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2
1
作者 陆铸今 张灵恩 陆国平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及时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 (PICU)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 ,指导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PICU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的 12 1例住院监护患儿的 71个阳性菌株 ,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 2 3株 ,革兰阴性杆菌 4 8... 目的 :及时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 (PICU)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 ,指导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PICU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的 12 1例住院监护患儿的 71个阳性菌株 ,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 2 3株 ,革兰阴性杆菌 4 8株 ,为 1∶1.9。标本分别来自气管、上呼吸道、血培养及皮肤脓灶等。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 ,占球菌总株数的 87%。其耐甲氧西林发生率为 30 %。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及嗜血杆菌等。其中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发生率为 5 4 %。 结论 :PICU中细菌感染分布中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仍占优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在PICU中占有相当比例。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和提高PICU内临床抗感染治疗的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儿科医院 重症监护室 细菌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管理知识水平的多中心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玉沄 夏姗姗 +8 位作者 顾莺 王文超 周红琴 徐红贞 王林娟 春晓 张淑萍 赵雅珣 丁亚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护士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管理知识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循证实践提供资料。方法 2019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国内6省的6所三级甲等儿...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护士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管理知识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循证实践提供资料。方法 2019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国内6省的6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481名P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VC管理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 481名PICU护士CVC管理知识正确率达60%及以上者295人,占61.4%。不同学历、职称、年龄、ICU工作年限的儿科ICU护士的CVC管理知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同时考虑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影响下,学历依然是儿科ICU护士CVC管理知识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建议加强CVC管理知识的相关教育培训,提高操作者对CVC管理知识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CVC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儿科 中心静脉导管管理知识 儿科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实践现状及障碍因素的田野研究
3
作者 李阳 王颖雯 +9 位作者 顾莺 陈伟明 胡静 马健 金芸 杨玉霞 沈伟杰 王文超 胡沈洁 缑兆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3,共7页
背景少有对指南推荐意见依从性和实施障碍因素的研究。目的了解急诊科和PICU医护人员对《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的依从性及其障碍因素。设计田野研究。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急诊、PICU、普... 背景少有对指南推荐意见依从性和实施障碍因素的研究。目的了解急诊科和PICU医护人员对《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的依从性及其障碍因素。设计田野研究。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急诊、PICU、普通病房3个部门为田野地,通过参与医护人员对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实践,以田野笔记的方式描述我院急诊科或PICU执业的医护人员向普通病房单向转运的现况,分析指南推荐意见实施面临的障碍因素。基于指南第1~5条推荐意见,参考指南PICU至目标科室流程,转化为3个环节(转运前、转运中和到达转入科室)10项具体指标,通过描述性观察和访谈、焦点观察和选择性观察采集指标素材,采用题纲式分析法,从田野笔记逐篇提取基线数据,并分析具体指标的依从性和实施的障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依从指南第1~5条推荐意见的障碍因素。结果2024年1月1日至3月21日在我院对25名医护人员(急诊科7名护士,PICU 7名医生和11名护士)实施的49例次危重患儿院内转运进行了观察,从急诊科转运至PICU 10例次,从PICU转运至内科和外科病区分别为18和21例次。参与院内转运的25名医护人员,年龄(31.3±5.0)岁,49例次转运中,患儿年龄(70.0±48.6)月,平均转运时长(16.1±6.0)min,平均床旁交接时间(6.8±3.5)min。床旁交接中断11例次,在转运过程中记录到2起不良事件,分别为忘记携带鼻饲奶和患儿在转运途中发生呕吐。转运前、转运中和到达转入科室3个环节共涉及10个指标,基本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转运决策、安置患儿和提问3个指标;不完全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病情监测、电话沟通、转运规划3个指标;不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转运人员配备、设备和药品配备、评估与记录和病情交接4个指标;建议接纳患儿准备指标为指南推荐意见。指南实施面临的潜在障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变革实践积极性不高、转运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推荐意见与临床情境差距大、指南部分证据依从性不佳、指南推荐意见创新因素不足。结论指南推荐意见在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中依从性不佳,障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对院内转运安全性认知不足,指南推荐意见与院内转运临床情境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院内转运 田野研究 障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应用
4
作者 张清 张文婷 +6 位作者 谢俊霞 孙雨 苗丰 严萌玮 姚文英 王文超 谢安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经过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ICU实施...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经过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ICU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躁动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评分显著提高,7个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均P<0.05);患儿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证据应用前后患儿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最佳证据的应用可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知识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重症患儿 机械通气 镇静 镇静评估 躁动 非计划性拔管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急性缺氧大鼠血浆NO和ET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燕 张灵恩 +2 位作者 沈惟堂 樊绍曾 陈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为了研究外源性L 精氨酸 (L Arg)对急性缺氧大鼠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 ,生化Griess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肺血管内膜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 ,血浆NO、ET和环腺苷酸 (cGMP... 目的 为了研究外源性L 精氨酸 (L Arg)对急性缺氧大鼠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 ,生化Griess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肺血管内膜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 ,血浆NO、ET和环腺苷酸 (cGMP)含量水平。结果  (1)急性缺氧 1h后血浆NO和cGMP含量水平下降 ,血浆ET含量水平上升 ,肺血管内膜NOS活性下降。 (2 )L Arg干预后血浆NO和cGMP含量水平较缺氧组明显增加 ,血浆ET含量水平则明显下降 ,而局部肺血管内膜NOS活性较缺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缺氧能导致血浆NO含量水平下降 ,血浆ET水平升高 ,肺血管内膜NOS活性下降。应用外源性L Arg干预急性缺氧可使下降NO水平升高。