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慧芳 颜美琼 +1 位作者 刘红池 朱金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按社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持续至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随访。采用Harris髋关...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按社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持续至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可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医院-社区团队 社区护理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脂肪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
2
作者 陆佳萍 刘醒 +4 位作者 张林杉 赵琳 张敏 李小英 刘玥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面积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完善精氨酸刺激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2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面积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完善精氨酸刺激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素分泌功能残存组和功能衰竭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测患者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和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74例患者(61.7%)胰岛功能残存,46例(38.3%)胰岛功能衰竭。胰岛功能衰竭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指数(adipose tissue insulin resistance,Adipo-IR)、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SFA和VFA水平较低,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较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A、VFA、FT3、baPWV和ABI是胰岛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中纳入VFA、FT3、ABI、baPWV的模型预测能力最佳,C-index为0.81。结论: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衰竭患者SFA和VFA均较低,纳入SFA或VFA的列线图可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腹部脂肪面积 胰岛功能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钉枪击致颅脑穿通伤1例报告
3
作者 李江浩 王子璇 +2 位作者 陈雪林 刘祥璐 丁建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9-764,共6页
本文报告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例在工作时不慎被射钉枪射出的枪钉打伤眼部、穿入颅内的重症颅脑穿通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诊治过程。患者因被枪钉打伤后1 h伴昏迷入院,入院后经急诊手术完整取出异物,清除部分血肿;术... 本文报告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例在工作时不慎被射钉枪射出的枪钉打伤眼部、穿入颅内的重症颅脑穿通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诊治过程。患者因被枪钉打伤后1 h伴昏迷入院,入院后经急诊手术完整取出异物,清除部分血肿;术后经历了脑水肿高峰、颅高压、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假性动脉瘤等高风险并发症;最终患者恢复意识,转至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穿通伤 手术干预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 19 所三级医院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玉 张玉侠 +18 位作者 陆小英 奚慧琴 顾艳荭 顾莺 沈南平 毛燕君 施忠英 叶丽萍 郭琦 丰青 沈英 周花仙 张华春 江萍 李红 朱晓萍 王秀芳 王艳梅 陈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4-59,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主观社会地位总分为(5.50±1.34)分,组织公平感总分为(77.97±14.83)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15.90±19.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有子女、初始学历、税后年薪、工作科室、职务、户口所在地、经历医患冲突的次数、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是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7%。结论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护士收入,推进护理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护理工作专业性,提高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等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护士 主观社会地位 组织公平感 职业获益感 医患冲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阳性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红妹 唐之俭 费凤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阳性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青浦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315株革兰阳性菌中,肠球...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阳性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青浦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315株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0.3%(127/315)、36.5%(115/315)、20.3%(64/31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8.7%和82.8%。甲氧西林耐药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细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发现1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和2株粪肠球菌。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临床严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112例合并不同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杰 施国华 +9 位作者 周锋 王剑文 许磊 鲁立文 林小芹 陶燕 翟晓惠 蔡海英 谢邦瓀 黄汉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分析合并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新冠肺炎的控制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于2019年12月30日-2020年3月8日收治306例新冠肺炎患者资料,以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为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新冠肺炎的控制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于2019年12月30日-2020年3月8日收治306例新冠肺炎患者资料,以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为对照,分析112例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疾病组发热发生率78.57%,较无基础疾病组低(P=0.012),咳嗽发生率较高(P=0.025),胸闷、气促症状发生率较高(P=0.007),基础疾病组肺炎累及肺部影像学范围>75%的患者比例高(P=0.015)。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基础疾病组普通型患者比例较低(P<0.001);危重型患者比例高(P=0.013)。