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7A1基因致病变异所致新生儿期大疱表皮松解症28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陆效笑 陆春梅 +6 位作者 王来栓 程国强 王慧君 周文浩 吴冰冰 杨琳 汪吉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了解COL7A1基因导致的大疱表皮松解症(EB)的致病变异谱,以及热点致病变异,并初步分析COL7A1基因的不同遗传模式与新生儿期皮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大疱表皮松解症,且高通量测序... 目的了解COL7A1基因导致的大疱表皮松解症(EB)的致病变异谱,以及热点致病变异,并初步分析COL7A1基因的不同遗传模式与新生儿期皮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大疱表皮松解症,且高通量测序检测到COL7A1基因致病变异/可疑致病变异的患儿。对于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表型-基因型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患儿28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5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 23例,皮损、皮肤缺失和其他临床发现在AD和AR模式E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模式EB疾病起始期的皮肤病变累及部位与疾病极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8,P=0.414);AR模式EB疾病起始期的皮肤病变累及部位与疾病极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96,P<0.01);疾病起始期和疾病极期AD模式EB与AR模式EB的皮肤病变累及百分比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31和0.071)。共检测到COL7A1基因的54个变异位点,包括30个(55.6%)已知致病变异,21个新发致病变异,3个临床意义不明,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变异位点分别是c.8569G>T(p.E2857X) 4例、c.36253636delinsC(p.S1209Lfs*6) 3例、c. 40894090delinsC (p. P1364Lfs*35) 3例。结论不同遗传模式(AR或AD)下COL7A1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新生儿期EB,皮损、皮肤缺失和其他临床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模式EB疾病极期较起病初期皮肤病变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7A1基因 大疱表皮松解症 新生儿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D2基因相关新生儿期癫■性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畅 吴冰冰 +4 位作者 王慧君 戴仪 王来栓 周文浩 杨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CHD2基因相关的癫■性脑病发病年龄与基因型关联性特点,提高CHD2致病变异可致早期癫■性脑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癫■性脑病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以"CHD2基因"为关键词... 目的探讨CHD2基因相关的癫■性脑病发病年龄与基因型关联性特点,提高CHD2致病变异可致早期癫■性脑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癫■性脑病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以"CHD2基因"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以"CHD2"为基因名称检索HGMD数据库,并以"CHD2gen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1月29日,总结CHD2缺陷致癫■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患儿男,在新生儿期表现为惊厥发作、肌张力异常及喂养困难,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提示CHD2基因存在新发可能致病变异[NM_001271:exon31:c.3951G>C(p.L1317F)]。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已报道CHD2基因致病病例67例,均尚未见新生儿期出现明显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但61.1%(11/18)病例存在癫■起病前神经发育障碍的病史。结合已报道病例及本文病例,癫■首次发作年龄为6个月以内(含6个月)共3例,均为错义突变;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以上19例,其中5例为错义突变(26.3%)。结论 CHD2基因缺陷致癫■性脑病可在新生儿期即出现惊厥发作。CHD2基因的错义变异可能有引起癫■早期发作的倾向。仅表现为神经发育障碍,而无癫■发作的患儿,也应考虑可能携带CHD2致病变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性脑病 新生儿 突变 CHD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OXA2基因相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甲状腺肿大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效笑 王来栓 +2 位作者 吴冰冰 杨琳 汪吉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报告1例DUOXA2基因相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对收治的1例CH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并以“DUOXA2基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以“... 目的报告1例DUOXA2基因相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对收治的1例CH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并以“DUOXA2基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以“DUOXA2 gene”or“dual oxidase maturation factor 2”为关键词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16日,总结DUOXA2基因相关CH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患儿女,25日龄,新生儿筛查提示TSH 224 mU·L^(-1),血清甲状腺功能提示TSH 100 mU·L^(-1),FT40 pmol·L^(-1),甲状腺B超示双侧甲状腺肿大。临床外显子测序分析提示DUOXA2基因c.738C>G(p.Y246X)及c.341G>C(p.G114A)两个杂合致病变异位点。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随访至3岁8个月,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内外已报道的由DUOXA2基因突变所致CH病例40例,其中19例有随访情况的描述,DUOXA2基因双位点变异与单位点变异的患儿在新生儿筛查时的TSH水平、确诊时的血清T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3和0.003);确诊时的血清FT4水平、甲状腺大小、停药及停药后重新治疗的比例、疾病转归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UOXA2基因突变所致的CH如果TSH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为双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肿大 DUOXA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