血浆ET水平下降 ,从而推测L Arg有缓解缺氧毒性及缓解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故临床上运用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素 L-精氨酸 急性缺氧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超 沈伟杰 +5 位作者 顾莺 徐昱璐 张青青 王传清 何磊燕 窦亚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方法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方法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8天再次更换敷贴。试验组在第7天、对照组在第8天更换敷贴时对敷贴下皮肤进行采样,比较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的差异性。结果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培养了228个采样点,其中61个采样点(26.75%)出现阳性结果;两组间各采样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结论在严格无菌屏障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不会增加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心静脉导管 敷贴 更换频率 皮肤细菌定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静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或生理盐水延长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时间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超 康琼芳 +3 位作者 王颖雯 顾莺 张玉侠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背景 新生儿或儿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肝素溶液封管,在2021年《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未做出明确推荐,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则明确推荐用肝素溶液封管。目的 儿科使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外周静脉短导... 背景 新生儿或儿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肝素溶液封管,在2021年《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未做出明确推荐,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则明确推荐用肝素溶液封管。目的 儿科使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外周静脉短导管(PIVC)封管液的效果比较。研究设计基于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 住院留置PIVC的患儿,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进行PIVC封管,在英文数据库(Ovid-Medline, Web of Scienc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进行检索。鉴于在2005和2013年已经发表了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本文检索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2021年11月23日。RCT文献采用ROB 2.0行文献风险偏倚评价。主要结局指标PIVC留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21篇RCT文献纳入本文研究。基于21篇文献的汇总,I^(2)=91%,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8.62 h(95%CI:2.98~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人群中4篇文献异质性大,去除后再行Meta分析,8篇新生儿人群的文献汇总(I^(2)=56%,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04 h(95%CI:4.1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篇新生儿+儿童人群文献汇总(I^(2)=20%,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22 h(95%CI:2.7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篇儿童人群文献汇总(I^(2)=27%,固定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94 h(95%CI:-1.27~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18篇文献的汇总(I^(2)=19.5%,固定效应模型)。肝素较生理盐水冲封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7%(RR=0.83,95%CI:0.71~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篇新生儿文献的汇总(I^(2)=0%,固定效应模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25%(RR=0.75,95%CI:0.6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篇儿童人群和5篇新生儿+儿童人群文献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封管延长留置时间和降低并发症考虑,新生儿人群肝素较生理盐水封管获益明确,儿童人群PIVC留置时间延长作用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短导管 生理盐水 肝素 留置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医疗辅导照护缓解患儿腰椎穿刺疼痛和父母焦虑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顺娣 顾莺 +5 位作者 胡菲 凌芳 陈炯 沈佳佳 陈超 李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索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在门急诊腰椎穿刺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急诊腰椎穿刺的15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实施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包括术前全方位沟通、治疗性游戏等措施;159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腰椎穿刺一次成功率、... 目的探索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在门急诊腰椎穿刺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急诊腰椎穿刺的15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实施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包括术前全方位沟通、治疗性游戏等措施;159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腰椎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时长,穿刺时患儿疼痛程度及家属焦虑水平。结果两组腰椎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穿刺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疼痛程度及家属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儿童医疗辅导照护能缩短患儿腰椎穿刺时间,缓解患儿疼痛程度,并降低家属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腰椎穿刺 儿童医疗辅导 游戏治疗 疼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版复苏陪伴利弊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菲 张玉侠 +3 位作者 陆国平 张顺娣 周璋 陈炯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对家属版复苏陪伴利弊评估量表(FPDR-BRS)进行汉化,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翻译并修订FPDRBRS,采用中文版FPDR-BRS对2016年5月24日至2016年11月2日253名儿童急诊Ⅰ、Ⅱ级及急诊重症留观病危患儿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其信度和效度... 目的对家属版复苏陪伴利弊评估量表(FPDR-BRS)进行汉化,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翻译并修订FPDRBRS,采用中文版FPDR-BRS对2016年5月24日至2016年11月2日253名儿童急诊Ⅰ、Ⅱ级及急诊重症留观病危患儿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对中文版FPDR-BRS在临界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相关、同质性检验3个方面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条目具有良好的适切及可靠程度。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1.0。分别对利益和风险子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益项量表因子分析结果显示,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876(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因子,可解释总体方差的53.0%,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588~0.795,可很好地解释原量表的13个条目,分别命名为充分理解与积极应对,Cronbach'sα系数为0.873;风险项量表因子分析结果显示,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883(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因子,可解释总体方差的64.5%,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726~0.892,可很好地解释原量表的10个条目,分别命名为个人风险与人员风险,Cronbach'sα系数为0.890。结论中文版FPDR-BR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应用于评估家属对复苏陪伴的态度及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陪伴 问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