两组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和抗真菌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基础疾病组出院肺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患者比例低(P<0.000 1),出院但肺功能未恢复正常状态比例高(P<0.000 1)。结论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比例较无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低,但咳嗽、胸闷、气促症状比例增高,病情发展快,侵犯肺部范围大、危重症率高、预后较差,通过合理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础疾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蔡红妹 唐之俭 费凤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该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1 376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青浦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该地区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1 376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8.7%和12.5%。产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总耐药率分别为4.2%和6.8%。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7.1%、36.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有少数菌株对所有测试的药物耐药。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菌 超广谱b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305例不同发病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汉平 许磊 +10 位作者 张丽 周霞 王剑文 邹鹏 余洋 罗珊珊 范陈戈 王菊莉 王融融 陶燕 周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7-802,共6页
目的分析305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时间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控制和患者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入院的新... 目的分析305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时间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控制和患者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入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05例。按患者发病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A、B、C、D四组,A组:2019年12月31日前发病,共72例;B组:2020年1月1-14日间发病,共72例;C组:2020年1月15-28日间发病,共84例;D组2020年1月29日-2月11日间发病,共77例。比较分析四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长、住院天数、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既往疾病史、接触史、入院后治疗情况和疾病转归。结果 A组到D组,患者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2,P<0.000 1)。四组患者组间家庭接触史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1,P=0.007)。各组发热天数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88,P<0.01)。四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真菌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8,P<0.000 18;χ~2=33.07,P<0.000 1;χ~2=21.52,P<0.000 1;χ~2=60.634,P<0.000 1)。四组患者组间中位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83,P<0.000 1)。影像学表现四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00 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政策干预、感染防护措施加强、医疗救治力量加强、医疗诊治方案完善,其病情表现呈现在时间维度上由发展到峰值到逐渐好转下降的规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不同发病时间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75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施国华 徐杰 +9 位作者 黄汉平 张丽 邹鹏 周锋 钱雪梅 钱莉 张培 许磊 姜绿燕 王剑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60周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二病区2020年1月15日-3月8日间收治已出院的COVID-19患者171例,按照年龄分为两组,A组:老年患者75例,B组:非老年(<60岁)患者96例,... 目的探讨老年(≥60周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二病区2020年1月15日-3月8日间收治已出院的COVID-19患者171例,按照年龄分为两组,A组:老年患者75例,B组:非老年(<60岁)患者9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临床分型、肺部影像学、核酸转阴时间、住院天数、发热天数、死亡病例等。结果 A组患者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呼吸道以外症状比较多见(P<0.05),肺部病变范围>75%较B组患者比例大,重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A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5),病死率高(P<0.05)。结论老年COVID-19患者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应注意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减少重症发生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7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慢性排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正华 周霞 +9 位作者 黄汉平 张丽 龚惠莉 鲁立文 王剑文 徐杰 李巍立 吴超民 蒋惠佳 翟晓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阴时间、转归等特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10日收治已出院COVID-19患者179例,其中慢性排毒患者77例,急性排毒患者102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阴时间、转归等特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10日收治已出院COVID-19患者179例,其中慢性排毒患者77例,急性排毒患者102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未用药前)、影像学特征(未用药前)、核酸转阴时间、转归情况。结果急性排毒组和慢性排毒组患者临床表现:发热(84.31%比74.03%)、咳嗽(64.71%比58.44%)、胸闷气促(28.43%比20.73%)、消化道等症状(6.86%比9.09%),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影像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受累部位0:(1.96%比0%),1+:(22.55%比24.68%),2+:(27.45%比27.27%),3+:(20.59%比15.58%),4+:(27.45%比32.47%)。两组出院肺功能恢复正常状态(1分)分别为87.25%和68.83%(P<0.000 1);出院但肺功能未恢复正常状态(2分)分别为9.80%和29.87%(P<0.001);两组病死率(7分)分别为2.94%和1.30%(P>0.05)。结论 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发病到核酸检测阳性周期过长,导致治疗延迟,住院时间增加,病毒持续时间延长,同时患者的转归严重受影响。对于慢性排毒出院时肺功能受影响部分患者的管理,应以居家休养+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服务模式,根据辩证给予中药治疗或食物调养,定期检测咽拭子,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慢性排毒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家系TRAPPC2基因缺失突变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11
