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管理科利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推进抗菌药物管理的成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常睿 陈翔 +1 位作者 尹鹤峰 朱韧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0-505,512,共7页
目的构建精准、高效的单病种管理模式,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外科住院患者数据,选取单病种管理排名靠前的6种恶性肿瘤进行研究。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未进行以单病种方案抗菌药物管... 目的构建精准、高效的单病种管理模式,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外科住院患者数据,选取单病种管理排名靠前的6种恶性肿瘤进行研究。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未进行以单病种方案抗菌药物管理的外科患者为对照组,以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期间进行以单病种方案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的外科患者为管理组。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和指南,对各科室进行监督和效果评估。结果共纳入对照组21746人、管理组15635人。在引入单病种管理模式后,各单病种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从管理前的73.2%~77.0%提高至管理后的78.3%~84.4%,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显著降低(P<0.00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即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defined daily doses,DDDs)从管理前的113.0~159.9显著下降至36.0~44.0(P<0.001)。相对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变化不大,但个别病种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所增加,可能与更精细的用药调整有关。结论单病种管理模式能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病种管理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4
2
作者 侯冷晨 王鹏 +6 位作者 钱香玲 高晓东 傅小芳 邹妮 张燕 余松轩 赵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对39所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的分管副院长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 目的调查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对39所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的分管副院长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以及亮点等。结果39所市级公立医院中有37所(94.9%)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完备的市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并开展相应工作职责。30所(76.9%)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部门成员构成符合要求,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医疗副院长担任的有38所(97.4%)。有37所(94.9%)市级公立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31所(79.5%)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由医疗副院长直接管理,28所(71.8%)定位为职能部门。39所市级公立医院平均每239张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符合规范要求,但在不同医院间存在差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方向主要为临床医学(59.0%),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方向主要为护理学(41.9%)。39所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亮点主要是能够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100.0%)、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预警机制(89.7%)、实行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和MDT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87.2%)等;建设难点主要集中在员工发展前景受限及晋升难(41.0%)、医院经费投入不够(33.3%)、岗位人员待遇低(23.1%)等问题。结论市级医院需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优化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培养机制,落实人员晋升激励措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经费投入,保障科学规范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公立医院 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雅病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3
作者 葛天翔 荚杨洋 +33 位作者 李春辉 黄建荣 孟秀娟 高晓东 张静萍 乔甫 熊莉娟 梁辉 李玮 楼海燕 吴文娟 向天新 陈建森 朱彪 徐凯进 周志慧 蔡洪流 俞美红 张研 上官嬿婉 冯海婷 姚航平 郭蕾 干铁儿 张卫红 孙继民 陆烨 陆群 蔡虻 沈瑾 俞云松 吴安华 李六亿 瞿婷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50,共14页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潜伏期长,早期症状存在异质性,导致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其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风险。目前,对于克-雅病的感染防控尚缺乏相关共识。为在医疗机构及时识别诊断克-雅病并有效阻断其在医疗机构传播,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了15个临床关注问题,形成24条具体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克-雅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其在医疗机构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病 朊毒体 医院感染防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部分省级医院感染学术年会中微生物学专题报告现况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翔 胡必杰 +5 位作者 高晓东 史庆丰 沈燕 孙伟 崔扬文 米宏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医院感染学术年会中,涉及微生物学的专题报告现状,为后续感控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5月各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医院感染管理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会议安排,对涉及微生物学的...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医院感染学术年会中,涉及微生物学的专题报告现状,为后续感控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5月各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医院感染管理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会议安排,对涉及微生物学的专题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举办的35场次学术年会纳入研究,举办时间集中在第四季度(42.31%)。15场次学术年会涉及微生物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数量占总报告数量的5.91%,报告时长占总时长的4.81%。微生物学专题报告的形式多样,主题报告占68.96%,文献交流占24.14%,另外6.90%为互动交流方式。涉及微生物学报告的专题所占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报告时长比例有所降低。结论目前我国省级医院感染学术年会当中,微生物学专题报告的数量与时长所占比例较低,未来医院感染学术年会需增加微生物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学术年会 微生物 专题报告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热点分析——基于SIFIC论坛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煜隆 单娇 +7 位作者 包小源 金梦 周璐 张超 孙庆芬 韩玲样 高燕 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并提取出现频次位于前5位的有效词作为热点词汇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取2007—2017年SIFIC论坛93个板块共3112840条数据。从年度纵向分析来看,年度热点词汇前3位主要为“消毒”、“监测”、“培训”等。2009年全球暴发新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成为年度第一热词;2017年10个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正式施行,“规范”成为年度第二热词。从重点版块横向来看,每一专业版块均有自己不同的侧重方向,表现出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领域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关注重点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论坛 PYTHO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林佳冰 高晓东 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4-730,共7页
