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血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肖丽萍 黄俊 +3 位作者 程毅 张羿 李云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SBP、DBP和心率,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血压评...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SBP、DBP和心率,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血压评价参照1997年“日本学龄前儿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参考值”,以SBP或DBP≥其性别、年龄相对应的%诊断为高血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血压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患高血压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4642名学龄前儿童进入分析,其中男性2458例(53%);低出生体重儿占3.2%(148/4642),巨大儿占5.4%(251/4642)。男童S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童(P分别为〈0.001和0.002)。低出生体重儿SBP、DBP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92和0.398);巨大儿DBP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与发生儿童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而心率高于平均水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OR=2.55,95%CI=1.96~3.3l。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中,男童SBP高于女童。未发现低出生体重、巨大儿与儿童期患高血压有统计学关联;心率、体重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学龄前儿童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小学生腰围身高比筛查肥胖相关心血管代谢风险循证实践指南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临床流行病学组(筹) 窦亚兰 +7 位作者 张羿 陈逍天 何雯楠 杨漾 程红 米杰 张崇凡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5-412,共8页
儿童期肥胖与相关慢病风险防治是全生命周期慢病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2016年WHO数据显示,全球有3~4亿5~19岁儿童青少年处于超重肥胖状态[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我国6~17岁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11.1%和7.... 儿童期肥胖与相关慢病风险防治是全生命周期慢病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2016年WHO数据显示,全球有3~4亿5~19岁儿童青少年处于超重肥胖状态[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我国6~17岁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11.1%和7.9%,可导致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代谢风险(CMR)升高。儿童期CMR群体是发生成人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2],而我国儿童CMR流行趋势已十分严峻,2014年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全国多中心儿童心血管防治研究发现,7~18岁学生罹患中心性肥胖、糖脂代谢异常和血压升高中至少3项异常的比例已达到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循证实践 肥胖率 风险防治 心脑血管 血脂异常 慢性疾病 C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一碳代谢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自然流产的前瞻性遗传关联研究
3
作者 陈逍天 张羿 +5 位作者 姚沁玙 窦亚兰 何沅宸 何雯楠 黄国英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0-427,共8页
背景一碳代谢循环(OCM)是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双亲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自然流产(SPL)的关系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目的探讨男女双方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SPL的关联。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 背景一碳代谢循环(OCM)是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双亲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自然流产(SPL)的关系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目的探讨男女双方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SPL的关联。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上海孕前亲子队列中自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招募的参加孕前或婚检的夫妻双方、完成基因分型、并在2023年10月前完成分娩的家庭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的研究基础,选择与红细胞叶酸水平变化贡献最大的、且有明确重要生物学功能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纳入分析(MTHFR基因rs1801133、MTRR基因rs1801394和rs326119、MTHFD1基因rs2236225、FIGN基因rs211928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将妊娠期间发生的所有妊娠失败或胚胎死亡事件定义为SPL。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男女双方5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SPL的关联,调整年龄、孕前BMI、孕次、不良妊娠史、烟草暴露、饮酒和红细胞叶酸,报告调整的风险比(aRR)以及95%CI。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SPL定义的差异,分别针对主要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主要结果的稳定性。主要结局指标孕前双亲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SNPs与SPL的关联。结果在纳入的4145对备孕夫妻中,随访到SPL 230例(5.5%)。男方MTHFR基因rs1801133 C>T变异与25%的SPL风险升高显著相关,调整协变量后,aRR(95%CI)为1.25(1.03~1.52),P=0.024。