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对ITP初治患者T辅助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锋 吴擘颋 +3 位作者 王伟光 詹延霞 邹善华 程韵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97-20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T辅助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其与治疗反应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0例初发ITP患者(男性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1.0岁)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1mg/...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T辅助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其与治疗反应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0例初发ITP患者(男性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1.0岁)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前后以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细胞相关基因(T-bet、IFN-γ、GATA-3、TGF-β、Foxp3、IL-2、IL-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IFN-γ、IL-2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T-bet、IFN-γ、IL-2表达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Foxp3表达较正常无明显变化,治疗后Foxp3表达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患者TGF-β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治疗后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中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年龄<60岁患者治疗后TGF-β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年龄≥60岁患者TGF-β较治疗前升高。结论:ITP患者存在Th细胞亚群失衡,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仍是针对初治ITP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Th细胞亚群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细胞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ABOi)的亲属肾移植受体个体化预处理的探索 被引量:8
2
作者 戚贵生 李佳蔚 +6 位作者 蒋密 王继纳 贾亦臣 王宣传 许明 朱同玉 戎瑞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6,52,共7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肾移植受体个体化预处理方案。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肾移植受体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A型供O型5例,B型供O型3例,AB供A型1例,B型...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肾移植受体个体化预处理方案。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肾移植受体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A型供O型5例,B型供O型3例,AB供A型1例,B型供A型1例;高血型抗体滴度受体(血型抗体滴度≥1∶128)6例,低血型抗体滴度受体(血型抗体滴度<1∶128)4例。采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血浆置换的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并检测受体血型抗体滴度变化及其他化验指标。结果经个体化预处理后,所有受体术前血型抗体IgM、IgG滴度均可达到目标。高血型抗体滴度受体平均接受4.33次血浆置换,低血型抗体滴度受体平均接受1.25次血浆置换。应用利妥昔单抗后外周血CD19+细胞均明显下降至计数为0。预处理过程中,2例受体出现皮肤风疹团,约2~3天后自行消退;1例出现心衰,经积极治疗后改善,1例出现腹泻,其余受体无不良事件发生。随访至今10例受体一般情况均良好,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即使存在高血型抗体滴度,ABO血型不相容亲属肾移植受体经强化血浆置换及采用利妥昔单抗的个体化预处理仍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ABOi) 个体化预处理 亲属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