作者 刘宇 王环环 +1 位作者 肖冰 唐利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一个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家系的致病基因及突变类型。方法·提取一个SEDT家系6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Clearseq遗传性疾病试剂盒靶向捕获先证者基因组样本中... 目的·研究一个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家系的致病基因及突变类型。方法·提取一个SEDT家系6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Clearseq遗传性疾病试剂盒靶向捕获先证者基因组样本中与罕见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致病区域,并进行高通量测序,过滤去除高频突变。采用外显子组隐马尔科夫模型(exome hidden Markov model,XHMM)分析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并进一步对6名家系成员基因缺失片段的拷贝数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X染色体存在2.5 kb缺失(chrX:13732385~13734927),该区域覆盖转运蛋白复合体亚单位2(transport protein particle complex subunit 2,TRAPPC2)基因的第4~6个外显子。定量PCR结果证实先证者及其表哥均存在该缺失,先证者母亲为杂合缺失,先证者父亲、姐姐和表型正常的舅舅拷贝数均正常。结论·TRAPPC2基因第4~6个外显子片段的缺失为SEDT的致病性突变;同时高通量测序分析中运用XHMM算法可检测到致病基因多个外显子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高通量测序 转运蛋白复合体亚单位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多司坦对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COPD患者诱导痰成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占波 杜开锋 +4 位作者 姜志龙 高佳萌 陈梦捷 马圆 陈智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观察化痰药物福多司坦对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3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福多司坦组及... 目的:观察化痰药物福多司坦对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3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福多司坦组及安慰剂组,安慰剂组采取常规治疗,福多司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两组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咳嗽、咳痰评分(BCSS评分)]、肺功能指标、诱导痰细胞学等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并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后和基线相比,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两者的比值(FEV1/FVC),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肺功能各项指标除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具有差异外(福多司坦组DLCO%pre高于安慰剂组),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治疗后,福多司坦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与基线各组分细胞数相比,福多司坦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COPD患者接受福多司坦治疗,可以改善肺功能,降低诱导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导痰 肺功能 福多司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自制植骨漏斗经伤椎植骨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荚龙 李向前 +4 位作者 高如峰 陈铭吉 付文芹 陶星光 陈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6-483,共8页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微创经皮植骨漏斗进行伤椎植骨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6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13例,年龄51.23±9.56岁(33...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微创经皮植骨漏斗进行伤椎植骨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6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13例,年龄51.23±9.56岁(33~65岁);均为单节段损伤,T122例,L18例,L28例,L35例,L43例。采用跨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再通过自制的微创经皮植骨漏斗进行伤椎内空腔内植骨(自体髂骨)。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测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伤椎中部高度压缩率及矢状面Cobb角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随访时间为15.19±2.51个月(12~22个月),手术时间84.62±12.88min,出血量55.58±12.44mL,无伤口感染、脊髓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1枚椎弓根螺钉尾冒松动脱落。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6.89±7.25)%、(10.28±7.50)%]、椎体中部高度压缩率[(7.11±5.75)%、(10.63±6.24)%]、Cobb角(4.38°±7.77°、2.14°±7.78°)、VAS评分(3.35±0.56、1.73±0.45)和ODI[(41.96±3.82%、13.77±2.4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10.28±7.50)%]、椎体中部高度压缩率[(10.63±6.24)%]较术后1周轻度增加,Cobb角(2.14°±7.78°)较术后1周略有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1.73±0.45)和ODI[(13.77±2.42)%]较术后1周好转(P<0.05)。结论: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自制微创经皮植骨漏斗进行伤椎植骨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臂位置对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利兵 蒋晖 葛圣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29,242,共6页
目的探讨手臂位置对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平面内穿刺置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9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外展组(n=45)和内收组(n=45),均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平... 目的探讨手臂位置对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平面内穿刺置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9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外展组(n=45)和内收组(n=45),均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平面内穿刺置管,观察并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和穿刺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下静脉平面内穿刺置管过程中,外展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9%(40/45),高于内收组的6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外展组和内收组的总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6%(43/45)和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在穿刺并发症方面,内收组有8例穿刺失败,其中2例出现局部血肿,外展组有2例穿刺失败,未发生局部血肿情况,两组均未出现气胸并发症,所有穿刺失败的病例均改行同侧颈内静脉穿刺。结论全麻手术患者中手臂外展90°便于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下静脉平面内穿刺置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位置 超声 锁骨下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腺瘤癌变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志丹 袁海霞 俞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9-1015,共7页