与男方rs1801133 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SPL的风险升高58%[aRR(95%CI)=1.58(1.08~2.32);P=0.018];未发现女方MTHFR基因rs1801133与SPL有显著关联。与女方FIGN基因rs2119289 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SPL的风险下降28%[aRR(95%CI)=0.72(0.53~0.98);P=0.036];未发现男方FIGN基因rs2119289位点与SPL有显著关联。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结果一致。结论男方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和女方FIGN基因rs2119289位点序列变异与SPL显著关联,可能是SPL的遗传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前瞻性队列 一碳代谢 遗传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睿玮 严卫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3-809,共17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复杂疾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自2007年首个高血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报道以来,许多GWAS相继开展。文章首先对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报道的24...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复杂疾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自2007年首个高血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报道以来,许多GWAS相继开展。文章首先对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报道的24篇血压/高血压易感基因的GWAS按人种与染色体位置对其结果进行汇总,经统计位点rs17249754、rs1378942和rs11191548报道频数最多。其次介绍了GWAS方法学的研究进展,包括选择高质量的数量表型和选择多阶段研究设计来增加研究发现阳性关联的机会。统计分析方面,除强调了已经报道过的多重比较和重复(验证)研究等问题外,文章还介绍了通过Meta分析对GWAS数据进行深度发掘,并应用基因型填补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可以提高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的覆盖率的方法。尽管GWAS发现了许多我们未知的基因与疾病表型的关联,为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线索,但是目前GWAS发现的血压/高血压相关变异多为对人群血压的影响极其微弱的常见变异。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可加强深度功能学研究对易感基因精细定位和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应用,结合GWAS的成果进行生物信息学通路分析和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等,逐步揭示高血压的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随机对照试验——一种新的用于疗效比较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少科 赵倩 +3 位作者 张羿 程毅 曹芳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处理混杂因素的手段,创造一种新的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本方法基于以下原理:针对诊断为同种疾病接受不同治疗的一组患者,采用反复多次模拟随机化分组并根据RCT的统计分析策略进行疗效...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处理混杂因素的手段,创造一种新的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本方法基于以下原理:针对诊断为同种疾病接受不同治疗的一组患者,采用反复多次模拟随机化分组并根据RCT的统计分析策略进行疗效比较,以拒绝H0的试验频率和不拒绝H0的试验频率之比(odds值)及其95%CI作为判断不同治疗方法间疗效差异的依据。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获得统计量odds值的分布。对包含结局变量和混杂因素变量的模拟数据库进行随机化分组,对根据符合方案集分析(PP)策略保留下来的样本进行结局变量比较。重复100次随机化分组,并对每次随机化分组后结局变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对混杂因素变量的组间均衡性进行分析。计算100次结局变量比较分析结果中拒绝H0与不拒绝H0的比值,即odds值,重复100次odds值的计算过程得到odds值的点估计值及其95%CI。根据样本量(n1=n2=50,100,500和1000)、组间差异的把握度和效应量产生多个模拟数据库,观察分析得到的odds值及其95%CI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验证混杂因素在根据PP策略保留下来的样本的组间均衡性。结果①对不同样本量下疗效有差异数据库分析得到的odds值均>1,odds值及其95%CI均随把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②对不同样本量下疗效无差异数据库分析得到的odds值均<1,odds值及其95%CI均随把握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③同时验证样本量相等和不相等的情况下,混杂因素组间均衡的概率均>95%。结论将本文发明的方法命名为模拟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简称sRCT。运用sRCT对模拟数据库分析得到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高,实现了在均衡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比较研究 随机化分组 把握度 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孕妇低生糖负荷膳食干预对新生儿DNA甲基化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毅 王丽萍 +5 位作者 杨文红 王鹂麟 喻茜 赵倩 张羿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通过对超重孕妇实施低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的干预,探讨胎盘组织和脐血中与体重增长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的改变。方法采用随机化单盲对照干预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初次产检孕周≤12周且体重超重的孕妇。以研究对象纳入的顺序号为随机序... 目的通过对超重孕妇实施低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的干预,探讨胎盘组织和脐血中与体重增长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的改变。方法采用随机化单盲对照干预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初次产检孕周≤12周且体重超重的孕妇。