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孟欣 顾莺 +6 位作者 叶岚 徐昱璐 王慧美 任玥宏 龚卫娟 宓亚平 黄家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0,共6页
目的:将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循证实践及证据应用与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临床转化模式”,总结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 目的:将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循证实践及证据应用与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临床转化模式”,总结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相关证据,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逐条审查并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实施策略并进行实践变革。结果:与基线审查相比,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在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等方面存在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母乳喂养 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 循证护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肺热稀释技术评价幼猪心输出量和容量负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陈 梁雪村 +2 位作者 黄国英 盛锋 刘豫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 评价经肺热稀释法(TPTD)测量心输出量(CO)的准确性,以及该方法测量的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用于评价容量负荷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10只幼猪,体重(20.6±1.9) kg.分别在基础血容量、高血容量和低血容量状态下进行同步的... 目的 评价经肺热稀释法(TPTD)测量心输出量(CO)的准确性,以及该方法测量的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用于评价容量负荷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10只幼猪,体重(20.6±1.9) kg.分别在基础血容量、高血容量和低血容量状态下进行同步的肺动脉热稀释法(PATD)测量CO (COPA)和TPTD测量CO(COTP)、ITBVI,每种状态下连续测量3次,同时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分析不同血容量状态下CVP、ITBVI与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的相关性.结果 共进行90次同步热稀释法测量CO.COTP与COPA相关系数为0.977 (P<0.001),平均偏差为(0.25 ±0.26) L/min(95% CI:0.20~0.30 L/min,P<0.001).COTP变异系数为3.7%,COPA变异系数为5.4%.与基础血容量状态比较,高血容量状态下CVP和ITBVI均显著升高(P=0.002、0.019),低血容量状态下ITBVI显著下降(P<0.001),但CV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相关分析显示ITBVI与CI和SVI在基础血容量状态下呈高度正相关(r =0.741,P=0.014;r=0.885,P=0.001),在高血容量和低血容量状态下均无显著相关性;CVP与CI和SVI在各种血容量状态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PTD在不同血容量状态下测量CO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理想,其测量的ITBVI与CVP比较可更有效地反映容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肺热稀释 肺动脉热稀释法 心输出量 胸内血容量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学龄儿童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时的心律变化
3
作者 陆国平 刘豫阳 +4 位作者 盛锋 徐素梅 陆颖 庞玉生 范文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健康学龄儿童 极量平板运动试验 心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挽救乙醇致斑马鱼胚胎心脏和流出道发育异常
4
作者 孙淑娜 姚泽忠 +1 位作者 蒋璆 桂永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观察乙醇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和流出道发育的干扰作用,并初步探讨叶酸挽救乙醇所致心脏和流出道发育异常的最佳时段和可能机制。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不同时段予以乙醇处理,观察胚胎的发育异常情况。将受精后7~12 h被予以乙醇组定义为... 目的观察乙醇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和流出道发育的干扰作用,并初步探讨叶酸挽救乙醇所致心脏和流出道发育异常的最佳时段和可能机制。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不同时段予以乙醇处理,观察胚胎的发育异常情况。将受精后7~12 h被予以乙醇组定义为乙醇处理组。在乙醇处理组胚胎的发育不同时段给予外源性叶酸进行叶酸挽救实验,观察各叶酸干预组胚胎的发育状况,探寻叶酸挽救的最佳时段。将受精后7~12 h给予叶酸组定义为叶酸挽救组。观察并统计乙醇处理组以及叶酸挽救组的胚胎发育异常百分比、存活百分比、心脏和流出道形态及其异常百分比、心率、心室收缩指数等指标来评估胚胎的发育状况。利用荧光显微造影的方法探查心脏流出道形态,采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胚胎bmp2b、tbx1的表达情况。结果乙醇可干扰胚胎发育,乙醇处理组胚胎存在明显心脏和流出道形态异常以及心功能损害,在胚胎发育早期乙醇的干扰作用最明显。给予外源性叶酸能挽救乙醇导致的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受精后7~12 h叶酸挽救作用最显著。乙醇处理组胚胎心脏和流出道的bmp2b、tbx1表达下降;予以叶酸干预后,乙醇处理组胚胎bmp2b和tbx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叶酸能有效挽救乙醇导致的心脏和流出道发育异常,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乙醇处理组胚胎bmp2b、tbx1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乙醇 心脏 流出道 斑马鱼 bmp2b tb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d2基因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淑娜 桂永浩 +2 位作者 宋后燕 蒋璆 王跃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验证显微注射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nucleotides,MO)使hand2表达下调的有效性。