154例,主要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过敏性肠炎。AUC显示,BWT>3 mm[80.4%(95%CI:74.2%~86.5%)]截断值优于>2.5 mm[71.6%(95%CI:65.3%~77.8%)]和>4 mm[75.1%(95%CI:68.5%~81.7%)];BWT>2.5 mm在敏感度60.4%(95%CI:52.7%~68.1%),特异度82.8%(95%CI:73.0%~92.5%),BWT>3 mm和Limberg评分>1特异度均>83%,敏感度为77.6%;肠壁分层紊乱或消失、肠系膜脂肪爬行特异度>96%,敏感度<30%;Limberg评分>1+ESR或+FC敏感度>60%,特异度>96.8%。结论对于疑似IBD患儿,BWT>3 mm的截断值适用于儿童IBD的诊断;BWT>3 mm和Limberg评分>1有助于儿童IBD的早期筛查和加速内镜病理诊断,肠壁分层紊乱或消失、肠系膜脂肪爬行、Limberg评分>1+ESR或+FC对儿童IBD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厚度 儿童 炎症性肠病 无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超声筛查三级转诊体系的高危儿肾盂扩张筛查和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龚一女 张莺 +10 位作者 沈茜 毕允力 钱蔷英 孙颖华 李云 姚亦 郑鷁冰 施雄 胡海萍 李培红 徐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目的对0~3月龄高危儿肾盂扩张(RPD)筛查和随访,探讨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医院)转诊体系(简称三级转诊体系)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在三级转诊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甄别高危儿... 目的对0~3月龄高危儿肾盂扩张(RPD)筛查和随访,探讨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医院)转诊体系(简称三级转诊体系)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在三级转诊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甄别高危儿并转诊至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RPD、随访和转诊,儿童专科医院对转诊RPD患儿确诊和制定干预措施。结果①筛查结果: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3 743名0~3月龄高危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RPD阳性率9.0%(338例),男婴在总的RPD以及轻、中和重度RPD的筛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女婴,但男女婴轻、中、重度RPD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随访结果:285例在1岁时统计随访结果,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3例,巨输管症2例,重复肾、重复上肾积水伴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其中手术3例;余279例RPD患儿经(5.4±4.5)个月随访,241例RPD恢复正常,其中轻、中和重度比例分别为91.9%、76.3%和22.2%;RPD好转16例,持续17例,加重5例。③三级转诊体系:第2年度较第1年度自愿接受泌尿系统超声筛查高危儿的比例增加(83.0%vs 64.1%),RPD筛查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9.5%vs 7.8%);第1年度较第2年度转诊率及随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三级转诊体系的高危儿RPD筛查、随访和转诊运行实施效果良好,儿童专科医院需进一步完善培训和转诊机制,妇幼保健院在三级转诊体系中的作用关键,特别是随访和转诊是三级转诊体系的最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 超声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评估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小关节病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源 孙颖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7-911,共5页
目的观察肌肉骨骼超声(MSUS)评估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小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分析133例JIA患儿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跖趾关节及近端趾间关节超声表现,并与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US共扫查133例JIA患儿... 目的观察肌肉骨骼超声(MSUS)评估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小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分析133例JIA患儿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跖趾关节及近端趾间关节超声表现,并与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US共扫查133例JIA患儿、2516个小关节,其中774个关节滑膜增厚,406个可见关节腔积液,477个关节周围肌腱异常,87个关节外软组织病变,543个骨质异常。MSUS检出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跖趾关节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分别为50.69%(517/1020)、26.97%(164/608)、38.25%(241/630)及38.12%(959/2516),均高于临床体格检查[33.73%(344/1020)、21.05%(128/608)、29.84%(188/630)及27.31%(687/2516),P均<0.05]。超声所示774个滑膜增厚关节中,538个体格检查呈阳性,且体格检查的敏感度随滑膜血流分级下降而降低。结论MSUS用于检查JIA小关节病变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超声对4例FGFR2基因缺陷新生儿胼胝体形态的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燕燕 严恺 +2 位作者 胡黎园 程国强 杨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通过已经建立的头颅超声胼胝体形态评估模型,对FGFR2基因缺陷新生儿进行胼胝体表型评估,探索该疾病的新生儿期头颅影像可识别表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基因组计划中高通量测序检测到FGFR2基... 目的通过已经建立的头颅超声胼胝体形态评估模型,对FGFR2基因缺陷新生儿进行胼胝体表型评估,探索该疾病的新生儿期头颅影像可识别表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基因组计划中高通量测序检测到FGFR2基因致病变异或可疑致病变异的新生儿,收集临床及影像信息;利用头颅超声技术,二维测量胼胝体嘴部、膝部、体部、压部厚度,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构建胼胝体虚拟三维结构并计算容积,行胼胝体形态评估。结果6例FGFR2基因缺陷新生儿进入本文分析,均存在不同程度颜面部发育异常,其中有4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进入进一步评估:3例经MRI及超声评估,一致诊断为胼胝体发育异常,1例未行MRI检查,但超声评估为胼胝体发育异常。