以研究对象纳入的顺序号为随机序列号,采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中国孕妇保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孕妇的膳食和体力活动规范实施低GI膳食指导干预,对照组仅按照国家规范给予指导,不给予低GI膳食的指导。两组分别在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干预3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5例。孕妇分娩时收集胎盘组织和脐血,提取DNA,采用Illumina甲基化芯片进行两步法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定。结果孕妇孕期相关暴露因素在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出生体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3.7±0.5)vs(3.5±0.4)k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本研究结果结合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筛选出19个基因位点,所属18个基因,其中5个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2个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其余基因分布分散。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甲基化的改变,发现脐血中2个差异的甲基化CpG位点,分别位于TEKT5和MIR378C基因上,胎盘组织中1个差异的甲基化CpG位点,所属PGBD5基因。结论通过对超重孕妇采取低GI膳食干预,胎盘组织和脐血中基因的甲基化可以发生改变,为中国超重、肥胖孕妇疾病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对子代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干预 血糖生成指数 超重孕妇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血脂代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相源 张羿 +6 位作者 陈逍天 姜袁 王胤 窦亚兰 许嘉 韩斌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9,共6页
背景目前较缺乏中国儿童青少年中大气污染暴露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研究。目的分析大气污染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血脂代谢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项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研究的横断面调查,纳入上海市方便... 背景目前较缺乏中国儿童青少年中大气污染暴露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研究。目的分析大气污染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血脂代谢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项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研究的横断面调查,纳入上海市方便抽样的4所中小学校中年龄7~18岁、经监护人知情同意后采集静脉血并完成血脂检测的在校学生。血脂浓度检测项目包括HDLC、LDLC、TG和TC,血脂异常定义为存在HDLC≤1.04 mmol·L^(-1)、LDLC≥3.37 mmol·L^(-1)、TG≥1.70 mmol·L^(-1)和TC≥5.18 mmol·L^(-1)中任一项。将回收问卷中的家庭住址标准化并转化为经纬度坐标,采用基于环境监测点位数据的空气污染物时空暴露模型,估算研究对象在采血前1、3、6个月的PM_(2.5)、O_(3)和NO_(2)的平均暴露水平。利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_(2.5)、O_(3)和NO_(2)暴露水平与血脂水平、血脂异常风险的关系。在多因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各类污染物浓度相互调整检查污染暴露与血脂代谢关系的独立性。主要结局指标根据研究对象家庭地址估计的大气污染暴露水平、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脂水平及是否存在血脂异常状态。结果共纳入1317名中小学生,女生660名(50.1%)。研究对象平均HDLC、LDLC和TC浓度分别为(1.52±0.29)mmol·L^(-1)、(2.35±0.63)mmol·L^(-1)和(4.03±0.72)mmol·L^(-1),TG中位数浓度为0.59(0.43,0.80)mmol·L^(-1)。142(10.8%)人患有血脂异常。研究对象在采血前1、3、6个月的PM_(2.5)、O_(3)和NO_(2)的日均暴露水平范围为51.4~61.5μg·m-3、20.4~22.8μg·m^(-3)和11.1~12.8μg·m-3。研究对象住址既往3、6个月平均PM 2.5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间距,HDLC分别显著降低0.07(95%CI:0.03~0.11)mmol·L^(-1)和0.09(95%CI:0.05~0.14)mmol·L^(-1);既往6个月平均PM 2.5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间距,相应血脂异常风险OR为1.86(95%CI:1.42~2.44),这些关联在调整其他污染物暴露水平后仍显著。未发现其他血脂水平与大气污染物暴露之间的独立显著关联。结论PM 2.5暴露对儿童青少年的血脂代谢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大气污染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营养干预和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丽萍 赵倩 +5 位作者 王鹂麟 周欢庆 夏英倩 张羿 程毅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和孕期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接受常规产检并且分娩的孕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确诊为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中比较膳食干预组(接...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和孕期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接受常规产检并且分娩的孕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确诊为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中比较膳食干预组(接受膳食咨询)和对照组(未接受膳食咨询)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GDM诊断采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推荐标准。采用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母亲孕期危险因素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及作用大小。结果①10421名孕妇的围生期信息进入数据分析。孕妇初诊时平均孕周20.8(19.4—22.4)周,初诊时空腹血糖(FBS)、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CHOL)平均水平分别为(4.3±0.4)、(1.3±0.6)和(4.7±0.8)mmol·L^-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11.3±11.5)和(67.9±13.3)mmHg。