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抢救车与基数药品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1
作者 武玺坤 姜玲 +3 位作者 卢晓阳 李晓宇 甄健存 张志清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4-708,共5页
抢救车和基数药品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抢救车与基数药品管理,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标准编制团队按照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通过查阅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和文献... 抢救车和基数药品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抢救车与基数药品管理,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标准编制团队按照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通过查阅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和文献资料,梳理抢救车与基数药品管理重点内容,经多轮意见征集和专家论证,制订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3-7-3部分:药学保障服务重点药品管理抢救车与基数药品》团体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管理过程、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3个关键环节的10项要素,旨在为抢救车与基数药品的配备、储存和使用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车 基数药品 基数药品管理 标准制订 标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混淆药品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2
作者 吴轶 甄健存 +5 位作者 周殷 李晓宇 姜玲 黄萍 王永庆 吕迁洲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0-703,共4页
易混淆药品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易混淆药品管理标准》以易混淆药品在医疗机构的生命全周期为主线,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协调性、普适性、实用性和协商一致为编写原则,通过梳理问题、征集意见、专家... 易混淆药品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易混淆药品管理标准》以易混淆药品在医疗机构的生命全周期为主线,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协调性、普适性、实用性和协商一致为编写原则,通过梳理问题、征集意见、专家论证审议而形成,是国内首部对易混淆药品管理进行规范的团体标准。该文通过对《易混淆药品管理标准》制订过程中的团队组成、问题梳理和编制流程以及标准各要素进行介绍与解析,为医疗机构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混淆药品 用药错误 管理标准 标准制订 标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药车辅助下精麻药品闭环管理的“中山模式”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韵光 黄剑 +2 位作者 钱莉 缪长虹 钟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智能药车(intelligent medicine cabinet,IMC)的使用是否可以促进手术室精麻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使用传统药箱(traditional medicine box,TMB)的手术室和使用“中山模式”IMC的手术室各12间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智能药车(intelligent medicine cabinet,IMC)的使用是否可以促进手术室精麻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使用传统药箱(traditional medicine box,TMB)的手术室和使用“中山模式”IMC的手术室各12间为研究对象,分为TMB组和IMC组。比较两组在2021年4月的22个工作日中精麻药品的差错情况和麻醉医师的工作效率及满意度。结果TMB组共发生精麻药品差错18次,IMC组因硬件故障导致了1次差错,TMB组发生差错的中位数为1(1,2)次,显著高于IMC组的0(0,0)次(W=140.5,P<0.001)。TMB组精麻药品差错总量为50支,差错率为0.52%;IMC组精麻药品差错总量为1支,精麻药品差错率为0.01%,显著低于TMB组(χ^(2)=40.378,P<0.001)。TMB组和IMC组平均每台手术的计费时长分别为(255.26±14.62)s和(76.45±3.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47,P<0.001)。TMB组和IMC组平均用户费力度为(4.17±0.17)分和(6.40±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01)。TMB组总体用户满意度指数为66.67%,净推荐值为-16.67%;IMC组这两项均为100%。结论在“中山模式”IMC辅助的精麻药品闭环管理下,药品差错次数和差错率、麻醉医师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TMB。使用IMC可以促进手术室精麻药品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麻药品 闭环管理 智能药车(IMC) 医院信息系统(HIS) 智能管理系统 电子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说明书用药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容吉 左玮 +7 位作者 甄健存 张威 姜玲 卢晓阳 吕迁洲 张志清 陈英 张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5-1069,共5页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或人群等未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记载范围内的用法。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基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行业专家意见,遵循科学性、...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或人群等未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记载范围内的用法。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基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行业专家意见,遵循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制订了《超说明书用药标准》。该标准对超说明书用药的制度与组织建设、流程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改进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是医疗机构开展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依据。该文介绍《超说明书用药标准》的制订过程,并解析该标准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医疗机构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实践中,更好地满足超说明书用药标准的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说明书用药 标准制订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5
作者 张关敏 张艳华 +9 位作者 甄健存 陈英 张威 姜玲 王建青 卢晓阳 吕迁洲 张志清 刘代华 席加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6-1229,共4页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医疗机构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及合...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医疗机构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及合理应用,关系到肿瘤患者的治疗安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制,对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组织管理与制度、用药管理、药品监测与评价三个环节中的18个关键要素进行了规范要求,适用于开展肿瘤诊疗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该文阐述了该标准制定方法和基本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标准制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璋璋 甄健存 +5 位作者 吕迁洲 姜玲 卢晓阳 张志清 陈英 李晓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2-1225,共4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以抗菌药物在医疗机构的生命全周期为主线,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写原则,通过梳理问题、征集意见、专家论证审议而形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以抗菌药物在医疗机构的生命全周期为主线,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写原则,通过梳理问题、征集意见、专家论证审议而形成,是国内外首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行规范的团体标准。该文通过对该标准制订过程中的团队组成、问题梳理和编制流程以及标准各要素进行介绍与解析,为广大使用该标准的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合理用药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6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坤明 李艳丽 +3 位作者 徐辰祺 李然宜 许青 李晓宇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万古霉素临床合理使用及治疗药物监测(TDM)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住院并接受万古霉素TDM的患者。