结论鉴于FGFR2基因缺陷表型的多样性,将胼胝体形态评估模型应用于此类疾病,有助于建立头颅影像可识别表型,而且有望能将该超声可识别的表型用于围产期筛查,为FGFR2基因突变的遗传干预、咨询提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超声 胼胝体 新生儿 FGFR2 基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市藏族超声筛查常见胆囊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侯永志 张源 +5 位作者 德吉 宾业健 白珍 米玛 田游 姜立新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针对日喀则市超声筛查常见胆囊疾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研究对象为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2017年1~6月间空腹检查的229例藏族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检查结果分析。根据超声诊断结果有无常见胆囊疾病,分为患有常... 针对日喀则市超声筛查常见胆囊疾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研究对象为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2017年1~6月间空腹检查的229例藏族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检查结果分析。根据超声诊断结果有无常见胆囊疾病,分为患有常见胆囊疾病62例组和未检出胆囊病变167例组。先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酥油茶量、文化程度、胆囊疾病家族史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三者是西藏日喀则市人群中常见胆囊疾病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通过此次分析,建议加大对日喀则市百姓的胆囊疾病病因宣传、控制酥油茶量,并以家系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流行病学研究,为下一步对常见胆囊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藏民族 胆囊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6
作者 龚英 谢婵来 +3 位作者 孙颖华 黄焱磊 陈莲 乔中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超声(US)、胃肠道造影检查(GI)、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儿童原发性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17...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超声(US)、胃肠道造影检查(GI)、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儿童原发性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17例儿童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胃重复畸形7例,胃异位胰腺2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间质瘤2例,胃憩室和低分化腺癌各1例。其中行US检查11例次,行GI检查9例次,行CT检查15例次,行MRI检查6例次,分析儿童原发性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征。结果 17例患儿共发生20处病变,其中发生在胃窦部5例,胃底4例,胃体9例(胃大弯5侧,胃小弯侧4例),贲门2例。肿块平均长径为5.5 cm,形态多样。囊性肿块7例均为重复畸形;1例气囊为胃憩室;1例含钙化的囊实性肿块为畸胎瘤;实性肿块8例,包括畸胎瘤、间质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腺癌和异位胰腺等。结论儿童原发性胃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主要分为囊性和实性肿块,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胃重复畸形、胃憩室和典型畸胎瘤)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而胃实性肿块表现缺乏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肿瘤样病变 超声 胃肠道造影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sai术中肝脏吲哚菁绿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患儿早期预后的关系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琛 汤悦 +9 位作者 郑珊 黄焱磊 杨少波 孙松 李军 朱叶 刘源鑫 宋再 董晨彬 陈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38-74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探索在Kasai术中使用ICG后的肝脏荧光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行胆道探查与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87例,其中男38例,女49例,手术日龄(60.49... 目的本研究探索在Kasai术中使用ICG后的肝脏荧光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行胆道探查与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87例,其中男38例,女49例,手术日龄(60.49±20.75)d,体重(4.83±0.76)kg。术前1天注射ICG。术中用近红外摄像系统观察肝门部及肝脏表面ICG荧光显像特点,计算相应部位的亮度值。根据肝门部显像快慢(快显像为ⅰ组,慢显像为ⅱ组,不显像为ⅲ组)、肝脏表面荧光特征(点状荧光为A组,均匀强荧光为B组,均匀弱荧光为C组)以及肝门部亮度比值比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组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早期预后指标为术后3个月、6个月退黄率及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结果87例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总体退黄率分别为49.4%和59.8%,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为59.8%。其中ⅰ组(n=66)、ⅱ组(n=5)和ⅲ组(n=16)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62.1%(41/66)、60%(3/5)和50%(8/16)(χ^(2)=0.929,P=0.679),ⅱ组术后1个月内各时间点(术后7天、14天、1个月)的血清胆红素数值与术前相似,但三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胆红素总体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1)。A组(n=33),B组(n=40)和C组(n=14)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41/66、3/5和8/16,(χ^(2)=0.299,P=0.876),组间术后6个月内退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肝门部亮度比值比与术后6个月退黄无关(P=0.432)。结论Ⅲ型胆道闭锁Kasai术中胆汁排泄慢的患儿黄疸消退需要更长时间,术中使用ICG检测肝门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结果与术后BA患儿早期退黄和生存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诊断 胆道闭锁/外科学 荧光染料 吲哚菁绿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