观察hand2表达下调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异常表型,初步探讨hand2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为... 目的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验证显微注射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nucleotides,MO)使hand2表达下调的有效性。观察hand2表达下调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异常表型,初步探讨hand2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为利用斑马鱼开展hand2的功能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利用向斑马鱼受精卵显微注射MO的方法使hand2表达下调,并进行hand2表达下调的效率验证。将斑马鱼单细胞受精卵分为4组进行显微注射,即对照MO(Con MO)注射组、hand2MO注射组、hand2-GFP mRNA注射组和hand2-GFP mRNA+hand2MO注射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and2-GFP mRNA注射组和hand2-GFP mRNA+hand2MO注射组的荧光表达情况以验证hand2表达下调的效率。在显微镜下观察hand2MO注射组斑马鱼胚胎的各器官发育情况并进行评定。结果hand2在斑马鱼胚胎的侧板中胚层、咽弓、心脏和鳍有较强表达。hand2-GFP mRNA注射组在8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时胚胎有较强的荧光表达,而hand2-GFP mRNA+hand2MO注射组胚胎几乎无荧光表达。与Con MO注射组相比,hand2MO注射组斑马鱼胚胎的心脏、血管、血细胞、鳍以及体节有明显的发育异常。结论向斑马鱼受精卵显微注射hand2MO的方法可有效的使hand2表达下调。hand2在斑马鱼胚胎的心脏、血管、血细胞、鳍以及体节的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d2 斑马鱼 胚胎发育 吗啡啉修饰的反义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技术在儿童咯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趣鸣 刘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3-468,共6页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咯鲜血。咯鲜血是儿童急重症之一。年幼儿多不会主动排痰,因此常在出血量较大时才有咯血表现。由于咯血量无法做到精确估测,而且用统一咯血绝对值标准...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咯鲜血。咯鲜血是儿童急重症之一。年幼儿多不会主动排痰,因此常在出血量较大时才有咯血表现。由于咯血量无法做到精确估测,而且用统一咯血绝对值标准,评价不同体型人群也不恰当,因此目前并无咯血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成人常用的大咯血定义为24 h咯血量≥500 m L或每小时咯血量≥100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量 支气管动脉 介入栓塞 栓塞材料 下呼吸道 经口 栓塞剂 临床症状 造影剂 膈下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至2019年上海市腺病毒感染患儿发病趋势和临床特征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玲 祁媛媛 +6 位作者 施鹏 叶颖子 黄国英 徐虹 陈超 桂永浩 张晓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描述上海市医疗机构腺病毒感染患儿发病趋势和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调查。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市38家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和住院的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断、病毒学检测等信息,比较2019与2018年同期(... 目的描述上海市医疗机构腺病毒感染患儿发病趋势和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调查。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市38家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和住院的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断、病毒学检测等信息,比较2019与2018年同期(1~5月)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618例腺病毒感染患儿进入本文分析,16例(2.6%)入住PICU,无死亡病例。门、急诊患儿298例(48.2%),男176例(59.1%),腺病毒肺炎104例(34.9%)。住院患儿320例,男204例(63.8%),腺病毒肺炎278例(86.9%)。在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门、急诊腺病毒感染患儿均出现感染高峰,2018年1月后感染峰值迅速下降,2019年1~5月感染峰值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9较2018年同期(1~5月)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腺病毒感染分别增长1.8倍(148/84)和2.3倍(157/69);门、急诊就诊患儿中,2019较2018年同期(1~5月)就诊急诊比例增高(37.2%vs 9.5%)、平均年龄(岁)更小(3.0 vs 4.0),<2岁患儿比例增高,腺病毒肺炎比例增高(50.0%vs 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专科医院腺病毒检测方法主要为深部痰液抗原检测、鼻拭子腺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和血清抗体Ig M检测;综合医院腺病毒检测方法主要为鼻拭子腺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和血清抗体Ig M检测。结论 2019较2018年同期(1~5月)上海市腺病毒感染呈现高发趋势且至少持续至5月,腺病毒肺炎比例高,<2岁患儿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病毒感染 门急诊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