高危孕妇的GDM的患病率为15.8%。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55.4±426.0)g,巨大儿发生率6.2%。@812名GDM孕妇中,干预组570例,对照组242例。两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孕20周体重、初诊时血糖、血脂等基线水平均衡可比。干预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47.4±19.6)傩(3450.3±35.6)g(P=0.007)、6.7%vs15.6%(P=0.001)和26.3%w47.9%(P〈0.001)。随着营养干预次数的增加,孕中晚期体重增长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下降趋势(r=-0.126,P=0.003;r=-0.112,P=0.002),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依次降低。③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20周时体重(OR=1.08,95%CI:1.07—1.09)、孕中晚期体重增长量(OR=1.10,95%CI:1.07~1.12)和GDM(OR=1.63,95%CI:1.22~2.19)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危孕妇应考虑进行更早期的孕期危险因素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干预,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有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巨大儿 妊娠糖尿病 孕期体重增长量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AMLSS技术构建基于性别、年龄和身高的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 被引量:13
9
作者 严恺 王倩 +6 位作者 姚华 黄永迪 王琛琛 张卫国 娜尔克孜.阿布扎力汗 李南方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40-348,共9页
目的结合性别、年龄和不同身高百分位数,应用GAMLSS技术探索性构建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共包含5200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2531名,女性2... 目的结合性别、年龄和不同身高百分位数,应用GAMLSS技术探索性构建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共包含5200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2531名,女性2669名。血压测量采用美国心脏病联合会(AHA)规范的国际标准血压测量法,精确至2mmHg。身高测量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法进行,精确至1cm。应用GAMLSS技术,结合性别、年龄及身高百分位数预测得到血压P50、P90、P95和P99值。以D(μ,σ,υ,τ)的特定分布形式,同时考虑资料的偏度和峰度,利用3次光滑样条函数(cs(.))进行方程拟合,身高百分位数采用LMS法(μ-σ-λ)计算。结果观察拟合的SBP和DBP各年龄别的百分位数曲线,可见:①SBP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规律男性与女性不同,男性SBP曲线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女性SBP曲线至12岁时达高峰后停止增长;男、女性DBP随年龄的发展趋势与SBP相近。至17岁时,身高P50所对应的SBPP95和DBPP95男女间差值分别为9和4mmHg,男性血压高于女性。②身高百分位数越大,其对应的血压值越高,观察7~17岁身高P95和身高P5相对应血压P90的差值,每单位身高增加引起的血压变化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③与美国第4版《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价和治疗指南》相比较,男、女性SBPP90切点值出现时间与美国标准接近,分别为12和13岁;DBP从7岁起即高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约10mmHg,之后呈增长缓慢,11~12岁后呈下降趋势,至17岁时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接近。身高P50所对应的DBPP90切点值至9岁时已达80mmHg,远早于美国的16岁。结论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尝试性应用GAMLSS技术构建新疆儿童青少年分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血压参考值。描述了血压拟合曲线在不同性别下的发展规律与相互间的特征差异,补充了不同身高百分位数下的血压参考值,可使中国不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血压参考值范围更趋精准,尤其可为身高处于极端水平(身高过高或过矮)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压水平的合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LSS 儿童青少年 血压 高血压 参考百分位数 诊断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参考标准评估2010年上海市7—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羿 吴艳强 +5 位作者 赵倩 陈少科 曹芳 程毅 杨漾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分别应用基于年龄和性别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NBPR)和基于年龄、性别和身高百分位数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BPCH),评估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方法样本人群来自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2010年的... 目的分别应用基于年龄和性别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NBPR)和基于年龄、性别和身高百分位数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BPCH),评估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方法样本人群来自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2010年的常规数据,包含7—17岁男女生各3300名。NBPR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基于性别和年龄的血压参考标准(2010),BPCH是应用GAMLSS技术参考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1991至2009年的数据构建的基于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儿童血压参考标准。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其性别、年龄和身高相应的%界值定义为高血压。