目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有效性、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水源性传播病原体的鉴定与防控、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持续有效性等都对医院感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可以传递... 目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有效性、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水源性传播病原体的鉴定与防控、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持续有效性等都对医院感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可以传递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在降低多重耐药菌和清除生物膜中所展示出的特异性和有效性,使其具有成为医院感染防控新方法的潜力。本综述总结噬菌体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相关研究,包括在对抗多重耐药菌、清除生物膜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医院感染病例识别、环境清洁消毒、水源性传播防控和医院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噬菌体 多重耐药菌 生物膜 环境清洁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鹏 汪邦芳 +1 位作者 林佳冰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3-1060,共8页
医疗供水系统可能成为水源性感染病原体的贮存场所,受污染的医疗用水常导致医院感染及暴发事件,给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带来挑战。一些水源性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常通过供水... 医疗供水系统可能成为水源性感染病原体的贮存场所,受污染的医疗用水常导致医院感染及暴发事件,给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带来挑战。一些水源性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常通过供水系统繁殖与传播,供水系统的水温、余氯浓度及生物膜是关键影响因素。现对近年来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的现状、供水系统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相关水源性感染事件进行综述,以期为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防控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供水 水源性感染病原体 医院感染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次氯酸消毒对供水管路消毒效果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
8
作者 周泓 高晓东 +6 位作者 王美霞 张梦珠 杨峻 庄静 许华 孙伟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4-1249,共6页
目的 探讨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对供水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消毒供应中心6个固定出水口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引入微酸性次氯酸发生机后,以10 d为一个周期进行采样,其中,第1~3天使用次氯酸进行持续性消毒,第4~10天停用次氯... 目的 探讨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对供水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消毒供应中心6个固定出水口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引入微酸性次氯酸发生机后,以10 d为一个周期进行采样,其中,第1~3天使用次氯酸进行持续性消毒,第4~10天停用次氯酸消毒。每个周期的第1、4、7、10天对6个固定出水口进行采样,共进行3个周期。对腔镜清洗槽出水口的所有水样同时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 水路消毒前共采集18瓶水样,10瓶水样(55.56%)的细菌数集中在10~2~10~4 CFU/mL,主要为黏鞘氨醇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消毒后72瓶水样仅有2瓶水样(2.78%)细菌超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消毒前水样的3个最主要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和罗尔斯顿菌属,严格比对序列(SMRN)值为10 000~100 000;消毒后水样最主要优势菌属为叶杆菌属、罗尔斯顿菌属、不动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PCoA分析显示,消毒前后的水样标本β多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细菌生物膜,但暂停消毒间期细菌生物膜存在恢复生长的风险,今后应加强医疗用水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消毒 生物膜 水源性细菌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专家共识
9
作者 姚希 陈路增 +17 位作者 吴安华 张流波 马春燕 王莉 贾会学 黄勋 蔡虻 张青 陈涛 费洪文 刘运喜 陈贵秋 高晓东 李鑫 李保华 胡国庆 梁萍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7,共7页
医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其探头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关键部件,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风险。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依据国际指南、国内标准及全国现状调研结果联合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流程,降低医院... 医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其探头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关键部件,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风险。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依据国际指南、国内标准及全国现状调研结果联合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共识性推荐意见。共识针对三类不同感染风险的超声探头——体表超声探头、经皮超声引导下有创操作的超声探头、体内超声探头,分别明确了复用处理原则;同时对超声探头隔离膜与耦合剂的使用规范和消毒水平、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操作流程和方法,以及复用处理的建筑布局与管理提出系统性建议,为保障超声诊疗安全提供科学防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超声探头 复用 消毒 医用超声隔离膜 医用超声耦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定植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翔 高晓东 +5 位作者 周春妹 黄声雷 潘文彦 刘霄 梅静骅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特征与传播途径。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某院肝外科监护病房CRKP临床感染株17株(临床感染组)、主动筛查株5株(主动筛查组)、环境分离株7株(环境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特征与传播途径。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某院肝外科监护病房CRKP临床感染株17株(临床感染组)、主动筛查株5株(主动筛查组)、环境分离株7株(环境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比较其耐药基因、毒力基因、ST分型差异,根据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传播途径。结果29株CRKP分别携带4~18种耐药基因,52~98个毒力基因,3组CRKP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数量及基因型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分型显示,29株CRKP主要包含ST11和ST15两大类,基于核心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共有7组不同的CRKP高度同源,其中4组有较为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CRKP携带较多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部分菌株ST分型和系统发育树高度同源,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今后应加强防控措施以减少CRKP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上海市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涛 孙伟 +7 位作者 沈燕 陈翔 林佳冰 崔一忻 韩梦鸽 高晓东 胡必杰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规范该类手术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2017—2022年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上报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 目的调查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规范该类手术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2017—2022年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上报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并对预防性使用率、用药类型、选择合理性及使用时机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7—2022年,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共上报54868例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三级中医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分别为4.72%、1.79%、3.22%、6.63%。