胆囊腺瘤为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被认为是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的前期病变,其恶变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目前对于胆囊腺瘤癌变的病理过程及分子机制仍存在争议;超声和CT广泛应用于胆囊疾病的检查,而超声造影(... 胆囊腺瘤为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被认为是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的前期病变,其恶变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目前对于胆囊腺瘤癌变的病理过程及分子机制仍存在争议;超声和CT广泛应用于胆囊疾病的检查,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高帧率超声造影(high-frame-rat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H-CEUS)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精度。本文对胆囊腺瘤癌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表现、基因表达、治疗和临床预后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腺瘤 超声 超声造影(C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共培养体系中miR-29b对OPN/TGF-β通路的调控作用及高糖环境下该通路的变化
16
作者 刘娟 杨明正 +4 位作者 李肖瑛 姬婷婷 熊晓燕 朱迎春 白寿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930,共10页
目的建立模拟肾脏屏障系统的肾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miR-29b-3p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的调控作用及高糖环境下该通路的变化。方法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 目的建立模拟肾脏屏障系统的肾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miR-29b-3p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的调控作用及高糖环境下该通路的变化。方法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足细胞共培养体系,测试不同葡萄糖浓度(5、8、12、16 mmol/L)下的细胞活性和糖消耗值,并测定细胞上清中TGF-β和OPN的含量。转染表达OPN的重组质粒或OPN siRNA,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和OPN的表达。结果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高糖(12 mmol/L)时OPN、TGF-β和miR-29b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时OPN蛋白增加,而TGF-β蛋白变化并不明显;加入miR-29b-3p激活剂后,细胞上清中OPN和TGF-β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加入miR-29b-3p抑制剂后,细胞上清中OPN和TGF-β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在基础糖浓度(5 mmol/L)下,miR-29b-3p激活剂使OPN和TGF-β的蛋白表达增加;miR-29b-3p抑制剂使OPN和TGF-β的蛋白表达减少。转染OPN重组质粒后,细胞上清中TGF-β蛋白表达增加,细胞中的OPN和TGF-β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转染OPN siRNA至细胞后,细胞上清中TGF-β蛋白减少,细胞中的OPN mRNA表达明显减少,而TGF-βmRNA表达未见明显上升。结论肾细胞共培养体系可模拟体内肾脏环境,高糖诱导可抑制细胞增殖,使糖消耗增加,细胞上清中TGF-β含量增加,在该环境下miR-29b-3p对OPN/TGF-β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肾细胞 miR-29b-3p 骨桥蛋白(OPN)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高糖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YR1基因变异的劳力性横纹肌溶解1例
17
作者 王光璞 王亚琨 +1 位作者 吴迪 白寿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0-1334,共5页
导致成人发生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多样,其中之一为体力消耗所致,称为劳力性横纹肌溶解(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ERM)。ERM的主要表现为肌细胞被破坏,使得细胞内的内容物释放至血液中,从而引起的肌痛、深色尿、无力、血清肌酸激酶(creati... 导致成人发生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多样,其中之一为体力消耗所致,称为劳力性横纹肌溶解(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ERM)。ERM的主要表现为肌细胞被破坏,使得细胞内的内容物释放至血液中,从而引起的肌痛、深色尿、无力、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红蛋白升高等一系列症状。部分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持续高血清CK(大于正常上限的50倍),或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疾病表现。在许多病例中,病因尚不清楚。近来研究发现,雷诺丁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 1,RYR1)基因突变可能是运动诱导ERM的病因之一。该文报道了1例表现为ERM的患者,基因检测显示为杂合RYR1基因错义变异。经过补液、改善代谢、抗氧化等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CK水平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丁受体1 变异 劳力性横纹肌溶解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杨泽勇 徐莹华 +4 位作者 费凤英 吕浩 李泉 杨立群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患者,年龄≥70岁,术前1d和术后2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患者,年龄≥70岁,术前1d和术后2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将术后2h认知功能评分相对于术前1d下降≥2分的患者归为POCD组(18例),无下降或上升的患者为对照组(21例)。采血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CD组术后2h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5),POCD组麻醉诱导前10minTNF-α和术后1d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10min相比,POCD组TNF-α于术中1h、IL-6于术后2h和术后1d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IL-6也于术后2h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者伴随血中IL-6和TNF-α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障碍 老年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被引量:86
19
作者 丁万红 夏海鸥 +1 位作者 徐春芳 徐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51-55,共5页
目的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与结果评价,对流程... 目的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与结果评价,对流程执行者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实施转运。比较流程方案实施前与实施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转运过程中输液管滑脱或堵塞、血压下降、意外拔管、氧气供给不足、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运用HFMEA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可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序贯配伍益母草冲剂治疗人工流产后胎物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潘培芳 蔡美玲 +3 位作者 张红 吴玲 郭亦凤 罗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96-2297,共2页
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方式.其并发症对妇女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胎物残留的发生往往导致医疗纠纷及患者精神、心理的负担。
关键词 产后胎物残留 益母草冲剂 雌-孕激素 序贯配伍 人工 治疗 终止早期妊娠 妇女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