对两种标准下结果不一致的研究对象进行特征分析,计算身高的z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应用NBPR,男生、女生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3%、10.0%,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应用BPCH,男生、女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9%、6.0%,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大致稳定。187名(5.6%)男生和190名(5.7%)女生应用NBPR和BPCH均被诊断为高血压,42名男生(1.3%)、8名女生(0.2%)仅被BPCH诊断为高血压,其平均身高[男:(138.1±2.1)cm,女:(139.4±9.8)cm]分别低于总体样本的平均身高[男:17cm(Z=-0.78,P〈0.0001);女:11cm(Z=-1.29,P=0.0159)]。188名男生(5.7%)、141名女生(4.3%)仅被NBPR诊断为高血压,平均身高[男生:(169.0±17.6)cm,女生:(160.6±6.5)cm]分别高于总体样本的平均身高[男生:13.9em(Z=0.31,P〈0.0001);女生:10.2cm(Z=0.39,P〈0.0001)]。结论通过对NBPR和BPCH的比较结果显示,血压标准考虑身高与否直接影响着男生4.42%和女生4.03%血压的判定,建议我国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考虑性别、年龄和身高的血压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参考指标 青少年 年龄 患病率 身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生子样本的婴儿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芳 蔡文萍 +7 位作者 严恺 李艳 许睿玮 陈少科 赵倩 魏欣 石小翔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环境因素如喂养方式、生命早期营养状况等对婴儿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影响,为研究乙肝疫苗免疫失败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来自5家协作医院儿童保健科参加常规体检的1周岁的双生子和无关个体组... 目的探讨围生期环境因素如喂养方式、生命早期营养状况等对婴儿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影响,为研究乙肝疫苗免疫失败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来自5家协作医院儿童保健科参加常规体检的1周岁的双生子和无关个体组成两个独立样本,排除无关个体样本中低出生体重儿及两样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及母亲有乙肝病史的研究对象。通过病案调查及现场访谈,收集研究对象的父母健康状况、母亲孕产史、婴儿出生状况及1岁以内体检信息等可能的暴露因素资料。在分析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相关影响因素时,双生子样本采用XTGEE广义估计模型,无关个体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双生子样本为370人,无关个体样本为300人。19.2%(71例)双生子和11.7%(35例)无关个体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低/无免疫应答。在双生子样本中,父亲吸烟(OR=4.50,95%CI:2.52~8.03)和低出生体重(OR=2.55,95%CI:1.33~4.87)可能增加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风险,Apgar评分高和0~1周岁体重增长量大可能降低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风险。但在出生体重正常的无关个体样本中未发现上述因素与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的相关性。结论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后,低出生体重、父亲吸烟、Apgar评分和0~1周岁体重增长量与婴儿发生乙肝疫苗低/无免疫应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无免疫应答 婴儿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孕早期代谢性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倩 杨文红 +8 位作者 喻茜 李春英 马小玲 施鹏 陈少科 曹芳 张羿 程毅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45-449,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孕妇孕早期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各组分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围产期保健监测平台上,收集2009至2010年常规围产期保健数据,筛选并分析在孕早期(孕20周以内)行初次产检且体...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孕妇孕早期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各组分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围产期保健监测平台上,收集2009至2010年常规围产期保健数据,筛选并分析在孕早期(孕20周以内)行初次产检且体格测量数据完整(包括孕妇体重、身高和血压),同时采集孕早期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测数据。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有关MS的标准进行分组,其中超重/肥胖采用BMI≥24kg·m-2作为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母亲孕早期MS及其各组分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结果共有1405名孕妇围产期信息进入数据分析。孕妇初次产检时平均年龄为(26.5±3.2)岁,平均BMI(20.8±2.7)kg·m-2,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7.7±10.0)和(69.3±7.0)mmHg。孕早期平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空腹血糖(FPG)分别为(2.4±1.0)、(2.0±0.4)和(4.5±0.5)mmol·L-1。共有25名(1.8%)孕妇符合MS的诊断标准,其中超重/肥胖、高TG、低HDL-C、高血压和高FPG的患病率分别为12.0%、76.2%、2.8%、2.6%和2.3%。孕妇分娩时平均孕周为(39.0±1.4)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65.0±418.6)g,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为7.0%。497名具完整的孕早期和出生结局数据,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孕早期超重/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95%CI:1.0~5.5)。结论昆山市2009至2010年孕妇孕早期MS患病率为1.8%,其最主要的两个组分是超重/肥胖和高TG,并且孕早期超重/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对孕妇应考虑进行更早期的孕期代谢性危险因素的管理,有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巨大儿 孕早期 超重肥胖 血脂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2~14岁藏族儿童血常规和血清铁参考值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德吉美朵 姜袁 +9 位作者 次旦卓嘎 次旦旺姆 索朗卓玛 刘治娟 仁晖晖 郑晓玲 罗珍 俄地 严卫丽 惠晓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目的建立西藏地区藏族2~14岁儿童血常规和血清铁参考值。