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在儿科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丁磊 郑锋 +2 位作者 李寅 葛福平 李智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I0006-I000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儿科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类中药治疗女童性早熟有效性及相关临床指标的Meta分析与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卢金淼 曹迪 +1 位作者 高璇 李智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491,共7页
目的 评价滋阴中药制剂(地黄、知母和黄柏)与常见的西药(甲地孕酮或GnRH-a)比较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滋阴中药制剂治疗女童性早熟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65... 目的 评价滋阴中药制剂(地黄、知母和黄柏)与常见的西药(甲地孕酮或GnRH-a)比较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滋阴中药制剂治疗女童性早熟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654例.总有效率方面:4个滋阴中药制剂与甲地孕酮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制剂优于单用甲地孕酮,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95%C1=1.17~3.78,P=0.01).2个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的比较研究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OR=0.89,95% C1 =0.31 ~2.60,P=0.84).骨龄/年龄差比值方面:2个与GnRH-a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个与甲地孕酮比较的研究显示,滋阴中药组优于甲地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卵巢发育方面:2个与GnRH-a或甲地孕酮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21,P=0.43).对联合应用甲地孕酮和滋阴中药对比单一用药评分方面:两组在抑制骨龄增长,卵巢发育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在乳腺和子宫发育方面,联合用药组均有显著性疗效(P=0.01,P=0.04).结论 滋阴中药治疗女童性早熟有确切疗效,优于单用甲地孕酮,且临床中如使用滋阴中药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女童性早熟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 中药制剂 地黄 知母 黄柏 性早熟 女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儿童单独使用万古霉素或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的肾毒性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璇 李静 李智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3-748,共6页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PLTZ)联合应用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在儿童中是否会导致肾毒性的发生率增加,及其他可能增加肾毒性的混杂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PLTZ)联合应用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在儿童中是否会导致肾毒性的发生率增加,及其他可能增加肾毒性的混杂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50例患儿,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治疗前肾功能正常并接受至少48 h的VAN治疗的患儿被纳入分析。其中125例患儿接受至少48 h的PLTZ联合VAN静脉滴注(联合组),余125例接受VAN治疗(VAN组)。对肌酐和尿素氮等检验数据和主要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联合用药的风险因素对治疗后7天内肾毒性发病率的影响。其中,肾毒性的主要终点定义为血清肌酐浓度至少增长1.5倍。结果共有250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有125例同时接受至少48 h静脉滴注PLTZ与VAN(联合用药组)治疗,另外共有125例接受VAN和头孢吡肟而不接受PLTZ治疗(单纯VAN组)。联合用药组肾毒性发生率为48.8%(61/125),单纯VAN组为12.0%(15/125)。与单纯VAN治疗相比,PLTZ与VAN联合治疗显示肾毒性的发生率增加6.99倍(OR=6.99,95%CI=3.67-13.30,P=0.001)。结论VAN联合PLTZ治疗可以显著增加患儿的肾毒性发生率。与成人的研究结果相比,儿童中联用VAN与PLTZ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万古霉素 肾毒性 急性肾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保利通片(Esberitox)致儿童精神障碍的不良反应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卢金淼 张旭晖 +2 位作者 高璇 曹迪 李智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69-2570,共2页
目的为一例儿童患者服用施保利通片(Esberitox)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分析病例的不良反应相关性并对施保利通片的组分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与分析。病例中1例9岁女童因患支气管感染而给予施保利通片剂0.3 g/... 目的为一例儿童患者服用施保利通片(Esberitox)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分析病例的不良反应相关性并对施保利通片的组分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与分析。病例中1例9岁女童因患支气管感染而给予施保利通片剂0.3 g/d后,当天夜间睡梦中患儿出现惊叫(伴急躁、发脾气)。次日再服施保利通片,又出现类似现象。停服该药,继续服用其他合并用药,该现象未再出现。约4个月后,该名患儿因病服用施保利通片又出现类似现象,停服后该现象未再现。一周内回访均没有观察到同类现象。该症状经临床医生诊断为一般性精神障碍。结果对该例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推荐的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评定后,其归类为"很可能"。结论施保利通片与本例中儿童精神障碍的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保利通片 精神障碍 儿童 不良反应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计算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志伟 李熠 +3 位作者 徐晓勇 张蕾 沈一峰 李华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25-535,共11页
目的:比较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Phoenix NLME、Monolix、R语言nlmixr包和CPhaMAS云平台所计算的结果与金标准NONMEM的符合程度。方法:基于一房室模型模拟50个稀疏采样数据集和二房室模型模拟50个密集采样数据集,分别使用上述五种分析工具... 目的:比较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Phoenix NLME、Monolix、R语言nlmixr包和CPhaMAS云平台所计算的结果与金标准NONMEM的符合程度。方法:基于一房室模型模拟50个稀疏采样数据集和二房室模型模拟50个密集采样数据集,分别使用上述五种分析工具计算,比较群体典型值、个体变异和个体药动学参数。结果:CPhaMAS和Phoenix NLME计算的群体典型值、个体变异与NONMEM的匹配程度最高,其次为nlmixr,Monolix最低,但Monolix和nlmixr的算法可能更稳健。清除率和分布容积的对应性优于吸收速率常数。除了Monolix计算的吸收速率常数和nlmixr计算的房室间清除率,所有分析工具计算的个体药动学参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结论:上述四种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计算结果与NONMEM的结果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动学 NONMEM 房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早产儿生后72小时内停用抗菌药物质量改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俞微寅 蒋思远 +7 位作者 张澜 张蓉 胡黎园 周建国 朱琳 张迅捷 蓝江儿 曹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2-368,共7页
背景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发败血症经验性抗菌药物过度和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与早产儿不良结局及儿童期免疫相关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针对早发感染开展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目的... 背景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发败血症经验性抗菌药物过度和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与早产儿不良结局及儿童期免疫相关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针对早发感染开展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目的 开展多学科协作性ASP以缩短早发感染经验性抗菌药物疗程,探讨ASP减少极早产儿生后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 纳入2020年1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出生后24 h内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且胎龄<32周的连续早产儿病例,排除严重的先天畸形、7 d内死亡或出院、出生后3 d内存在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新生儿。以2022年10月31日为界,之前为对照组,之后为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进一步分为排除感染标准亚组、临床败血症亚组和确诊败血症亚组。通过建立多学科ASP团队,结合早发败血症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和疾病危重状态,评估和判断是否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ASP每周开展对NICU每例极早产儿抗菌药物进行审查、提供建议方案、并在NICU主任医师主持下实施反馈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主要结局指标早期抗菌药物(生后72 h内)停用率。结果 对照组(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186例,其中排除感染亚组102例,临床败血症亚组80例,确诊败血症亚组4例;干预组(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135例,其中排除感染亚组58例,临床败血症亚组70例,确诊败血症亚组7例。干预组和对照组总体及排除感染亚组分别比较,患儿因素、母亲因素和NICU治疗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败血症亚组比较,妊娠年龄、产前激素使用、产前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和生后7 d内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排除感染亚组早期抗菌药物停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干预组是对照组的2.8倍(OR=2.76,95%CI:1.28~5.94),但ASP的实施没有对住院期间抗菌药物治疗天数(LOT)/1 000患者日、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死亡、晚发败血症发生率和NEC发生率产生干预效应。结论 NICU ASP能有效提高无早发感染极早产儿生后经验性早期抗菌药物停用率,需要审视ASP中临床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和经验性抗菌药物的评估时点,可能会提升早期抗菌药物停用率、减少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发败血症 极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