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增辉 戴飞 +2 位作者 栾丽娟 王佩芬 武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CT和MR表现特征,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SF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位置、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邻近颅骨改变)。结果:ISFT最常见症...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CT和MR表现特征,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SF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位置、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邻近颅骨改变)。结果:ISFT最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3/4),4个病灶皆起源于硬脑膜,其中幕上2个,幕下1个,跨天幕生长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1个,最大径3~8.5cm,平均5.6cm,CT平扫呈不均匀稍高及高密度,无明显钙化;MR T1WI等稍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4),1例出现典型"阴阳征",2例出现"脑膜尾征",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2例。结论:当颅内脑外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尤其出现典型"阴阳征"及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时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动态增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动态增强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9例明确诊断的实变型BAC患者纳入研究,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以3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完成5min的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病灶实性部分进行时间密度曲线分... 目的:探讨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动态增强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9例明确诊断的实变型BAC患者纳入研究,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以3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完成5min的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病灶实性部分进行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结果:平均达峰时间为80s,其中4例为60s,4例90s,1例120s,时间密度曲线均呈快升缓降型。结论:实变型BAC的CT影像形态学与炎症、结核等相似,但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与一般肺癌一致,不同于炎症,可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