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水平 被引量:7
1
作者 史雨 黄文彦 +2 位作者 徐虹 查锡良 方征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系列[白蛋白/肌酐(ALBU/Cr)、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肌酐(NAGU/Cr)、免疫球蛋白G/肌酐(IgGU/Cr)、α1微球蛋白/肌酐(α1-MU/Cr)等]。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参照Katafuchi半定量法进行。结果正常对照组儿童血中未检测到PHB蛋白,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蛋白水平不同程度增高(0.203±0.032比0±0,P<0.05)。伴增生性病变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性患儿。血PHB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以及肾小球损伤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0.753,P均<0.001);患儿血PHB水平与尿微量蛋白NAG、IgG呈正相关(r=0.586、0.341,P均<0.001)。结论肾脏疾病患儿血PHB表达明显增高,而且血PHB水平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相关。血PHB水平测定可作为肾脏损伤的早期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病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对儿童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认识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儿童尿路感染是婴儿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6岁以内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UTI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关系复杂,共同存在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疤痕化的重要因素。UTI诊断明确后最常应用的影... 儿童尿路感染是婴儿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6岁以内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UTI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关系复杂,共同存在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疤痕化的重要因素。UTI诊断明确后最常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有肾脏和尿路超声检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核素肾静态显像(DMSA),其中DMSA为目前公认的诊断肾瘢痕的金标准。尽管对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的患儿中如何正确选择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有较大的争议,但多数推荐对所有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超声、VCUG和DMSA检查。研究还显示VUR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在同胞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随时间推移发育逐渐成熟,有部分反流可自行痊愈,大都不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VUR的病例,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建议使用低剂量持续性抗生素预防治疗。反流性肾病长期的并发症是发生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