收集病历资料,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急...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万古霉素临床合理使用及治疗药物监测(TDM)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住院并接受万古霉素TDM的患者。收集病历资料,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情况等。根据药物浓度是否达标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浓度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药物浓度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1106例。70.7%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60.0(IQR=20)岁。科室分布以外科为主,占比76.4%。万古霉素疗程中位天数为10.8(IQR=9.0)。仅有21.6%患者首次浓度监测为给药第4或5剂前。46.8%患者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在10~20μg·mL^(-1),达到目标浓度范围。万古霉素相关AKI发生率为25.9%。不同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的患者AKI发生率不同:<10,10~<15,15~20,>20μg·mL^(-1)时,AKI发生率分别为15.8%、20.5%、25.8%和39.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用药疗程≤7 d,用药疗程>7~14 d(OR=1.688,P=0.001)以及用药疗程>14 d(OR=1.744,P=0.002)均更可能达到目标浓度。相比于接受非常规日剂量的患者,接受常规日剂量患者更可能达到目标浓度(OR=1.540,P=0.003)。结论我国万古霉素TDM现状依然存在监测时机延迟、目标浓度达标率低等不足。较高的万古霉素浓度与AKI显著相关,影响万古霉素浓度达标的因素主要包括用药疗程和用药方案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谷浓度 浓度达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8
作者 梁厉飞 陈婷婷 杨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尝试不断增多,特别是在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以及移植后感染等领域。本文对以上领域中应用免疫组库测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器官移植中免疫组库测序使用的现状和作为早期无创诊断排斥反应的新技术的潜力,以期为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库 T细胞受体 B细胞受体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感染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持续阳性的治疗及药学监护
9
作者 张捷青 叶晓芬 +2 位作者 吕迁洲 李晓宇 陈淑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7,64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对部分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本文详述了1例滤泡...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对部分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本文详述了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治疗过程。该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反复进行核酸检测(RT-PCR),结果显示持续阳性近90天,经过5轮抗病毒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辅以呼吸机支持治疗等,最终患者核酸转阴,顺利脱机出院。本研究总结了该病例的救治过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滤泡型淋巴瘤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合剂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吕迁洲 王新宏 +1 位作者 安睿 张建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 :建立RP HPLC法同时测定活血合剂 (丹参、当归、赤芍、丹皮、黄芪和鸡血藻 )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 :阿魏酸 :ZORBAX ODS色谱柱 ;流动相 :甲醇 0 .5 %HAC水溶液 (42∶5 8) ,检测波长为 313n... 目的 :建立RP HPLC法同时测定活血合剂 (丹参、当归、赤芍、丹皮、黄芪和鸡血藻 )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 :阿魏酸 :ZORBAX ODS色谱柱 ;流动相 :甲醇 0 .5 %HAC水溶液 (42∶5 8) ,检测波长为 313nm ,流速 :1.0mL·min-1。芍药苷 :ZORBAX×ODS色谱柱 ;流动相 :甲醇 水 (2 5∶75 ) ,检测波长为 2 30nm ,流速 :1.0mL·min-1。结果 :阿魏酸、芍药苷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分离效果理想 ,阿魏酸在 0 .12 5~ 1.0 μg范围内 ;芍药苷在 0 .2 5~ 2 .0 μg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 活血合剂 RP-HPLC 阿魏酸 芍药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优化大鼠血浆中大黄蒽醌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熊 陆继伟 +2 位作者 梁健 杨春欣 吕迁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1-566,共6页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大黄蒽醌。用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含量、pH值、流速、柱温和进样体积对色谱峰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最末洗脱峰的保留时间和拖...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大黄蒽醌。用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含量、pH值、流速、柱温和进样体积对色谱峰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最末洗脱峰的保留时间和拖尾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速和柱温对色谱系统的影响显著(p<0.05)。继而采用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考察上述三因素对分离度、保留时间和理论塔板数的影响。用Derringer渴求函数评价了响应值的综合作用。得出最优色谱条件为:以甲醇-0.1%(v/v)磷酸水溶液(81.4∶18.6,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1 mL/min,柱温3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440 nm,发射波长为540 nm。建立的模型显示良好的预测性。结果表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可有效地应用于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大黄蒽醌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安睿 王新宏 +1 位作者 唐莹 张建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2-81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方法:HPLC法测定,以1%醋酸甲醇溶液和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所测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7%,RSD小于2.0%,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重现性良好。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钠 原儿茶醛 咖啡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黄芩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熊 梁健 +2 位作者 黄廼奇 杨春欣 吕迁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0-944,共5页
目的制备黄芩素缓释包衣微丸,优化处方。方法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质量分数、丙烯酸树脂聚合物比例(Eudragit RSEudragit RL)、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建立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微丸在2、6、12 h时的释放度为响应... 目的制备黄芩素缓释包衣微丸,优化处方。方法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质量分数、丙烯酸树脂聚合物比例(Eudragit RSEudragit RL)、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建立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微丸在2、6、12 h时的释放度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考察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处方为增塑剂11%,聚合物比例4∶1,包衣增重12%,其在2、6、12 h时的释放度预测值分别为28.34%、58.56%和95.00%,根据优化处方制得缓释微丸释放度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直。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法可有效应用于黄芩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的筛选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缓释微丸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门诊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丽娟 甄健存 +7 位作者 黄品芳 童荣生 夏泉 吕迁洲 王航 舒永全 汪燕燕 李晓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5-1438,共4页
