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性稳态反应在听力异常婴儿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政敏 陈文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与视觉强化测听(vision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阈值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一组高危听障婴儿病损部位的诊断。方法10例正常婴儿为对照组,年龄6~12月,测得ASSR和VRA均... 目的通过对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与视觉强化测听(vision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阈值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一组高危听障婴儿病损部位的诊断。方法10例正常婴儿为对照组,年龄6~12月,测得ASSR和VRA均正常。16例(26耳)听力异常患儿,年龄6~12月,根据其三种疾病(母亲早孕感染、窒息缺氧、高胆红素血症)分为早孕感染组5例(8耳),窒息缺氧组5例(10耳),高胆红素血症组6例(8耳),分别检测各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镫骨肌反射阈、ASSR和VRA,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早孕感染组5例(8耳)DPOAE消失,4例(6耳)ABR波I潜伏期延长、I-V波间潜伏期缩短,3例(6耳)500和1000Hz的镫骨肌反射正常、2例(2耳)镫骨肌反射阈偏高,ASSR平均阈值与VRA平均阈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5~0.98)。窒息缺氧组5例(10耳)DPOAE消失、3例(5耳)ABR波I消失和波III及波V潜伏期延长,其中2例(3耳)I-III波间期延长,镫骨肌反射消失,测得ASSR平均阈值与VRA平均阈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2~0.84)。高胆红素血症组6例(8耳)DPOAE存在,其中4例(5耳)ABR波I、III、V和镫骨肌反射消失,2例(3耳)I-V波间期延长,镫骨肌反射阈偏高,ASSR平均阈值与VRA平均阈值具有很弱的相关性(r=0.43~0.64)。3组的各频率(0.25、0.5、1、2、4kHz)平均ASSR和VRA阈值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检验,P<0.05、P<0.01、P<0.01、P<0.05、P<0.05)。结论通过ASSR阈值与VRA阈值相关性研究或许可提供听力障碍婴儿的听力损伤部位诊断,对于患儿采用何种方法进性干预以及预测干预后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听障婴儿 听性稳态反应 视觉强化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例新生儿的鼓室导抗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文霞 许政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比较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对新生儿中耳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使用GSI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125例(250耳)新生儿进行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结果异常或可疑者再行颞骨薄层CT检查明确有无中耳积液。结... 目的比较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对新生儿中耳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使用GSI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125例(250耳)新生儿进行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结果异常或可疑者再行颞骨薄层CT检查明确有无中耳积液。结果226Hz探测音鼓室导抗图有1耳为As型,其余耳均为A型,其中单峰型占43.2%(108/250),双峰型占56.8%(142/250);678Hz探测音鼓室导抗图异常者有74耳,其中65耳为B型,4耳为As型,5耳为C型。1000Hz探测音鼓室导抗图异常者有35耳,其中26耳为B型,5耳为As型,4耳为C型,声导抗测试异常或可疑者43例(86耳)颞骨薄层CT检查显示30耳存在中耳腔积液。结论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不能反映新生儿的中耳功能;678Hz探测音鼓室导抗测试评估中耳功能的敏感性较好,但特异性较差;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评估中耳功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导抗测试 颞骨薄层CT 新生儿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新生儿的声导抗图形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文霞 许政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别用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分析72例新生儿的中耳功能状态。方法使用GSI 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年龄在0-1月的72例新生儿(144耳)进行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测试异常可疑者再行颞骨薄层CT检查以明... 目的分别用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分析72例新生儿的中耳功能状态。方法使用GSI 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年龄在0-1月的72例新生儿(144耳)进行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测试异常可疑者再行颞骨薄层CT检查以明确有无中耳积液。结果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形均为"A型",其中单峰型图形41.7%(60/144),双峰型图形58.3%(84/144);678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显示异常图形有39耳,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显示异常图形有9耳,声导抗测试异常可疑者23例(双耳异常者18例,单耳异常者5例)再行颞骨薄层CT检查,结果显示其中8耳存在中耳腔内积液。结论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不能准确地反映正常新生儿的中耳功能状态;678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诊断的敏感性较好,但特异性较差;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导抗测试 颞骨CT 新生儿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