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栋辉 《内科》 2012年第6期584-585,共2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1个月前后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157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72例),...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1个月前后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157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中度42例,15<AHI<30;重度43例,AHI≥30),经n-CPAP治疗;72例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中度38例,15<AHI<30;重度34例,AHI≥30,未给予n-CPAP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测定治疗前后Fbg及D-二聚体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Fbg及D-二聚体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这两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CPAP可降低OSAHS患者Fbg及D-二聚体,可能其具有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龚莉华 徐栋辉 +1 位作者 王燕青 苗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54-215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01/2015-12期间表现...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01/2015-12期间表现为打鼾及白天嗜睡的可疑患者79例在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科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进行OSAHS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然后转诊到眼科进行眼部检查。测量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RNFL厚度等。结果:共有73例被纳入本研究,对照组(无OSAHS)20例,OSAHS组53例。中度、重度OSAHS组的IOP比对照组高(均P<0.05)。中度、重度OSAHS组的平均RNFL及上方RNFL较对照组薄(均P<0.05)。AHI与上方RNFL及平均RNFL呈负相关(r=-0.316、-0.205,均P<0.01)。上方RNFL与氧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呈负相关(r=-0.24,P=0.005),与平均血氧分压(SaO_2)呈正相关(r=0.277,P=0.001)。结论:OSAHS患者的RNFL变薄,OSAHS病情越严重RNFL丢失越多。上方RNFL受OSAHS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视神经纤维层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浸膏粉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影响
3
作者 高俊丽 张骢翀 +5 位作者 谷亮 周建 费秀丽 姚卫国 周锦明 刘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78-581,I0002,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黄葵浸膏粉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影响,探讨其改善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黄葵浸膏粉干预24 h、48 h、72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最佳干预浓度1 g/L、时间48 h。分组:正常组(葡萄糖5.5 mmol/L)、甘... 目的:研究黄葵浸膏粉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影响,探讨其改善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黄葵浸膏粉干预24 h、48 h、72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最佳干预浓度1 g/L、时间48 h。分组:正常组(葡萄糖5.5 mmol/L)、甘露醇组(葡萄糖5.5 mmol/L+甘露醇24.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30 mmol/L)及黄葵组(葡萄糖30 mmol/L+黄葵浸膏粉1 g/L),干预48 h,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FN、TGF-β_(1),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果:(1)与正常组比,高糖组α-SMA、FN、TGF-β_(1)、D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2)与正常组比,甘露醇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高浓度渗透压对HK2无作用。(3)与高糖组比,黄葵组α-SMA、FN、TGF-β_(1)、D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4)透射电镜:正常组及甘露醇组线粒体数量较多,形态正常;高糖组可见肿胀的线粒体,线粒体碎片较多,线粒体基质及线粒体嵴断裂;黄葵浸膏粉干预后可减轻线粒体损伤。结论:黄葵浸膏粉可减少α-SMA、FN、TGF-β_(1)的产生,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纤维化;同时可促进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减少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表达,从而逆转肾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2 黄葵浸膏粉 高糖 纤维化 线粒体分裂及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段艳红 吴波 方永明 《安徽医学》 2012年第9期1257-1259,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COPD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前关于COPD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肺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COPD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前关于COPD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数量和质量参与了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近年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SP-D)在呼吸道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了解SP-D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慢性阻塞性肺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美卓乐联合沙丁胺醇用于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星 张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美卓乐联合沙丁胺醇用于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84例有支气管哮喘中度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美卓乐组(n=42)和对照组(n=42):美卓乐组口服美卓乐4 mg,每6 h 1次,同时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 目的观察口服美卓乐联合沙丁胺醇用于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84例有支气管哮喘中度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美卓乐组(n=42)和对照组(n=42):美卓乐组口服美卓乐4 mg,每6 h 1次,同时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对照组只给予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吸入,两组都治疗一周后观察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改善率(%)、一秒呼气峰流量(PEF1)、PEF1改善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哮鸣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哮喘病史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美卓乐组在雾化后FEV1改善率(%)、PEF1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低(P<0.001),同时心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口服美卓乐联合沙丁胺醇用于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卓乐 支气管哮喘 用力肺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在咯血患者中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闫力永 杨俊 +2 位作者 杜春玲 卢进昌 武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参与咯血供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5例咯血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并诊断是否有NBSA参与病灶血供及胸膜增厚,按照有无NBSA、病灶侧是否... 目的探讨影响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参与咯血供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5例咯血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并诊断是否有NBSA参与病灶血供及胸膜增厚,按照有无NBSA、病灶侧是否有胸膜增厚,分别进行分组;询问病史及查阅病历资料,按照与咯血相关的基础病种类及病程进行分组。对各影响NBSA的因素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5例咯血患者中NBSA参与供血26例;有胸膜增厚者42例;支气管扩张(包括肺部感染)38例,肺结核26例,肺部肿瘤4例;肺部血管畸形6例,其他1例;近期病程24例,中期病程19例,长期病程32例。其中胸膜增厚与否对有无NBS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而其他因素对有无NB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与咯血相关的基础病及其病程对有无NBSA并无明显的影响;而显著的胸膜增厚是产生NBSA供血的重要原因,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