药学门诊是医师门诊的有益补充,能有效促进患者合理用药。为保障药学门诊工作质量,药学门诊标准编制团队坚持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文献分析三方面梳理重点管理内容,结合药学... 药学门诊是医师门诊的有益补充,能有效促进患者合理用药。为保障药学门诊工作质量,药学门诊标准编制团队坚持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文献分析三方面梳理重点管理内容,结合药学门诊实际工作状况,经多轮意见征集和专家论证制定本标准。该文对标准的重点内容包括基本要求、服务过程、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进行解析,为管理者及出诊药师深入理解该标准并进一步提升药学门诊工作质量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管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熊 梁健 +1 位作者 杨春欣 吕迁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咽炎合剂(金银花、射干、山豆根、甘草和陈皮),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醚萃取,以槲皮素为内标,使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4%醋酸溶液(A)-甲醇(B),B...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咽炎合剂(金银花、射干、山豆根、甘草和陈皮),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醚萃取,以槲皮素为内标,使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4%醋酸溶液(A)-甲醇(B),B泵的比例0~40 min从10%上升到80%,检测波长350 nm;结果血浆中绿原酸在0.5~10 g/L、木犀草苷在0.1~2.5 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鼠灌胃咽炎合剂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呈药动学非房室模型。结论所建方法适合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绿原酸 木犀草苷 药动学 咽炎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蕴红 戴佩芳 +1 位作者 叶岩荣 沈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499,共5页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依赖的外排型药物转运蛋白,对药物的体内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由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基因单核苷...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依赖的外排型药物转运蛋白,对药物的体内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由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引起的个体化差异是P-gp底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本文对P-gp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相关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药物不良反应 基因多态性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熊 许根英 +3 位作者 董颖 梁健 吕迁洲 许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98-2301,共4页
目的制备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以m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载汉黄芩素的纳米粒,考察其形态、载药性能、血清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等指标。结果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为(... 目的制备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以m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载汉黄芩素的纳米粒,考察其形态、载药性能、血清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等指标。结果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为(112±33)nm;载药量为(3.27±0.04)%;纳米粒在50%胎牛血清中稳定;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累积释放率约为39%,血浆对其释放行为无明显影响。结论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和良好的血清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重整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雪莲 梅丹 +10 位作者 张波 甄健存 闫盈盈 戴婷婷 王春晖 王晓星 张文婷 尹桃 吕迁洲 李朋梅 杜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1-1634,共4页
药物重整是指药师在住院患者入院、转科或出院等重要环节,通过与患者沟通、查看相关资料方式,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比较当时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与医嘱是否合理一致,给出用药方案调整建议,并与医疗团队共同对不适宜用药进行调整的过程。药... 药物重整是指药师在住院患者入院、转科或出院等重要环节,通过与患者沟通、查看相关资料方式,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比较当时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与医嘱是否合理一致,给出用药方案调整建议,并与医疗团队共同对不适宜用药进行调整的过程。药物重整标准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制,编制方法及流程包括问题梳理、框架建立、初稿撰写、意见征集和标准形成等。该文阐述药物重整标准制定过程,并以老年人药物重整为例,对药物重整服务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重整 标准制订 多重用药/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藤片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熊 杨春欣 +1 位作者 梁健 吕迁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建立三藤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雷公藤、大血藤和鸡血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以检出雷公藤、鸡血藤和大血藤的特征斑点,雷公藤甲素在0.816~8.160μg范围内呈... 目的建立三藤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雷公藤、大血藤和鸡血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以检出雷公藤、鸡血藤和大血藤的特征斑点,雷公藤甲素在0.816~8.16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n=5),雷公藤甲素平均回收率97.19%,RSD为1.6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藤片 雷公藤甲素 质量标准 色谱法 薄层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家兔体内动力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迁洲 张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研究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家兔静注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用微波电疗仪对肝脏局部加热至(42±0.1)℃,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变化,观察其体内动力学特点。结果: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肝脏局部加热... 目的:研究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家兔静注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用微波电疗仪对肝脏局部加热至(42±0.1)℃,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变化,观察其体内动力学特点。结果: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肝脏局部加热后,促进了药物在肝脏局部的释放,改变了其动力学特性,提高了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的靶向性。结论: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配合肝脏局部加热可提高其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氟 温度敏感性脂质体 药物动力学 肿瘤组织 靶向作用 家兔 体内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