总体预防性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7年的6.39%下降至2021年的2.31%。不同类别医院中,二级综合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2017年的12.72%下降至2022年的0.53%,下降最显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类型以第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为主,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三级综合医院最高(17.13%),三级专科医院最低(1.08%)。全身静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1 h给药率以三级专科医院最高(88.17%),三级综合医院最低(71.53%)。术后24 h内抗菌药物停药率三级中医医院最高(80.87%),三级专科医院最低(13.26%)。结论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在用药品种和用药途径方面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术前0.5~1 h给药率及术后24 h内抗菌药物停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管理,促进其更加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切口手术 眼科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环境流行调查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史庆丰 黄英男 +3 位作者 孙伟 崔扬文 胡必杰 高晓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污染现状,以及CRKP主要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使用mSuper CARBA显色培养基对某院5个外科ICU中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公共区域物体表面、水槽池壁和排水孔等采样标本进行...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污染现状,以及CRKP主要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使用mSuper CARBA显色培养基对某院5个外科ICU中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公共区域物体表面、水槽池壁和排水孔等采样标本进行菌株分离,采用MALDI-TOF质谱仪对目标菌进行鉴定,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对CRKP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KPC和NDM耐药基因。结果CRKP在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1/73)、公共区域物体表面(1/89)、护工的衣物(1/24)分离比例很低,但水槽排水孔(25/29)污染比例较高。碳青霉烯酶表型鉴定显示,5株产A类酶,11株产B类金属酶;PCR结果显示,2株携带KPC耐药基因,3株携带NDM耐药基因。结论CRKP在ICU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植率较低,而水槽排水孔污染率较高。耐药表型酶鉴定和PCR结果提示,严格执行环境清洁与消毒措施后,ICU内CRKP交叉传播的可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耐碳青霉烯类 肺炎克雷伯菌 环境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医疗机构的终末消毒及效果评价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晓东 班海群 +18 位作者 陈文森 高洁 顾健 胡国庆 李春辉 李六亿 李诗雨 刘运喜 倪晓平 乔甫 任南 沈瑾 王绍鑫 吴安华 张浩军 张流波 朱仁义 邹妮 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科学指导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工作,科学做好终末消毒,有效避免不同类型患者间的交叉传播,特组织国内部分感染控制及消毒领域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所有可能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机构终末消毒,指... 为科学指导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工作,科学做好终末消毒,有效避免不同类型患者间的交叉传播,特组织国内部分感染控制及消毒领域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所有可能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机构终末消毒,指导工作人员严格进行环境物体表面、诊疗器械、空调管路等的终末消毒及效果评价,重点针对消毒原则、消毒产品、个人防护、消毒方案及消毒效果评价给予工作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医疗机构 终末消毒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复阳人员口罩及病房环境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佳冰 史庆丰 +5 位作者 孙伟 王冲 王美霞 刘文娟 郎军涛 高晓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阳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环境物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2年6月15—30日,选取上海市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27例核酸复阳人员,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对其当日所佩戴的口罩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阳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环境物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2年6月15—30日,选取上海市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27例核酸复阳人员,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对其当日所佩戴的口罩内、外侧及患者所住病房内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用SPSS 20.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27例复阳患者中,6例(22.22%)入院后首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21例(77.78%)入院后首次核酸检测Ct值≥35。162份环境相关标本中,16份(9.88%)核酸检测阳性,其中双基因阳性标本5份(3.09%),单基因阳性标本11份(6.79%)。不同采样位点中,床垫+床单的阳性率最高(18.52%),所有环境阳性标本的Ct值均>35。患者入院后第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Ct值是否<35与患者相关环境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物体表面污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复阳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污染所处环境的病毒载量较低,通过环境媒介传播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阳 新型冠状病毒 口罩 环境污染 传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足底感染为首发表现的血行播散性结核1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文婷 张尧 +4 位作者 黄英男 陈翔 林佳冰 胡必杰 潘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316,共4页