方法在西藏拉萨市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我院)儿童保健科作为学龄前儿童数据采集现场,选取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和隆子县3所小学作为学龄儿童数据采集现场,藏族儿童是指... 目的建立西藏地区藏族2~14岁儿童血常规和血清铁参考值。方法在西藏拉萨市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我院)儿童保健科作为学龄前儿童数据采集现场,选取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和隆子县3所小学作为学龄儿童数据采集现场,藏族儿童是指父母均为藏族、且世代居住在藏区;行体格检查时采集的儿童的静脉血,统一在我院临床检验科行血常规和血清铁检测,检验值直接从相关仪器导出用于本文分析。依据检测指标分布特点,采用百分位数法(P2.5~P97.5)或x±1.96 s确定其双侧参考值范围,采用LMS program软件(版本:1.35),拟合血常规和血清铁依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结果 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14岁3 881(藏族3 137和汉族744)名健康儿童进入本文分析。学龄前儿童血标本3 253份,学龄儿童血标本628份。2~6岁组分别为546、1 878、475、270和111例,7~14岁组36~101例,藏、汉族儿童不同年龄段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较平原地区RBC、Hb和PLT参考值范围整体右移,运铁蛋白饱和度(UIBC)、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参考值范围更宽;WBC参考值范围左移,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单核细胞计数(MONO#)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参考值范围更宽,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参考值范围稍小。就绝对计数来看,NEUT#参考值范围左移,LYMPH#、MON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和BASO#参考值范围更窄。Hb、RBC比容(HCT)、平均PLT容积(MPV)、RBC平均Hb量、浓度和体积(MCH、MCHC和MCV)和RBC分布宽度(RDW-SD)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L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和BASO%随年龄呈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PLT比容(PCT)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除TIBC、MCH和PCT外,余指标在藏族与汉族儿童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汉族儿童WBC、RBC、血清铁、Hb、HCT、PLT和MCV水平高于藏族儿童;藏族儿童MCHC、RDW-CV、PLT分布宽度(PDW)、UIBC、MPV和RDW-SD水平高于汉族儿童。结论与平原地区比较,西藏高海拔地区血常规和血清铁参考值随儿童年龄的变化趋势与平原在区基本一致,RBC、Hb和PLT等参考值范围整体右移且范围更宽,WBC及其分属参考值范围左移且范围更宽,西藏高海拔地区血常规和血清铁应以当地参考值作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血清铁 参考值 儿童 高海拔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恢复期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期C-反应蛋白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青 张羿 +3 位作者 程毅 穆铠 刘芳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川崎病(KD)患儿恢复期外周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探讨外周血管内皮功能测定作为KD患儿血管内膜功能康复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心内科住院... 目的探索性研究川崎病(KD)患儿恢复期外周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探讨外周血管内皮功能测定作为KD患儿血管内膜功能康复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心内科住院、具备完整的急性期临床资料、病程>2个月,并于我院心内科随访的KD患儿。采用EndoPat2000仪器测定外周血管内皮功能,记录反应性充血-外周动脉张力指数(RHI)。将血清CRP值转化为有序多分类资料进行分析,划分切点为第20、40、60、80和100百分位,分为5组。观察KD患儿RHI分布的特征。调整患儿年龄和性别后,分析RHI与急性期血清CRP的关系;比较发生和未发生CAL的KD患儿血清CRP和RHI水平的差异。结果 26例KD患儿进入本研究,男21例。平均年龄(83±24)个月,平均病程(27±17)个月。急性期CRP平均水平为91.9 mg·L-1。平均RHI为1.3 mL·mm-1Hg×100。调整了年龄和BMI Z评分后,RHI与CRP呈负相关(R2=0.411 9,Pmodel=0.025 3,b=-0.483,PCRP=0.019)。发生CAL的KD患儿的RHI水平低于未发生CAL患儿,(1.04±1.10)vs(1.34±0.08)mL·mm-1Hg×100,P=0.054,急性期的CRP水平在发生和未发生CAL的KD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CRP水平与KD恢复期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存在负相关,即CRP水平越高,内皮功能受损越严重;发生CAL患儿内皮功能损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川崎病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睿玮 严恺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I 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02年...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I 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关于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各影响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CI。采用Egger's检验和非参数剪补法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累计病例2385例,对照32093例。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各影响因素的合并OR(95%CI)分别为:性别(男性)1.495(1.057~2.115)、年龄0.997(0.933~1.066)、BMI1.870(1.436~2.434)、家族史1.668(0.736~3.783),体育活动频率0.593(0.484~0.726)。