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发性耳声发射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选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峥 张玉海 迟放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 诱发性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儿童长期机械通气过渡为家庭机械通气的质量改进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俐佳 秦妍 +9 位作者 杜岩 柳宇鑫 刘盼 陶金好 陈超 王素娟 高萱 陆国平 张铮铮 陈伟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5,共5页
背景对于危重症医疗团队而言,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的撤机管理和后续向家庭机械通气(HMV)治疗模式转变一直是复杂的挑战。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PICU呼吸机依赖患儿诊治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实施个体化撤机方案和指导从PMV过渡... 背景对于危重症医疗团队而言,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的撤机管理和后续向家庭机械通气(HMV)治疗模式转变一直是复杂的挑战。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PICU呼吸机依赖患儿诊治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实施个体化撤机方案和指导从PMV过渡为HMV的临床价值以及推广意义。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以PICU中呼吸机依赖的PMV病例为观察对象,以2020年7月时点前后各18个月的PMV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我院PMV诊疗措施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镇静、镇痛,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个体化撤机方案,PMV过渡为HMV的宣教,随访。对照组以PICU中不同医生或团队经验性的采用PMV诊疗措施,干预组以PMV-MDT团队采用PMV诊疗措施,以重症医学科为平台,PMV-MDT团队包括兼职联络员、核心团队成员(呼吸治疗师、康复科医生、五官科医生、营养科医生等)和原发病专科医生,并建立HMV专病随访门、急诊。主要结局指标①PMV过渡为HMV的情况,②个体化撤机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PMV患儿分别纳入124例和101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和导致PMV的原发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院内死亡36例,遵医嘱出院67例(成功拔管撤离呼吸机44例,仍依赖机械通气14例,仍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放弃治疗出院21例。干预组院内死亡26例,遵医嘱出院64例(成功拔管撤离呼吸机38例,仍依赖机械通气19例,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放弃治疗出院11例(死亡9例,仍需机械通气1例,成功拔管脱离呼吸机1例)。干预组较对照组实施膈肌超声(97.0%vs 12.7%)、膈肌电活动监测(5%vs 0)和体外膈肌起搏技术(26.7%vs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道压监测、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干预组首次开展。干预组HMV 19例,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气道廓清不规范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在HMV急诊随访由PICU绿色通道再入院,死亡1例,余均存活随访中,仍坚持HMV;对照组HMV 14例,均失访。干预组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其中1例出院3个月人工气道拔除,余均存活随访中;对照组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均失访。两组存活出院、出院时拔管脱离呼吸机、出院时无法脱离呼吸机、仍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例数、P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V-MDT模式能尽早给予呼吸机依赖患儿系统及个体化的临床诊疗及撤机方案。MDT团队还能为PMV患儿过渡至HMV提供出院前家庭照护培训和出院后定期随访,保证PMV患儿治疗策略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机械通气 儿童 多学科诊疗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膈肌超声 家庭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2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淑涓 曹云 +9 位作者 程国强 张蓉 周建国 陈超 陈伟明 祁媛媛 唐子斐 钱丽清 孔维玲 蒋思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2-266,共5页
背景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BPD)在中国尚未见报道。目的介绍2例sBPD患儿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经验。设计病例报告。方法报告2例sBPD患儿的临床特征、气管切开前评估、气管切开后从医院过渡至家庭辅助... 背景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BPD)在中国尚未见报道。目的介绍2例sBPD患儿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经验。设计病例报告。方法报告2例sBPD患儿的临床特征、气管切开前评估、气管切开后从医院过渡至家庭辅助通气前的准备及出院后管理。结果2例早产儿因生后长时间(例1胎龄27^(+5)周,生后7月19 d;例2胎龄24^(+6)周,生后6月24 d)不能脱离有创呼吸支持转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入院后从肺实质病变、气道病变、肺动脉高压角度细致评估sBPD表型,明确患儿存在严重气管、支气管软化伴肺实质病变。经多学科讨论明确患儿存在气管切开、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支持指征。充分与家属沟通并告知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后行气管切开术。在护理人接受家庭护理培训、各类环境/硬件准备、病房过渡等充分出院准备后,2例sBPD患儿成功过渡至家庭机械通气。结论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为国内sBPD患儿提供了可能有效的长期通气解决方案,但需要多学科医疗团队和家庭护理人员长时间共同配合,仍存在成本、风险高,出院后管理体系未健全等诸多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筛查的横断面调查
4
作者 朱韵倩 卢宇蓝 +8 位作者 胡黎园 杨琳 王来栓 曹云 董欣然 许政敏 王慧君 吴冰冰 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背景我国耳聋发病率高与耳聋基因致病变异的携带率高有关,目前缺乏对NICU新生儿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的筛查数据。目的调查NICU新生儿中耳聋基因GJB2和SLC26A4致病变异的携带率。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 背景我国耳聋发病率高与耳聋基因致病变异的携带率高有关,目前缺乏对NICU新生儿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的筛查数据。目的调查NICU新生儿中耳聋基因GJB2和SLC26A4致病变异的携带率。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入院日龄≤28 d,且出院前完成高通量测序的新生儿,排除生后耳聋相关基因诊断阳性者。从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从测序数据库中提取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检测结果、患儿人类表型标准用语信息。携带率(%)=杂合致病或可能致病(P/LP)变异例数/总研究对象人数。检索PubMed、Embase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既往报道中国NICU人群、新生儿人群和孕妇人群中GJB2基因和/或SLC26A4基因P/LP变异携带情况的文献,并行复习。主要结局指标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P/LP变异携带率。结果纳入14924例新生儿,男8587例(57.5%),女6337例,胎龄(35.6±3.7)周,出生体重(2711.7±887.1)g。携带GJB2基因P/LP变异的患儿2009例(13.462%),共检出18种杂合P/LP变异,其中c.109G>A最常见(10.902%),其次为c.235del(1.749%)、c.299_300del(0.409%)、c.176_191del(0.154%)、c.508_511dup(0.074%)和c.257C>G(0.034%)。携带SLC26A4基因P/LP变异的患儿305例(2.044%),共检出31种杂合P/LP变异,携带率最高的6种依次为c.919-2A>G(1.139%)、c.2168A>G(0.181%)、c.1226G>A(0.100%)、c.1229C>T(0.094%)、c.1174A>T(0.080%)和c.1003T>C(0.047%)。结论建议将GJB2基因上的c.109G>A、c.508_511dup和c.257C>G以及SLC26A4基因的c.1003T>C位点纳入NICU新生儿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婴儿 新生 基因 GJB2 SLC26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