报道1例以左足底局部感染起病的血行播散性结核病例的临床、影像及诊治过程。血行播散性结核发病率低,仅占结核病的1%~2%,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诊断非常困难。本例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外周血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为早期... 报道1例以左足底局部感染起病的血行播散性结核病例的临床、影像及诊治过程。血行播散性结核发病率低,仅占结核病的1%~2%,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诊断非常困难。本例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外周血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为早期诊断结核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病原依据。后续骨髓活检、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肉芽肿,痰、左足脓液、淋巴结组织均培养到结核分枝杆菌,最终明确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播散性结核 粟粒性结核 宏基因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环境污染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美霞 史庆丰 +14 位作者 李娜 孙伟 占蒙娜 郎军涛 忻佳 周玮 李培 孟丽丽 刘文娟 王冲 沈隽霏 米宏霏 高晓东 胡必杰 潘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污染情况。方法对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病区公共区域、脱卸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报告Ct值,...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污染情况。方法对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病区公共区域、脱卸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报告Ct值,分析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相关因素。结果共采集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标本100份,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30.00%,脱卸区电梯地面、走廊公共区域地面、脱卸电梯按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0.00%、60.00%、40.00%。一脱区和二脱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8.33%、1.67%。48.33%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其中外层鞋套鞋底、外层手套和防护服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5.00%、21.67%、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岗位和高风险操作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均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一脱区和个人防护用品可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做好个人防护和定期环境清洁消毒,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环境污染 个人防护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医护人员水痘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莉华 郝友宁 高晓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48-49,共2页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该病以往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但近年来时有报告医护人员暴发水痘。水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飞沫及空气...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该病以往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但近年来时有报告医护人员暴发水痘。水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飞沫及空气均可传染。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2015年1月20日至2月27日,上海市某医院发生水痘患者10例,均为医护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空气传播 医护人员 暴发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74所医疗机构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及依从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红平 韩梦鸽 +2 位作者 史庆丰 胡必杰 高晓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与依从性,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2017—2021年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及依从性监测结...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与依从性,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2017—2021年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ICU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及依从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74所医疗机构105个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消耗量为79.24(44.88~258.63)mL/(床·日),不同类型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消耗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卫生用品平均消耗量从2017年的65.75 mL/(床·日)增至2021年的87.55 mL/(床·日),呈逐年增加趋势(P<0.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82.13%,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86.59%),医技最低(48.90%),不同职业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卫生实施的方式中,采取流动水洗手占39.86%,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占42.27%,未采取手卫生措施占13.22%,戴手套未采取手卫生措施占4.65%,不同ICU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03,P<0.05)。结论 上海市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逐年增加,不同类型ICU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和手卫生依从率存在差异,可通过连续监测手卫生用品平均每床日消耗量评估手卫生执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手卫生用品 消耗量 依从性 医务人员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影成像技术的可视化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晓宁 韩佳祥 +3 位作者 林婧 任祥岭 高晓东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口罩佩戴不当造成的泄漏会显著降低口罩的有效性。现有的口罩密合性测试结果仅判断佩戴口罩过程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但无法精确指出气流泄露部位,也不能实时调整口罩佩戴方式。为此,利用纹影成像技术设计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该技术利... 口罩佩戴不当造成的泄漏会显著降低口罩的有效性。现有的口罩密合性测试结果仅判断佩戴口罩过程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但无法精确指出气流泄露部位,也不能实时调整口罩佩戴方式。为此,利用纹影成像技术设计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该技术利用气流对光波的扰动,将肉眼看不到的气流变化转化为可见的图像,从而实现气流的可视化。利用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可观测不同口罩、不同佩戴个体下的口罩气流泄露情况,同时测量泄露气流的纹影面积。使用该装置测试头模或真人佩戴口罩时的密合性,结果显示:头模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泄露气流的纹影最明显;不同个体佩戴同类口罩时泄露气流也存在纹影差异。采用医用外科口罩对装置有效性进行验证,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口罩时口罩边缘气流泄漏率为3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影成像技术 密合性测试装置 可视化 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1
20
作者 廖丹 胡必杰 +3 位作者 史庆丰 林佳冰 陈翔 高晓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水龙头污染情况及污染范围,为水龙头周围的合理布局及降低水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ICU两处水龙头出水口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棉拭子取样,以出水口为中心,每20~30 cm取一个样本,使用ATP检测... 目的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水龙头污染情况及污染范围,为水龙头周围的合理布局及降低水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ICU两处水龙头出水口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棉拭子取样,以出水口为中心,每20~30 cm取一个样本,使用ATP检测技术、常规微生物检测以及二代测序技术(NGS)三种方式对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水龙头及其周围污染情况及飞溅范围。结果在常规清洁的情况下,水龙头及其周围70 cm范围内污染严重。ATP检测合格率为60.0%,常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73.3%。两个水龙头出水口棉拭子ATP检测结果分别为2 526、687 RLU/件,微生物检测显示菌落数均>105 CFU/cm2。在距离出水口70 cm的区域采样检测,菌落数仍然超标。NGS检测显示,从水龙头出水口到周围环境,均发现覆盖度较高的奥斯陆莫拉菌,与出水口细菌分布一致。结论水龙头是病区内重要的污染源,应重视水龙头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1 m范围内,不应放置清洁物品以及与患者相关的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头 喷溅 喷溅范围 ICU 医院感染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