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男性、超重和肥胖是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体育活动频率作为保护因素可降低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儿童 META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膳食血糖生成指数变化与出生体重及母子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牛大彦 张羿 +4 位作者 王丽萍 杨文红 赵倩 穆锴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超重孕妇孕期膳食血糖生成指数(GI)变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子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及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参加产检的超重孕妇为研究对象。前瞻性收集孕妇初次产检及孕中期膳食资... 目的探讨超重孕妇孕期膳食血糖生成指数(GI)变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子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及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参加产检的超重孕妇为研究对象。前瞻性收集孕妇初次产检及孕中期膳食资料,计算GI变化水平(ΔG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ΔG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晚期空腹胰岛素及脐血C肽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分析ΔGI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将ΔGI分为4组(<25%、~50%、~75%和>75%),出生体重分为巨大儿、正常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3组,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ΔGI和出生体重各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文共纳入392名超重孕妇,初诊和孕中期膳食GI平均水平分别为64.4±9.2和63.8±9.5,ΔGI为-0.6±12.7。孕晚期空腹胰岛素平均水平为11.6(7.4~15.8)μU·mL^(-1)。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489.7±519.6)g,巨大儿发生率14.4%,脐血C肽的平均水平为0.7(0.4~1.0)ng·mL^(-1)。相关分析并未发现ΔG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晚期空腹胰岛素及脐血C肽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ΔGI、孕期增重、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有关。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孕期ΔGI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呈上升趋势(OR=1.54,95%CI:1.06~2.25)。多元回归分析并未发现ΔGI与孕晚期空腹胰岛素、脐血C肽之间的关系。结论超重孕妇孕期膳食GI变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相关,与母子胰岛素抵抗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孕妇 血糖生成指数 出生体重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母乳宏量营养素和总能量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婵 王丽 +6 位作者 窦亚兰 李丽玲 花玮 张舒文 宦夏 曹云 胡晓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1-305,共5页
背景中国早产儿母乳成分的报告不多,早产儿母乳成分可能受遗传、饮食习惯等影响。目的探索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母亲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汁的宏量营养素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2500 ... 背景中国早产儿母乳成分的报告不多,早产儿母乳成分可能受遗传、饮食习惯等影响。目的探索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母亲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汁的宏量营养素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2500 g、孕周<37周的早产儿母亲,母亲年龄>18岁、无严重先天畸形,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无母乳喂养禁忌证,自愿提供新鲜母乳,以双侧电动吸奶器收集早上4~5时双侧乳房全乳至一次性储奶瓶,冷链运送,从母亲采集母乳至上机行成分分析的过程在4 h内完成,采用MIRIS HMA母乳分析仪(瑞典Miris AB公司),检测时用超声技术进行匀化。通过婴儿病例资料获取临床信息,根据纳入母亲分娩孕周分为<28周组、~32周组和~<37周组;根据纳入母亲分娩年龄分为适龄产妇(≤34岁)和高龄产妇(>35岁);根据采集母乳发生于产后时间分为产后初乳(1~7 d)、过渡乳(~14 d)、成熟乳(~42 d)。主要结局指标早产儿母亲不同泌乳阶段乳汁的宏量营养素含量。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早产儿母亲191例,阴道分娩79例(41.4%),分娩年龄18~44(31.1±4.5)岁,分娩时孕周为(29.2±2.2)周;分娩191例婴儿,男婴102例(53.4%),女婴89例,出生体重(1286±344)g。共收集到母乳305份,其中初乳55份,过渡乳72份,成熟乳178份。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的脂肪含量呈递增趋势,蛋白质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和总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过渡乳和成熟乳的碳水化合物、总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孕周的早产儿母亲的母乳中宏量营养素及总能量多重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过渡乳中的蛋白质含量<28周高于~32周和~<37周,过渡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28周和~32周高于~<3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乳中的脂肪含量阴道分娩低于剖宫产,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阴道分娩均低于剖宫产,成熟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阴道分娩高于剖宫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熟乳中的脂肪含量和总能量适龄产妇低于高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泌乳阶段早产儿母乳中的宏量营养元素和总能量有明显差别,未来可考虑开展母乳成分分析以指导早产儿个体化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 宏量营养素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